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来临

独断大明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来临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朱国弼与汤国祚,邓文郁三人的相互急着举告,让监审,陪审的一干人都颇为吃惊,又暗自摇头冷笑。

曹钦程毫不意外,一拍惊堂木,道:“拿纸笔来!”

朱国弼也没有料到汤国祚与邓文郁会这么没骨头,嚷着要举告,将他的处境陷的极其尴尬。

但话赶话到了这里,朱国弼也没有办法了,脸上火辣辣的,咬牙接过纸笔,没有案桌,趴在地上就写了。

邓文郁,汤国祚也有样学样,趴在地上,一笔一划的写着人名。

四周主审,监审,陪审超过百人,看着这样滑稽的一幕,都忍不住的暗笑。

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对这三人在南京作威作福不满,见到三人落魄,自是暗喜。

三人很快就写好了,明白了情势,自是没有藏私,各自都写了不止十个名字。

曹钦程接过来一看,神色诧异,其中有不少人,居然还是他们东厂甄别之后,被巡抚衙门提名任命的,现在就坐在一旁。

曹钦程将三张名单交给靖王,靖王也神色变了变,其中不少人的任命都需要吏部批准,奏本现在怕是已经在司礼监了!

靖王朱履祜沉着脸,将纸张揣入怀里,让曹钦程继续审。

所谓‘图谋不轨’,‘谋逆’不过是大帽子,真正判决的,还是要讲究真凭实据,这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有保国公朱国弼认罪,东厂抓捕的人又飞速扩大,在整个江苏超过三百人涉案,不法的商贩也超过百人!

随着保国公的认罪,数百人被抓,尤其数十人判的是‘戍边’,实则就是变相的斩立决。这让整个沸腾的江苏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的冷静下来。

冷清的街道陆续有商贩开门,紧闭门户的大户人家,有了生气,秦淮河上,三三两两的花船,也从潜藏的角落里飘荡出来。

一连半个月,江苏巡抚衙门都在做扫尾的工作。

应天府衙门。

靖王朱履祜,巡抚黄立极,应天府府尹周维京等人都聚集在一起,这一次,众人都神色放松。

黄立极陪坐在一旁,笑道“王爷,现在算是功德圆满了,您回京之后,也对朝廷有了交待。”

周维京等南京原官员也都暗松一口气,他们现在想尽早送走靖王,否则继续挖下去,怕是整个江苏都要陷进去,会越闹越大,难以收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定,慢慢消化这场变革。

靖王又岂会不知道他们的心思,笑了笑,端着茶杯没有说话。

李夔龙,曹钦程都没有说话,他们知道,有一位收拾烂摊子的人已经到了。

果然,就在黄立极话音落下,一个衙役快步进来,禀报道:“大人,外面有一位京城来的大人求见。”

靖王一笑,站起来道:“诸位大人,皇上派来的特使到了。”

黄立极,周维京,王永光等人都是一怔,完全没有想到,居然还有一个钦差来。

毕自严走进来,抬手道:“下官拜见王爷。”

靖王一摆手,笑道:“毕大人不必客气,来,我给大人介绍一下。”

众人看着毕自严,黄立极,周维京都是认识的,心里稍缓,这位毕大人心有乾坤,却也不是难相处的人。

靖王笑呵呵的一圈介绍过来,毕自严毕竟曾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品阶除了靖王,比这里的所有人都高,外加有副都御使的头衔,靖王一走,他就是无冕之王了。

他也抬手对着众人道:“本官此番前来,是为了今年夏粮之事,为户部接管南方几省税赋,清查积务,事情一了,本官就会回京。所以,诸位大人尽管放心。”

靖王在一旁看着,心里一笑,这位毕大人倒也是圆滑,深懂其中三味啊。

果然,黄立极,周维京等人听了都松了口气。

说了一会儿,几人又坐下,靖王沉吟着笑道:“江苏之事,本王处理的差不多,接下来,就需要各位大人慢慢处置了。”

众人也谦虚一笑,接下来有很多事情要做,将一个数百年的都城变成一个普通布政司,可不是杀些人,威慑一番就可以的,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消化。

京城之内,朱栩的案桌上,堆满了奏本。

弹劾文昭阁,弹劾靖王,弹劾黄立极,弹劾傅宗龙,弹劾徐文爵,弹劾魏忠贤,弹劾东厂……

从全国各地,各地言官御史,清流东林,弹劾的奏本,足足近千本,单单杨涟就写了二十几道!

朱栩笑了笑,将这些奏本全部一推,笑道:“告诉司礼监,这些弹劾的奏本,全部发给文昭阁,让信王拟好送过来。”

刘时敏对于朱栩偶尔冒出的恶作剧也习惯了,答应一声,便让人准备盘子,将这些奏本整理好,送去文昭阁。

朱栩翻看着来自江苏的奏本,看着各方面的信息,暗自点头,靖王的能力倒是让他刮目相看,虽然没有好眼光,格局,却能压得住场子,是有领导能力的人。

“嗯,今后得给他多一点机会。”朱栩自语的笑着。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面色不动,心里却如明镜,皇帝这是棒子打出去太多,要表达善意,拉拢一些可以拉拢的人了。

江苏的事,朱栩暂时可以放下一些了,他翻着奏本,眉头不自觉的又皱起。

这是四川布政司的奏本,今年四川再次大旱,比往年预计要减产三成,并且,民乱之事增多,秦良玉的兵马有些捉襟见肘。

“六万人还不够吗?”

朱栩眉宇间出现一抹忧色,在四川,有秦良玉的骁骑军,秦民屏的豹骑军,总共六万人马,全都是常年征战的精兵,外加归四川总督统属的两万驻军,若是这样都捉襟见肘,四川的情况,怕是比他预料的还要糟糕。

朱栩思索着,放到一边,继续翻着。

没多久,湖广,陕西,山东布政司的奏本他也看到了,全都是说今年大旱,夏粮减产,请求减赋,赈济。

朱栩放下奏本,站起来,走到了门外,深深吸了口气。

曹化淳看了眼桌上那几道奏本,他是知道的,跟着朱栩走到屋檐下,默然无语。

朱栩背着手,望着湛蓝色的外面,沉默了一阵,道“传旨给左良玉,赵率教,让他们准备,择机讨伐安南,告诉他们,朕要银子,要粮食,不需要占领!”

曹化淳还没有说完,朱栩接着道“传旨给骆养性,给朕加大力度,朕要在南方的用兵,要最小的代价最大的收获!”

“传旨给朝鲜,让秦翼明,金忠善刺探倭国的消息,越详细越好。”

“传旨给袁可立,熊文灿,让他们加强出海演习,尽量走的远一点,模拟攻岛。”

……

曹化淳没有插嘴的机会,只能认真的听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