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323章 杀气纵横

独断大明 第1323章 杀气纵横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朝廷震怒,就在当天,内阁中包理游,与新任的警备总部部长阎应元,当天率领警备五百人,赶赴香县。

在抵达的七日,阎应元捣毁山匪二十七处,当场死亡,抓捕等三百余人,由此牵累出来的士绅四十多人,香县知县,县丞,典吏等大小官员,被抓四十八人,几乎全军覆没!

后三日,当地初级法院判处死刑的多达一百二十六人,流放的多达三百人!

一次性处决这么多人,还是由内阁主导,大明从古至今都没有发过!

由此,朝野上下震动异常,孙传庭的权力,已然大到这种程度!

大明内外的紊乱骤然剧烈起来,不论富饶还是穷苦之地,各种势力加速勾结。

山匪的人数,实力在增强,那些‘义军’陡然安静,潜伏。士绅,官吏们加速勾结。那些反对‘新政’的人,更是膨胀,以为他们只是不满,这一次,却是恐惧,已经由不得他们不做些事情了。

热闹非凡,人间仙境的秦淮河几乎一夜之间空了,那些抨击朝政,针砭时弊的院,名山大川等等,人去楼空。

风云激荡,神鬼举出,大明的热闹,仿佛才刚开始。

这些都是后话,在包理游离京的当天,作为巡政御史的郭广新已经在山东,兖州府了,正在进行明察暗访。

在一个寻常的商铺内,郭广新这位退休的前兵部尚,正在慢悠悠的喝茶。

这位给他斟茶递水的,是他的侄子,因为自小纨绔,功名无望,家族给了他一个铺子,由着他自力更生,随着年龄渐长,儿女长大,倒也改了脾性,本分不少。

郭广新喝了口茶,道:“你这几年做的不错,你父亲给我写过信,让我给你一个名额,保你去政院学习,你不愿去?”

郭广新这个侄子名字叫做郭铨德,他站在郭广新身前,苦笑道:“让三叔见笑,我父亲是看我养家不易,才厚着脸给三叔写信。”

郭广新看着他,道:“按照规制,即便不能考过联考,中的进士,毕业后外放七品小吏,有个官身,说出去也光彩一点,若是做得好,或许能得赐个同进士,位进五品”

郭铨德满脸尴尬,打断道“三叔,我根本不是那块料,我的这个铺子,还是我媳妇打理”

郭广新摇头,无奈道:“行了,这些废话我也懒得说,头告诉你父亲,我也算尽力了。对了,你这铺子要交税吧?税务总局是怎么收的?”

郭铨德给郭广新倒了杯茶,道:“三叔你久在京城,又身居高位,可能不知道,这税啊,还是交给府衙,税务局就是一个牌子,那么点人,怎么可能争得过衙门”

郭广新眉头皱起,道“我记得税务局,税务总局每年都收上来不少银子”

郭铨德嘿笑,道:“这个简单,衙门收上来,再给税务总局分一点就是,税务总局不敢惹衙门,也乐得省事”

郭广新脸色微沉,道:“巡抚衙门就不管?”

“管,怎么不管?”

郭铨德道:“巡抚衙门曾今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要有税务总局的允,交税要交到税务局,可,可我们要是不交给衙门,不过三天就会被查封,能怎么办?巡抚衙门也无可奈何,换过知府,抓过不少官员,但这些从没变过”

郭广新听懂了,点头道:“因为知府得听别人的,这个‘别人’在,衙门就得听话,所以,知府不管换几任,所行的事是一如往常,无甚变化”

郭铨德道:“三叔说的是,不止是税务局,那商务局还没组建好,听说就被砸了好几次,大理寺门口冷落,督政院看报喝茶,这些都是大家众所周知”

郭广新猛的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个巡政使,目光凌厉如刀。

这个巡政使噗通一声跪地,急声道:“大人,下官,下官也是被蒙骗了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郭广新没想到,他手下的巡政使居然被收买了,还瞒过了他的眼睛!

郭广新满脸阴沉,盯着跪在地上的人,寒声道:“你就这么自信,这样就能瞒过我?就没想过,我会在这小铺子坐一坐?或者其他巡政使?亦或者地方官员,地方商贩等前来告密?”

这个巡政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道:“大人饶命,这不是下官的主意,下官下官是逼不得已不止下官收了银子,被人抓了把柄,还有很多人,不止是您带来的人,这条街上,凡是有头有脸的都被打过招呼,巡抚衙门那边今天会有很多事情,那些大人们根本没空理会兖州府”

郭广新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毕自严这么多年只能堪堪维持,‘新政’无所突破;又为何孙传庭会忧心忡忡,迫不及待。

地方的问题真的太复杂了,两百多年的窠臼,所有问题都无孔不入,深入骨髓。

既入骨髓,便要刮骨疗毒!

郭广新做为前任兵部尚,出事向来果决,转过头,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

郭广新的亲卫冲进来,将这个巡政使给拉了出去。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这个巡政御史大喊,无比的恐惧。

郭铨德在一旁看的心惊胆跳,在不敢多言,低着头,浑身发抖。

郭广新招手,一个亲卫快步近前。

郭广新目光闪动,道“我不信所有人都被收买了,你们去暗访,不要与朝廷的人接触,盯着他们。”

这些亲卫大部分是从禁军退伍出来,相对来说非常单纯。

“是!”亲卫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郭广新转头看向郭铨德,道:“你给我准备笔墨,还有,过几天就老家吧,这里不要待了。”

不用郭广新说,郭铨德也准备跑路,在这里待下去,他不会有好日子过。

“是三叔。”郭铨德快速离开去准备了。

郭广新拿起笔,挥手退走郭铨德,开始写信。

第一封,是写给山东巡抚冯江峰的,严明了他这次的见闻,并且语气严厉,指责他没有严格执行内阁的政令,存在敷衍塞责的问题。

第二封,是写给内阁的,但斟酌再三,他并没有写完。

他决定在山东进行深入的考察,将基层的问题,进行一次摸底。

连带着,给冯江峰的信也收了来。

在另一边,徐大化,廖昌永等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地方上对朝廷钦使的糊弄是手段万千,变化多端,防不胜防。

即便徐大化这样的老宦海,在一次宴后差点被送入青楼,要不是他的亲卫赶来,绝对又是一个大丑闻!

即便没有巡政御史的报,孙传庭还是有太多的渠道获悉地方上的真实情况。

新任的商务总局局长李幼唐陪着孙传庭视察城东的一些织造作坊,语气颇为凝重的说着一些事情。

“虽然朝廷早就制定了织造业的税则,收税权移交给了税务总局,但实际操作中,这些都归地方官府操作,一些巡抚衙门甚至亲自参与,以缓解紧张的财政”

“他们的税向来复杂,并且远高于朝廷的规定,这里面还有私相授受,互相贪污,几乎各个衙门都有他们的‘国库’,这些银子的用处也是五花八门,下官听说,一些地方官员狎妓的费用,居然从这里报账”

“商务总局目前总共人数是一百二十人,想要扩展到全国,还得两三年时间税务总局组建多年,至今人手不过五百,在分配到地方,一个衙门才人,根本没有与地方官府大声说话的勇气”

“新组建的部门,在朝野都受到冷遇,认为他们是临时机构,迟早会被裁撤,因此,地方上都极力打压,排斥,孤立”

孙传庭与一群人漫步着,边走边看。他身旁还有兵部尚张国维等陪同,听着都是一脸肃容。

孙传庭从架子上拿过一个刚刚织好的丝绸,问道:“这种丝绸多少银子一匹?”

李幼唐接任商务总局局长,自然是下了一番功夫,道:“大人,这种丝绸不算上等,在我大明大约六七两银子,但如果卖到海外,可能高达二十多两,在苏杭一带,有上好的丝锦,一匹高达二十两,海外更是高达百两”

孙传庭神色微异,道:“我大明一年能造多少匹?”

李幼唐认真思索了一番,道:“大人,具体的下官也没有数据,但万历四十年是五十万匹,崇祯三年,内阁摸过一次底,大概是六十万。近年朝廷废除了民间对于丝绸,桑锦穿着的固定,外加海贸蓬勃发展,不止苏杭一带,京城的织造作坊遍地开发,下官估计,一年可能超过百万匹”

孙传庭停住脚步,思忖一番,道:“百万匹,利润近千万,如此暴利,朝廷税收多少?”

李幼唐面凝,道:“去年,大致二十万两。”

孙传庭表情漠然,再次向前走,道:“脚步要加快了。”

李幼唐,张国维等不知道孙传庭这句话指的到底是什么,跟着他向前走。

走了一阵,张国维忍不住的开口,道:“大人,帅府那边动用的钱粮数目在增加,虽然今年国库情势有缓解,但灾情始终不曾缓解,难免还会有什么事情,若是帅府无所节制,不止国库无力承担,可能还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做为兵部尚,统管日常事务,对于帅府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孙传庭对此不意外,道:“孙阁老,秦副元帅都是久经沙场,历任四朝的朝廷忠臣,本官相信他们自有分寸。加上有皇上掌舵,本官协助,不会有大纰漏。你们兵部不得有任何小心思,若是让本官知道你们暗中使绊子,拖后腿,休怪本官送你们入天牢!”

张国维连忙抬手,道:“事关国体大事,下官等万不敢!”

孙传庭瞥了他一眼,刚要走,猛的目露厉色,道:“事关国体,任何人不得乱来!若是有人背着朝廷,背着皇上私自议和,置我大明国体安危不顾,视前线将士尸体若无物,眼中无君无父,本官就是冒着天谴,也就尔等就地处决了!”

张国维神色大惊,慌忙道:“下官等绝无此意,请大人莫要妄加揣测!”

孙传庭说这些是有原因的,万历年间,明朝出兵朝鲜征讨倭国,本来大胜,结果一些人居然背着朝廷议和,闹出了一番大风波,多少堂官受此连累,下场凄惨。

在‘新政’的关键时候,孙传庭可不想出此幺蛾子。

李幼唐等人头皮发麻,他们能感觉到,这就是孙传庭的要害,谁敢触及,谁就会粉身碎骨!

孙传庭这也是未雨绸缪,给一些人警告,确保这种事不会发生。

他知道语气过于重了,便道:“晚上皇上请我们去乾清宫陪他用膳,你一起来,该准备的要准备好,莫要被皇上问的哑口无言,丢了毕阁老脸面。”

张国维心神慌乱,抬着手道:“谢大人,下官明白。”

孙传庭淡淡‘嗯’一声,继续向前走去。

李幼唐等人看着他的背影,心头沉重。这位‘首辅’是越来越有威仪了,一些手段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却不断的增添着他的权威,令人无法反抗。

华灯初上,乾清宫灯笼挂满,人流如潮。

朱栩极少在乾清宫宴请外廷大人,哪怕是那些外国使臣,也就在内阁招待一下,没有了以往历代皇帝在乾清宫议事,宴待群臣宾客的盛况。

说起来,朱栩继位十多年,在乾清宫,皇极殿开朝也没几次。

“你们说,后世史,会不会觉得朕奇懒无比,不肯上朝啊?”

朱栩在东暖阁,看了眼不远处的沙漏,笑着与曹化淳,刘时敏说道。

曹化淳倾身,笑着道:“皇上的勤政堪比太祖太宗,谁敢言皇上懒惰。”

朱栩摆了摆手,阻止他的马屁,道:“行了,人到齐了吗?”

刘时敏上前,道“诸位阁老,秦副元帅,六部的堂官都已经到齐,御膳房的饭菜准备的也差不多了。”

朱栩‘嗯’了声,站起来,道:“让朝报来个人,记录一下,今晚的话,明天头版。”

刘时敏道:“是。”

x7d22x3010x4e91x6765x9601x3011x5c0fx8bf4x7ad9x8ba9x4f60x4f53x9a8cx66f4x65b0x6700x65b0x6700x5febx7684x7ae0x8282x5c0fx8bf4x6240x6709x5c0fx8bf4x79d2x66f4x65b0x300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