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267章 跨越式发展(又是六千字大章)

独断大明 第1267章 跨越式发展(又是六千字大章)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代善看着朱宗汉,他的这个大侄子。

双方的关系很复杂,这个人他也不敢完全相信,只是为了黄太吉的临终遗言才来的。

朱宗汉的话,让代善沉思,一时间无法说出什么。

朱宗汉知道代善不信他,却也不在意,道:“我不知道黄太吉有没有密信给你们,但我劝你们一句,守规矩才能活的长久,我能做的很有限,我希望你们不要自己走上死路……”

代善眉头皱了下,抬头认真的看着朱宗汉。

这个人以前是大明皇帝的亲信,执掌着神秘的情报机构,对于大明皇帝的心思,比外人知道的多很多。

‘明朝皇帝对我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后面还有什么阴谋?’

代善满目凝重,看着朱宗汉,道:“我希望你能透露一些事情给我,比如,大明皇帝到底要利用我们做什么?真的就不担心我们尾大不掉,反噬他?”

朱宗汉端起一杯茶,脸色一片淡漠,道:“你没有接触过皇上,接触了你就明白,什么叫做天心难测,他的心思,即便说出口,你也不敢信,或者说不能信。他的谋划深远,是内阁那些老大人都万分佩服的,我现在告诉你,皇上要利用你们扫平整个东南半岛,你们信吗?”

代善神色明显不信,眉头紧拧。

他们女真在南安南看似气势汹汹,实力强大,但那只是表象,是做给大明皇帝,朝廷看的,若真是倾力一战,哪怕是面对都能吞了他们。

那里是平原,无险可守,他们是外来之人,若非有明朝这座靠山,他们早就被乱拳打死了。

指望他们扫平东南半岛,这简直是笑话!完全是蚂蚁吃大象,异想天开!

代善分不清这真是大明皇帝的意思,还是朱宗汉刻意吓唬他们,深吸一口气,道:“我要的北安南的军事部署,你应该有吧?”

朱宗汉抬起眼皮,语气冷漠的道:“我刚才警告过你了,回去也告诉多尔衮,不要企图反叛,哪怕表露一丝,就预示着女真的灭亡,我们做再多都无济于事。”

代善眼角跳了跳,知道这个大侄子不可信,终究不是一路人,拿起斗篷,转身就要走,在出舱门的刹那,忽然转头过来,道:“根据我们的消息,大明皇帝已经命令神龙府不得再追查你与骆养性了。锦衣卫内部变动极大,不要贸然动用你过去的关系。”

朱宗汉看着他,面色僵硬如常。

代善笑了一声,带上斗篷,下了船,一走小船在河面上飘荡,很快上了岸,消失在视野里。

朱宗汉默默的喝着茶,没有多久,又有一个人上来了,安静的坐在朱宗汉对面。

这是一个女人,很漂亮的女人,一举一动,自有风流,从眉眼间看,特别有一种,风骨存在。

“你来了。”朱宗汉开口,语气罕见的温柔。

女子躬着身,看着他普通的脸庞,满是柔情的轻声道:“你决定了?”

朱宗汉伸手似想要抓女子的手,顿了下又缩了回来,语气变得冷静,道:“我当初被黄太吉设计,不得不走上这条路,但这条路走的越久就越不安。”

“你担心连累我?”女子看着朱宗汉,俏脸平静且坚定。

朱宗汉看着女子,眼神里有一抹挣扎痛苦,嘴角有苦涩,道“不全是,你不了解皇上,他向来厌恶杀人,觉得那是气急败坏的下等手段,他最善……诛心!”

女子安静的坐着,仿佛再大的风雨来都吹不倒她,脸上绽放出绚烂的笑容,道:“我自幼在风尘中打转,若非得遇先生,这辈子怕是浑浑噩噩就这样了,若是能陪先生一起死,死而无憾……”

朱宗汉看着女子的笑容,短暂失神,听着他平静刚烈的话语,嘴角痛苦的抽搐了一下,摇了摇头,拿起茶杯,默默的喝起来。

女子名叫陈如娇,是南直隶秦淮河近年声名鹊起的名妓,琴棋书画,史书才气,冠绝秦淮河,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趋之若鹜。但去年开始就销声匿迹,任何人都找不到她。

陈如娇对朱宗汉一见倾心,风里雨里跟着奔波,毫无怨言,哪怕这个时候,依然不离不弃。

她知道朱宗汉要做什么,依旧从容不迫,道“我邀请了一个好姐妹到南昌府来游玩,她会为我们善后的。”

听着‘我们’二字,朱宗汉张嘴欲言,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继续低头喝茶,茶苦。

这艘花船飘飘荡荡的好久,直到天黑才上岸,两人各奔东西,悄然消失在夜色里。

陈如娇目送朱宗汉离去,坐上不远处的小娇,道:“走吧,去酒楼。”

轿夫应了一声,抬着轿子,摇摇晃晃的向着不远处的一个酒家走去。

陈如娇上了三楼,敲开门,笑着道:“柳姐姐,等久了吧?”

里面的人,赫然就是柳如是!

柳如是从梳妆台前站起,暧昧一笑,道:“那位先生怕是也在南昌府吧?你拉我过来,是做挡箭牌?”

陈如娇小跑两步,摇着柳如是的手臂,娇嗔道:“我是看姐姐整日闷在家里,怕你闷出病来,好心好意请你出来游玩,你还嘲笑我……”

柳如是得意一笑,转头看了眼苏溪,道:“收拾一下,咱们游船去,听说南昌府的花灯也别具一格,说不定还能遇到某人……”

苏溪配合着,道:“好勒。”

陈如娇拉着柳如是的手臂不依,闺中姐妹自然是一番打闹,好一阵子才收拾停当,出了酒楼,三人手挽手的准备去夜游。

陈如娇脸上娇笑,与柳如是两人欢声笑语,心里却一阵阵悲凉,看着好姐妹平静从容的俏脸,三番两次想要和盘托出,最终都忍住了。

好不容易登上了船,看着两岸灯红酒绿,柳如是道:“咦,那位先生还没来吗?要我们久等,待会儿没有十首诗,一定要扔河里……”

陈如娇瞪了眼柳如是,忽而道:“柳姐姐,我记得你今年双十过了吧?就没有一个合心的?我听说,前几年秦淮河上追逐姐姐的人不知道多少,连那位钱侍郎都……”

陈如娇意识到说错话,连忙守住话头。当年钱谦益强逼柳如是嫁娶,结果还没成就身败名裂,锒铛入狱,这也算是一桩风流惨案。

柳如是俏脸僵了下,旋即道:“若是合心,风餐露宿,刀山火海。若是不合意,宁缺毋滥,遗世独立。”

陈如娇看到了柳如是刚才的那抹不自然,急急的补救道:“好姐姐,南昌府向来人杰地灵,年轻俊彦多的是,妹妹给你介绍……”

苏溪在一旁听着,默默无声。柳如是已经二十二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嫁出去,在大明算是嫁不出去了,是老姑娘了。若不是在京城没什么认识的人,又在院子里不怎么出去,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流言蜚语。

柳如是笑着应着,目光却看着花船外。

灯火阑珊,人海如潮,欢声笑语,如水如龙。

他的不自然,不是因为钱谦益,而是因为另一个人。一个她高攀不起,连表露情丝勇气都没有的男人。

苏溪看着柳如是眸子里晦暗不明的落寞,颓丧之色,犹豫了一下,突然笑着道:“小姐,景德镇的瓷器天下闻名,咱们都到南昌府了,不如去转一转吧,买几个喜欢的房子屋子里,肯定特别有……韵味。”

陈如娇一听,连忙道:“好呀,姐姐想去,妹妹就陪着去。”

柳如是看着二人跃跃欲试的表情,眉头蹙了下,心里忽然惊醒。

她这几年都没有出京城,这次为什么会答应千里迢迢的来南昌府,是因为那个人要去景德镇?即便不能相见,隔着府县,也想随着吗?

柳如是心里翻腾,不动声色的道:“咱们先在南昌府走一走吧,若是还想玩,咱们再合计。”

苏溪见柳如是没有拒绝,心里一喜,继而又发愁,去了景德镇又如何?能见到皇帝吗?见到了又能怎样?

陈如娇是要随朱宗汉去景德镇的,需要柳如是善后,自然也希望柳如是去。

三个人,各怀心思,又面上带笑的游着河。

在这个时候,朱栩已经丢下车队,带着曹变蛟等少量禁卫,先一步抵达了应天府。

应天府再往南就是饶州府,就到了江西地界,而景德镇离应天府并不远,穿过饶州府,南面就是南昌府了。

应天府,朱栩不是第一次来,上一次在这里掀起不少风浪,这一次,他只是微服私访,平平静静的明察暗访。

这是一个普通的茶楼,没人说书,也没有人来人往,只是有一两桌人,半天不动。

朱栩与曹化淳,曹变蛟悄悄坐下,要了一壶茶,便坐在那,看着路边的人来人往。

曹化淳看着外面的人流,笑着道:“公子,这应天府虽然比不上苏州,但也别有热闹,听说晚上秦淮河灯火通明,歌舞如龙,不如去看看?”

曹变蛟面无表情,不动声色的警惕着四周。

朱栩喝了口茶,感觉苦涩,一般,摇了摇头,道:“没什么意思,待会儿去粮市看看……”

朱栩话音未落,隔壁桌上,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转头过来,打量朱栩三人一眼,定在朱栩身上,道:“兄台,也是从北方来,想做粮食生意的?”

朱栩转头看了几人一眼,心里一动,笑着道:“不错,听说近来南直隶米价,面价涨了不少,北方米面便宜,船运划算,一倒腾,说不得能赚一笔。”

那男子顿时摇头,道:“兄台的想法是没错,但你还是来晚了,可是米面价格不但没有跌,反而还在涨,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栩正好奇这一点,抬起手道:“还请兄台指教。”

男子似乎犹豫了下,道:“都是公开的事情,也不怕说与兄台。整个南直隶的大户现在都捂着粮食不肯出,若不是巡抚衙门干预,调粮平价,只怕涨的更疯,但这也只是暂时的,若是这些大户还压着,等过秋收,粮价定然更加疯长,谁都压不住……”

大明的粮价,这些年基本稳定,大约是一两一石,但南直隶现在已经涨到了二两,甚至还在涨,若是到了三两,那民怨只怕就沸反盈天了。

朱栩对这个倒是颇为意外,道“大户为什么要压?他们还想炒高,谋取暴利?我记得巡抚衙门里有个物价局,他们也不管?”

这个男子听着朱栩的话,顿时笑了起来,道:“兄台看来久在北方啊,不了解南方。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到底是‘新政’引出来的。朝廷要清查大户的田亩,户丁,还要征税,这些大户哪里肯答应?他们就是捂着不出,还不是为了谋取暴利,物价局能怎么办?这个,是这些大户给新任的陈巡抚的下马威……”

朱栩目中闪了闪,心里若有所思。

这件事陈奇瑜还没有奏报,显然是缓慢发生出的突然事件,确实是‘新政’引出的一钟对抗。

朱栩抬了抬手,道“多谢兄台,那,巡抚衙门就不管,这位陈大人我是见过的,是一个颇为能干的人,他能忍?”

男子索性转过身,面对面的道:“不能忍又能怎么办?南直隶错综复杂,水深的很,粮食在人家仓里,总不能强逼着低价卖出来吧?没有这个道理,再说了,朝廷手段那么狠,还不能让人家耍耍脾气?衙门也有衙门的难处,总不能做的太难看,让人心里不服吧?”

朱栩怔了怔,这位兄台的说法,还真是……无可反驳。

想了想,朱栩道“那,什么生意好做?”

这个男子顿时笑了,道:“看来兄台确实一直在北方,要知道,咱们南方,最赚钱的,莫过于出海,只要不遇到大风,多少银子都能赚回来……”

朱栩面露好奇之色,道:“出海真的这么赚钱?”

男子兴致似乎来了,甚至想站起来,最后还是抱着茶杯,道:“北方不习惯出海,这个不怪兄弟。实话跟你说,我出过两次海了,海外那些蛮人,衣食住行简直都没法看,我大明随便一样东西都能卖出天价!就比如说,我上次带了一船罐头,到了锡兰边上的一个小国,本来我大明最多二十钱一罐,在那边你知道多少?五两银子还抢着要,供不应求……我打听了一下,延安都是小国,往里走,有一个帖木儿汗国,据说是蒙古人建立的,人口众多,地域庞大,若是能在那走一波,绝对是百倍的利润啊,这还不算,我听说饶州府那边正在筹备一个瓷器商会,专门出口瓷器,这瓷器,其实没多少成本,你知道随随便便一个卖多少银子吗?十两!上好的窑出来的,上百两都不止,这里面利润,兄弟你想想……”

朱栩也知道海贸赚钱,但大多是布木布泰控制下的大小商会,却没想到,民间已经有出海热,还有这么多‘冒险家’。

朱栩眯了眯眼,转头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会意,凑近低声道:“公子,这海贸风险极大,我听说去年就失踪了上百艘船,死了不少人……”

曹化淳的声音不大不小,那男子听的分明,果断道:“兄弟,不是我说,想赚大钱,哪里有不冒风险的?大明律上赚钱的方法多得是?谁愿意冒那个险?可出海不同,一本万利啊!我兄弟也不是小门小户,这样,你出个三万两,一年之内,我还你八万!”

朱栩神色不动,笑着道:“真的这么暴利?一年就能翻两倍?”

男子嘿嘿一笑,道:“当然能赚,不过,风险要共担,你出银子,我劳心劳力,若是折在海上,你可不能怪我?”

朱栩明白了,脸上笑容更多,道:“我虽然没有出过海,但走南闯北也不少,兄台这个骗术,可不高明。”

男子转过身,坐回去,道:“兄台若信,今晚拿银子来,不信就交个朋友,谁也不亏谁。”

朱栩暗暗点头,这个人行事倒是干脆利落,是个能做事的人,看向曹化淳道:“回去之后,拿十万两银票给这位兄台。”

那桌上的三人本来还神情轻松,朱栩话音一落脸色就变了。

三人起身走过来,刚才说话的男子,神色正经的抬手道:“在下刚才孟浪了,恕罪。不知兄台高姓大名,尊府何处?”

曹化淳这个时候从怀里掏出十张兑票,每张都是一万两,这是大商户在皇家钱庄的存款凭证,认票不认人,拿去就能兑现银。

他铺开在桌上,道:“一个月前的,京城票号,下半年第一批出的,不远处就有一家,你可以拿去验证一下。”

男子看了眼,他也是见识过的,一眼就看出,这不是假的,神色震惊,一时说不出话来。

能随随便便就拿出十万两给陌生人的,不说魄力,单说这份财力,大明只怕也是屈指可数吧?

三个人对视一眼,还是那个男子,抬着手,肃色道:“是在下孟浪了。若是公子真有心做一笔大买卖,我倒是可以给公子引见一个人,这个人是傅大公子早年的培训班出身,现在经营着一个很大的船队,与神龙府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公子的银子不会随随便便的扔海里。”

朱栩这才点点头,道“你说了实话,我也相信你,这样吧,给你三万试试水,如果一年内你真能给我赚回八万两,我给你引荐苏大姑娘。”

男子听着怔了怔,旋即面露惊容的道:“公子说的苏大姑娘,可是陈夫人身边的那位苏大姑娘?”

朱栩笑着站起来,道:“不错,我家夫人与苏大姑娘是旧交,我也见过她几次,相信她还能卖我家夫人一个面子的。”

短短几句话,男子已经接二连三的收到震撼,不敢不信,抬起手,沉声道:“单凭公子这句话,小人拼死也给公子把银子赚回来!”

朱栩笑着,扇着扇子,出了茶棚,后面的事情,自然有曹化淳交代去办。

三个人看着朱栩的背影,面面相觑。

“这样的人,出身肯定不一般吧?会不会是京城的哪家贵公子?”

“只怕未必,这个人贵气逼人,或许是哪家王爷世子也说不定……”

“不管如何,还是不能浪费这个机会,就算真折了,咱们倾家荡产也要凑足够的银子给他,搭上他这条线,多少银子都能赚回来……”

三人暗暗鼓气,看着朱栩的背影消失。

走了一阵子,朱栩道:“你怎么看?”

曹化淳有些拿不准朱栩的意思,顿了片刻,道“皇上,眼下是对有利的,长远来看,还需边走边看。”

朱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手里的扇子慢了几分。

若说商品经济的兴起的好坏,对大明来说,真的是难说。不止是现在大明朝野关心的商贸兴起威胁农业,还有更长远的。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兰西也极盛一时,商贸发达,可最后都没落了,原因就是过于倚重贸易,国内根本没有工业支撑。相反英国赶上了好时候,第一次工业革命,海贸助力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又助推海贸,这才让英国称霸世界一个世纪。

明朝,同样没有工业基础,工业革命的一丝苗头都没有,商贸发达的若是国内消化不良,是否会盛极而衰?

朱栩心里思索着,脚步放慢。

好一阵子,朱栩道“皇家政院那边的研究有什么特别的突破吗?”

曹化淳跟着朱栩,想了想,道“没有特别的。”

朱栩‘嗯’了声,继续向前走。工业的发展根本是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是发明创造社会不需要或者用不着的东西那都是无用功。

“提醒朕,回京之后,要召开一个扩大会议,商讨的内容是……跨越式发展,先透个口风出去,让他们先讨论一下,酝酿酝酿。”

曹化淳对这个‘跨越式发展’有些莫名,猜不透其中意思,道:“遵旨。”

继而,曹化淳又道:“那,出京的阁老是否一并通知?”

按理说,自然是通知的,曹化淳问的是,毕自严,这位即将致仕的‘首辅’。

“通知。”朱栩扇子一合,果断的道。

“是。”曹化淳应道。

朱栩走了一阵,抬头看了看路,道“不去粮市了,去地里看看,对了,严格保密,不要让地方知道,我们去一些农家坐坐。”

曹化淳看向曹变蛟,曹变蛟犹豫一下,道:“臣去调集一些禁卫,以策万全。”

朱栩摆了摆手,继续向前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