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三十一章 刘家的债

刘家大宅门 第三十一章 刘家的债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风瑟瑟,天气渐渐转冷。

刘焕章靠在床上,张着大嘴,喘着大气。他已经两天不进食了,偶尔喝一点白开水,也是要人用调羹喂他。

每年到了冬天,刘焕章总是老毛病发,可是,这一次与往年完全不一样,老是感到胸口发闷,茶饭不思,人已经瘦得皮包骨。为此,刘镛也急得团团转。好在生意已经进入淡季,因此,刘镛天天陪在父亲身边。不时地给父亲聊聊天,安慰安慰他。

好在刘镛娘早有思想准备,寿衣、寿材早就做好了。也不会到时手忙脚乱。

刘焕章一阵剧烈的咳嗽,嘴张得大大的,一股难受的样子。急得全家人都围过来。

刘镛连忙过来给父亲捶胸敲背,又用调羹给父亲喂了一点水。

刘焕章用手示意刘镛把碗放下,示意刘镛在床沿坐下。

刘焕章拉着刘镛得手,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说:阿,阿镛,我已经,心,心满意足。也,也放心了。就,就,刘家还欠一笔债没有还。

刘镛含着眼泪,脸差不多要贴到刘焕章的脸上,对刘焕章说:请爸爸放心,不管再大的债,我砸锅卖铁都会还。

刘焕章断断续续又说:刘家,就,就,就欠,洪,洪英姑娘一笔债。

一手抱着秋梅,一手牵着冬梅站在一旁的洪英,听到这里嚎啕大哭。哭叫着说:老爷,您不要这样说呀,是我们宋家欠刘家的呀,我们这一生一世都还不清呀。

冬梅、秋梅也被吓得大哭起来。洪英痛哭流涕,把他们领了出了房间。

这时,有人喊:快,快,老爷不行了,赶快拿热水给他擦洗身子。

房间里哭声一片。

刘镛也跪在地上,头在地上撞得“砰砰”直响。爸爸呀,孩儿不孝呀!痛哭流涕。

有人拼命拉起刘镛。说:你要冷静一点,这几天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呢。

听到刘焕章讲了“刘家还欠洪英姑娘一笔债”最后一句话,就走了。洪英真的比死了自己父母还伤心,想想自己在刘家这几年,刘家从来没有把她当下人看待。宋家有今天,全是刘家出的力。刘镛夫妇把自己当作亲妹妹,两位老人,也把自己当作闺女。好吃的,好穿的都少不了洪英的份。洪英想想都伤心,哭得死去活来。

冬梅、秋梅也大哭着。毓惠流着眼泪,只得把她们领过去。冬梅和秋梅却哭着:我要阿姨,我要阿姨。

洪英一边哭,一边又把两个孩子拉到自己身边。真是乱了套。

洪英倒了热水,给两位洗了脸,自己还是泪流不止。

一切安排停当,刘焕章的灵柩放在大厅中央。灵柩上一朵黑纱折成的花朵,前面一个大的“奠”字,周边挂满了白灯笼和白花。两侧挂着一对挽联:上联:鹤驾已随云影杳下联:鹃声犹带月光寒一切显得庄严肃穆。

老人去世,小辈披麻戴孝,都有讲究。根据戴孝的标记,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身份。

刘家上上下下都穿了白褂,毓惠头上顶了一只麻袋,一看她就知道是媳妇。

洪英坚持头上顶一顶绿袱,那是女儿的标志。

刘镛娘过来说:哎呀,阿英,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你用不到戴那么重的孝,刘家欠你的债已经够多了,你叫我们这笔债如何还呀?

洪英泪流满面地说:如果您们不嫌弃我,我就是您们的女儿,今后,我也会陪你到老。

刘镛娘也泪流满面地说:亏你有这份孝心,我们俩一辈子没有个女儿,也盼着有你这样一个好女儿。

洪英一把抱住刘镛娘说:妈,洪英就是您女儿。

两个人声泪俱下。

俗话说:“满月满老子,吊唁吊儿子。”意思是小孩满月是老子的面子,老人去世,来吊唁的人都是儿子的面子。

第二天,街坊邻居都前来吊唁,张家、庞家、邱家、邢家、金家、宋洪生……等,沾亲带故的,刘焕章生前友好、留用的同仁朋友都来了。

顾福昌也前来,在刘焕章的灵柩前鞠了三个躬。

刘镛一直跪在一侧,表示回拜。

顾福昌拉起刘镛说:贤侄节哀顺便。你父亲一生为人诚朴,忠厚老实,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可敬可敬啊。

这时,有人进来通报:亲家公来了,亲家公来了。

进来的是谈老板和毓惠的亲生父亲沈永林。

亲家上门吊唁是最高礼节。

顿时,乐队响起,女人们哭声一片。

谈老板和沈永林分别在灵柩前放上各种供品,鞠了三个躬,又上了三炷香。

片刻,毓惠来到谈老板和父亲沈永林面前,拉着他们的手又说:女儿是有不孝,已多时没有前来看望您们。又对沈永林说:看爸爸苍老了许多,女儿实在感到伤心。

沈永林说:老是正常,但身体还算硬朗。你家里事也多,还有小孩、老人要照顾,阿镛又忙,我不怪你们。你们经常寄来的钱,我已经够花。

毓惠又说:老人逝后,你就在这里呆几天。

沈永林说:乡下住习惯了,空气又好,又走得开,有时还要到地里去摸摸。

整整二天,前来刘家来吊唁的人连续不断。木鱼声、和尚的诵经声响彻三里之外。

凡是来人就要哭,因此,毓惠、洪英的爽子都哭哑了。

第三天上午,出殡时刻到。

主持人叫刘镛爬上灵柩,敲了一枚子孙钉,又有人抱着冬梅、秋梅也敲了一下。

冬梅、秋梅敲子孙钉,一旁几位看热闹的婶婶在私下嘀咕。

一个说:唉,也真是遗憾,刘家这么一个家庭,就是没有一个孙子。

一个说:孙子孙女不都一样。

一个说:子孙钉应该是孙子敲,女人么总要出嫁的,到一百岁也是人家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上述谈话正好被毓惠听到。她感到自己有一种负罪感,自己也欠了刘家的债。于是,扶着灵柩嚎啕大哭:公公啊,我对不住您呀,是我欠了刘家的债呀。您要保佑刘家呀,你要刘家儿孙满堂呀!

还是洪英硬着把毓惠拉开,说:姐,在这种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有意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