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523章 对秦良玉的攻击

独断大明 第1523章 对秦良玉的攻击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九月,朱栩等已经到了湖广。

大雨倾盆,河水暴涨,不说长沙大城,即便是岳州这样的小城,也是淹没大半,街道上的水直抵膝盖。

颇为盛名的岳阳楼上,朱栩看着古人留下的诗词歌赋的石碑,柱子上刻写的对联以及文人骚客的各种足迹,神色颇为感慨。

朱栩背着手,看着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点点头道“这些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保存,切不可随意毁坏。“

朱栩身后是工部侍郎周霖炯,湖广巡抚闫琪杉等人。

闫琪杉是万历三十七年的进士,年过六旬,在大明的众多巡抚中,算是老资历的一员。

闫琪杉也抬头看着这副石碑,笑着接话道:“皇上说的是。我大明文教昌盛,历代先贤之作异常珍贵,臣等也十分珍视,这岳阳楼在内一百二十处臣等列为一级文化圣地,时时保护,年年整修……”

周霖炯道:“臣听说皇家政院收罗了天下藏书,奇怪异史,鬼神仙论等无所不包,没有择类避讳,臣对此十分振奋。圣人言有教无类,书自然也应该是有字无类,非是毒害之物,当予以宽容。”

朱栩转过身,在石椅坐下,道:“是这个理。都坐吧,也就是朕才疏学浅,要不然就凭这大雨滂沱,文人墨客起码能写个十首佳作来。”

周霖炯,闫琪杉都是科举进士出身,写诗作词自然没有问题,只不过眼前的皇帝陛下自认才疏学浅,他们又哪会不识趣的强出头。

周霖炯坐在朱栩左手侧,他看着不断暴涨的湖水,道:“皇上,岳阳湖,洞庭湖,潘阳湖等之内的大小湖,工部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整修,各湖上下支游的河道也不断疏通,打通了数道河流,也挖掘了众多的蓄水湖,泄洪渠,拦洪水闸等等。今年的大雨虽然比往年来的更猛更急,但已经不会形成洪水,请皇上放心。”

朱栩从南京过来,基本是坐船,对工部的水利工程还是十分满意的,对于具体执行的工部侍郎周霖炯自然也是十分满意。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道:“听说,你还提出了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提议?”

周霖炯道“是,对于太湖,潘阳湖,洞庭湖等内湖,五年整修是没有问题,但黄河,长江需要每年巡视,三五年大修或是必须。”

朱栩微微点头,道:“内阁那边提议,复设河道总督,专门应对水情,不过朕驳回了,这个任务,还需要放在工部。”

这里面的区别周霖炯能明白,继而笑着道:“皇上,这十年来朝廷对天下水利进行前所未有的整修,多出了数十万顷的良田,不知道要惠及多少百姓……”

说到这里,朱栩忽然转头看向他,道:“朕出京之前,与方尚书聊了聊,说起你,本来他是打算调你入京,挂尚书衔,专门负责实地分地事宜,你拒绝了?”

周霖炯知道方孔炤对他很欣赏,一直在劝说他入京,见皇帝陛下都问起,他躬着身,道:“回皇上,臣在工部十年,手里有太多的事情脱不开,且怕后任者未必能全盘接下,是以,臣想着善始善终,做完这些再考虑其他。”

朱栩看着他神色诚恳,没有虚假,赞许的点头,道:“我大明能做事的人很多,但能拒绝加官进爵的诱惑,坚持做事的并不多。很好,朕支持你,内阁的位置,朕留你一个。”

边上的闫琪杉听着双眼大睁,惊色又惊喜的看向周霖炯,皇帝陛下亲口许诺,周霖炯将来势必入阁!

周霖炯也没想到朱栩会给他这样一个回答,慌忙站起来,道:“臣只是行本分之事,万不敢当如此重任!”

朱栩摆了摆手,道:“能行本分事,在我大明已经很难得了。”

周霖炯,闫琪杉恭谨的不敢多言,现在官场上是风声鹤唳,看样子都是支持‘新政’的,但在具体的作为上又分了很多种,不少投机的人在士绅反对声浪中原形毕露。

有些人畏缩不前,艰难怕事,更有些人言语晦涩,更好似站在了反对面。

自然,更不乏那些骑墙派,在辞官潮中,这些人占多数。

朱栩仿佛随口而言,转头又看向闫琪杉,道:“湖广历来是土地肥沃,盛产米粮,虽然有天灾的原因,其他问题也不少。”

作为湖广巡抚,闫琪杉自然明白其中的问题所在,沉色道:“皇上放心,臣等已经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从最基础的田亩开垦到最后的税粮收取,都有日臻成熟的规划,皇上给臣五年时间完成‘新政’,五年后,湖广的粮食产出一定能超过南直隶!”

朱栩对于这句明显是吹牛的话仿佛没有任何所觉,反而赞许的道:“恩,有决心是好的。朕与内阁都在看着,希望你们说到做到。”

闫琪杉沉声道:“臣等一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朱栩笑了笑,端起茶杯,刚要再说话,李德勇就从外面冒雨匆匆跑了进来。

三人目光都转过去,李德勇来到朱栩近前,从怀里拿出一道奏本,低声道“皇上,京师大学校长贺三才的奏本。”

贺三才?

朱栩看着他,好奇的接过来,翻看一开,笑容渐没,最后更是变成了冰冷之色。

周霖炯虽然不常在京城,但也知道当今这位是个好脾气,从来不轻易掉脸色。

闫琪杉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好奇朱栩的这道奏本写的是什么。

朱栩看了两人一眼,将奏本推过去。

周霖炯接过来低头看去,顿时脸色微变,继而不言语,递给闫琪杉。

闫琪杉拿过来,扫了扫,眉头微皱,也不说话。

朱栩压着怒气,看向周霖炯,道:“你怎么看?”

周霖炯默默沉思片刻,道:“皇上,臣在四川待过一年,秦副元帅名望很高,功勋卓著,臣认为这道奏本,言过其实,已经出了议政的范畴,属恶意攻击。”

闫琪杉没敢吱声,因为这道奏本是弹劾秦良玉的。

原因是京中近来传出消息,孙承宗因为年老体衰,不胜繁务,准备年底之前乞骸归乡。

而接任他的,不是盛传已久的曹文诏,而是帅府排名第一的副元帅,秦良玉。

贺三才这道奏本,里里外外都是对秦良玉作为女人身份僭越朝堂的攻击,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几乎将秦良玉形容认定为一个祸国殃民,乱及天下的无耻女人。

大明早就传出了当今这位亲自出城十里迎接秦良玉的故事,都知道朱栩对这位女将军抱有特殊的好感,谁会在这个时候不识趣的写这样的奏本?

要知道,这样的风险非常大,以朱栩的年纪,等于是自绝仕途!

偏偏就有人写了,而且还是京师大学的校长!

从本心来说,闫琪杉也不赞成秦良玉担任帅府元帅,内阁右次辅,这……太过荒唐!

但从秦良玉的履历来看,认真来说,没有问题,进一步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在大明这样的体制中,能有什么威胁?

问题就在于,秦良玉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跻身于朝堂上,站在一群男人之间,还是前面,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对官场会有如何的震动?在民间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这是对中原王朝千年的伦理纲常的挑战!

绝大部分读书人,难以接受!

闫琪杉心里透亮,不曾多言。

一面是可能滚滚的反对声,一面是当今的一力支持,谁胜谁败还难说。

朱栩对于周霖炯的话不置可否,瞥了眼闫琪杉,大概也能猜出朝野的真实态度。

沉吟片刻,朱栩道“下旨严厉斥责贺三才,第一,听谣传谣,不辨是非。第二,妄议朝政,影响恶劣。第三,恶意攻击朝廷大员,不尊法纪。第四,持身不正,操守有失。第五,言辞卑劣,品行不端。第六……”

朱栩一口气说了贺三才十六条大罪,这才挥手。

李德勇慌忙记下,应了声,去向不远处的一个亭子里,安排人发信去京城。

不一阵子,李德勇看着飞向天际的信鸽,低声自语道:“京城有热闹了。”

他身边的一干内监俯首躬身,隐隐有些发抖。

他们都是老太监了,在京城中冷眼旁观了不知道多少风雨。

这个贺三才,不管身后有没有人,这都只是个开始。

朱栩的计划里,本来没有去四川,但贺三才这道奏本是一个意外,朱栩特意更改计划,走了一趟四川。

四川这个曾经的天府之国,在灾情下是满目疮痍,即便这些年有朝廷的不断输血,依旧困乏不堪,民心疲惫,挣扎度日。

朱栩视察了四川的‘新政’各方面,而后又在军营中待了几天,在朱栩离开成都的第二天,四川巡抚林尤廷与西方战区大都督熊廷弼联合署名文章《天府之国的复兴与挑战》一文,在朝报上发表。

历书四川的发展史,尤其是万历十年之后,对于一些建立卓越功勋的人,不吝啬笔墨,大加赞扬,这里秦良玉的名字,格外惹人注目。

京城,大元帅府。

已经极少入宫的孙承宗,坐着轮椅看着身前的秦良玉,笑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可怕的。”

秦良玉自然无惧无畏,她忧心的是因为她,会将朱栩置于一种不利的境地,这不是眼前的舆论,而是千秋史册!

她知道朱栩对她的一些特别的信任,这种信任有些超乎了君主对臣子的信任,秦良玉一个七十多的老太太自然扯不到男女那些事,却也想不透来自哪里。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曹文诏会是接替孙承宗的人,但高层都清楚,乾清宫属意的是秦良玉。

秦良玉听着孙承宗的话,抬起手,平静道:“让元帅费心。”

孙承宗摸着椅子,望着殿外,感慨的道:“你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没必要想那么多。皇上要做的是千秋伟业,你我能以这样的年龄还能做些事情,应该感到欣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