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明辉煌的土壤!

破虏山。

武院。

自崇祯二年三月武院创立,距离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四年时间。

这座武院的职能权限以及规模,与最初相此,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最初,武院,亦只是作为京蓟, 宣府,三地军队兵将的进修培养之地。

而现如今,武院的职能,早已经蔓延至整个大明,也正是因为武院的存在,借助武院的职能,布局了天下卫所,当初天下皆反的局势,才未曾彻底失控。

当然, 如今之武院,随着李修对天下布局的变化,准确的说,如今已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培训机构。

时至如今,武院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文武并重的存在,民科开设,培养武人牧民之能。

武院学子,或为统兵之将,或为牧民之官, 或领御史之权, 巡查天下。

纵使只是初现端倪, 在大明统治机构之中,武院也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存在。

权势影响, 亦是让天下文人为之忌惮, 已然成了李修掌控天下,不可或缺的一个存在。

如此, 对武院, 李修自然是极为上心,且不说那海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只要坐镇京城,那每月必定是有数天是会来此武院,或行讲师之责,或巡视监督,从不曾懈怠丝毫。

尤其是自开设民科起,难寻合适文人讲学,在民科初设之时,李修更是亲自上阵,在这武院亲自讲学月余时间,挑选出堪用之材,才度过那一次近乎默契般的文官反噬。

忆往昔,再观如今之武院,李修亦是难免感慨良多。

如走马观花一般,从校场,观,将士操练,呼喊声震天,

数大校场之上,呼喊声震天, 一個个军阵横列,有演步军操练,也有演骑兵战术,更有一排排各式火炮排列,背负火铳的火炮兵进行火炮操练。

在教舍之中,观学子或高颂兵法经典及大明律法,或持笔学习算数,亦或有匠人实验工匠技艺,观测天文地理……

一切的一切,已然近乎超出了这个时代的限制,诸多在外界看似离经叛道的东西,在这武院里,在制度与军法以及李修威望的三重贯彻之下,已然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

任何一个制度,皆会经历,从草创,到成熟的这个阶段。

武院,自然亦是如此。

职能权限及规模的扩大,是一说,内部机构制度的完善,亦是一说。

如兵事之上,亦是细分了步,骑,炮,工,水五科。

顾名思义,对应的,自然就是步兵,骑兵,炮兵,工匠,水军。

步科,骑科,炮科,工匠,自然就是在这破虏山武院操练培养,而水军,则是由武院在登莱开设的水军分院,专司培养水军兵将。

这些制度的细分,无疑是出自李修的规划,其中,自然也添加了不少源自后世的理念。

如在这个时代,并不受人重视的算数,工匠技艺,以及被神话的天文,以及诸多现代科学的基础,李修亦是或多或少的在这武院留下了种子。

在这由他一手铸造的武院之中,他的话,自然无需担心得不到贯彻,也无需担心大环境的偏见与舆论压力。

种子落下,剩下的,就是等待制度政策关照之下的成长发酵。

再到未来,时机成熟,再以这些种子为基础,扩展蔓延,日月换青天,将成为真真正正的现实!

完全可以说,纵使数十万大军,在李修心中,也比不得这武院的存在。

不仅仅是通过武院蔓延的权势掌控,更是武院之中,已经培养而出诸多雏形体系。

这些,才是他最为看重的东西。

孕育种子,扩散蔓延,形成体系。

那,在不远的未来,数千年的民族自信,才不至于被外来者无情碾碎。

这才是他最像做到的事。

不然的话,光是一时的辉煌,他也不至于如此费尽心思去布局。

“不错,当继续保持,尤其是工匠一科,要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不要怕养闲人,数百万军队都养了,不差这几百几千人。”

“对民间精通技艺之人的招募,也要加大力度,对西学也无需太过顾忌,对有用的,取之,无用的,弃之!”

行走观察之间,李修亦是不停向如今的武院祭酒张默嘱咐着。

只不过,当说及西学之时,一直点头应声,就差没拿个小本将李修说的话记下的张默,亦是突然有些迟疑。

犹豫一会,张默还是忍不住道:“将军,对西学的取,弃,这个界限,还请将军明示。”

“嗯?”

当看到张默那迟疑的神态后,李修亦是一愣,一时之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能被他任命为武院祭酒,替他掌控这个武院,这张默,自然是他毋庸置疑的心腹。

落魄书生,家境贫寒,沦为难民,最终投奔勇卫营,被他挑选至亲卫,多番培养。

才能算不得太出众,但有一点,却是极得李修欣赏。

人如其名,默,是沉默的默。

少言寡语,从不多言,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擅作主张,对命令,也是不折不扣,严格执行贯彻。

也正是因为这个特质,他才将其提到武院祭酒这个位置,替他在武院贯彻这些不被时代环境所允许的种种政策制度。

事实证明,他的这个任命,显然没有错。

张默,墨守成规,不折不扣,做得极为不错。

以往,从未提出过疑虑的他,在这个事情上,竟然提出了疑虑?

这倒是让李修有些惊讶。

但很快,李修便反应了过来,沉声道:“你是指西教?”

“将军英明。”

“院中徐光启以及一些传教士,暗地里经常性活动,传播那些西教教义,末将碍于工匠诸科都未成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末将以为,西教教义,实乃歪门邪说,若让其借着武院权势发展,恐会酿成不小的祸患。”

当得到张默这个肯定回复之后,李修的神色,亦是骤然阴沉了下来!

在如今这个时代谈西学,自然离不开传教士这个群体。

西方文化,在最开始,能够蔓延世界各地,除了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自然离不开传教士这些背井离乡,奔波万里,只为传播主之教义的传教士。

事实上,自他掌权起,就曾有不少传教士意图拜访,只不过,在如今的大明百姓看来,不过是外番蛮夷。

更别说堂堂大明秦公府的下人了,那更是见到便会乱棍轰走,以免污了尊贵之地!

只不过,后来随着武院中诸多现代学科的布局,他加大了对人才的搜罗后,不可避免的,西学,就出现在他的视野。

事实上,也并非说,如今的西学,就比大明的“奇淫技巧”要强,只是说,较之大明大环境下对科学的压制,西学,要成体系一些。

如此之下,为了武院中的布局,李修自然不吝啬对西学的借鉴。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纳入大明本土的“奇淫技巧”之中,形成一个个属于大明本土的规范化学科。

再潜藏在武院工匠一科之中,以避免大时代的舆论压力。

如此,自然离不开传教士,或者说,离不开西方的那些所谓的教义。

毕竟,传教士,本职就是传教,而大明本土,精通西学之人,如徐光启这类人,也大都是被那些所谓的教义洗脑,成为所谓的信徒。

事实上,李修从不认为,那些西方教,在大明这片土地上,有太大的生存土壤,毕竟,中华文明数千年的文化,与西方那些教派,可谓是格格不入。

但,若是让它借助武院这个权势团体成长,那可就不一定了!

“本将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学知识可以用,西教教义,绝不能出现!”

“西学则没比咱们自己的强多少,如今工匠诸科,已经初具规模体系,实在不行……”

言至于此,李修没再多说。

从一开始,那些传教士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武院诸科,是集中外智慧结晶为一体,是集学术及研究为一体。

尽管目前,尚未有太多的跨时代成果出现。

但土壤已成,总有结果的一天。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修自然不会放任这些传教士,带着他好不容易才整合的智慧结晶回到西方。

他们的下场,要么,就放弃教义,老老实实当个武院教习。

要么,就下地狱,去和他们的主团聚。

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其他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