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贾贱民

独断大明 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贾贱民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邹维琏等巡抚衙门官员都不说话,今年福建确实不怎么好,从政务,民情,税粮税银,灾情处处都是‘差强人意’。

有婢女出来上茶,感觉着压抑的气氛,连忙又退了出去。

朱栩端着茶杯,轻轻摩挲着,准备喝。

开了头,预防针算是打好,接下来就是出招了。

邹维琏预感到了些,刚要站起来,朱栩就压手道:“坐下说。”

邹维琏犹豫了下,坐着那,道:“皇上,福建吏政败坏非一日之功,臣等已经在全力推动‘新政’,肃清弊政,重塑清明……只是太过仓促,还需一些时间。”

朱聿键,熊文灿,喻安性等人都没说话,这些是政务,他们不适合开口,同时他们心底飞转,寻思着自己的应对之策。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轻轻点头道:“嗯,太过仓促?这个理由还真是好,朝廷中的那些大人们也是这么搪塞朕的。”

邹维琏微低着头,神色不动。

朱栩手里的折扇轻轻扇动,目光在众人脸上打量,微笑道:“朕是天启六年登基,之后就开始推动‘新政’,到现在起码也有六年了,你们说,仓促吗?”

众人都是心头一凛,这是要清算吗?

邹维琏眉头皱了皱,嘴唇蠕动,想要说话,却找不出合适的。

确实是这样,景正皇帝登基之后就提出一连串的‘革新’计划,只是那个时候,这些‘革新’在几乎所有人眼里都是小皇帝的‘异想天开’,‘任性胡闹’,尤其是东林党,阉党还在争斗的时候,没有谁会在意这个小皇帝。哪怕东林党覆灭,官绅阶层都还在大力抵抗,‘革新’都还只是皇帝一个人的口号。

这个时候翻出来,很明显是要清算了。

巡抚衙门一系的官员都心头沉重,有些人想要说些什么,却都没勇气站出来,眼前这个皇帝,不是他们能多嘴的。

朱栩目光落在邹维琏身上,语气平淡的道:“朕知道,从开始到现在,很多人都对‘新政’不满,有其他想法,所以,反抗,拒绝执行,反对,消极对待,怠慢等等,手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这个点中了这里所有人的要害,‘新政’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甚至很多人有太多不满意,哪怕是现在也是在强迫下开始,慢慢被接受的。

众人都微低着头,心里如有大石坠着,不安的等着。

“若是你们的下属,对你们的政策不满意,可以不执行,抗拒,消极怠工,不理不管吗?”

“不可以!”

朱栩语气在加重,道:“你们的威信不能挑衅,却乐此不疲的挑衅朝廷,挑衅朕,向下示威,向上邀功……”

啪!

朱栩的扇子猛的一合,冷声道“朕不管你们对‘新政’有什么想法,有多少不满,这都是朕与朝廷诸位大臣多年推演,认真研究出来的,容不得你们朝三暮四,区别对待,随意挑拣!所有的一切,都要严格贯彻,全力去推动!若是你们做不到,现在就跟朕讲,朕立刻允准,都回家种地去,能做事的人,我大明不缺!”

邹维琏等人神色微变,纷纷起身,道“臣等知罪!”

朱栩面露厌烦的摆手,道:“行了,都起来吧。”

邹维琏等人小心翼翼的放下手,皱着眉头,悄悄对视,都没有说话。

他们对‘新政’确实都有保留,在选择性的做,在对待士绅,商人等一系列事情上,他们是反着来的。

朱栩看着站着的这群人,目光冷色,道:“朕在潜邸之时,目睹了党争的酷劣,深恶言官一系,所以彻底废除了十三道御史,不过现在看来,你们这些封疆大吏,地方高官,一点都不能让朕,让朝廷省心!朕已经传旨内阁,命内阁选拔官吏,组成巡视调查组,专门针对各地‘新政’落实情况进行调查,你们中要是有谁还有别的想法,做不了事情,可以现在就走人,朕不挽留,可要是待巡察使查出来,朕是断然不会容情!”

邹维琏等人不敢说话,只感觉肩膀上重了几分,不自觉的弯了弯腰。

朱栩眯了眯眼,暗道,这群人还真能忍啊。手指在椅柄上敲了敲,摆了摆手道“都坐下吧,朕不是来秋后算账的,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你们现在知错就改还来得及。”

邹维琏等人听着朱栩的话,心里更加不平静,越发小心与不安的坐下。

这只是开胃菜,朱栩拿起扇子,轻轻打开,道:“这些呢,只是给你们提个醒,朕说一些‘新政’之外的事情。”

众人心里都是暗松一口气,却不敢大意,作恭恭敬敬状。

“‘风化’……”

朱栩稍微倚着椅子,慢慢的说道:“一直都有人给朕上书,说什么‘风流雅致’,说什么古来文人骚客,大诗人,大词人都离不开青楼勾栏,不应该设禁令云云……”

“说的朕也很心动,怎么样,要不要取消了禁令,现在朕就带着你们一起去‘雅致风流’一下?君臣同乐,怎么开心怎么来,朕也不走了,先乐个半年再说,说不得这还能成为千古佳话,流传万世,你们也能跟着名传后世,当然了,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样的词曲朕是不听的……”朱栩笑着说道。

众人神色都动了动,面色拘谨,皱着眉,大气都不敢喘。

这样的场面哪里是什么千古佳话,只会是遗臭万年!

朱栩的目光在大堂里所有人的脸上扫过,淡淡道“读圣贤书,做道德文章,怎么到了这会儿,全都不说话?我大明的士子官员离开妓女就活不成了?纵淫享乐,眠花宿柳,这是读书人的必备,官员的不可或缺?就是靠这些来修身养性,持身守正?”

有几个人面露忐忑,低着头,他们也有写这方面的奏本。

朱栩的目光在几个人脸上转了下,冷哼一声道“朕再重申一次,‘九条禁令’不是让大诗人写不了诗,也不是让大家做不了词,这是重塑朝政,整顿纲纪的重要一环!朝纲就是超纲,任何人不能僭越,再有人分不清轻重,看不清是非,再写这类奏本的同时,将请辞奏本也写好!”

几个人缩了缩头,不敢出声。

邹维琏是心知肚明的,心里有些沉重,皇帝对福建的不满不是一点半点。

朱栩端起茶,喝了一口气,又道:“天主教的事情,福建不要管,朝廷会设立宗教司,专门管理。在朝廷没有明文颁发之前,一律禁止天主教活动。”

邹维琏倒是与天主教有交集,对他们的很多东西觉得颇为新鲜。他一直在思索,不能让皇帝这么说下去,必须要打断一下,这显然是个机会,沉吟一声,道:“皇上,臣认为,不当禁止……”

朱栩摆手,直接打断他,道:“你要为他们说话?你知道他们的来历吗?他们的过往?他们的所作所为可能带来什么后果?他们是传教士,只为传教吗?红毛人入侵台湾,是谁指的路?海图哪来的?入侵厦门道路图是哪里的?你们可知道,他们去过多少地方?这些地方因为他们传教带来的是和平还是灾祸?朕不否认里面有好人,有纯粹的传教士,可你们是否有一点的调查,思索,警惕之心?还是只凭一时的好感善恶来做出评判?你们是朝廷大臣,不是普通老百姓!”

邹维琏被朱栩的几句话堵的说不出话来,他只是欣赏那些汉语流利的传教士,并不清楚他们的过往,来历以及可能的危险。

“没有足够调查,了解,不可随意发言!”朱栩最后看了眼邹维琏,淡淡说道。

邹维琏神色动了动,心里堵了一块石头,憋的难受,还是道:“是。”

朱栩又看向其他人,道“我大明幅员辽阔,除了我汉族外,还有众多其他民族,常常冠之‘蛮夷’二字,但朕觉得,这是不应该,我族确实人杰地灵,得圣人教化,脱去蒙昧,知书识礼,但也不能因此就洋洋得意,高高在上,俯视他人。更不能肆意的贬低,打压,甚至于动之刀兵。近来朕在读太祖实录,其中关于这些就有明确的规定,出现现在的乱象,皆因为是法度缺失,人为破坏,福建需要认真的检讨,反省……”

福建多山,群居复杂,这方面尤其是慎重对待,自然,也要积累经验,推之整个大明。

“臣知罪!”邹维琏,喻安性连忙起身。

关于这一点,太祖还真是有明文规定,只是到现在早就名存实亡了。

前戏结束,刚要加速度了。

朱栩挥了挥手,又端起茶杯,在喝之前,漠然道:“近来有商民在海外遭屠杀,听说你们福建有些不同意见?”

朱栩话音一落,就有一个参议站起来,抬手向朱栩道:“是,臣反对!”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神色淡淡道“说理由。”

这个参议名叫田羽辅,他看着朱栩,神色坚定,道:“皇上,商贾乃贱民,且多无赖,皇恩浩荡,我朝仁义,岂能为一些贱民兴动兵革!”

“臣附议!”

又一个参事站起来,道:“皇上,海外争斗,未知祸首,胜负难料,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

“皇上,”

左参政王声咏出列,颇有些中肯意味的道:“兵戈非福,我朝历灾,不当兴兵,不若传一道缴文,令佛朗机人释放活着的人,归还财物,两厢交好,息却兵祸,是为上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