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五百九十章 第一步!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五百九十章 第一步!

作者:半章水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昭武四年这一年的年末,在这京城,雪似乎就没有停过,哪怕时至年关,天穹依旧是一片白茫茫,放眼望去,整个天地,似乎都在风雪覆盖之中。

在这将至年关之时,朝堂各部,几乎都已经将各自职权内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就等着休沐的假期来临,过上一个好年。

天子也不吝啬宽容,这一年,似是天下一统的喜悦刺激着天子,早在泉州大捷传至京城后,天子便下旨,天下在册官员将士,皆赏三月俸禄,如此恩旨,自然是引得无数官员将士为之感恩戴德,一片称颂。

连带着这个天灾绵年之下即将到来的新年,似乎都多了几分喜庆。

而在这看似闲暇之间,在乾清宫中,天子召集文武重臣的一次议事,却是悄然无息的定下了事关大恒数百载国运的政策,开启了大恒朝,皇权下乡的第一枪。

剥离税务体系,成立税务总司,由朝廷中枢直接统辖,垂直管理。

同样,也是在顺天府暂试行。

只不过这一次,却不同于之前督学衙门的设立,毕竟,以往历朝历代,也都有专门的提学官负责教育之事,只不过大恒将提学体系,彻底细化至基层。

虽也算得上最先锋的皇权下乡,且对必然会对科举产生巨大的冲击,改变自古以来的选才体系。

但谁都知道,短时间内,以大恒的财政,根本不可能负担起教育体系铺开带来的财政压力。

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太可能,而一个国家,不可能几年,乃至十几年,都没有一个合适的选材体系。

如此之下,这督学衙门的出现,新教育体系的铺开,虽然一直引得不少纷纷扰扰,但影响,却也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的大。

甚至,对不少人而言,可以说是就等着看天子的笑话。

而这一次税务司,动静自然不是区区督学衙门能够比拟的,围绕着税务司,是毫不逊色以往军改,及财税改革的大动。

天子一道旨意,大恒税务学院成立,而第一批税务学院学员,却非是官员,也非是士子,而是军中将士。

由兵部,五军都督府,及总参谋部联合上奏了一封关于军队将士退役转业的试行建议。

凡军龄十年以上,或立下大功者,皆可选择递交转业申请,经批准,在经培训之后,可担任与军中同品级,亦或者与所立功勋相等的地方之官。

此决议一出,在这新年之际,几乎是瞬间就将新年即将到来的那一点年味给冲得一干二净,朝野动荡,人心浮躁。

尽管大恒以武立国,武勋早已彻底崛起,压得文人们喘不过气来。

但文人之高傲清贵,武人之粗鄙,早已经是渗入文人血脉骨髓的习惯!

哪怕是天子一再抬高武人之地位,但在如今的大恒天下,文贵武贱的现象,依旧是屡见不鲜。

读书,才是天下人心目中最好的出路。

在以往临时应急的武转文,乃至武院民科,那动荡时期的临时之策,都带来了一直到现在都难以压制的隔阂动荡,更别说成定制的武人转文官了。

喧嚣骤起,朝野动荡,一封封弹劾奏章,如雪花一般,至天子桌案之上。

不知道多少官员士人四处奔走,甚至还有士子汇聚午门跪拜请愿。

可最终,诡异的是,天子却没有任何反应,武勋也没有任何反应,反倒是朝堂诸部堂大臣出面,硬生生的将这场风波给摁了下去。

一时之间,士林之中,对朝堂诸部堂大臣的骂声,可谓是不绝于耳!

奸臣之名,亦是飞速扩散。

但显然,士林的舆论,官场的震荡,对如今近乎军事集权的大恒而言,影响并不大。

一切,依旧稳步向前的推进着。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于京军禁军以及御前营之中,便挑选出了近千名士卒将领,直接入新成立的大恒税务学院培训。

紧接着,朝堂各部,更是以从未有过的速度,便将税务司的章程拟定。

而当税务司的详细制度拟定公布,原本官场的动荡,对军中将士转业的反驳之声,却是骤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见兔子不撒鹰啊,这群人……”

天子轻笑,人啊,都是一个德行,利与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可是分得一清二楚。

就如这税务司的成立与军队将士转业制度这两个政策。

税务司的成立,是增加了朝堂的职权,这便是好处,好处吃进肚子里,半句话都不说。

而军队将士转业制度,则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弊处,那就是吵得沸反盈天。

可当告诉他们,军队转业的这些将士,经税务学院培训后,会填充至税务司,各地税务司皆要成立税捕营,税捕营按军队编制。

而税务总司,则是隶属户部,隶属朝堂!

吵吵嚷嚷的声音,便立马消失得一干二净。

其原因,自然很是简单。

各府县,皆设税捕营,而税捕营,则是按军队编制。

也就是说,虽名为税捕营,且皆是官员编制,但实际上,就是一支支军队。

代表着文官们一直想要伸手,却怎么也伸不进去的兵权!

一个县设一个税务司,一个税务司,下辖一个税捕营。

整个天下,两千多个县,几百个府,起码是几千个税捕营,如此庞大的兵权,而且还是送上门的兵权,天大的好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对这些文官们,无疑已经很是清晰。

“税务与教育……”

天子心中默念着,税务与教育,这两项,对一个国家而言,太过重要,剥离出来,成制度体系,直属中枢,未来修修补补一下,便可以说已经完成了皇权下乡的最重要一步。

局面已经打开,剩下的,就是稳步前进了,对基层县衙权利的剥离,也可以到此打止了。

接下来,反倒是要强化基层县衙的权利。

如增加县一级的官员人数,逐步淘汰吏的存在,持续性打压地方势力。

如将县一级之下的村镇,纳入统治体系,增加大恒对天下的掌控力。

如配合性的将教育体系铺开,以及对科举体系的调整,铸造出属于大恒的这一套选才体系。

如……

当然,这一切,得跟随大恒的财政赋税力量而行,准确的说,是量力而行。

意外之财,终究是无根之水,最终,还是得靠大恒的财政赋税收入来支撑起这一切。

而当这一切都调整完毕,由他昭武帝主导的大恒新秩序,才算是真正定型。

而这个过程,注定会很漫长。

未来几年,乃至十数年的执政重心,都将在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