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刘家大宅门 > 第一百零五章 安江中举

刘家大宅门 第一百零五章 安江中举

作者:湖州小老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2: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光阴如剑,三年一眨眼就过去,1888年,是农历戊子年,又到了乡试之年。

安江坐在灯下,想想没有几天又要去参加乡试,想起三年以前,与兄长同时前往,结果一人而归,那场悲惨遭遇历历在目,毕竟是同胞兄弟,难免心有余悸,眼泪直下。但又想想,那次如不是兄长发生意外,也许那时已是双双出闱,自己早已进入仕途。

这时,刘镛进来,见安江脸上还挂着泪痕,刘镛心里能猜测一二。他坐到安江身边关切地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你要调正好心态,于利于再战。你萎靡不振,在临场触景生情,如此状态,将在临场如何发挥?

安江用手抹了眼泪。道:请阿爹放心,我会自我调正好心态,不失众望。

刘镛又道:这次仍由虎根陪你前往,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安江道:任由阿爹安排。

......

八月的杭城,天气变化多端。初八日天气微凉,人悉兼衣。及明午暴热,日如火炙,甚于三伏,又旁置红炉,后叠衣服,遂致两眼昏懵,气不能出。至二场以单衣进。十一夜半,大雨忽来,陡然寒冷,体僵齿战……仿佛老天也在考验成千上万幸幸学子。

九天,三场考试总算熬出了头。刘安江如释重负,走出考场。

虎根焦急地等在贡院门口,见安江出来,立马迎上前去。问道:二少爷,感觉如何?

刘安江笑道:就是蹬了九天牢狱。至于考试如何,自我感觉良好。但不是我说了算。

虎根笑道:看二少爷表情,应该榜上有名。

刘安江笑道:听天由命吧。已经既成事实,多想也没有用。反正离发榜还有几天,我们先去吃上一顿。

......

清代发榜是个复杂的过程。

清代的乡试是省内考试,也是淘汰率极高的一个环节,其放榜过程也是万众瞩目。据《清稗类钞》载,清代乡试榜单公布时,“自第六名拆弥封,以至榜末,每拆一卷,先送本房官,房官照举子卷面姓名,以蓝笔书两长条,交监试主试阅过,始发省事吏,省事吏交写榜吏书之。自朝至夕毕,别自第五名倒写至解元,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至是时而人声嘈杂,如鼎沸,如火警,如乱兵之入城,如夕鸦之归林”。由此可见,这一过程颇具悬念性与仪式感,每写一个名字,都要更换一下屋里的红烛,而屋外等着看榜的围观群众更是心潮澎湃。

在放榜的前一天晚上,考生之间就会传播各种消息。这一晚他们会彻夜难眠,一边打听消息,一边焦急地等待放榜。放榜日天不亮,张贴榜文的墙下就站满了等待看榜的学子。

正是: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一张巨大的皇榜张贴在江南贡院门前的照壁上,皇榜下的人摩肩接踵,争相观看。有的学子拨开人群往榜单前面挤,有人发现名落孙山后正仰天长叹,还有的学子看到自己的名字欣喜若狂地奔走相告……

刘安江和虎根也拼命挤进人群,一看,金榜上写着:第五名,经魁,归安县刘安江(刘锦藻)。刘安江和虎根高兴得同时跳起来。稍定片刻,,刘安江道:我们还是即可回府。

高升高中任高才,添喜红条便报来。

讨赏门前无别话,今朝小的喝三杯。

......

刘安江和虎根怀着无比喜悦得心情,一路顺风赶回南浔府上。

得知安江榜上有名,刘家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洪英笑嘻嘻地道:我说过,我们刘家的女子都是好样的。

得知儿子榜上有名,一向稳重的刘镛心里感到特别高兴,但嘴上却说:大家慢着高兴,说不定是同名同姓,要到接榜才是。

虎根笑道:第五名,经魁,归安县刘安江(刘锦藻)。难道归安县有几个刘安江不成?我与二少爷也不会同时看错。

小莹更是暗暗自喜,她手里牵着承业,还挺着大肚子站在那里笑着不语。

安江中举,难免也会勾起妍妍内心的伤痛,她压住内心得悲痛,牵着承干,也道:乃是刘家一件大喜事,是祖上积的德,比做生意赚了一大笔还高兴。

承干也拉着妍妍的手问道:姆妈,叔父中举,是不是就是要做官了?

妍妍笑道:是呀,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今后像你叔父亲一样,当上大官。

晚饭,刘镛笑道:今天,我要喝上几口。

......

次日,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旁边的树上,叫道:快请刘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大家簇拥着要喜钱。

刘镛笑嘻嘻的,给在场的所有人都发了喜钱。

紧接着二报、三报都到了。刘家大厅挤满了人。报帖已经在刘家大厅升挂起来。

这时,金桐和夫人也前来。金桐一见刘镛,双手作揖道:亲家啊,小婿高中,那是您教子有方。恭喜恭喜啊!

刘镛呼呼笑道:那是是祖上积德!

连邱仙槎夫妇也前来道贺。

邱仙槎笑着提醒刘镛道:亲家啊,您不要只知道高兴,而不要把报喜人晾在一边呀,先把他们安顿好才是。

呼呼,刘镛笑道:你看我这人啊,多亏你提醒,把那么大的事都给忘了。于是,立马吩咐刘铤、虎根俩人去把报喜人安顿好,好生款待三天。

又对金桐和夫人、邱仙槎夫妇笑道:中午,你们谁都别想走。我们好好喝上几口。难道刘家喜事就不是邱家、金家的喜事?

听说弟弟乡试榜上有名,冬梅也带着11岁儿子蒋汝藻前来道贺。

蒋汝藻从小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幼承家学,能鉴别古书真伪。他一见刘安江就道:恭喜二舅,十年寒窗,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刘安江笑道:以后还得要看你呢。

蒋汝藻笑道:以二舅为楷模,孟萍一定不失众望。

刘安江拍了拍他的肩膀,向他伸出了一根大拇指。

冬梅脸上也露着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