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得天之幸!

“那人是陕西凤翔人,原本也是当地的地主,在昭武二年初的时候,就将家里田地卖了大半……”

“创立了王家商行,这两年,主要是做药材生意,在凤翔那边,还要做着木材生意……”

“来京城后,四处打听水泥还有朝廷政策的事情……”

“又带了三千两银子,还要一株参王拜见了金吾左卫指挥使孙盛……”

乾清宫中,王五毕恭毕敬的汇报着,心中却是不由有些忐忑。

盘子就这么点大,要是武勋进场了,尝到甜头了,那可就不是一个两个武勋了,绝对是蜂拥而至。

这可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至少,对于内廷,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孙盛来打听水泥的事情没有?”

天子问。

王五回道:“找了驻守武院的忠勇营千户苗功问了。”

“将水泥改为非秘级。”

天子摆了摆手,王五顿时心头一颤,连忙道:“陛下,水泥乃是国之重器,改为非秘级的话,若是流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天子放下奏本,看向王五问道:

“水泥的作用是什么?”

闻此言,王五愣了愣,随即,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水泥的作用,在于工程,而如今灾情之下的新赈灾之策,遍布全国。

灾情刻不容缓,但内廷哪里有这么多钱银,短时间内将水泥厂开遍全国,而水泥厂开至全国了,再严格保密,又能有多大意义?

“行了,退下吧!”

天子摆了摆手,最终,似是想到了什么,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切,从一开始,就一定要注定,只不过,是他没有看开而已。

从当初他禁止武勋拥有太多田地,就注定了,他必须给武勋一个补偿!

尽管,当初为了弥补武勋,大幅度的提升了武勋将帅的俸禄待遇。

尽管,目前绝大部分武勋,都还是颇为老实,就算捞钱,就算违法乱纪,也只是在限度之中。

但显而易见的事,现在武勋老实,不代表以后老实。

不仅仅是武勋,文官也是如此!

自古以来,人们对土地的执念,已然渗入血脉基因之中。

普通百姓,有点闲钱,都知道购置土地,留下家业,更何况掌权者了!

历朝历代,哪一个权贵,不是坐拥几千几万亩田地,留下一方家业,造福后代。

而他这个天子,压制了权贵们的对于土地利益诉求,自然就要让权贵有另外的利益诉求!

才能避免这些权贵的反噬!

不然的话,他能压制一时,也压制不住一世!

他一死,那就真的是洪水滔天了。

而这个新的利益诉求,在现如今,自然很是清晰。

那就是……商!

尽管官商混合勾结到一起,是个天大的问题。

但在这片官本位的土地上,商,又哪里避免与权贵官员打交道!

以前避免不了,现在避免不了,未来,也避免不了!

任何时代,皆是如此。

纯粹的民营市场,最多局限于小摊小贩,稍稍大一点的商行,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可能脱得开官之一字!

按他的本来想法,还是在纠结这官商勾结,准备让市场顺其自然发展,再慢慢调整。

可现如今,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没必要太过杞人忧天了。

纵使官商勾结,只要权贵们的利益诉求,在商业之上,那就能让绝大部分百姓都能拥有田地这个底线。

大不了回家种田,这个退路,也能让百姓拥有。

在这种时代,已是天大的幸事了!

这孙盛,自然就是一个信号!

他赚了钱,尝了甜头,自然而然,就会吸引大批权贵朝各行各业蜂涌而去。

权贵们的利益诉求,就有了着落。

财富涌入商业,也能带动民间商业快速发展,一同将商业的这块蛋糕做大,让商业繁荣的同时,也可避免内廷商行的无序扩张,促进商业的正规化。

接下来的,就是根据商业发展,一点一点的完善商税,完善商业制度,以及,最重要的大恒钱庄的制度。

总体而言,这一切,只要不偏离方向,对大恒,显然是利大于弊……

“但愿吧!”

天子长吐一口气,他这一生,能将天下百姓,从温饱线之下挣扎的这个阶段,带到吃饱喝足,想要尊严这个阶段,便已是得天之幸了!

……

昭武四年初,随着天子的一道旨意,一股风波,亦是极其悄然无息的席卷了整个大恒上层权贵。

文也好,武也罢,目光皆是定格在了水泥以及水泥周边事物上。

一场属于上层权贵的盛宴,亦是彻底拉开了帷幕。

水泥,这个新生事物,亦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速度,朝整个大恒天下覆盖而去。

天子桌案之上,关于赈灾工程,关于修缮道路,治理河道,修缮城防的奏本,亦是骤然之间多了不少。

而在这背后,也是天下各地,陆续开建的水泥厂,以及一个个砂石场。

仅仅昭武四年一月这一个月,各地水泥厂都未曾彻底建成,但天下各地,却已经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引得无数人好奇围观的水泥建筑。

修路,修筑水利,治理河道,修筑城墙,修筑房屋……

水泥,似乎成了万金油一般,各种宣传,亦是在各地的商行宣传之下,一点点的彻底为世人所知。

而随着水泥彻底传播的,还要当初那匠人因研制出水泥而封爵,以及水泥生产十年之一成利润的事迹,亦是一点点的贯彻人心,成为一个个传说,流传各地。

而随着事态蔓延,似乎是在众多朝臣的劝诫下,天子思民之困一般,昭武四年二月二十三日,天子下旨,再追加两百万两白银,作为赈灾工程之用!

也在同一天,在这喧嚣沸腾之间,天子却是秘密的增拨了百万两白银至登莱江南两船厂,为造船资银。

当然,真正注意到此次增拨百万两白银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的目光,俨然在那各灾区陆续展开的赈灾工程之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