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六百五十一章 继续南下

独断大明 第六百五十一章 继续南下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龚鼎孳一愣,心底急急思索,还是有些不明所以,谨慎的道:“草民愚钝,还请皇上示下。”

朱栩手里拍打着折扇,心里仔细推敲,道“陕西等地地广人稀,灾情又重,你说,在不能进行彻底的田亩改革之前,将地拿下来,让灾民集中耕种,生产出来的粮食也集中使用,确保没有人饿肚子,这样是否可行?”

龚鼎孳没想到皇帝的想法一下子跳到陕西去了,稍作思索,道:“草民认为可以,只是在南直隶,未必可行。”

这一点朱栩自然知道,不动声色的转头看着他,道:“你有什么办法?”

龚鼎孳微微低头,沉默了一会儿,道:“皇上,田亩是士绅最重要的东西,宁可丢命也要传给子孙,绝不会轻易交出来。草民认为,应当在民间挑选那些支持皇上,支持朝廷新政的士绅,召集在一起,不授予官职,专门管理天下士绅,包括田亩,人口,税务之类事情,并且如果违背,可进行惩罚,官府或明或暗的支持即可……”

朱栩眉头一挑,这龚鼎孳不愧是个‘贰臣’,这样的手段朝廷那些大人是绝对想不到,也断然不会同意,一来有悖光明正大,二来防民一直是统治阶层的默契,授予士绅这样的权力,不利于国家稳定。

不过龚鼎孳的话,实际上是很有道理,用士绅来制衡士绅,这就撇开了朝廷,不管他们内部怎么闹,朝廷都是一个仲裁者的角色,好处都是朝廷的。

现在朝廷不能在江南掀起大动静,那尽可能的削弱士绅,放放血,补给朝廷,也很有必要。

“你有多少信心?”朱栩眯着眼说道。至于龚鼎孳口口声声的‘草民’,朱栩始终没搭理。

龚鼎孳毫不犹豫的道:“回皇上,如果有官府暗中支持,草民有十足的把握!”

朱栩不可置否的点头,至于农场的事,看来还得交给内阁来处理,折扇猛的一开,道“朕就给你这个机会!东厂在应天府还有一个镇抚司狱,朕交给你,正七品,镇抚司狱锦衣千户,秘而不宣,朕再给你五十万两,尽快将这个联盟建起来,用不了多久,朝廷新政就会到江苏,朕希望阻力不会太大。”

龚鼎孳大喜,扑通一声跪地,道“微臣遵旨,叩谢皇上隆恩!”

这件事对朱栩来说,可有可无,无非就是一种代价很小的尝试。

挥退了龚鼎孳,朱栩坐上马车,直接道:“该做的都做了,今天就走!”

曹化淳坐在朱栩边上,应声道:“遵旨。”

回客栈收拾一番,朱栩的马车直接驶向聊城,船队就停靠在那。

马车上,曹化淳道:“皇上,京城传来消息,杨凤仲被刑部下狱了。”

朱栩嘿了一声,笑道“朕倒是小看黄承元了。”

很明显,黄承元早就知道杨凤仲去了京城,一早就去信刑部,静等着杨凤仲自投罗网了。

说来也是,这些人,在实事上或许各种毛病,在政斗上都是一把好手,万小看不得。

在朱栩要上船的时候,科尔沁的消息终于传了过来。

朱宗汉的奏本写的很详细,将前因后果都呈递了过来。

朱栩上了船,坐在软塌上,神色不动的看着这道奏本,久久不语。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躬立在身前,见许久朱栩都不说话,曹化淳开口道:“皇上,可是辽东有变?”

朱栩微微摇头,道“科尔沁分裂、大变,黄太吉远走漠西,对我大明来说,自然是好事情。”

曹化淳见皇帝答了一句,便躬着身没有再问。

朱栩放下奏本,斜躺在那,右手拍打着边框,神色沉吟。

事情往往都是有好有坏的,好处就是辽东的威胁大大减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垦荒地,进行移民,无需再顾忌黄太吉以及科尔沁的威胁。

这对大明来说,自然是非常大的利好,辽东地广人稀,开垦得宜,安置个一两千万人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坏处有两点,一个是长城以北的大漠,草原上,林丹汗的察哈尔要一家独大了,分裂的,虚弱的科尔沁不是林丹汗的对手,其他大小部落早就被后金打残,威胁不到他。

一个壮大的察哈尔,野心勃勃的林丹汗统一漠南,漠北蒙古,这不是朱栩想要的,对大明来说等同于再造了一个后金。

如此一来,辽东,长城都要受威胁,又回到了过去。

第二个,就是黄太吉去了漠西,那里有蒙古多个部落,其中就有准噶尔,土尔扈特,扎萨克,察合台,和硕特等等,其中准噶尔用不了多久就会统一漠西,疆域庞大,人口众多。和硕特将会统一西域,也就是西藏,再不到十年,准噶尔就会吞并和硕特以及青海各地的蒙古部落,疆域会堪比现在的明朝!

那个时候,绝对会是大明的劲敌,且不会轻易能平定!

现在加上一个黄太吉,将更加难以应对,徒增了无数的变数!

十年之后,是小冰河时期的尾声,大明辛苦煎熬,不知道耗费多少,还剩多少力气,恰恰又会进入恢复期,那个时候如果发动大战,耗时长久,大明还能撑得住吗?

“还得再快一点……”朱栩低语,目光闪烁。

曹化淳与曹变蛟对视一眼,虽然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却总有不好的预感。

朱栩坐直身体,手指在桌面上敲击,骤然目光一定,道“传旨内阁,全力的进行移民,不要再有所顾忌,尝试在西南建立大型的农场,建立粮食配额制度,确保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传旨辽东,要孙传庭也建立大型农场,进行最低的配额制,全力的开垦,动用一切人手,如果人手不够,从朝鲜召集,一些灾民也可以安置到朝鲜去,总之,朕要辽东尽可能容纳更多的灾民,五年内,一千万以上!”

曹化淳脸色微变,整个西南不过三千万人口,这是要移出三分之一啊!

辽东能承受得住吗?

不等他说话,朱栩继续道“传旨给云南,命代善为先锋大将,统领多尔衮,多铎,满达海,硕托,鳌拜等诸将,骑兵三万,大炮一百门,即刻讨伐安南!告诉他们,朕要地,上好的地!”

曹化淳能够感受到朱栩话里的一丝急切,躬身道“遵旨。”

曹化淳刚要走,朱栩突然又道:“对了,关于肥料,城东的作坊有做出来吗?”

曹化淳稍稍回想,道“已经做出来了,有些效果,惠通商行那边正在各地筹建大的肥料商行,估计今年能大规模生产。”

朱栩微微点头,道:“嗯,这件事继续盯着。各地的民乱还是依照之前的,尽量抓活的,现在各处都需要用人,不能浪费。”

曹化淳应声,等了一会儿见朱栩不再说话,这才出去拟旨。

朱栩顺手拿过一道奏本,道:“下一站是去洛阳?”

曹变蛟点头,道:“是,有两条河路,一条是去河南,再去应天府,另一条是直去应天府。”

“大船去洛阳,我们做小船,直接去应天府。”朱栩翻开奏本道。事情太多太杂,不在京城总感觉束手束脚,还有些不安心,京城那些大人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遵旨。”曹变蛟道,他不同于曹化淳,想的没那么多。

他站在朱栩身前,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说话,开口道“皇上,那科尔沁求和,该如何回复内阁?”

“让内阁与兵部详议,奏上来,朕看看再说。”朱栩翻着奏本,淡淡道。

曹变蛟明白了,皇帝这是有意拖着,道:“是。”

京城之内,也逐渐恢复平静。

周应秋已经回京,吏部早就准备好的任命名单飞速的起作用,两百多个皇家政院的毕业生,充斥着整个北直隶,也就是河北省。

陈奇瑜是河北巡抚,陈奇瑜是总督,借着大乱之局,重新整理河北的一切政务,军务,飞速在稳定地方。

内阁,六部自然也不闲着,迅速推进‘新政’,督政院,刑狱司,大理寺,税务总局等等,一系列的动作都变成了‘需要’,而不是强迫,推进的是异常的顺利。

被扔在浣衣局的布木布泰,也终于收到了科尔沁来的密信,看得她脸色不停的变幻。

后金或者黄太吉,与科尔沁是她生命里的两个根本,失去了金国,还有科尔沁,现在科尔沁与黄太吉,一个分裂,一个远走,让她这个被关押在明朝的女人怎么办?

她对面坐着海兰珠,神色是一样的忧心忡忡。

海兰珠近来生活的非常好,吃喝不愁,没有那些流言蜚语,唯一缺点就是孤单,可这她能忍受。

她不傻,相反很聪明,清楚的知道,黄太吉远走,科尔沁分裂,将会给他们姐妹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妹妹,我们怎么办?”海兰珠极其恐惧,她想活着,活的好好的,不想死。

布木布泰看着海兰珠,再看手里的信,面色冷静的道:“父亲他们都走了,大汗留了下来,还要亲自来京城,我们必须做点事情,否则科尔沁就要没了……”

海兰珠知道,科尔沁必须存在,如果没有了科尔沁,她们姐妹也将是没必要,皱着眉,一脸忧色的道:“明朝皇帝不在京城,我们能怎么办?”

布木布泰抬头看向海兰珠,道:“姐姐,明朝皇帝没有与你通信吗?你有没有办法联系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