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1219章 京城

独断大明 第1219章 京城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罗马城,这座古老,复杂的大城,一如过往的繁华热闹。

最终,朱由检与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谈判还是无果而终,相欢而散。

英诺森十世告诉朱由检,他不久将会派使团前往大明,与明朝皇帝进行直接的谈判。

给朱由检送行的人不少,有西班牙的,尼德兰的,法兰克的,也有教皇国的,甚至是德意志罗马帝国等等,相当复杂。

朱由检寒暄半天,还是登上了船。

偌大的洪武号在海上艰难转动,扬帆离开罗马。

直到上了船,一群人才长长松口气,彻底的安心下来。

“总算可以回家了。”这是郑芝龙的感慨,这一路经历的太多,他们能到这里,简直就是一种侥幸,在欧洲时间虽然不长,却也是险象环生,步步危机,随时都可能没命。

鳌拜摸着大胡子,没有多言,目光里尽皆是闪烁之色。

冯祝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迎着风,表情平静内敛,与他翻腾的内心完全不符。

朱由检神色淡漠,背着手,还在看着罗马方向。

这一路上很多时候都相当无聊,朱由检能安安静静的,前所未有的平静的看书。

冯祝带在路上的这些书相当复杂,朱由检几乎看了个遍,他从字里行间里,一些不起眼的地方都能看到朱栩的影子。

里面涉及的国政,律法,经济,军事,政治等方方面面,这让朱由检前所未有的冷静的去看待朱栩的新政,审视大明的方方面面。

或许是远离大明,旁观者清,俯看着大明,以往很多想不明白,看不懂,猜不透的地方,如同迷雾被抽茧剥丝的拨开,让他看清了很多事情。

这一趟的出海,他也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对于朱栩,他心里默默的不知道怎么评说,回想起这些年的种种,尤其是与朱栩方方面面的矛盾,他不得不离开朝廷,远离京城。

最后只能归结于:他那个六弟站的太高了,高的他看不到项背,看不清面容。

不知走了多久,朱由检猛的惊醒,从模糊的罗马城收回视线,转头看向冯祝,道:“你说,这次回京,皇上会见本王吗?”

冯祝听着朱由检的话,不由得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冯祝是宫里的老人,在天启三年就跟着朱栩,对宫内宫外十多年的变化都是洞若观火,看得清楚。这位信王殿下在大明绝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是当今皇帝的五哥,兄长,做了三年的摄政王,最后的结局是被赶出京城,落魄就藩。

但是,这位的存在,对大明很多人来说是如鲠在喉,这些人包括冯祝。

‘信王不王,景正不正’,这句流言早已经传遍大明,哪怕一些乡野小孩都当歌谣来唱。

这是一根刺,刺在‘帝党’以及支持‘新政’的所有官吏,士绅心中。他们平时不提,不管不问,不代表不关心,不在意。

这位到底是当今皇帝的兄长,从礼法来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这才是祖制,是国本!偏偏先帝越过信王,直接传位给当今,当今手段更是凌厉,短短时间就稳固了帝位,出其不意的悬空内阁,统辖六部,控制了朝局,再接着就是不断开疆拓土,将内部矛盾转移,释放,等着他收拾了东林党,就再没谁质疑他的继位问题了。

可是,随着‘新政’推进,各种矛盾层出不穷,攻击朝廷,攻击皇帝的手段更是绵绵如浪涛,从未断绝。

其中最为凌厉,刺动朝野,还是这八个字。偏偏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什么‘铁证’。

若是朱由检在这个时候回京,谁知道会不会被人利用,成为攻击乾清宫,攻击‘新政’的借口?

冯祝心如电转,对于朱由检的这个问题,他没办法回答,心里长长叹了口气,对于这位陪着近两年的王爷,心里自是有同情的,犹豫片刻,劝道:“王爷,皇上顾念着兄弟之情,从未想过对您怎么样,这些年哪怕您再惹皇上动怒,皇上都是在想办法保全您。现在‘景正新政’到了紧要关头,朝野齐心协力,若是您出现在京城,让朝野不安……皇上未必还能保全您。”

朱由检听着冯祝的话,脸色阴沉,目光有凶厉之色,胸口起伏,忍不住的怒声道:“本王与皇上是亲兄弟,都是先帝从弟,光父之子,神祖之孙,他们还敢逼皇上杀兄不成!?”

冯祝心里苦笑,这位王爷遇事急躁,总不能想个周全,只得再劝道:“王爷,纵然你这一趟有大功,皇上让您回京,您就真敢回去吗?那是什么地方,王爷难道不清楚?”

朱由检心里有怒气,却发不出,更不知道再说什么。

京城对很多来说是天下首善之地,可到了一定地位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巨大的杀人磨盘,明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送命,站的越高越危险。

对于朱由检来说,更是如此。

好半晌,朱由检平静下来,也知道冯祝的好意,语气缓和的道“皇上会怎么安排我?”

冯祝摇了摇头,道:“一件事的开始与结束,皇上往往心里都有全盘的计划,您的去向,皇上心里肯定早就想好了,外人无从得知。”

朱由检听着,倒是同意,点了下头,默然一阵,又道:“皇上……是个好皇上,他比我做的好。”

冯祝脸色突变,旋即眉头皱了下,深深的看向朱由检,道:“王爷,奴婢不管你心底有什么想法,不管你过去怎么想,现在怎么想,有些话,有些事,埋在心底,一个字都不要往外说。您不要误会,奴婢不关心您,信王府的存亡,奴婢希望您不要给皇上添麻烦,皇上不在意身后的功与过,我们做奴才的在意,外廷的那些大人们也在意。”

朱由检心怀坦荡,倒是无惧,看着冯祝,面露赞许,道:“皇上看人比我准,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冯祝不担心朱由检翻出什么浪,点了下便没有多说,转头看着茫茫大海,轻声道:“希望这次回去能少些风浪,顺利一些。”

朱由检不知道冯祝的话是不是若有所指,没有接话,心思也飞到了京城。

景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小年,京城里很热闹,虽然灾情在加重,但在京城似乎还看不到什么影响,家家户户,鞭炮密集,响彻京城。

皇宫按理来说应该更热闹些,毕竟九月嫡皇子出世,普天同庆,当要大肆庆贺。

但乾清宫传出声音,压住了内阁六部等一干外廷官员要求庆贺的奏本,皇宫里也没有什么喜庆,一切都平静的如往常。

这一天,更加的萧索,来来往往的宫女,内监小心谨慎,一个大气都不敢喘二公主朱淑夭折了。

芷兰宫,朱栩看着床榻上,神色苍白,双眼红肿,病恹恹的海兰珠,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慰道:“是我们福薄,留不住淑,她下次投胎,一定会投个好人家,不用为她担心。”

海兰珠一个劲的流泪,形容枯瘦,伤心断肠。

慈煊已经四岁,看着母妃哭的伤心,不由得跟着哭起来,退着她身上都被子,哭腔道:“母妃,母妃,不要哭,妹妹一定会回来的……”

海兰珠本就体弱,加上这一病,就更加虚弱,转头看著朱栩,儿子朱慈煊,脸上艰难的露出笑容,眼角还是大滴大滴的泪落下。

朱栩安抚半晌,好不容易等她哭累了,睡着了,这才出了芷兰宫。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后,低着头,亦步亦趋,脚步声都没有。

这是朱栩第一次丧子,虽然知道这种情况难免,但真出现了,还是说不出的难受。

朱栩四目望去,这偌大的皇宫,竟然没有一处是可去的,想了又想,道“走,去御花园。”

曹化淳应了一声,连忙安排,谨小慎微,一点差错不敢有。

朱栩的一举一动在后宫里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他穿过三门,进了御花园,后宫里的娘娘们也就都知道了。

张筠正在照顾她的儿子,朱慈。小家伙已经有四个月大了,长的是白白嫩嫩,异常可爱。

小家伙倒是没病没灾,海兰珠的孩子夭折吓了后宫一大跳,现在整个后宫都在围绕着他转,一丝大意不敢有。

听着女官的汇报,张筠俏脸黯然,抬起头道:“晚上你提醒我一下,我去看看海姐姐。”

女官应声,道:“是。”

张筠低头继续看着摇篮里的儿子,目中尽皆是温柔。

内阁大楼。

毕自严从头上摘下老花镜,抬头看向前面不远处的内阁中书郑友元道:“这是个好东西,你去政院那边多买些,倒是给几位大人都送一送。”

郑友元笑着道:“是,待会儿下了班下官就去,想必不少大人会喜欢。”

毕自严站起来,稍稍活动筋骨,便道:“外出的人都回来了吗?”

郑友元见他说正事,连忙道:“刑部的廖尚书,工部的徐尚书,兵部的郭尚书都回来了,户部的张尚书还在陕西,那里有些复杂,还要些时日,吏部的赵尚书已经从辽东返回,昨日说过了山海关,应该快回来了。白谷阁老三天前在济南,已经过了兖州,快到了。傅阁老昨日离开山西,不会误了年终大审议……”

现在大明的朝廷重臣出京查访越来越常见,这半年更是密集,内阁六部的忠臣几乎都出去了一趟。

毕自严听着,思忖了一阵,忽又道:“孙阁老前些日子病了?严重吗?”

孙承宗已经七十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尤其在这紧要关头,孙承宗这个不可或缺的人,可不能出事。

“没有大碍了,听说就是感了风寒,出来点药,已经好了大半。”郑友元道。

毕自严起身出了门,边走边说道:“宫里的公主夭折了,有些事就不要打扰皇上了,各地的巡政御史回来后,安排他们去议会作报告,再京的三品以上的官员,陪着本官一起去听,议会审议后的报告也要尽快报给我……”

毕自严已经渐渐适应这个议会,并且发现了议会的一些好处。比如,本来不好说的话,不好做的政务,不好问的事情,都能借着这个议会名正言顺的办,别人还挑不出理来,情面上过得去了。

郑友元听着,道:“是。对了,议会关于近年的开支审议已经进行大半,他们还有一些细节不明白,要户部侍郎等去解释。”

“按章程来,该去就去,对了,要是有什么问题,尽快报给我,反贪局那边近来也盯着议会,要是再被他们先查出来,咱们脸上都不好看……”毕自严出了议会大楼的门,依旧在说道。

上一次,就是反贪局‘无意’从议会的一些报告中看到蛛丝马迹,将工部的一个员外郎给抓了,他自己亲口在议会说的话成了证据,哑口无言,还拔出萝卜带出泥,扯出一大批人,让人工部,内阁很没颜面。

郑友元道:“是,下官明白。那,明年的预算,是否等傅阁老,张秉文回来再商议一下?”

毕自严脚步顿了下,继而道:“嗯,关于明年预算的事情,内阁要开扩大会议,议会那边要试压,让他们不要在这件事乱说话。”

“是。”郑友元道。内阁现在与议会已经有了默契,在很多问题上,议会是自觉的避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