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415章 如山,如涛的压力

独断大明 第1415章 如山,如涛的压力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如此激烈的变革,自然掀起巨大的反对声浪。

各方面的压力飞速聚集向内阁,而后转向朱栩。

躲在神龙府享清闲的朱栩,终于是躲不下去了。

因为,宫里的太后娘娘也感受到了压力,写信给朱栩,要他赶紧回京。

朱栩看着这封信,暗自摇头。站在他对面的永宁公主已经是个大姑娘,俏生生的立在朱栩身前,嘟着嘴,百无聊赖的东张西望。

朱栩放下信,没好气的道“找什么呢?”

“烨儿啊,他跑哪去了。”永宁说道。

朱栩没好气瞪了她一眼,道:“你来了,他能不躲?”

小慈烨是一个闷性子,偏偏永宁最喜欢捉弄他,因此小慈烨见到她就躲。

小永宁瞥了瞥嘴,道:“信王婶刚刚生了一个女儿,母后让你回去,要你取个名字。”

张太后希望朱栩弥合与信王的关系,不希望发生同室操戈,兄弟相残的惨剧,这一点朱栩一直都知道。

朱栩没理会她,犹自思索张太后信里的内容。

张太后在信里说,外廷乱成一团,有些人便借着《熹宗实录》翻出了一些旧案,比如天启与客氏的关系,客氏矫旨杀害后宫嫔妃,魏忠贤谋乱,甚至是永宁的身世也变成了疑案等等。

这些事情,自然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又涉及君王密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禁忌。但随着‘新政’的发展,‘正义’这个词变得异常重要与敏感。

拿过去的事情反对现在的,自然是最有说服力,最蛊惑人心的。

身为天启遗孀的张太后,最不能容忍的大概就是有人企图抹黑他的丈夫了,这也是她不得以让永宁亲自来神龙府的缘由。

朱栩神色平静,目中闪烁着杀意。

这个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大概就是知识分子,换言到现在,就是那些儒家士人,笔杆如刀,在这个时候威力更是不可想象。

朱栩默默一阵,抬头看着永宁。这个丫头现在十六了,比他小七岁。那些谣言这次没有放在他身上,而是放到了信王朱由检的身上。

宫外早就有谣言,指朱栩与张太后关系暧昧,张太后为此回避了朱栩几年,直到朱栩大婚后才算解禁。

现在,又栽到了信王头上。

‘想必皇嫂一定很恼怒吧……’

朱栩眯着眼,手里摸索着一把匕首。这是李定国送来的一把纯金匕首,是开掘倭国金矿后的第一块金砖所铸。

朱栩拿过来,看着没有开封的刀刃,抬头看着永宁,道:“这个是李定国进呈上来的,给你。你带回京,去见一下靖王,就说,朕很不高兴。”

小丫头看似没心没肺,实则机灵的很,闻言接过来,把玩一番,凑近朱栩,低声道:“皇叔,不会死很多人吧?”

朱栩如过往一样推开她的头,顺便敲了下,道:“回去后,少往秦老将军那跑,人家不好意思跟朕告状,就当朕真不知道你在那胡闹了。”

小丫头揉着头,娇哼了声,双眼一转又笑嘻嘻的道:“皇叔,宫里可还有一个人哦。”

朱栩一愣,这才想起,宫里确实还有一个人:明正天皇,兴子。

朱栩有些头疼的摇了摇头,道:“小孩子别管那么多,在这里玩两天就回去,你母后一到冬天身体就不好,你好生照顾,不要尽添乱。”

小丫头噘着嘴,满脸不高兴。

在朱栩与永宁说话的时候,京城被影响的纷纷扰扰下,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有人秘密印发报纸,在京城各地悄然,大量的散发。

这张报纸详细,清楚的罗列了南直隶在推动‘新政’中的种种‘不法’,将‘新政’描述成破坏祖法,祸国殃民,嫉妒邪恶的乱政。

这种私人印刷的报纸,还是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引起了朝廷的巨大震动,孙传庭亲自下令,要求严查,并且发布给各省命令,杜绝这件事的再次发生!

这些举动,自然迎来了巨大的反对声浪,朝野非议声甚嚣尘上。

紫禁城。

外廷的内阁大殿,是与大元帅府并列最高的两座大殿之一,也是大明最高的行政决策中心。

孙传庭班房。

对面而坐信王面无表情,喝了口茶,静静的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对于这位王爷也是打交道多年,对于他的到来,还是有些意外。

当初孙传庭坚持将宗人府纳归内阁管理,信王是坚持反对,后来被朱栩压着才同意的。

两人,没有新愁却有旧恨。

孙传庭神色如常,道“王爷所来,是为了宫外那些流言?”

朱由检神色冷清,这半年在宗人府也算任劳任怨,低调异常,但这则流言,还是让他恼怒。

“太后的清誉不容玷污,皇室的纯洁也不能被凭白污蔑。”朱由检语气冷淡的说道。

孙传庭道:“王爷,这些流言如果刻意去解释或者做些什么,反而容易被信以为真,流传更广,不理会,久而久之就会消弭。”

朱由检微微抬头,道:“你的意思,就是放任不管了?”

孙传庭审视着朱由检,心里揣度他是谁的说客,或者说,他有起了某些心思吗?

随手断过一杯茶,孙传庭道:“王爷的意思是?”

孙传庭道:“对于《熹宗实录》,朝廷要重修,对于这些流言要严厉打击,对于公然传播的那些人,全部索拿入狱。对于景正、崇祯,天启,泰昌,万历的历年大事,尤其是那些没有定论或者存疑的案子,进行梳理,公示天下,消除谣言……”

孙传庭刚喝茶,不由得一怔,抬起头看向朱由检,神色有些意外。

这些事情,是外面正在传,要求朝廷解释的,目的不外乎否定‘新政’的合法性,企图迫使‘新政’流产。

孙传庭看着朱由检,有些明白了。

朱由检确实不是谁的说客,这些是他一贯的想法。

孙传庭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想先帝虽然糊涂多年,最后一刻还是清醒的,要是皇位传给了这位,怕是大明真的可能就亡国了。

孙传庭放下茶杯,直接道“内阁现在的既定政策是:不争论,不分散精力,埋头前进,持之以恒,全力完成‘新政’。王爷,回去吧,今后,谨言慎行。”

孙传庭同时也明白,朱由检或许只是个开始,随着他手腕的激烈,反对声怕是要如浪涛席卷而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