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六百四十二章 阶级的斗争 3000

翌日,朝议。

和以往的每一场朝议一样,百官列队宫门之外,伴随着钟声入宫。

只不过,自那一场税桉消息抵达京城之后,刘洪涛这个往日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亦是随之处在风口浪尖。

最受关注了,自然不是所谓的税桉功绩,而是内阁首辅小儿子的这个身份。

所谓的税桉功绩,究竟是一个什么情况,对于满朝文武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心知肚明的事情。

正是因为心知肚明,对这些内阁首辅,自然也就有了不少窥视般的打量……

这一切,刘起元自然是心知肚明,从前明崇祯帝驾崩,到现如今,虽不过五六年时间,但朝堂的局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前,秦公辅政,但秦公的根基,只是局限在军中,朝堂天下,皆在文官士绅影响之下。

而随着绵延不休的民乱,在一场场对内或对外战争的影响下,秦公倚仗战无不胜的军威,影响力急剧扩散。

但哪怕到大恒立国,秦公的影响力,也远远没到可以改朝换代的程度。

大恒立国之后那天倾之局,便清楚证明了一切。

但奈何,天子,硬生生用战无不胜之军威,镇压了一切不服,打出了这浩瀚江山。

所谓成王败寇,他们这些前明旧臣,也在这时势变幻之下,一点一点的被淘汰着。

到现如今……

他们这些曾经与大明天子扳手腕文臣……

影响力,也被一点一点的削弱到了极致。

朝堂之上,真正的文臣,已然只是少部分,纵使是少部分,在天子的分化之下,也敢全部抱团取暖,还得分化成几个派系。

稍有风波,对他有所窥视,俨然是无比正常的一件事。

“臣,参见陛下!”

承天殿中,文武百官参拜,一场朝议,亦是正式开始。

和以往的朝议一样,每次朝议,这朝堂上都可谓是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所谓为官为民,这本就只是一个空洞的定义词,天子很清楚,这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为官……为民绝对不是第一要素。

人性如此,极难改变。

要想让官为民,那就只能用严苛的监督,逼着官员为民为国。

而这,需要一个集权的大政府,他这个天子要营造出一个大治的泼天大势!

由上至下,泼天大势汹涌而来,为官再利己,在明面上,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服从着这大势而为。

而这泼天大势,源自这些年用无数的人头滚滚建立起的法度规矩,震慑着人心,束缚着言行。

这便是大治的基础所在,若这一点都做不到,再繁华,都会是空中楼阁,待繁华散去,那必然就是一片糜烂腐朽,必然是衰落。

如此之下,有利自然也就有弊。

利于国,利于民,弊于官,弊于心。

严苛的监督束缚,不断实施的大策,带来的,便是连轴转的忙碌,百官如此,他这个天子也是如此。

人心总有疲倦之时,为官也不可能如机器一般,单纯为民。

纵观青史,官员文人们,为何都喜欢吹捧“仁政”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此。

仁于民非仁政,仁于官,才是母庸置疑的仁政!

对这一切,天子自然是门清。

他这一生,是不可能有仁政了。

再大的弊处,也得受着,他甚至都计划着,有朝一日,他的生命尽头,他或许该带上一批人走,好好的清扫一下所谓的弊!

天子思绪飘忽只是一瞬,朝堂上开始的议事,便将天子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

一如往常的议事,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才堪堪结束。

往常朝议,到这时,差不多也该结束了,而这一次,朝议即将结束之时,突如其来的一道声音,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陛下!”

只见内阁首辅刘起元站出,朝天子一拜。

天子诧异,眸中思索之色一闪而逝,似是想到了什么,天子嘴角微扬,抬手:“爱卿有何要事?”

“臣请审查泉州税桉!”

一句话,朝堂之上,骤起一片喧哗。

天子却没有太多意外,饶有兴趣的环视了一眼朝中文武,一个个骤变之神态,清晰映入眼眸后,天子这才看向了躬身而立的这些内阁首辅。

此桉,谁来查,刘起元内阁首辅都脱不开关系。

唯有他自己捅破这个毒瘤,他来大义灭亲,他刘起元才能傲安全脱身。

但……这可不是他想查,就可以查的。

从前明,到现如今,他用了十余年时间,才把前明的文官士绅打压到现如今这个地步。

对文人的改造也才种下种子,若让他刘起元代表的文人士绅来查武勋,而且查的范围还是江南海疆战略之地……

此等纵虎归山之事,他可不会做。

自古以来,统治者要统治天下,哪怕是一方枭雄,要争霸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弄明白自己的根基是什么!

即……后世耳熟能详的阶级!

纵览青史,历朝历代的统治根基,大都差不多。

无非就是从门阀世家,一点一点转变到了士绅地主。

这两个阶级,便是历朝历代的统治根基所在。

天子与门阀世家治天下,亦或者天子与士大夫治天下,除此之外,便无其他。

而他李修,显然不同。

前明文贵武贱的大环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哪怕他权势再显赫,哪怕他当年辅国理政,只要他在明朝的大环境之中,他就永远与士绅地主这个阶级,不是一路人。

他的根基,是他用一次次大捷,硬生生从前明那恶劣的文贵武贱环境下,闯出来的百战铁军!

他与传统的士绅地主,是敌对阵营,这也是他在前明掌权之时,举步维艰的最根本原因。

而当他篡位立国,也再一次清晰证明了他的根基所在。

一声声高呼万岁,随之而来的,是除了军队这个根基外,其他几乎全部众叛亲离的惨澹之景!

阶级矛盾,根本无法弥补。

也正是因为看清楚了一点,在撑过了那天倾之局后,他便果断挥舞屠刀,开始了名为改革,实为阶级斗争的屠戮!

从北地,到江南,数不尽的人头滚滚,而这些人头的主人,皆是很多王朝的统治根基……士绅地主!

这也是为何这些年,因“文官”而出现的动乱,几乎成为常态的最根本原因。

但显然,一个王朝,要稳定,要统治天下,就必须有一个可靠的根基。

但他的统治根基……武勋军队,用来打天下尚且还好,到了治天下,纵使他用尽各种手段,什么武院民科,什么武转文,什么军队专业,什么学院培训……

但显而易见,这些,维持不了大恒数千个县的统治!

这也是为何朝堂各部,又慢慢从傀儡,恢复实权的最根本原因。

就如明太祖朱元章从底层草民夺得天下,尽管对元时的文官们再恨之入骨,最终,明太祖朱元章,也只能选择与士绅地主妥协,共治天下。

但明太祖朱元章,终其一生,对文官士绅,自然苛刻到了极致。

而他昭武帝,现在也是处在了这个尴尬局面上。

军队能打天下,能镇压一切不服,但军队,治不了天下。

纵使他几乎将天下士绅地主屠戮了个遍,阶级斗争都延续到了斗地主分田地的地步,但他,还是只能选择一部分士绅地主合作治天下!

而来宗道,刘起元,杨嗣昌等等官员,自然就是这一部分士绅地主的代表人物。

明太祖朱元章,最终也只是抵达了他昭武帝这一步,妥协合作,再以自古未有的严苛,对待文官士绅。

剥皮充草,戴枷办公,一场又一场的大桉肆意牵连……

已然很清楚说明了明太祖朱元章对士绅地主的透彻了解。

但他昭武帝,却不愿如此,合作归合作,打压也还是要继续打压,而且,他还想一点一点重起炉灶,就算是跟士绅地主共天下避免不了。

那这个士绅地主,也得是经他改造过的士绅地主。

而刘起元为代表的传统士绅地主,是暂时合作的对象,也是未来要慢慢淘汰的对象……

如此,虽然目前这些人的作用难以替代,但也绝对不代表着天子能坐视他们扩张影响力。

圈已经划好了,这个圈,随着时间流逝,必然缩小,越过了这个圈,就得杀!

这便是天子对刘起元这些文官士绅的态度。

这已经无关于刘起元等人堪不堪用,这是阶级的斗争。

除非,他们也愿意彻底接受他这个天子的改造,彻底顺应时代,不然的话,淘汰,是必须的。

哪怕引起天下动乱,也是必须之事!

这一点,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之事,天子的意志,已经显露得一清二楚。

刘起元,也不可能不清楚。

所以……他刘起元,是要开始妥协了?

天子目光幽幽的盯着刘起元,妥协,也需要诚意来表明态度。

就是不知,他刘起元的诚意,能不能打动他这个天子?

光他一个人的妥协,可是没用的,一个派系,也不是一个人的意志,就能完全左右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