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两百一十四章 战略目的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两百一十四章 战略目的

作者:半章水墨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瀚海无垠。

若未曾亲身置于这无垠戈壁之中,是很难想象这是怎样一个场景,也无法理会,为何自古至今,北境边患,纵使无法根除。

事实上,若非提前掌控了蓟镇宣府这两个边镇,早早的就安排了这两镇开始了对蒙古的打探,李修也不敢如此仓促的就发动这场战争。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系统面板的存在,给予了李修无与伦比的底气。

茫茫戈壁,浩瀚草原,对一场战争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地理环境的认知。

而这一切,有着提前的侦查布置,还有着系统面板带来的天象地理知识,亦是足以支撑起李修率军于大漠戈壁中征战。

事实上,这一次进军草原,并不同于历史上的绝大部分北征鞑虏之战。

准确的说,战略目的,和历史上的任何一场北征鞑虏都有所不同。

历史上每一次中原王朝,北征草原,绝大部分原因,皆是因为这浩瀚的草原上,出现了一代雄主,捏合了草原各部,足以对中原王朝造成致命威胁。

而现如今之蒙古草原,却非是那般模样。

自洪武,再至宣德,大明历时数朝,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犁庭扫穴,亦是彻底击溃了蒙古对草原的统治。

再加之之后大明历代朝堂不遗余力的在草原掺沙子,拉偏架,到处煽风点火。

亦是让蒙古这个代表着辉煌的代名词,彻底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虚词!

如今,蒙古名义尚有,事实统治,却也早已不存在。

如今之草原,早已是形成了各部各自为政,谁也不理会谁,林丹汗虽有心统一蒙古,再创辉煌,但奈何,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蒙古的时代,努尔哈赤的崛起,亦是直接击碎了他的梦想!

一山不容二虎,同为游牧民族,努尔哈赤又岂会坐实蒙古统一。

通过军事,联姻等手段,拉拢了一大票蒙古部落,直接彻底粉碎了林丹汗的梦想,

时至如今,林丹汗这个蒙古大汗,已然形同虚设,能够支配掌握的,也就只有辽河套的察哈尔部,而且,还是被皇太极率军击败的残兵败将!

曾经被漠南诸部共尊的局面,亦是随着那一场大败,而彻底丧失!

而漠北各部,早就不承认蒙古,投身入了后金的怀抱,而漠西……更是与蒙古为敌已久,早就是事实上的敌人了!

如今,蒙古重新统一的希望,已然无限接近于零!

如此之蒙古,实际上,对大明之威胁,亦是无限接近于无。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明的九边体系,才逐渐糜烂,直至女真崛起,辽镇为重心,大明财政不堪重负,亦是让辽镇吞噬了其余边镇大部分的钱粮资源,从而让其余八大边镇,彻底沦为今日之难以挽回之地步。

而在这种局面之下,李修率军北征蒙古,战略目的,自然非是要犁庭扫穴,封狼居胥,甚至,他都不是要平定整个蒙古,而只是要平定漠南漠北,那些已经被后金征服,亦或者臣服于后金的蒙古部落。

至于漠西,那都到新疆去了,准噶尔汗国还要几十年才会成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让李修关注丝毫。

如此战略目的,那征战方式,自然是以显示军威,压迫臣服为主!

而整个战略规划,自然早就在李修心中规划完毕。

这场战争,将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联络林丹汗,共同进军,并且整合本就臣服于大明的蒙古各部,

第二步,则是征伐臣服或者与后金关系密切的部落,应对后金可能抵达的支援,平定蒙古。

第三步,自然就是战后的规则建立了。

漠西自然被排除在外,与辽东接壤之漠北,自然将由臣服大明的诸部占据,林丹汗亦可恢复部分所谓的先祖荣光,盘踞漠南,达成其所愿。

如此,草原辽东,将注定是纷争不休,大明高高在上,煽风点火,驱虎吞狼即可。

如此一个以大明为主导的战后规则,不求能够维持多久,只求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够缓解大明之外患,围困后金,给大明留出宝贵的喘息时间。

至于日久生变……

那也是日后之事。

他若功成,再怎么变,也只是小疾小患,终有解决之时!

他若万劫不复,那又与他何干!

……

事实上,任何一场战争,交战的时间,往往都是短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行军赶路,游骑试探之上。

而在这无垠戈壁之中,更是如此!

战争的方式,亦是和农耕文明的战争完全不同。

没有什么攻城与守城,也没有太多的排兵布阵。

尤其是中原骑兵北征草原,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在保证己方大军不迷路的情况下,且找到敌人!

这才是关键所在!

从古至今,绝大部分北征鞑虏,失败者,大都是败在了这两步之上。

只要这两步皆完成,最后一步,消灭鞑虏,失败者,反倒是寥寥无几。

毕竟,敢北征鞑虏,必定皆是精兵强将,战败的可能性,自然极小。

而这次征战,自然亦是如此。

战略目的为威慑压服,但既为威慑,那自然少不了血腥的杀戮。

对这马背上的民族,不将他们打怕,不杀得他们胆寒,又岂会心甘情愿的为大明所用!

大军北出,汇合位于宣府外几个臣服于大明的蒙古部落后,便一路北上,随之而来的,亦是一路杀戮。

降者,抽调其军,随军而战,执迷不悟者,灭其军,屠其族,精壮充为奴兵,孩童妇孺则作为战利品,分配给随军征战的几支蒙古部落,壮大扩充其实力。

事实上,这种战争,要远比在大明境内的战争,要畅快得多。

全员尽皆骑兵,在取之于敌,用之于敌的情况下,亦是没有太多粮草军械之忧。

如此战争模式,自然与农耕民族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自然完全不同,千里奔袭,分割穿插,倒是与千年之前,冠军侯率军作战方式颇为相似!

只不过,战略目的的不同,也就导致了这种作战方式,只适用于战争前期。

毕竟,一路上,也不是只有纯粹的杀戮,也有不少本就与后金仇恨颇深的部落,喜迎王师,然后派出精壮,随军出战的,也有不少见势不对,望风而降的,更别说还有那一路杀戮,一路上实力亦是飞速扩充的蒙古各部,以及实力同样扩充了不少的李修本部主力。

战略目的的不同,就导致了这支大军,如滚雪球一般,随着征战的持续,亦是愈发庞大臃肿起来。

到最后,奔袭穿插的战术,已经不再适用,转化化为堂堂正正之道,一路横推,彻底摧毁草原原本的所有秩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