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启迪

独断大明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启迪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看来,有些事情必须要早点做了。”

朱栩一合扇子,笑着说道。

明朝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矛盾都发展到了极点,加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封建君权的质疑声将会越来越大。

虽然重修了大明律,在律法上确定了皇权的合理合法,不过想要彻底的理顺思想,获得足够的认同,不是单靠一部大明律就行了的。

‘在书院,科举中增加一个‘商业论’是不是太早了点?’

朱栩一边走,一边思索。

大明现在的商业环境很不好,最主要的就是‘小冰川’在影响各个方面,若是大环境好一点,商业发展推动起来应该比较轻松,商业发展起来后加上对外交流,或许有些事情就会迎刃而解。

“终究是处在最艰难的时刻啊……”

朱栩忍不住的仰天轻叹一声,历史上的明末真的是太艰难了,绕是他现在,做起事情来也是处处束手束脚,被现实所压迫,难以施展。

曹化淳与曹变蛟默默的跟在朱栩身后,他们对于朱栩的话无从理解,只能安静的听着。

好一会儿,朱栩微微摇头,他想与时间赛跑,空间却不允许。

他放开这些,没有惊动任何人,在书院里慢慢的走着。

这里的生员并不是后世大学生,抱着书,低着头,废寝忘食。他们热衷于集体辩论,发表自身的看法,并不‘羞答答’,对一切仿佛都无所谓。

朱栩在书院里踱着步子,观察着四周的一切,这里的环境不太像书院,更像一个风景优美的庭院,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假山小湖,风景独好。

不时还能看到一群学生在那里争论,争论的题目还都很大。

‘景正新政的弊端。’

‘我朝政局的架构优缺。’

‘士绅纳税与优待士人。’

朱栩偶尔会停住脚步,静静的听一会儿,而后笑着迈步向前。

学生都不大,十一二岁,不管是论点还是论据都有些‘幼稚’,说不到关键点上,但对他们的年纪来说,也算是难能可贵。

朱栩漫步在这里走着,不自觉的感觉这里很大,都比后世的大学还大了,估计起码有五千亩!

“真是大啊……”朱栩感慨,要知道,这可是在扬州的新城区,不是偏远郊区,这江都书院真不一般。

朱栩逛了一圈,来到了一排教学院,红砖绿瓦的一排排二层小楼,四处都是郎朗的读书声。

一群人悄然走近,朱栩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教室窗前停下,目光向打开的窗户里看去,不由得一怔。

只见教室里有三十多个人,全都是席地而坐,一个中年人坐盘坐在前面,学生们围坐在四周,听着他的讲授。

中年人面色从容,春风和煦的笑着道“太祖皇帝起于布衣,驱逐鞑靼,再建中华,我中国从太祖,成祖至今已两百年多年,国土逐渐丧失,朝廷从进攻的心态转变为防守,一道长城,东南的缅甸,安南都曾不断入侵,至当今皇帝登基,奋起肃理军政,平定北方之患,方有数年之太平。今天的考题:现今灾连绵不绝,民乱此起彼伏,朝廷的革新磕磕绊绊,国库日渐空乏,我大明……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一出,朱栩顿时就神色微动,目露沉色。

中年人前面的都十一二岁的少年人,闻言先是沉默了一会儿,旋即就非常热闹的开口。

“从秦至今,最长享国不过四百年,我大明情势严峻,须认真应对……”

“朝堂诸公早有预感,‘中兴大明’已经多年,我认为朝廷之所以能消灭建奴,是多年的积累之功……”

“我大明何处去,自然是要‘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这岂是容易,连古之圣贤都无能无力……”

“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

一群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转眼间就非常激烈,有些停不下来的趋势。

中年人盘坐在那,微笑着不动,只是静静的听着。

窗外的朱栩听的更认真,眼神里微微闪烁,不由得低声自语“‘天下大同’……”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看不清前路,不知道终点,或者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现在明朝书院林立,思想流派丛丛,就是因为明朝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需要前进的方向以及一个目标。

‘天下大同’或许忽悠不了所有人,可是定一个或者几个阶段的目标,还是很容易的……

朱栩转身,笑着道:“这一趟还真是来着了,走,回去吧,朕要好好琢磨琢磨。”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是一头雾水,只得跟着朱栩转身离开。

朱栩等人刚刚转身,一直微笑着的中年人,转头看着朱栩一群人的背影,眉头微皱。

“这个人的背影怎么有点眼熟……”

朱栩今天算是收获颇丰,回去之后就将自己关在屋子里。

提笔就写下了几个大字:大明发展终极目标以及现阶段规划。

刚要继续写,朱栩就皱眉,如果写一般的文章,他自信立意,遣词造句都还过得去,要是这样一篇文章,给天下人看的,心里难免就有些怯意。

“得找个枪手……”

朱栩自语,然后开始列提纲,从无到有,详详细细,来来回回,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斟酌,权衡,丝毫偏差都不能有。

这一忙起来,朱栩就全部沉入进去,对外界的事情一无所觉。

突然间,一个棍子敲打窗户的声音将朱栩惊醒。

他抬起头,眼前一晕,一阵心悸,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

“皇上,我们可以进来吗?”曹变蛟敲着门,低声道。

朱栩深深吸了口气,定着神道:“嗯,进来吧。”

曹变蛟推门而入,四处观察一番,然后走到窗户,推开看去。

只见一伙几十人正在火并,手里拿着刀棍,正在不顾一切的拼砍。这不同于早上见到,纯粹只是找麻烦泄愤,这一次,是真的在拼杀,丝毫没有留手。

鲜血横洒,残肢断臂到处都是。

朱栩揉着太阳穴,看了眼外面,天色已经半黑,暗吐一口气,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变蛟关上窗户,走回来道“皇上,内阁发布了新的盐政,扬州的盐商已经失去理智,在大街上火并。”

朱栩眉头一动,自语道:“朕记得,毕师与舅舅曾经联名上过一道奏本,是要梳理盐政,将盐商控制在九家,结束纷乱的局面……”

这样的好处在于好控制,易监管,不需要朝廷投入太多,同时慢慢的直接纳入内阁的直属机构,正规化。

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将大部分盐商都踢出局,尤其是一些老牌盐商,依靠盐,漕运发家的很多人,都将失去这块肥肉。

“严重吗?曹卜善怎么做的?”朱栩转头看着刚才的成果,神色不动的道。

曹变蛟面上有些肃色,道:“听说曹卜善已经调动府兵,正在四处弹压,不过不止是扬州,听说苏州,应天府一带也是如此,盐商斗的越来越激烈,甚至还波及到了惠通商行……”

惠通商行以及所属的商业集团是朱栩的命根子,一听他就道:“怎么波及了?”

曹变蛟也知道这里面的关系,稍稍犹豫道“有些地方是劫掠,有的是抵制,有的是不再合作,且扬州府有了不好的传言……”

朱栩眯了眯眼,笑出声道:“这是拿朕当出气口啊……呵,说来也是,他们不拿朕又拿谁,谁让朕好欺负……”

曹变蛟听得出,皇帝生气了,立在那面无表情等着旨意。

朱栩拿起笔,继续完善着他的这本注定是巨著的纲要,依旧是笑着说道:“其实这件事并不难,那就是各省的盐商成立商会,内部均分市场,对外竞争……只是,朕的这些官老爷,会有几个有能力想到这一点,又能处理得好这件事,而不是推给朝廷?”

曹变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朱栩的背影,依照皇帝的性格,后面肯定有旨意。

“先不管,准备完善,吃完咱们去小秦淮上看看。”朱栩写着道。

曹变蛟有些意外,应声道:“是。”

朱栩心里有数,几人简单吃过晚饭,便收拾一番,前往小秦淮河。

所谓的小秦淮,自然是比拟应天府,也就是金陵的秦淮河而来,是扬州最为繁华的一段地方。

小秦淮河,从东门出到东水关,不过四里,两旁的歌楼舞榭,茶肆酒楼,画舫教场,栉比鳞次,数之不尽。所谓的名士名妓最是喜欢流连之地,在扬州盛极,是为繁华胜地!

朱栩没有去坐船,而是来到了一座桥头之上。

这座桥叫做在四望亭,可以看到这亭子的四面,是一处比较特殊的地方。

东面叫做彩衣街,专门卖的是女子首饰,布料,胭脂水粉,来往都是女子,袅袅而行,步步沉香,一眼看不到尽头。

朱栩漫步走着,一面欣赏着秀丽风光,一面也体察着扬州的风土人情。

“春晖园,小东园,翠园,珍园,吴园,梳妆楼……”

朱栩一个个看去,每一个都奢侈精致,美轮美奂,令他分外的新奇。

今天补更,会有三更。

ps:订阅太惨淡,求几个均订,章节不多,没多少银子,官官跪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