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二十四章 法庭交锋

刘家大宅门 第二十四章 法庭交锋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镛被官拿,一天一夜在南浔镇上迅速发酵。闹得沸沸扬扬。

有的说:刘镛这个人怎么也会犯官事?平时也真的看不出。听说这次他要坐半辈子牢。

有的说:哎,人不可貌相呀。也不知道他这次究竟犯了什么事?听说事情搞大了。他犯了对抗朝廷罪,说不定还是死罪。

几家今年收不到春茧的小丝行,暗地里感到高兴,有的叫嚣,希望县衙判他十年八年的。

五月的天气,阳光明媚。

刘镛“对抗朝廷”一案,今天要在这里审判。

旁听席上坐满了人。

吴大人一本正经的坐在法庭上方。上方墙壁上挂着一幅“高察明镜”的匾额。

俗话说,吃了人家嘴短,拿了人家手软。吴大人今天的庭审要速战速决,否则,放在箱子里的五十两银子还有点忐忑不安。只有惊堂木一敲,才万事大吉。

吴大人宣布:庭审开始,带案犯刘镛到庭。

两个衙役把刘镛带上法庭。

吴大人说:案犯刘镛,我来问你,你知何罪?

刘镛说:良民刘镛深知王法尊严,处处小心做事,至今不知触犯哪一条王法,还请大人指点。

吴大人一脸怒气,说:你这个刁民,无视王法,竟敢公开与朝廷对抗,抢购朝廷贡丝指标,使得今年贡丝指标无法完成,犯对抗朝廷罪。说着,举起惊堂木就要往下敲。

说时迟那时快,一声:且慢!庭审现场一片哗然。

原来陈大人以督察员身份进入庭审现场。

陈大人说:吴大人没有听取被告申诉,也没有原告控诉,更没有证人到场,如此办案是否过于草率?

庭审现场一片哗然。

人们在私下议论。

有的说陈大人说话在理

有的说:这叫什么罪啊?

这时:旁听席上站起来一人,他就是辑里村的宋洪生。他说:小民是辑里村村民,请大人应许小民举证。

陈大人说:准许。

宋洪生说:去年年底,正是乡下“青黄不接”季节,“邢正茂丝行”东家,带了银票到我村,与我村的农户签订了今年是往年春茧产量的三分之一的购销契约。当场付款,解决了乡民的燃眉之急,他是我们的恩人。谁知,今年春茧大为减产,农户讲信用,先满足预定份额,其余,再销售其他各行,对抗朝廷何从说起?

现场一片哗然。

陈大人敲着惊堂木说:安静!安静!

这时的吴大人头上开始冒汗。

洪英也看着哥哥,她第一次感到哥哥如此伟大,竟敢在法庭上如此的据理力争,感到十分幸会。

宋洪生继续说:白字黑字,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抢购是无中生有,无耻之谈。他用手举起来一刀纸张。又说:契约全在这里,大人需要过目,平民可以呈上。

陈大人唤人把所有契约呈上。

吴大人在那里已经有点坐立不安。

这时,“邢正茂丝行”主管肖会计,举手。

陈大人说:准许。

肖会计说:我这里有一份我行缴纳义庄贡丝的凭证,按照规定,上交义庄贡丝的指标与去年相同,而我行实际已经超额完成,请大人过目。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概念,我们在辑里村预订的是往年春茧的三分之一,不是全部,而且不是成丝,其他行完不成指标与我们有何相干?

这时,顾福昌也站起来笑着说:预定如果说这是犯罪,那老朽也是。“邢正茂丝行”在辑里村预定的春茧其中100担是“福昌丝行”的,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这里,也有付款凭证和收货凭证。要说这是犯罪,那我也是。哈哈。

陈大人又说:原告还有何指证?

坐在那原告席上的义庄主管,感觉苗头不对,这事原本就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是广庄硬把他们拉进来的。广庄主管还说自己是县衙吴大人是同乡,稍微打的一下,官司正能打赢,出出气也好。现在好了,羊肉不吃一身骚。于是,站起来说:作为第二原告,我方申请撤诉。

陈大人又说:那第一原告还有何指证?

坐在原告席上广庄主管感觉大事不妙,只得摇摇头。

陈大人笑着说:如果其他人没有新的证据,我这里倒也有一份。他接着说:今年,因气候原因,春茧是大为减产。而广庄的成丝收购量,不到往年的10%。于是,广庄的王主管找到了义庄的主管商量。王主管凭借与我们吴大人是同乡,并给我们吴大人封了五十两白银。故我们吴大人办事也“雷厉风行”,从上报到开庭才三天时间,本想此案来个速战速决。办事效率难得的如此高啊!

这时,吴大人感觉这完全是在审判他了。浑身冷汗,语无伦次地说:银,银子我不要,是,是那个王,王主管硬放在我那里的。

庭审现场一片哗然。

州府陈大人不断敲着惊堂木。安静!安静!

陈大人笑着对吴大人说:我只是督察,按理按法如何判决,是你县衙的事。

吴大人手一挥,又语无伦次地说:放,放人,赶快放人。拿起法槌一敲。立起来拿了卷宗转身就走。

原告席的义庄主管和广庄主管,原本想买通府衙,把刘镛关他几年,也出出这口气,没想到自己落得如此尴尬下场。也站起来灰溜溜地走了。

刘镛站起来,双手作揖对陈大人说:谢大人明察秋毫。又对旁听席上的人双手作揖道:谢各位!谢各位!

首先来到刘镛墓前的是洪英。洪英看着刘镛,既是含情脉脉,又是声泪俱下。

刘镛伸手帮洪英擦了一擦眼泪,洪英破涕为笑。

不少人过来向刘镛双手作揖,道:刘东家恭喜,虚惊一场,虚惊一场。

顾福昌来到陈大人墓前,双手作揖道:谢陈大人明察秋毫。

陈大人笑着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顾福昌又说:你公务在身,也很忙。在下就回南浔。后会有期。

陈大人也说:后会有期。

顾福昌、刘镛、洪英以及宋洪生他们来作证的一帮人,集体叫了一条航船回南浔。

航船里有说有笑,气氛大不一样。

有点说:这广庄也有点太过分了。自己没有饭吃,嫌人家家里米饭香。

有人说:他们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看。他们自己从广东到我们南浔落脚,南浔人没有欺负他们,他们反而欺负到我们南浔人头上来了。

顾福昌也说:做事、做人就像我们现在这船一样,你小心翼翼,不去碰撞人家,但也会有船来碰撞你。

说说笑笑,加上湖州到南浔是顺水,感觉船也快。

船到南浔码头靠岸。岸上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有人特地在码头上放了八个鞭炮。

顾福昌站起来说:各位,大家辛苦了,这次是我们南浔人,齐心合力的结果,上岸以后,大家直接去大庆楼,今天高兴,我请客。

刘镛说:公公辛苦,花了精力财力。理应我请大家。

洪英拉着刘镛说:我先回家,给你去拿一些衣服,你给我先到温堂里去洗个澡,把晦气洗洗干净。

听说刘镛他们已经回来,毓惠抱着小冬梅和刘镛父母在门口昂首期盼。见洪英匆匆忙忙回来,他们都迎上前去,问这问那。

刘镛娘拉着洪英的手,激动得泪流满面。说:阿英,谢天谢地,辛苦你了。

洪英说:我没有什么,应该,主要全靠顾公公。我先回来那点衣服,让他去洗个澡。

毓惠说:还是你想的周到。

大庆楼里,热闹非凡。

顾福昌拿起酒杯,站起来说:谢谢各位!今天之事,不是‘邢正茂丝行’一家之事。无中生有,故意陷害,是我南浔镇之大事。但也是一个教训,往后做事,势必要讲商业道德,讲信誉、讲规矩。大家辛苦,来这一杯,我敬大家。

听说刘镛已经回来,邢赓星、张聿屏也前来参与。

邢赓星拿着酒杯,走到顾福昌面前,说:这次权杖您老兄劳苦功高,来,这一杯我单独敬你。

顾福昌笑着对邢赓星说:还是你老弟福气好,行里有那么一位后起之秀出纳,不出多时,势必在南浔鹤立鸡群。

邢赓星也笑着说:托您之福,托您之福。

刘镛回到家。

刘镛和毓惠靠在床上。

毓惠说这次多亏洪英妹子出了个好主意,去找顾公公,才得于如此圆满解决。

刘镛问:那你到怎反而不和顾公公一同前往?

毓惠笑着说:恐怕我又怀上了。她怕我上船下船难免有个磕磕碰碰,加上坐船容易反应更大。

刘镛高兴地一把抱住毓惠说:真的?

毓惠红着脸不语。

刘镛哎—了一声,说:看来这个家,越来越离不开洪英妹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