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噤声!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三百五十二章 噤声!

作者:半章水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环视着已然秩序井然的军寨,李邦华与孙传庭两人下意识对视一眼,皆可清楚看到对方眼中浓浓的忧虑。

从兵变消息传来,到他们抵达,满打满算,最多也不过两刻钟。

短短两刻钟时间,竟已完全看不到丝毫兵变的痕迹。

意味着什么,明显很是清晰。

要么,这兵变,用来震慑他们幌子,或者说精心策划一场戏!

要么,就真的兵变了,然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平定了!

无论哪个答案,显然,都不是什么好事。

若是精心策划的一场戏,那就意味着,他们为之倚仗的法理大义,在他秦国公眼中,已经没有任何威慑力了。

若真的兵变,如此短的时间便平定,那无疑清楚说明了秦公在这军中的威望。

他们皆是曾经有过统兵经验的人,自然知道,军心躁动之下的兵变,是有多棘手!

短短不到两刻钟,若再算上赶路的时间,几乎是抵达就平定,这般军中威望……

“底下人脑袋发热,只是虚惊一场,倒是劳烦两位阁老跑一趟了!”

没待孙传庭李邦华两人出声,李修便笑着迎了过去。

听到李修这话,孙传庭两人亦是无言,京军兵变,都只是虚惊一场?那还有什么大事?

“太后听闻兵变,派我等前来协助秦公处理兵变之事,不知秦公能否详细和李某说说是何情况,李某也好进宫向太后复命!”

眼见阁臣的身份已经起不了作用,李邦华也只能将太后抬出来,言下之意,无疑很是清楚。

李修却恍若不懂,看似一惊,随即正色道:“两位大人放心,此事本督必定亲自向太后禀报清楚!”

说完,没给李邦华两人找其他借口的机会,又道:“一应煽动军心者,本督已尽皆按军法严厉处置,以儆效尤,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居心叵测者!”

一听这话,李邦华与孙传庭两人,更是无言以对,都说出这话了,他们哪里还看不出来,这秦公,是不准备让他们插手丝毫,甚至,连具体情况都不准备让他们知道。

若不让他们插手,他们还能理解,但若是连情况都要隐瞒……

这,孙传庭李邦华两人就有些不理解了。

联想到近来军中军心动荡,两人似乎有些明白了。

兵变是真的,但……兵变的诉求,恐怕是大逆不道……

这才解释,为何秦公不愿他们参与,甚至不愿让他们知情。

思至于此,李邦华两人顿时立马冷静下来了,笑呵呵的客套着,绝口不提兵变二字。

这层禁忌,秦公自己都不愿扯破,他们又岂能傻乎乎的撕破,将秦公逼到绝路!

客套没几句,匆匆而来的李邦华两人,便立马又匆匆而去。

注视着匆匆而去的李邦华两人,李修也不禁轻笑一声,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尽管捅刀子的时候丝毫不手软,但,在很多时候,聪明人都能察觉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不至于傻乎乎的硬来,逼得双方都没有退路。

只是希望,他们两个阁臣的劝诫,能够让那太后,能够冷静一点吧。

这脸皮,彻底撕破了,那可就真没退路了。

纵使撕破脸皮已是注定的事,但至少现在,这脸皮,还是要维持住的。

毕竟,能准备得更好,又何必非要弄得仓促呢!

但很多事情,显然都不会顺心如意。

他李修想稳,是想将这北方各省捋清楚,捋出可靠的基本盘来。

绝大部分朝臣,也必定是希望稳,他们也希望在这稳中去求胜,用他们丰富的权谋斗争经验,利用这法理大义,制度规矩,一点一点的挽回他们的劣势。

但,再怎么想稳,若那法理大义要乱,谁也没办法。

李修阻止不了,那倚靠法理大义的朝臣们,更阻止不了。

“希望吧!”

李修摇了摇头,随即,翻身上马,众骑簇拥,亦是飞奔而去。

而诡异的是,本该引得满城风雨的兵变之事,这一次,却完全没有引起太大动静,纵使往日有一点动静便跳得极欢的六科言官,亦是绝口不提兵变二字。

上層的舆論被噤声,中层的士绅文人,自然也不敢多言。

这场兵变之事,就好似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硬生生的将本该沸腾的舆论,压制在了谷底。

在秦公府书房,李修得到锦衣卫汇报后,眉宇间,亦是浮现了一抹凝重之色。

显然,某种程度上,这算是文臣们的一种示威。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道理舆论这方面,他李修和他麾下的这些武勋将士,拍马都比不上这延续了数百年的文人士绅。

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文臣亦是如此,纵使朝代更替,天下分合,都少不了這群读书人。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亦或者遥远的未来,皆是如此。

李修也从来没有将整个文人阶级看做是自己的敌人,他一直想做的,便是让这个已经腐朽的文人阶级,重新焕发活力。

只不过,限于种种,至少在目前,很多事情,他都是心有无力。

大明朝数百年的文贵武贱,不是他一手遮天就可轻易改变的。

要么,用漫长的时间来一点一点改变人们的观念,要么,就用铁与血,来强行扭转这個观念。

不过,就目前而言,他虽未曾将文人们视作敌人,但显然,文人们,早已然视他如草寇,视他如窃国大贼!

只不过,在以往,皇权支持之下,文人无力而已,现如今,显然已完全不同。

种种思绪流转,手中的这封锦衣卫奏报,李修亦是缓缓放下。

文臣所倚仗的,无非就是法理大义,规矩制度。

历史上的满清入关,从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文人大老爷,从敢驳回天子旨意,当面喝骂天子,到高呼万岁,任打任骂的奴才,也并没有经历太久。

任何时候,嘴皮子与枪杆子争锋,胜的,只会是枪杆子,不会有任何悬念!

待到日月换新天之时,法理大义,规矩制度重塑,见风使舵者,不会少,跪地高呼的,也不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