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江湖勿忘 > 第二十四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2)

江湖勿忘 第二十四章 最是人间留不住(2)

作者:崔长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1: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日在地窖中养伤的江瘦花并不缺睡眠。

她翻了一个身子,已经睁开了双眼。

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窖之内,她却能看清四周的轮廓,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着方子墨当初救了自己之后的言行举止,一阵哀伤之后,又想到了形销骨立的叶云生。

她干脆坐起了身子,这便发现了搁在箱子边上的木匣。

淡淡的,黑色的光芒。

她从未见过如此景象,暗自奇怪,怎生这盒藏剑的木匣会发出光来,便走去打开查看。

剑在剑鞘之内,所见即是漆黑的剑柄,漆黑的剑鞘。

黑得发亮。

她拿起宝剑,顿感分量不轻,剑身也略长于普通的剑式。

“这柄剑是你师父传给你的吗?”

“并非如此,此剑是一位好友赠与我的。”

“可是江湖传闻……说是观云道长传承与你。”

“我这位朋友的父亲,为了得到这柄宝剑,被人围攻受了重伤,带回家中就去世了。故而不愿江湖中传出它的来历,便让我如此跟江湖中人言说。”

“它的名字叫精灵剑?”

“呵,那是江湖中人不知其名,因剑鞘由张鸦九大师所制,便借了诗里的‘精灵暗授张鸦九’来作名。还是早些年行走江湖被人所传,后来大家都喊我‘人间无用’,就更不会细究这柄剑的真实来历了。”

“那它叫什么呢?”

“抱歉,我答应过我的那位朋友,不会说出它本来的名字。不过,在我退出江湖的时候,我这位朋友一气之下,就给它取了一个意气用事的名字——‘奈落’,奈何的奈,落寞的落。”

江瘦花轻轻地抚摸剑鞘上的纹理,划到剑柄的时候,摸到了两个字。

她很仔细地摸了片刻,心知这般字样,必是一位女子所刻,甚至那股惆怅的意味,都在勾画之间。

奈落。

她心里不禁浮现出那句诗:无可奈何花落去。

然后便是下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

念头转到此处,她白玉似的脸上浮现出一朵红霞,瞬间照亮了整个地窖。

“你那位朋友,也是江湖中人吗?”

…………

叶云生闯荡江湖的那些年,认识了不少江湖中的女子。

其中最有江湖味道的,只有一人。

她生在江湖。

娘在仇家上门的那一天,击退仇敌,甚至来不及进屋,便将她生在一人的尸首身边。三个月奶她,直至伤重不治而去。

她幼年跟着爹走南闯北,最终在十岁那年,遇见方子墨的双亲,成为好友,安家于方府。在她十四岁的时候,她爹与方子墨双亲去争抢“奈落”,在被诸多江湖中人围攻下要害处中了一剑,回到家中,在她眼前咽下最后一口气。

“晴子,跑江湖的,生死有命,莫要强求。”

将她视如己出的方子墨的双亲,为了替她爹报仇,也一一殒命。

她习惯了江湖中的生生死死,她活在江湖中,与叶云生安心贩面过日子的生活,已是两条歧路,可她还是和叶云生在浪漫的夜色下,怀上了孩子。

她背叛了方子墨,却没有背叛江湖。

江湖中的女人,便是敢爱敢恨,逍遥自在。

她不在意世俗礼法,只坚守江湖中的规矩。

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多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可真正的江湖中人绝不会各自飞。

生,一起生,死,一起死。

朋友兄弟尚且如此,何况夫妻?

天尚未亮,张晴子已进到长安,查出子墨身在城西的县狱中。她却向东,来到了福康街,进了小巷,跳上一处屋顶,在微雨中,看着院中空手练剑的男子。

眼中有泪,嘴角却浮现出一丝满足欣慰的笑意。

……

就算你失了江湖模样,缺了长安荣光。

我依旧是爱你的姑娘。

……

等到他收了剑桩,松开手里的剑诀,抬起头望来,两人对视,眼中是对方并不完美的身影。

他(她)瘦了,累了……

可笑容却出现在彼此的眼中。

这段日子已经失去的笑容,再又出现。

曾经一起走过的江湖啊,那些快乐与痛苦,那些畅快与悲伤,到了如今的境地,只是见了,便能笑了。

他想上去到她的身边。

可方才动念,就好似在心里听到她的拒绝,她未开口,但他却知道的一清二楚,他脸上的笑容还未褪去,眼中已湿润了起来。

天空一望无际的黑夜,她在屋顶一身白衣,好似下一刻就要乘风而去。

微雨渐停,那不愿离去的乌云稍稍让了一让,天边的残月,便现出了光晕。

我陪你一起去。

别傻了,你还有阿谭,阿雨,你去了,她们怎么办呢?

今夜,我只想与你同行。

可我只想和子墨同行……你知道吗,你练剑的样子,和以前一样,这辈子能再看一次,我已没有遗憾了!

你不在长安,我都不知怎么活,这痛苦我忍受不了。

我相信你能替我和子墨报仇,杀光那些畜生!

万一我做不到呢?

你一定可以,因为你是叶云生,是我张晴子最喜欢、最欣赏的人。

他们彼此默默地看着对方,夜悄然,无声胜有声。

叶云生有无数话要说,想劝,想留下她。

可他知道这些话都不用说,因为她是张晴子,那个说出:“我练了剑,不是为了放下它去过平常日子的。我不要垂垂老死,不要可怜兮兮地躺在病榻上喘气,我要死在对手的剑下,被刮了脸,被砍断手臂,被划破肚肠,我都心甘情愿!”

张晴子相信他,就算他是“人间无用”,就算他落魄,甘于平凡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忍受着退出江湖后的一切低落。她就是相信——这已经是这些年她心底最坚定的信念。

她又笑了,笑颜如花。

他知道,这天底下,最美、最动人的笑容,往后将不再有。心中的痛已到达最深处,惶恐,惧怕,怕失去眼前这一个美好的笑容,这比雪更白的身影。

可他还是笑了,在她的笑容里,他的笑寂寞而卑微。

张晴子一如既往,不曾改变,和记忆中无数画面中的人重合,竟无法找出一丝瑕疵。她生在江湖,无所畏惧……

你一直说我以前潇洒自在,可你知道吗,我喜欢你,因为我觉得你比我更潇洒,更自在。

……

还是那江湖风情,携着长安月明。

依稀当年一见钟情的初心。

……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无缘再会。

若你是我必然的存在,多想从此不再离开……可我依然要走,只因我的归宿,早已命中注定。

张晴子和叶云生对视良久,告别的话未曾出口,却在各自心里已然明白。

像是两条鱼在河流中骤然而见,骤然而别。

人生无奈,江湖更是无奈。

她走了,带走了这一片夜空中唯有的月色。

天又重归于黑暗,一望无际的黑,一望无际的暗。

叶云生孤独地站在院中,此生余年,再也不会有一位白衣女子,夜里在屋檐上拍瓦而唤,携手走过长安的石街。

直至天亮,漫长的黑暗之后,第一缕日光洒在叶云生的身上,照亮了他,他满头黑发竟有大半花白,双眼血丝密布,面容憔悴,身形消瘦。

曾在上清派观云道长座下学剑时读的南华经,其中的言语浮现在了心头。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还记得那位赠给自己无用剑谱的老人,当时询问对方,为什么叫无用剑法。

老人回答说,吕仙人觉得他所创的飞遁剑法没有什么用处,就改成了无用。

叶云生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想不到这么多年,我到今日才想明白,无用无用,这九百九十七招无用剑法,练了十多年,我都在追求如何破敌剑招,一味执着于剑招,到得最后都在破自己的剑招,却忽略了无用二字。‘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原来答案在一开始学剑的时候,就已经摆在了我的面前。”

放下执念,一朝悟道,天地已然不同,所见之处,皆是光亮。

他徐徐吸气,一口气息极长极悠远,仿佛没有尽头……多日的疲惫竟一扫而空,精气内敛,力灌全身,《明光照神守》在体内运转,不知不觉已上了一个台阶,到了匪夷所思的境地。

远处隐隐有人在呼喊,“走水了,县衙走水了!”

叶云生举目望去,长安城上空浓烟滚滚直冲天际。只此所见便可知火势非小,那方向是城西……县衙后边的县狱里便安放着子墨的遗体。

他看了眼院中老槐树的影子,从水缸舀了一瓢水,抹了抹脸,走入侧房燃起土灶下面的柴火。不一会儿,热水升腾的气儿弥漫在他的脸上,他平静的神情一下子模糊不清,好似在哭。

吃了面,进屋子叫醒阿雨,再探了探妻子的脉息,计算时间后赶着阿雨去净脸漱口,陪着她,看她呼哧呼哧地吃完面条,将碗收拾了,才又进了屋子,给妻子渡气。

连日来的疲惫好似一扫而空,内力更是雄壮深厚,再没有之前耗尽后的艰难。他抱着妻子,喃喃自语,说的话轻而细微,在院中拿着木剑玩耍的阿雨丝毫不觉。

给妻子盖上被子,他交代了阿雨几句,便出了院子,一路来到城西。

身边川流不息的人群,一句句的闲话儿,都像在不真实的梦里,记不深切,恍若彼此身在不同的世间。

“烧得可厉害了,听说是有贼人闯进了县狱。”

“可是江湖人去劫狱?”

“那儿能有什么厉害的人物会被关在里面,谁不知城西的县狱简陋得很……真要有本事的,自个就能逃出来。”

“平白无故怎会烧起来的?”

县衙对街的一座茶肆也坐满了人,议论纷纷。

叶云生走入其间,要了一碗粗茶,看着差役在街面上赶走闲人,还有进出的,搬走物件的,灰头土脸,火是已经灭了。

过了小半个时辰,就见到宁左间在茶肆门外驻足看着他。

走出茶肆,跟着宁左间来到街头僻静的一处角落。老人对着他抱拳行礼,他还礼后,问道:“前辈怎亲自来了?”

“小四有要事离开了长安,大娘放心不下就喊我来,未想你真在这里。”

“总要来看一看。”

宁左间江湖日久,也无尴尬,直接说道:“天未亮前,张女侠到了县狱,谢鼎,林老鬼,野狐子三人候着,打了起来。张女侠泼了猛火油,烧伤了三人,冲进去的时候自己也已经烧了起来……家中兄弟到的时候,县狱的火已经蔓延到了前边的县衙。因早有吩咐,小兄弟探得消息,装作潜火队的士兵,进去看了个清楚——张女侠和方大侠的遗骸抱在一处,张女侠的剑也落在边上。后来谢鼎让人收拾了两人的遗骸,听说运往西郊安葬。”

叶云生安静地听他描述,一言不发。

宁左间看他不悲不哀的淡漠神色,反倒是伤感了起来,唏嘘地说:“那谢鼎是被震住了,小兄弟在边上听到他说,‘方子墨如何且先不论,只张晴子如此刚烈视生死为无物,我便要好好安葬两人,不然我还算什么江湖人物?’”

叶云生笑了笑,轻轻地说:“长安剑王养尊处优,却是知道怕了。”

宁左间沉着双眉,伸手按在叶云生肩头,问道:“叶先生,可需要老朽帮手?”

叶云生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说道:“既然我还活着,有些事,便只有我来做了。”

他满怀谢意地对着宁左间抱拳,转身而去。宁左间看着他远去,步履间竟是道不出的洒脱,再无前些日子见面时那般苦闷沉重。

路过县衙门前,他被两名差役挥手驱赶,也不停留……这条街好多年前,他与子墨、晴子曾一起走过,那时候晴子在前面快步走,子墨陪着他,好像在说一桩江湖趣事,他还没有笑,前边偷听他们说话的晴子已经笑出了声,接着子墨得意地笑了,唯有他还想着别的事情,没有领会。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

长安的街道似乎比往日更为清冷,但其实今日街上的人并不少。

或许是因为起火之事,就算火已被扑灭,看热闹的人仍是络绎不绝。

深知不能将宁家牵扯到此事之中,尤其是子墨和晴子没有翻案,魏显在明面上已然处于胜局的情势下,若是叶云生刚才请宁左间帮手,无疑是将宁家拖入泥潭。

如今的长安,叶云生孤立无援,且还携家带口……不出意外,接下来,听海更是会针对他出尽手段。

若是无牵无挂,他自是不惧。

那如山倾倒,如海覆身的压力沉沉地落在他的心头,他却只能一步一步向家走去;然后该怎么办……他心中实是找不出答案。

不知不觉间,叶云生走回小巷,进到家门前,却见院门大开,不由得吃了一惊!

难道听海不顾江湖规矩,向他家人下手了?

他飞快地冲进院中,就见屋前阿雨正坐在台阶上,手里抱着布老虎。再看屋里,一名男子背对着他,好似正将阿谭搂在怀中。

可叶云生却不急了。

见到这个男人的背影,出现在自己的家中,坐在自己的床上,挨着自己的娘子;叶云生竟然一点也不生气,反而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甚至在他的脸上出现了的笑容。

因为他终于不用一个人独自承受,因为天底下能让他在如山倾倒,如海覆身的压力中放松下来,并为之松懈的人,终于赶到了长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