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两百五十六章 靖武元年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两百五十六章 靖武元年

作者:半章水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辽东之战,尽管未有太大战果,但传回京城,还是引得满朝人心鼓舞,一片欢喜。

尽管朝臣们再怎么看不惯李修这个武人主政,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大明武功之辉煌, 全赖这位秦国公的存在。

若没有他,大明,搞不好就已经是南明了,国运飘摇,都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哪里还能像现如今这般军威赫赫,甚至将那耗费数代之力, 都是越打越强的后金摁在地上摩擦。

事至如今,形势无疑是大为乐观!

谁都看得出来,如今辽东局势,只要山海关掌握手中,后金辽贼,就是瓮中之鳖,甚至可以说是一头被时刻放血的瓮中之鳖。

如此,只要保持这种战略压迫。

迟早有一天,困扰大明数十年的心腹之患,后金,将彻底成为历史!

朝臣们欢欣鼓舞,更有甚者,甚至都喊出了一战尽全功,平贼灭寇的话来。

而随着这一战的突然来袭,突然结束,朝臣们亦是蓦然发现,以往那糜烂的军事, 那曾让他们担忧不已的内忧外患, 现如今,似乎,都完全不需要他们操心。

甚至,连中间的过程,他们都只能通过捷报,才能看个清楚。

那个让他们忌惮无比的身影,将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的同时,那沉重的负担,也一并背上,并且,给出了一份远比他们掌权时要完美得多的答案。

在这一场场辉煌之下,朝臣们,亦是发现,他们的底气,就好比如今的后金一般,越来越弱!

但他们也和后金一般,如瓮中之鳖,刀子放血,形势不由人,完全,没有丝毫办法。

朝臣所思所想,此刻,已经不在李修的关注之中,两陵贪腐之案还未结束,足以牵扯住朝堂的重心,也足以为他在文官之中,培植足够的势力。

而这一场虎头蛇尾的辽东之战,在李修眼中的意义,自然与朝臣们关注的不同。

后金这场虎头蛇尾的战争,无疑是证明了他铸就的战略封锁圈,堪用,且很有用,足够圈住辽东的同时,还能用刀子放血!

这也就意味着,他铸造的这个体系,足以压住如今大明之外患,如此,无疑意味着,他可以将重心彻底放至大明国内,暂时不用担心辽东之变局而对大明国内的影响。

而对大明内部,李修如今的目标很明确。

如今他所做的一切,不管是整顿军事,亦或者对朝堂的控制,皆是为了接下来对大明财税体系的改革做准备。

财税,才是他的最终目标!

这个目标达成以前,一切,皆可暂且搁置,哪怕是依旧沸腾的民乱,哪怕是那被困住的后金,皆可以暂且忽略!

他真没有太多时间。

如今他的一切,如今大明的一切辉煌,皆是由那一笔笔意外之财撑起来的。

大明本身,并没有撑起这些辉煌的资本!

意外之财是个天文数字,但,如今他的盘子,大明的盘子,又是何其大也!

整个大明军事体系的整顿,京蓟辽东的重兵囤积,两陵的修筑,宣府大同两镇大军对贼乱的压制,漠南漠北蒙古的赏银……

每时每刻,都是海量的银饷撒出去,而如今大明的国库,以如今大明的总赋税收入,根本没有能力供给他如今这么大的基本盘。

更不用说,大明,整个大明天下,可不仅仅只有军队。

未来,还有着无数的考验,等待着这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国度。

财税问题解决不了,那,眼前这些辉煌,就不过是大明最后的辉煌,或者说,是大明最后的绝唱!

故而,他必须,在这些意外之财耗尽之前,掌握住一条足以供给他现如今这么大基本盘,且维持住大明这艘破船继续航行下去的可持续财源!

只有这个目标达成了,那他,才有精力,来重整这大明山河,这大明江山,才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不然的话,那一句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就只是一个空想。

属于他李修的这个政治童话,要么就随之破灭,要么,再次上演一曲铭刻青史,让无数人意难平的千古悲歌。

而这两个结果,无疑都不是李修所想要的。

这个目标,必须达成,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谁阻挡的话,他不同意,他麾下数十万大军也不会同意,以及他已经在逐步掌握的大明数百万大军,都不同意!

这大明,只能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也只能有他而出!

“先礼后兵……”

“可不要不识相啊……”

夜幕之下,轻喃声响起。

一旁侍女闻言,立马低下了头颅。

也只有她们知道,多少外界权势赫赫大人物的命运,在这个如画般秀美的院子,在这位手握滔天权势的男人的一句微喃,一个念头之中,便有了定论。

……

年末的时间匆匆而过,大明朝堂,亦是在这纷乱动荡之间,迈入了新的一年之中。

从古至今,新帝继位,皆是会更改年号,如崇祯三年,崇祯驾崩,子继父位,自然不可能匆匆改变年号,幼主也不可能有这个心思。

故而,和大明朝的每一个新帝登基一样,直到年末,才向天下颁布来年新帝年号。

建元靖武,为靖武元年!

靖,意指安定,没有动乱。

武,这个字的含义,自然是无比之清晰。

靖武这个年号,在这个时代,寓意为何,自然也无比之清晰。

事实上,对文臣而言,是极其不愿让年号中多出武之一字的。

文运昌隆之大明,尽管事实上武运已然昌隆,甚至已经压过文运,掌权朝政,但文臣们,总是喜欢在这些似是而非的面子上据理力争。

但奈何,决定权,在并不在他们手中。

一次次驳回重拟后,其中经历了什么,李修不得而知,但结果,符合李修预想,便是足矣。

靖武!

以武平乱世,铸就安宁之盛世辉煌!

崇祯三年过,靖武元年至。

自此,大明,这个古老的王朝,亦是再一次迈开了一页新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