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319章 家宴

独断大明 第1319章 家宴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朱由检是第二天一早入的宫,兄弟二人算是多年未见。

一个站在高高的乾清宫门槛上,一个一身亲王服,远远的,不紧不慢的向前走。

两人都是从小在紫禁城长大,对这里无比熟悉,也曾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朱栩单手负背,看着渐渐走近的朱由检,眼神平静,嘴角微笑。

这么多年,他对抢了朱由检皇位的那一点愧疚早就消散无踪,有的只是君臣兄弟。

朱由检看着站在那,犹如高山不可仰视的朱栩,早已心如止水的内心再次泛起波澜,一时间太多的往事涌上心头。

当年,这位皇帝陛下还是惠王的时候,已经有了无视宗法的痕迹,朱由检为此进行过调查,给天启,张太后屡次告过状。

但天启,张太后对这位异常宠溺,包庇,很多事情还打掩护。

最让他想不到的,是为什么当初他们的皇兄,天启皇帝为什么会越过他,将皇位传给老六,这个不合祖宗家法。

而朝野居然没有多大波澜,惠王殿下很顺利的登基,并且对朝堂强力清洗,这个过程,顺畅的令人震惊。

‘景正不正,信王不王’,这个流言是对当今皇帝最大的质疑,朝野反对‘新政’最有力的支持舆论点。

朱由检不是没有想过,但朱栩继位,是他与诸多大臣在天启病床前,亲耳听他说的,做不得假。

朱由检不断走近,沸腾的心思在到朱栩身前忽然奇异的安静下来,抬手道:“臣朱由检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免礼!”朱栩上前,笑呵呵的扶住朱由检,道:“咱们兄弟不用这么客气,来,走,我给你安排了接风宴。”

皇后张筠站在朱栩边上,面带微笑,道:“五叔,请。”

朱由检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谢了一声,便跟着朱栩夫妻二人走进乾清宫。

在偏殿,朱栩的几个女儿儿子,以及朱由检的周王妃,儿子朱慈烺,还有张太后与小永宁。

朱由检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出,抬手向张太后道:“见过皇嫂。”

张太后倒是真心希望他们兄弟二人能和睦,点点头,道:“都是自家人,无需多礼。”

几个孩子,包括小永宁对这位信王叔都比较陌生,在张筠的示意下,齐齐抬手,脆声声道:“见过信王叔。”

朱由检对这样的场面有些不习惯,僵硬的应了声。

张筠站在朱栩身旁,看着一群人,笑着道“都坐吧,咱们今天是给五叔接风,也是家宴。”

张太后闻言,也跟着招呼,一群人落座。

周王妃坐在信王边上,脸上,心里都很忐忑,她是被皇后娘娘突然叫来的。

朱慈烺倒是显得很文静,坐在边上,好奇的看着这么一大群人。

朱栩的几个孩子,则都在打量朱由检。这位五叔也是个传奇人物,尤其是远洋海外三年多,更是令他们充满兴趣。

朱栩坐在主位上,看着一道道菜上来,拿起酒杯转向朱由检道“皇兄这一路辛苦了,咱们兄弟喝一杯。”

朱由检表情平淡,拿起酒杯,道:“不敢。”

一大桌的人,其实都在看着朱栩与朱由检兄弟,并没有插话。

喝过一杯,朱栩看向其他人,又转向张筠道:“你招呼五皇嫂,朕与皇兄闲聊。”

张筠轻轻点头,转向周王妃道:“五皇嫂,慈烺,不要拘束,就在家里一样。”

周王妃矜持的应着,目光一直在朱由检身上,心里的担忧始终放不下。

朱栩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笑着道:“听说五皇兄一直在读书,读的什么书?”

朱由检没有动筷,道“周礼,太祖实录,唐史,宋史。”

朱由检是受着传统儒家教育长大,行为一如圣人那般要求自身,读的书也是如此。

朱栩不动声色一笑,道:“皇兄比朕强,朕年幼的时候,最不喜欢读书,整天想着出宫去玩,为此天启皇兄,皇嫂没少操心……”

张太后见气氛似乎有些僵硬,插话道:“何止是我们,五皇叔当年也是为你担忧不已,没少替你遮掩……”

朱栩咳嗽一声,当年在坤宁宫的一些事,还真是不光彩,不能当着孩子们说。

小永宁却突然开腔,道:“哼,皇叔当年还偷我母后宫里之前的东西,现在都摆在乾清宫,还不肯还……”

张太后连忙敲了她一下,打断她的话,道:“不许胡说!”

小丫头对朱栩不带他去景德镇很是‘记恨’,揉了下头没敢再说。

张太后有意缓和朱栩与朱由检僵硬的气氛,拢了拢身前的毯子,回忆道:“当年皇上年幼,对朝局昏聩就很不满,替先皇做了不少事,自己又没什么进项,都是我贴补的。我想起来,天启三年的生活,孙白谷阁老被魏忠贤逼得辞官,皇上就求先皇挽留,还出了不少银子……”

对于张太后这种直白的解释,朱栩暗笑,顺着话题道:“孙白谷是有能力的人,朕一直看着,希望他能做些事情。上任以来,确实不错,面面俱到,又没有大乱子出来,可比朕稳妥多了。”

朱由检明白朱栩的意思了,道:“对于孙阁老的革新,臣没有意见,对于宗人府归隶内阁……臣也没有意见。”

朱栩满意一笑,道“皇兄对现在的宗室怎么看?”

现在的大明宗室,早就凋零不堪,亲王总数也不超过十个,宗室人口还不足一千人,不能用凄惨形容。

朱由检沉默片刻,道:“臣打算将宗室所涉及的田亩,商铺,商业等通通剥离,全数移入十王府,依照内阁新的宗室法,宗室人口,俸禄都是固定数量,倒是容易管理。”

还是老一套,将老朱家的宗室都当猪养,圈禁了事。

不等朱栩说话,朱由检道:“关于靖王,皇上是如何打算的?”

靖王,是明朝宗室特殊的一支,特殊就是靖王并不是朱元璋的后裔,而是长兄,当初被封二字靖江王,郡王,但俸禄待遇一如亲王。

朱栩后来升这一代的靖江王为靖王,入阁理政。

朱由检问的,自然不是靖王王位的事情,而是在内阁的地位。

朱栩看了眼朱由检,拿起酒杯。

张太后一见气氛又僵硬了,板起长嫂如母的气势,对朱栩道:“五皇叔是自家人,皇上你就不用藏着掖着了,直话说吧。”

朱栩放下酒杯,笑着道:“朕本来也没有瞒五皇兄的意思。”

朱栩瞥了眼朱慈烺,道:“朕有意让五皇兄这一脉永久入阁,执掌督政院,世世代代监察朝政……从慈烺开始。”

朱由检瞳孔猛的一缩,神色颇为吃惊的看着朱栩。

不止他们,周王妃,张太后,张筠,满桌皆惊。

谁都没有想到,朱栩居然是这样想的。但仔细想想,似乎理所应当。

朱由检是朱栩唯一的兄弟,天启那一脉又没有儿子,对信王这一脉来说,几乎是最好的安排!

周王妃对朱栩异常恐惧,听着朱栩的恩赐,没有兴奋,而是不安的看向朱由检。

朱由检脸角狠狠抽了下,内心更是翻腾。

他双眼灼灼的看着朱栩,这个消息,震撼到他了。

鲁王,晋王的消亡,让他兔死狐悲,总觉得朱栩要彻底消灭大明所有宗室。

朱栩已经料到朱由检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拿起筷子,笑呵呵的道:“好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今天是家宴,咱们不说这些,来,吃菜吃菜……”

张太后,张筠连忙招呼,让僵硬的气氛活泛起来。

过了这一会儿,张太后便给小慈烨暗暗使了个眼色。

小家伙似乎有些情愿,还是看着朱由检道:“五皇叔,海外……有什么新鲜吗?”

朱由检极力的平复刚才的情绪翻腾,看了众人一眼,道:“我这次出海,最大的感觉,就是世界真的大,万历舆图已经很大,但整个世界,怕是百倍不止……”

几个小家伙,包括永宁都瞪大眼睛,万历舆图小家伙们是知道,朱栩的东暖阁,书房,内阁的班房挂了各式各样不少。

“真的有那么大吗?”小慈煊双眼发亮的问道。

朱由检对几个孩子倒是很和蔼的,微笑道:“从福建出海,万里之外,有一片大陆,舰队绕着走了有大半年,才能到另一面,在西夷,有数百国度,城邦,也有大国,奥斯曼,连接着俄罗斯,俄罗斯与我们北方的蒙古部落相连,蒙古大大小部落数十,占有的领土堪比我大明,俄罗斯,奥斯曼,比他们还大……”

几个小家伙听的心驰神往,睁大眼睛。

朱栩没有解释其中的错误,端着酒杯,微笑的听着。

小家伙们问他们穿的,说的,吃的,然后各种奇奇怪怪小孩子的问题。

朱由检对于小孩子似乎异常有耐心,尤其是朱栩的嫡子朱慈煓,相当和蔼可亲,不时的给他夹菜,还考校一番。

小家伙快两岁了,小脸白嫩,睁着一双透彻双眼,自顾的吃完,偶尔才含糊的说着什么。

谁也听不清他说的什么,朱由检却很满意,又拿起一块糕点,道:“给你吃。”

小家伙眨了眨眼,转头看向张筠。

张筠连忙接过来,放到他手里,道:“快,谢过皇叔。”

小家伙这才拿起来,放在嘴边咬,目光看着满桌的人,似乎很疑惑。

张太后见如此,心如明镜,所谓的隔辈亲。

张太后希望他们兄弟二人和睦,不要演绎兄弟阋墙的悲剧,看着信王,拿出长嫂的架势,道:“慈烺也不小了,以后就住在宫里,与慈烨他们几个一起读书,将来也好为皇上分忧,为国用命……”

朱由检自然听得出张太后的好意,倾身道:“臣弟听皇嫂的。”

张太后满意,转向朱栩道:“别光顾着你的政务,几个孩子在景德镇闹的那么不像话,跟你小时候一个样!我与皇后已经与新建伯谈过,会给他们几个,还有那些伴读,制定严格的读书计划,你要好好盯着,不要纵容他们胡闹,这个时候对他们很重要,你听到没有?”

朱栩刚拿起的筷子又放下,陪着笑脸道:“听到听到了,朕已经让新建伯与其他几位翰林商讨,拿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以后,就按办法执行!”

张太后这才满意,又追一句道:“嗯,我没事会盯着的,你休想糊弄我!”

朱栩砸了咂嘴,看了眼几个孩子无辜的眼神,心里叹气:‘父皇也爱莫能助啊,皇嫂朕也惹不得,你们的苦日子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