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从1998开始 > 第14章 老师们(为书友若无半点脂粉艳加更)

告别谢彬之后,林东峻并没有直接赶往导演系老师所在办公楼,而是来到了A楼天井的某处景观,这里回廊间有一块“延·安红”的花岗岩,上面刻着八个大字“尊师重道,薪火相传”。

这八字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给电影学院的校训题词,先生希望电影学子们不管面对怎样的时代变迁,都不忘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承精神,都不忘电影人应该承载的使命与责任。

林东峻摸了摸石碑,稍微有点感叹。

既然已经看完了,也不犹豫,林东峻转身直接往目的地走去。

刚到楼下,正要上楼梯时,背后突然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回首一看,嘿,原来是桥梁老师。

“桥老师,几天不见,你这越来越年轻了啊?”林东峻笑呵呵道。

这位桥老师69年生人,中等个头,留着这个时代流行的平头,脸稍微有点黑,算起了快三十岁了,不过看起来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

桥梁95年与导演系的姜维老师合作执导了爱情短片《上海故事》;96年,从北电导演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去年,执导了纪录片《人类的敦煌》;今年执导了当代农村短剧《咱老百姓之较劲儿》。

林东峻另一个时空的记忆中,这哥们后来拍过不少电影电视,不过都不怎么火。

“哈哈,我这年轻个屁啊,看着你们这群十八岁青葱年少的学生,我可是已经老了啊……”桥梁感叹了一句,“怎么这段时间都没看到你啊,这好像不止几天吧,我至少两周没看到你了,上课都没影,你这基础课程可得好好补补了,不然理论都搞不好,将来怎么做好导演……”

好吧,老师当久了都有话痨的毛病……

“桥老师,您呐就别说我了,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家闭关写剧本呢,忙的可是正事呢,绝对没有偷懒。”林东峻赶紧打断这位好为人师的桥老师,“这不刚写完就准备找姜维老师给提点意见么?姜老师在办公室吧?”

“在呢,你刚说你写了个剧本?什么题材的,拿出来我瞧瞧?”桥梁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

林东峻虽然只是个大一的学生,不过两人接触过不少,他可是知道林东峻对电影还是有不少想法的,人也是稍微有点傲气的。

当然这种傲气林东峻自己可能感觉不出来,基于自己家世、才华等的一种蜜汁自信,偶尔会流露在话语中。

不过现在的林东峻,即使有穿越者的某种优越感,也并不会流露在和别人的交谈中,这方面他注意的很好。

“别在这看了,咱们上去找姜维老师一起吧!我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呢……”林东峻拉着桥梁直接去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开着,林东峻向里面看去,不止姜维老师一人,张建东老师也在。

姜维老师正伏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从侧面望过去,黑色边框眼镜下,神情严肃,嘴唇和下巴上的胡子有点拉碴,看来好几天没有刮了。

对面的张建东老师手中夹着根烟,架着二郎腿,也在沉思着什么……

稍微提下这两位北电导演系的老师,姜维老师,电视剧《潜伏》的导演和编剧,《潜伏》改编自龙一的短篇小说,大概一万多字,剧本是姜维老师经过全方位的改编的成果,这部谍战剧播出后,在国内谍战剧排行榜上一直居于前几位,而且这部剧获得过不少奖项,可谓收视率、口碑、奖项大丰收。

之后执导过谍战剧《借枪》、职场剧《猎场》等比较出名的剧集,担任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制片人。

《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薛小璐,北电文学系硕士毕业,03年开始在北电文学系任教,她的导演处女作是《海洋天堂》,她和姜维老师一起担任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编剧,而这部剧的导演是张建东。

张建东导演执导过许多现实题材的剧集,作品产出众多,除了那部大名鼎鼎的讨论家庭暴力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之外,警匪剧《刑J本色》、医疗剧《柳叶刀》和都市剧《我们生活的年代》都曾经引起不少话题,电视剧中的描述的很多社会现状都引起过很多讨论。

这两人可都是大咖级的导演,不过这会儿作品也没有几部。

当然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在,在这个圈子里,大家真的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人脉以及小圈子的重要性,而北电作为影视圈里的山头之一,影响力不容小觑。

林东峻敲了敲门,两人才回过神,看到是林东峻和桥梁,招呼他们进来,询问的眼神看向他们。

“姜老师,张老师,没打扰到你们吧?”林东峻随手把在路边买的水果放在一边,开口道,“这不是好长时间没见到老师了吗?我来看看老师。当然,顺便想麻烦您帮我看看我最近写的一个本子,给点意见什么的?”

“啥?你这段时间都不来上课,原来是自己写剧本去了啊……”姜维扔下笔,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似笑非笑,“我还以为你这段时间忙着追姑娘去了呢……”

林东峻有点尴尬,这小道消息传得挺快的啊。

“这谁传的八卦啊,我这段时间一直闭关写剧本呢,不信姜老师您检查检查……”

林东峻说着从包里取出已经打印好的剧本,递了过去。

姜维随手接过,放在办公桌上,他是明显不信林东峻能写出什么好的本子。

“先不急着看,你说一下剧情,我听听……”说着看到林东峻带来的水果,里面的橘子金灿灿的,非常诱人,拿起几个分给众人,“来,大家都尝尝。”

林东峻一边说着大致剧情一边也剥开一颗吃了起来,嗯,这橘子真甜。

“不错,不错……挺甜的!”三位老师吃了几瓣后,都异口同声道。

“橘子虽好,你这拿些普通水果来看老师,这也太廉价了吧?”姜维笑眯眯打趣林东峻道。

“哈哈,千米送橘子,礼轻情意重嘛……”林东峻也是笑着回应道,“等我的电影上映后,再请老师吃大餐……”

“你这小子……”姜维有点无语道,“老师吃你顿饭看来有的等喽……”

几人谈笑间,林东峻已经把大致的故事情节述说完毕了,姜维听到后面已经很感兴趣了,问了不少细节。

而另一边,张建东老师已经拿起剧本翻了起来,看了一会,啧啧叹道:“老姜啊,你这学生还真有点本事啊,这故事真不错,有点意思……”

桥梁老师也已经拿起张建东看过的部分翻看了起来,剧本林东峻只打印了一份,也没有装订,不过存储文件的软盘一直在包里。

看到姜维想看又暂时没有多余的剧本,林东峻开头到:“姜老师,我带了软盘,要不现在再打印一份?”

“怎么不早说啊,赶紧拿出来……”看到另外两人看的津津有味的样子,姜维心里面痒痒的。

一会儿,办公室内打印机就响了起来。

趁着这段时间,林东峻去卫生间水龙头那里把买来的苹果、梨子等几样水果洗了不少,放在桌上让三位老师边吃边看。

半个小时后,三人陆续看完了整个剧本,闭目回忆着剧本的内容。

过了片刻,姜维睁开眼睛,眼镜后面不大的眼睛睁的老大,上下打量着林东峻:“没看出来啊,还真是小瞧你了,这剧本写的不错,看来这段时间你是真用功了啊……”

“嘿嘿,还不是老师您教的好,要不然我估计连剧本格式都不知道呢……”林东峻不失时机恭维几句。

“呵呵,我可没这本事啊,要是教的学生人人都像你这样,两个月整出一个好本子,那我可就轻松喽……”

姜维也不居功,这学生课虽然上的少,领导都不怎么管人家,他也就放任林东峻去了,不过今天看这剧本,林东峻绝对没少下功夫。

自己刚才的轻视,还是有点走眼啊!大一的学生,啧啧~~

现在的这年轻人,可不能小觑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接下来,姜维老师和张建东老师提出来几点修改意见,主要是其中有几处可能会影响过审环节,林东峻也耐心听取了意见,直接在剧本上修改起来。

之后林东峻又从包里拿出话剧版的《驴得水》剧本,问起了姜维:“姜老师,您知道实验话剧院的王建导演吗?”

“认识啊,怎么了?”姜维看了他一眼道,“他一个搞话剧的,你怎么知道他的?难道是你想搞话剧创作?”

好吧,认识就好,这下明天的谈判应该没什么幺蛾子了。

“说起来你这剧本里面剧情描写有不少地方话剧感比较明显,这点在以后的影视创作中要注意下,电影的视听语言和话剧差别很大的,两者表现方式不同,最好不要混到一起。”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一眼就看出了剧本中的某些不足,原版《驴得水》就曾被人吐槽直接把话剧搬上了大荧幕。当然,这种局限性和主创人员几年的话剧表演、话剧导演形成的固有思维分不开。

虽然林东峻做了某些修改,不过残留的痕迹还是被姜维给看出来了。

“哈哈,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这个剧本的时候,被王建导演听到了,他想把这个故事搬上话剧舞台,我这段时间赶了个话剧剧本,可能电影剧本里面也带了点话剧的东西……”

林东峻稍微解释了几句,当然这种说法的真假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几人又盯着他看了几眼,林东峻顿时有一种大熊猫被围观的赶脚。

“行啊你,王建也是实验话剧院年青一代有名的导演,看上你这个故事,还真不容易,这是话剧剧本?我看看……”

说着拿起林东峻刚拿出来的剧本翻起来。

“不错,不错,这台词太适合话剧表演了,张弛有度,爆发力十足……你今天可是给我不少惊喜啊……”话剧剧本更短一点,姜维看起来也很快,“不过,里面还是有不少问题,不过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和你话剧创作经验不足有关……”

说着给林东峻指点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