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独断大明 > 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

独断大明 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33:30 来源:蚂蚁文学

紫禁城,芷兰宫。

小厅里,朱栩与海兰珠都伸着头,看着摇篮里睡的很安静的小家伙。

海兰珠刚刚坐完月子,还有些虚弱,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一边轻轻摇晃着摇篮,一边轻声道“皇上宽心,臣妾这里十二个时辰都有女太医在,慈煊很健康,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朱栩微笑着点头,这是他的次子,小家伙现在已经长开,小脸白嫩,煞是可爱。

朱栩刚要说话,曹化淳匆匆进来,面带喜色的道“皇上,南直隶传信,布娘娘生了,是一位殿下!”

朱栩双眼一睁,道:“真的?何时生的?”

曹化淳也面带喜色,道:“是三天前,神龙府,江苏巡抚衙门都传来信了,母子平安。”

虽然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但听到第四个,朱栩还是很激动,站起来,背着手,又看了眼海兰珠,笑着向曹化淳道:“好,传旨给神龙府,好生照顾着,再让司礼监带着东西走一趟,待会儿朕写封亲笔信,对了,让翰林院起名字,起好了,一起送过去。”

“遵旨。”曹化淳看得出朱栩很高兴,连忙应道。

曹化淳一走,海兰珠站起来,走到朱栩身侧,带着喜悦的道:“皇上,妹妹也生了,是不是要接到京城来住?”

朱栩看了眼海兰珠,知道她在宫里孤单,想了想,道:“还得再等等,坐月子要得个把月,孩子也小,不着急……”

海兰珠听了,也点头,慌忙又道:“皇上,臣妾这里有很多东西,能一起带给妹妹吗?她一定用得到。”

朱栩笑着揽着她,道:“可以,待会儿你让人送去司礼监,让他们一起带过去。”

“谢皇上。”海兰珠有些雀跃,转身快步去准备了。

朱栩吐了口气,缓解下激动,又坐下来,看着摇篮里的小家伙,微笑着自语道:“慈煊,你有了个弟弟,将来可要好好照顾他……”

小家伙睡着了,还是呜哇一声,小手晃动,然后又安静的睡着。

朱栩笑了笑,给他拢了拢被子。

好一会儿,海兰珠收拾齐了,让人送去司礼监。

这个时候,一个内监走进来,道:“皇上,朱大人到了。”

朱栩点点头,与海兰珠嘱咐几句,便起身走回乾清宫。

朱栩大步走进东暖阁,朱宗汉一见,连忙单膝跪地,道:“臣朱宗汉参见皇上。”

朱宗汉一身锦衣,这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特有的服饰。

“平身。”朱栩脱掉外袍,在椅子上坐下,拿过一杯茶,道:“说吧。”

朱宗汉负责漠西一块,现在朱栩决意对察哈尔用兵,那一直对大明来说晦涩难明的漠西就是一块绊脚石,必须要摸清楚,这也是朱栩召他回来的目的。

朱宗汉躬身在朱栩身前不远处,道:“回皇上,臣已经打探清楚。准格尔部的台吉哈喇忽剌前不久刚刚病逝,其子巴图尔继位。此人野心勃勃,素有大志,准噶尔几乎无人敢不服。但是他不喜欢黄太吉,两人虽然没有公开冲突,但建奴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准噶尔与哈萨克汗国不和,连连征战不休,还有就是更北方出现了俄罗斯人,他们也对准噶尔虎视眈眈。若是准噶尔想要进攻科尔沁,援手察哈尔,还需要通过喀尔喀的领地,综合来说,臣不认为准噶尔有能力南下,黄太吉更没有。”

朱栩手里转动着茶杯,目光微眯。

情势虽然看似很好,但也是危机重重。准噶尔冒头,也就未来十年八年,它就会吞并四周,触角伸到察合台(西藏),叶尔羌等(新疆大部),喀尔喀(外蒙古),建立一个庞大的汗国,这个汗国将会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未来的主要敌人之一!

在准噶尔身后,就是日益壮大,领土强烈的俄罗斯,她的地盘比现在的明朝还大,已经有了历史上俄罗斯帝国的影子。它西进的路被奥斯曼帝国挡住,只能东来!

朱栩是不会等着他们找上门的,眯着眼,沉思半晌,道“嗯,你将详细情报留下,朕看看。对漠西以及更远的地方的渗透要加快,不要在乎银子,朕要看到效果。”

“是,臣告退。”朱宗汉躬身,缓步退了出去。

有了朱宗汉的奏报,朱栩心里的信心更足了几分,目光看向门外,冷芒跳动。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看着朱栩的神色,悄悄低头,安静无声。

一个内监悄悄进来,远远的看着朱栩,行礼道“启禀皇上,太后娘娘请您晚上过去用膳。”

朱栩一怔,醒悟过来,道:“你回去告诉皇嫂,朕知道了。”

“是。”内监缓步退了出去。

很显然,慈宁宫那边已经知道布木布泰生孩子的事情了。

朱栩这边有喜事,内阁这边也终于有了可喜的进展,因为‘总理大臣’的存在,各地巡抚与内阁有了足够的缓冲空间,一系列‘新政’计划进行了‘弹性’处置,本来的障碍被扫除,‘新政’的草稿迅速拟定,朝野难得的团结一致。

内阁,毕自严,孙承宗等五人,坐在小会议厅,喝着茶,有些轻松的闲聊。

“总算是定下来了。”靖王道。他的督政院在‘新政’里是很重要的一块,能有个好结果,他暗松口气。

汪乔年看向毕自严,道“大理寺这边没有问题,大理寺从各地抽掉了不少人,清廉刚正,极其适合。政院那边培养了不少人才,人手相对足够,未来的计划没有难处。”

毕自严微微点头,大明不缺当官的,脾性刚直的在大理寺倒是极好。

孙传庭道“量才委用,这个应该是我们今后选拔官吏的一个准线。”

孙传庭统管内阁直属机构,对政院出来的‘专才’印象深刻。

“现在,就剩下三个总理大臣了,你们都有什么想法?”孙承宗开口,将话题扯入正题。

自古以来,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少人打破脑袋的抢。统管几个省的‘总理大臣’,这个位置权势到底有多大,即便这些内阁辅臣心里都没底。

三个位置,给谁?

五个人相互对视,一时间谁都没有开口。

好一阵子,毕自严身体动了动,道:“按理说,应该从六部九寺的主官中挑选,不过眼下朝局需要稳定,不宜轻动,还需从在野的人选拔,诸位有什么人选,可以说出来。我内阁权威未成,还需以大局为重。”

众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孙承宗沉吟一声,道:“杨景辰如何?”

毕自严想了一会儿,立即就道“可。”

杨景辰,天启年间的礼部侍郎,素有声望,能力也不错,有尚书衔,倒是合适。

“可。”孙传庭稍稍回忆一番,没有反对。

汪乔年与靖王对孙承宗这个提议也没意见,都道“可。”

“王从义,如何?”靖王随后开口,他在内阁排位是第三位,轮到他了。

内阁中除了汪乔年,其他三人都对靖王有所‘警惕’,闻言沉默了片刻,毕自严率先道“可。”

王从义,崇祯初的山东巡抚,此人锐气勃发,能力出众,事事敢为先,倒也不错。

“可。”孙承宗道。王从义他有所了解,不是靖王的人。

“可。”汪乔年道。他在内阁与靖王关系走的近,毕竟两人都比较特殊。

“可。”孙传庭道。王从义,他在户部有过交集,是个可靠之人。

三定其二,还有最后一个人,轮到汪乔年说话了。

汪乔年调任大理寺卿,入阁,是火箭提拔,在官场人脉极少,根基浅薄,根本没什么人可推荐,想了很久,他开口道“工部的徐尚书在尚书任上已经很久,是否可以外调?”

毕自严等人对于大理寺是有些想法的,这个机构的权力完全来自于剥夺三司,品级高,权力大,地位特殊,将来若是党争再起,这个机构可能会是祸乱朝政的一个要害之地!

是以,毕自严,孙承宗,孙传庭都有意无意的压制汪乔年以及大理寺,自然,还有靖王的督政院,这些都是传统政体之外的特殊机构,不能大意。

毕自严稍稍思索,便摇头道“工部关乎重大,现在是节流的关键时刻,工部离不开徐大化。”

孙承宗也道:“六部尚书暂且都不能动。”与徐大化同样在任很久的还有兵部尚书申用懋,申用懋是眼下决不能离开的人。

汪乔年自然能感觉到毕,二孙对他与靖王的有意压制,嘴角动了动,没有再说。

孙传庭见此,道“北方,辽东,河北,山西三省,交给周应秋,应该没有问题。西部是陕西,四川,贵州等六省,交给傅昌宗也无大碍。东部是山东,南直隶,浙江,这三省交给杨景辰。南部是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这个交给王从义,应该稳妥。剩下的就是河南,湖广,江西三省,身在腹地,需一个稳重之人,下官推荐余大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