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编的书籍

独断大明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编的书籍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内阁大殿,现在还属于比较空旷。

一来,第三层是朱栩的地方,人虽然不少,但多属宦,凡是小心翼翼,极少热闹。

第二层是留给国家议会的,这个目前还没有组建,要等明年初,各省选好人,派入京,才能完成。

第三层是内阁的,内阁现在人手最多,但因为诸多阁臣不在,又是刚刚搬进来,还没有以往内阁的人山人海,来来去去的盛况。

天色还未晚,朱栩便收拾了一番,从上面下来。

路道内来来去去的官吏见了都是匆忙站定,见礼。

朱栩恍若未觉,径直出了内阁大殿,转回乾清宫。

东暖阁内,张筠正在带着几个孩子,在软塌上玩闹着一些小玩具。

一见朱栩进来,张筠连忙起身,道:“臣妾见过皇上。”

还不等朱栩反应,小淑娴飞快从孩子堆里爬出来,脆声声喊道:“父皇……抱。”

朱栩走上前,笑着道:“都免礼,来,乖女儿,父皇抱。”

说着,伸出双手,将小淑娴抱在怀里,小丫头立即双手抱住朱栩的胳膊,蹭着小脑袋,嘻嘻笑起来。

朱栩坐在软塌上,看着慈烨,慈煊,慈熠三个儿子,笑呵呵道:“来,到父皇这边,说说,今天都干了什么?”

小慈烨看着朱栩,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是乖乖站起来,走了几步,抬着小脑袋,静静的看着朱栩。

朱栩伸手揽了一下,让小慈烨坐他腿上,另外两个小家伙还小,却也相继爬过来,或蹲或坐,都仰头看着朱栩。

“朕这几个儿子怎么样,聪明吧?”朱栩逗弄着几个孩子,对着张筠笑道。

张筠站在朱栩身前,微笑着道:“臣妾也这么觉得,尤其是慈烨,虽然不怎么说话,但臣妾觉得,他最聪明。”

小慈烨不知道能不能听懂,转头看向‘母后’,然后又看向朱栩,小脸安静。

另外两个小家伙似乎没有等来朱栩要做什么,手里又拿起玩具,在那摆弄。

倒是小淑娴,抱着朱栩,蹭来蹭去,上抓下挠,咯咯直笑。

朱栩逗弄了一会儿,道“待会儿平王皇叔会来,你让人准备些膳食,几个小家伙待会儿送回去,天太热了,你一个人照顾不来,让宫里都注意一下,不要中暑,让太医院配些降暑的汤食,皇嫂,尤其是老太妃那边,一定要多留意,不能热着……”

张筠道:“是,臣妾都小心着,皇上勿忧。”

朱栩微微点头,怀来抱着小淑娴,想了想,道:“烨儿快两岁了,得要开蒙,老师的人选嘛,你与解语商量着,商量好了,对了,皇嫂一直很关心,与皇嫂那边说说,人选定下了,告诉朕,朕要先见一见,听听他们是怎么安排的……”

大明历来重视皇子的教育,虽然一些皇帝因为出生以及宫斗等方面原因,没怎么读书,也正是因为这样,朱栩更不能懈怠。

张筠一听,道:“是,臣妾回去叫上姐姐去一趟慈宁宫,听听太后娘娘的想法。”

朱栩‘嗯’了声,转头看向小慈烨,笑道:“烨儿,你想学什么,看什么书?”

小家伙抬着头,手里拿着一个木头‘机械人’,仰着脸,表情有些懵懂。

朱栩顿时笑了声,道:“没关系,父皇来给你安排,保准让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皇子!”

张筠看着朱栩,又看了眼小慈烨,抿嘴微笑,忽然接话道:“皇上,宫里近来进了很多宫女,出了不少错,臣妾打算开设一个学堂,让一些有经验的老宫人进行训导,皇上以为如何?”

朱栩一怔,转头看向张筠,目光微微闪烁,道:“可以。不过不能只教做事,你给烨儿找老师的时候,顺便物色一下,新进的宫女都安排时间去上课,好生培养一下,皇宫是天下中心,宫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天下表率,宫女也不例外,尽量从小就培养,对了,永宁,淑娴也要去,都要好生教导,不能放任不管……”

张筠没想到会将两个公主牵涉进来,眨了眨眼,道:“是,臣妾遵旨。”

朱栩笑着点头,看着身边四个孩子,又逗弄一会儿,看到刘时敏进来,朱栩才放开他们,对张筠道:“交给你了,朕还要去一趟四五馆。”

“有臣妾在,皇上放心吧。”张筠笑着道。

朱栩点点头,刚要走,小淑娴忽然抱向朱栩的腰,大声道:“父皇,姐姐,饿……”

朱栩转过身,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掰开她两个小手,道:“让母后带你们去找姐姐,姐姐有好吃的给你。”

小丫头还要上来,朱栩连忙走快几步,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慢一点,今天就走不了了。

小丫头在后面叫,还要追过来,张筠连忙拦住,柔声安慰,抱着她说了几句,等朱栩走了,这才带着几个孩子出门。

朱栩出了乾清宫,直奔乾清门,四五馆在在原本的六科廊坊。

这四五馆也有些年头了,但是有文学大佬加入,也就这两三年的事情。

这里的装修还是十多年前,房间唯一的好处,就是大,能放下很读书,并且有足够的书香气,这些大家喜欢待在这里。

朱栩一进门,有许多或老或少的人迎过来,连忙行礼:“臣参见皇上。”

朱栩微笑摆手,道:“诸位辛苦,无需多礼,朕就随便看看。”

陶龄兄弟二人并不热衷朝堂,看到朱栩表情有些异色,但还是礼数周全的放下笔,走过来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笑着颌首,道:“二陶先生无需多礼,你们坐,就当朕不存在。”

二陶本就是学问大家,不怎么在乎朝堂,朱栩这么说了,他们就也就坐下,真当朱栩不存在了。

朱栩不在意,笑着往前走去。

穿过一个个开放式的房间,对于行礼的人视若未见,目光在一本本书上扫过。

这个时候,顾炎武突然出现,行礼之后,道“皇上,可要看什么?臣在这里待了一阵子,可以为皇上引路。”

朱栩看了他一眼,刚要说话,前面刘宗周起身,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对刘宗周是很喜欢的,这个人虽然政治能力低,但学问很高,是一代宗师,微笑着道:“朕就随便来看看,最近你们都在编修什么书?”

刘宗周神情平静,道:“臣主要负责对儒学进行编修,进行统一,力求涵盖我儒家至今的所有精粹。”

这是一部巨著啊!

朱栩对儒学一知半解,没有追问,看向顾炎武道:“带朕去看看朕要求编写的那些。”

“是。”顾炎武一听,连忙道:“皇上随臣来。”

朱栩随着顾炎武向前走,来到一间更大的房间,里面大部分是年轻人,老学究很少。

这些人看着朱栩,都很忐忑,站在一旁。

朱栩走近桌子,随手拿起一本,只见扉页写着:景正新政概要。

再翻翻,上面从政体,到政策,架构,地方体制,整理的是相当详细,有些地方,比朱栩想的,计划还要详实,某些阐述,甚至是他都没想到过,算是触类旁通,歪打正着。

朱栩仔细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满意的笑着道:“这个编辑的不错,好好继续,编好了拿给朕看。”

“是。”顾炎武接话。

朱栩随手拿起另一本,上面有四个大字:景正新法。

朱栩翻开,只见上面都是他登基之后大明颁布的纲纪,禁令,引申的还解释这些的作用,出处,影响。

他看的很认真,这些写的非常详细,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好处,坏处,各种大道理,比他说干话好太多。

朱栩看了一会儿,很满意,接着拿起下一本,上面的标题是:新政利弊。

朱栩双眼眯起,拿了起来。

对于‘新政’,朝廷上下官员虽然大部分人都口口声声的支持,但私底下都是讳莫如深,不敢说太多。那些反对的,能找到无数的理由,借口,破绽来大肆攻击,至今沸沸扬扬,毫无停止的迹象。

现在这里居然出现了一本‘新政利弊’,他瞥了眼顾炎武,刘宗周等人,信手翻起来。

一入眼,朱栩就挪不开。

这本书,从朱栩最初搁置内阁,执掌六部说起,六科,御史,都察院,宗室,宗卿,再言及地方,再到各种衍生而出的政策,农政,科举,商政,废除贱籍,再到田亩制,税法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这本书单是目露就有十多页,涵盖了朱栩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所有改革,其中后面都有‘利弊’二字。

朱栩沉吟着翻开一页,入眼就是‘科道既废,言路相无,百官任束持,忠奸不可辩’。

朱栩眉头挑了挑,看着这句话,一时间陷入沉默。

‘新政’的利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也没有人比他了解言官在这个时候的厉害以及起到的可怕作用。

但是,已经绵延千年的言官制度,自然有其道理。

朱栩看着这句话,没有继续翻。

现在的‘新政’的方方面面都很粗糙,还在深入,精细,任何一道政策都能扒拉出大量的弊端,有些是确实是,需要改进,但很多是朱栩为日后准备的,或许在现在看来多么可笑,可怕,但日后将无比重要,不在现在成势完成,确立,日后千难万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