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七百零四章 科举禁令

独断大明 第七百零四章 科举禁令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曹文诏的行动没有刻意隐瞒,但以现在的交通情况,只要速度够快,就无所谓保密了。

当然,这种情况,本身就是一种秘密。

二十艘大船,以连锁的方式快速向琉球方向行去。

萨摩藩的行动并没有那么激进,或者说没有那么强的实力,无法一口气吞掉琉球,暂时停止了进攻,目前正在与琉球谈判,要逼迫琉球低头,向倭国称臣,纳贡。

琉球有了朱栩的承诺,尤其是那场演武,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现在正‘软弱’的与萨摩藩谈判,拖延时间。

方孔等人越发的用心用力,加上有了很多人支持,‘新政’推行的非常顺利,至少在权力层面架构的异常迅速。

有吴家,王北承等人加入,支持‘新政’的势力在南直隶迅速壮大。新政自然有新的利益,尤其是有着绝对权力,南直隶的政治面貌在飞速变化。

朱栩坐在马车内,沿着官道,带着近一万军队,并没有多少隐藏。

他所过之处,官绅都异常的紧张,每到一处驿站或者停脚处,都有官员士绅聚集,嚷着要捐粮捐银子,还大喊支持‘景正新政’,态度端正的有些过头。

朱栩通通没有理会,除了让大军休息,补充一些东西,就是不停的赶路。

在快离开南直隶地界的时候,坐在马车内,朱栩手里是一叠报纸。

第一张大页面是江苏右参政冯江峰的署名文章,他开篇就在讲述‘纲纪’二字,然后历数近几十年的‘纲纪’废弛,致使朝政败坏,党争四起,祸乱天下。他执掌刑狱司,直言接下来江苏要展开轰轰烈烈的打击,维护‘纲纪’的行动,要求所有人都必须认同,且要态度鲜明的支持,凡是模棱两可,言语含糊,要进行优先调查等等,同时也呼吁贪官自首,各地士绅百姓踊跃举报。

朱栩看着这篇文章,手里的糕点放下,笑着摇了摇头,道“这冯江峰不愧是周应秋的同年,扯虎皮都扯的这么漂亮。”

曹化淳坐在边上,微笑着低头。

朱栩看了一会儿,又换了一张,首页鲜明的是来自许杰的。

许杰的身份比较特殊,乃是内阁的‘钦差’,左参政,方孔都要对他‘谦让’三分,他的文章自然不可小觑。

他的文章不算华丽,可也是有理有据,声称要江苏所有官员都是‘廉洁干吏’,否则全部要罢黜,对官员的考核要注重‘实绩’,打击官吏的‘人浮于事’。最后话锋一转又提到了科举。

言称‘科举关乎国之兴衰’,乃‘天下第一等大事’,‘莫重于其’,所以对科举一定要严格的‘检视’,杜绝一切‘颂之君子’,所以,今年的科举要‘垂范景正’,‘严之再三’。

换而言之,就是说,今年的科举将严格执行朝廷的禁令,但凡违规,一律禁止科举入仕!

朱栩眉头跳了跳,抬头看向曹化淳,道:“你看看,朕一直以为许杰缺少魄力,现在看来朕是看走眼了……”

曹化淳接过来扫了一眼,笑着道:“科举关乎国之兴衰,官员决定国之存亡,许大人目光长远,果决敢为,皇上当嘉奖。”

朱栩拍了拍手,将点心盖好,依靠在厢璧上,摇头道:“朕想要普及教化,将社会变的相对公平一些,与其慢慢折腾,不如就来个狠心,割掉腐肉,乘着朕还控制得住……”

曹化淳抬头看了朱栩一眼,没有出声。

他也渐渐感觉到了,大明国力看上去是蒸蒸日上,不管是军力还是国库都远超前朝,实际上却是一种假象,以现在的情形,想要支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应付各地的灾情,各地各种浩大的工程,天下官员,衙门等等,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想挡都挡不住,以他的了解,这样撑不了……两年!

‘皇上应该也是知道了,所以才这么着急吧……’曹化淳目光忧虑的看着朱栩,心里低语。

朱栩歇了一会儿,又拿起报纸。

这些都是积累下来,从应天府快马加鞭送来,所以并不是实时的。

朱栩拿到手里的这一张,署名是督政院副院正王北承。

他的文章,颇为老辣,站在国家的高度,分析了近年国库情况以及支出,尤其是皇帝内帑在几年前就花完的事情重点的提了几笔。然后又分析了各地的税粮,以‘数据’的方式揭露了其中的‘猫腻’,直指各地贪腐,转移税粮,偷税漏税,抗税等等,以一种极其严厉的语气进行了斥责,并且声称要挨家挨户的调查。

然后话锋一转,论及各地灾情,朝廷困难,皇帝的忧国忧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称‘江苏富庶甲天下,承恩两百年,理应回馈’,又搬出太祖祖制,将士绅纳税进行了合情合理合法的进行无可辩驳的解读。

他还提出了‘与民生息’的观点,在灾情,贪官污吏等等压迫下,百姓们生存艰难,应当进行减税,地主也不应该过度压榨佃户,需要制定合理的‘租金’范围,确保佃户不会‘怨声盈野’。

朱栩看着不时点头,王北承算是老奸巨猾,文章写的是声情并茂,该写的一字没落,又不会挨多少埋怨。

“老家伙……”朱栩笑骂了一声。这老东西虽然狡猾,可手腕高的很,有他帮忙做事,方孔等人都要省不少力气。

朱栩放下,又翻开一章,不由得轻咦一声。

这些报纸曹化淳都已经看过,自然知道朱栩看到的是什么,神色不变。

其他人忙忙碌碌,方孔也没闲着,巡抚衙门在飞速架构各项职权,也在对其他官员等进行甄别,裁剪。

淮安,苏,州,扬州,凤,阳等几个府的知府同时被免职,下狱待审。

按照规定,巡抚衙门是没有这样的权力,可内阁与吏部为了推动新政,临时给巡抚衙门授予了这样的特权,这也让江苏巡抚衙门有了绝对的权力,在改革上在大刀阔斧,勇猛急进,无可阻挡。

曹卜善,毕自康等人朱栩本就不喜欢,被罢黜也是自然。

朱栩对南直隶的一干人的作为还算满意,放下报纸,笑着道:“通知下去,今后的报纸就不要送来了,全力赶路,争取在六月中赶到福建。”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加速南下,曹文诏全速赶往琉球,其他事情如常的进行着。

京城,皇宫。

张太后现在是忧心忡忡,与老太妃在叙说中心里的不安。

老太妃倒是开朗,笑呵呵的道“不就是两个人夷人女子,皇上偶尔宠幸也属正常,过一阵子腻了就好了,一路上风餐露宿,也该有女人打理一下。”

张太后眉头蹙起,道:“话是这么说,只是皇上的宫里只有一个李才人,还没有诞下子嗣,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老太妃明白张太后的担忧,看了她一眼,声音清朗的道;“皇上出京不是游山玩水,那是操心国之大事。他也不是好色之人,要不然到现在宫里也不会只有解语一个人,不管外面人怎么说,我们宫里不能乱,一些胡言乱语不能出现。”

张太后一怔,旋即明白的道:“嗯,那,要不要写封信给皇上,提醒他一下?”

老太妃笑着摇头,道:“皇上自有分寸,我们就不要多插手了。你有空就看看解语,还有那几个女孩子,现在不妨就接进宫,咱们再调教调教。”

张太后对朱栩有着一抹‘责任感’,哪怕朱栩长大了,现在威名赫赫,总还是忍不住的操心,老太妃的话并没有让她释怀,还是担忧不去。

这个时候,内阁也正在开会。

科举在即,可朝廷禁令在前,朱栩的旨意在后,一下子将九成以上的今科士子拦在门外,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想想就让这些大人们头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