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万岁

独断大明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万岁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辽东大捷的消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京城。

这次大捷不同于去年袁崇焕守卫宁远,而是击杀了贼酋三贝勒莽古尔泰,大贼酋的大儿子,贝勒豪格,大贝勒代善的长子岳托,还有萨哈廉,阿济格等等,都是后金贝勒,重要的将领,还俘虏了贼酋大贝勒代善,以及五万的降兵!

这是自贼酋努尔哈赤起兵造反以来,大明前所未有的大胜!

甚至上溯百年,也未曾有过!

朱由检刚刚送完袁崇焕,回到文昭阁,就听到了消息。

他拉住钱龙锡,急声问道:“消息准确吗?从哪传出来的?可有确认真假?”

钱龙锡脸色也紧张的发红,唿吸带着急促,对着朱由检道“王爷,是从参谋部,孙侍郎已经亲自去迎接,调集人手接收俘虏了,此事……千真万确!”

朱由检睁大双眼,胸口激烈鼓荡,一屁股坐在桌前,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的道:“快,派人跟着孙侍郎,一旦有消息,本王要亲自去确认,还有,兵部尚书来见本王,还有还有……司礼监我亲自去!”

“是!”钱龙锡也顾不得什么忌讳了,兴奋的答应着。

文昭阁一干人也都大喜,非常忙碌,这是前所未有的大胜,足以让整个大明震动!

任谁都不能置身事外,与有荣焉。

吏部尚书周应秋更是从吏部跑出来,直奔傅府。

因为他知道,皇帝朱栩,就在辽东!

傅昌宗正在家里悠闲的喝茶,眼见周应秋慌手慌脚的冲进来,笑道:“周大人,这是怎么了?有人追你?”

周应秋快步来到近前,也顾不得其他,嘴唇有些颤抖的道:“是真的吗?大胜,俘虏建奴数万?”

傅昌宗微微一笑,从身边拿出一个奏本,递给周应秋。

周应秋看了眼傅昌宗,颤抖着手翻起来。

这是黄太吉议和的副本,里面包含了称臣纳贡,贼酋由大明皇帝册封等等。

周应秋双眼圆瞪,好似要瞪出来,炽热的盯着傅昌宗,道:“这么说,是真的?”

周应秋这不是确认,而是要追根究底,在担心朱栩为了虚名,弄虚作假,日后若是被戳破,难以收拾。

傅昌宗也算是老官吏了,一听就明白了,笑道:“千真万确,皇上还不至于连我都欺瞒。”

周应秋长松一口气,强压着激动心情,连声道:“好好好,太好了!太好了!”

来皇帝讲究文治武功,单单这一场大胜,谁都不能再质疑皇帝,这样的威望,足以压塌天下,堵住绝大部分人的嘴!

傅昌宗看着周应秋的激动表情,淡然一笑。

谁又知道,一个时辰前,他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都知道,待朱栩回来,携大胜之势,太多的事情可以迎刃而解,之前的‘任性胡闹’的不良后果,也将烟消云散,谁也不能再怀疑朱栩作为皇帝的能力!

没有多久,张我续,徐大化,以至于倪文焕,王绍徽等也顾不得避讳,都来到了傅昌宗府上。

不到小半时辰,朱栩的嫡系人马都齐聚傅府,他们比朱栩继位时候还要兴奋!

杨府。

杨涟等人本正在商议《三朝要典》的事,这对他们来非常重要,是洗清污名,打击阉党的好机会。

左光斗,顾大章,魏大中等人都在,几人还都没有官职,走动了很久,始终都没有得到任命,不缺乏举荐他们的人,只是往往都无疾而终。

当辽东的大胜的消息传来,一群人都勐的站起来,惊愕的不敢相信。

他们一直都是主战派,在他们想来,建奴不过那点人,辽东的汉人,一人拼一个也足以拼死他们,之所以败坏到如此地面,要么是‘邪党’作祟,要么是阉党从中作梗,从未想过,主政辽东的,大部分人实际上出自东林党!

左光斗等人狠狠的拍着桌子,以发泄内心的激动之情。

击杀数万不说,俘虏数万总做不得假!

魏大中看着杨涟,左光斗等人,突然朗声道“诸位,此番大胜必是熊廷弼之功,我等当为其邀功,庆贺!”

熊廷弼本是楚党,却与东林党走的很近,当初他在狱中,也是东林党多番搭救,其中交情最深的,就是汪文言,左光斗,杨涟等人了。

他们当初还因为汪文言被抓,牵累下狱,至今除了杨涟,都落野在家,报国无门!

魏大中的话音一落,顾大章等人也会意过来,大声道:“不错,熊大人在辽东多年,经营有方,他乃辽东督师,总理辽东军务,此番他应功劳最大。”

杨涟也激动异常,辽东这一战,乃不世之功,熊廷弼当仁不让,乃是首功!

“好,我这就写奏折!”杨涟站起来,沉声道。

他们刻意忽略了与他们不亲近的孙承宗,只要熊廷弼有了这个大功,必然会在皇上面前举荐左光斗等人,到时候,什么问题都阻挡不了他们的复启!

杨涟作为左都御史,又有帝师的名头,在东林党,清流中也威望最重,尤其是在朝最高的官员,影响力巨大,他一联络,上百封歌颂熊廷弼的奏本送到了通政使司,然后直奔司礼监。

当然,他们此刻还不知道朱栩也在辽东。

仁寿殿内。

刘老太妃拉着张太后手,连连拍着笑道:“好好好,我没错皇上,神宗皇帝有灵,也会深感欣慰。”

张太后也一脸喜色,轻声笑道:“太妃,您轻点,我快受不住了。”

刘老太妃顿时呵呵直笑,整个人都好似年轻了不少。

她与张太后一样,都秉持后宫不干政,从未参与政事,但辽东这样的大胜,她也不能不为之高兴。

张太后怀里的小永宁抓着张太后的衣襟,睁大双眼,小脸蛋有些发呆,看来望去,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刘老太妃笑了一阵,也慢慢的收敛情绪,看着张太后道:“待会儿啊,你将京城里的命妇都叫进宫来,叙叙话,我老太婆,也唠叨唠叨。”

张太后不明白政治,却也知道,刘老太妃出现,那影响力自然比她大不少,肯定能给朱栩添上一把大助力,连忙笑着答应道:“嗯,好,信王妃刚才想进宫,我忙着来您这都没见,正好一起见见。”

刘老太妃很喜欢周王妃,笑道:“好好,再让你父亲,联络在京的王公勋贵,不要说什么,就是叙叙旧,喝喝茶。”

张太后会意,刘太妃说完,又道:“再通知平王,召集诸王商议商议事情,大小无关紧要,政务要紧……”

张太后明白了刘太妃的意思,跟着思忖道:“那,我要不要让信王或者傅尚书也这么做?”

刘太妃笑呵呵的看了她一眼,若有深意的道:“别的咱们不掺和。”

张太后心底有了一丝明悟,抱着小永宁笑着站起来道:“那好,我这就去让人办,人来了,再来请太妃。”

刘太妃摆摆手,道:“去吧去吧。”

随着辽东大胜,京城内人情汹涌,心思难定,伴随着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这个时候,从皇宫内传出张太后的一道道懿旨,宗人府宗正平王,太后之父,国公张国纪相继招人,纷乱的人心,逐渐有了主心,在缓慢又悄无声息的凝聚。

宁远城内。

孙承宗,熊廷弼,刘化,赵率教,曹文诏,吴襄,满桂,金国奇,杨麟,祖大寿,左辅,朱梅等一干人齐聚,一张张桌子,摆满了酒菜。

朱栩坐在主位之上,看着济济一堂的众将,这些都是大明的将帅,不畏生死,拼死守城。

朱栩看着他们,端着酒杯站起来。

孙承宗等人一见,连忙也要跟着站起。

朱栩一压手,道:“你们都坐下,听朕说几句话。”

皇帝站着臣子坐着,哪有这样的规矩,曹文诏却笑着的第一个坐下,对着其他人摆手道:“皇上让坐下就坐下,都坐下。”

孙承宗看了眼朱栩,稍稍犹豫也坐下来。

他一坐,熊廷弼,赵率教等人也都坐下来,目光好奇的看着朱栩。

朱栩端着酒杯,心里有无尽感慨,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暗暗吸了口气,大声道:“诸位都是我大明功臣,在这北荒之地,抛头颅,洒热血,朝堂诸公不知,各地大臣不知,关内几乎都不知,但朕知道!从神祖始,辽东多有败事,不过朕认为,并不都是将帅之责!朕,身为大明皇帝,受万民所托,理当保四海安平!而你们就是最大的功臣!除了高官厚禄,荫蔽子孙,朕还许诺,凡边帅不得轻动!无证不得弹劾!非通敌叛国,图谋不轨等大罪,皆不入死刑,不得上刑!”

这里大部分都是行伍出身,深知朝堂凶险,听到朱栩的大声许诺,全都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朱栩想到了很多史,胸中越发压抑,长吐一口气,双手举着酒杯道:“今日,朕代大明,谢过诸位!也代将来的大明,拜谢诸位!”

说完,一仰而尽。

谁曾见过这样的皇帝,保粗鄙的武将不死?

大明两百多年,何曾有过这样的皇帝之言!

十二史翻看,哪个皇帝给臣子鞠躬!

孙承宗神色涨红,端着酒杯的手在颤抖。

曹文诏望着朱栩,双眼通红。

赵率教胸口起伏,大口的喘气。

祖大寿等人情难自抑,胸口剧烈起伏。

忽然间,一群人走出,双膝跪地,高手唿喊。

“吾皇万岁!”

两更六千字完毕,求5个全订~~~继续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