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 第70章 纸张的妙用

蒙毅当然知道子婴在哪里,眼下大王都发了令,便带着淳于越来找子婴。

看着眼前的院子,淳于越愣了愣神。

敢情自己找了一大圈,子婴竟然在隔壁啊。

整理了下衣裳后,淳于越敲响了院门。

不一会,黑夫过来开了门。

见是淳老和蒙毅,便让了开来。

淳于越心情无比畅快,大步踏入了院内,却见着满院子的竹竿上,晒着不知名的绿色东西。

而子婴则是躺在竹椅上酣睡,一旁的项羽,拿着个大蒲扇,一边比划着,顺道给子婴扇着风。

好家伙,这四岁的小娃娃,倒还真的会享受。

清了清嗓子,走到跟前,项羽见状也停了下来。

淳于越望着还在酣睡的子婴,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叫醒。

毕竟,这是大王的长孙啊,还是灭楚立下大功的人。

这样一比,自己这个大儒,倒是没什么看头。

可项羽停了扇风,觉得热的子婴睁开了眼,就见淳于越正望着自己。

子婴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

淳于越见状心中有了底气,笑道:“小公子,今日课时也该开始了。”

一想到又要听到之乎者也这些,子婴便头大。

前几日两人还在争论,到底是修身好,还是格物好。

想了下,子婴忽地起身拉着淳于越到了院子内,指着竹竿上晾着的纸张,笑道:

“老先生,这是我格物的新玩意,你要不要看看?”

好在,自己的纸张也成了品,等的就是给淳于越看看。

“啊?”淳于越这才正视这些个东西,子婴喜欢搞发明他是知道的,马具就是他捣鼓出来的。

淳于越也试过,确实比以前骑马好了很多。

眼见这绿油油的奇怪玩意,心中也是多了一份好奇。

伸手摸索了一下,这类似于布帛的玩意,柔软粗糙,还有一股子竹子味,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淳于越斟酌了下,问道:“小公子,这是新的布帛?用来做衣服的?”

子婴摇着头,让黑夫切下来一块,便笑道:“这是用来写字的。”

淳于越一愣神,拿着纸张在手中细细瞅着,这细软的感觉和布帛一般,可是略微粗糙。

便疑惑道:“此物能写字?”

子婴重重点头。

“来,研墨!”淳于越一听便来了兴致,得试试此物的效果。

等黑夫研好了墨后,便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婴望着这一手小篆,确实漂亮,可细想了下,和赵高的文字比,又差了点火候。

淳于越拿着纸张吹干了墨,心中一喜,果然真的可以写字。

可一想,这种程度,布帛也可以做到,并非稀奇。

笑问道:“不错,和布帛差不多,只是不知这等东西,卖多少钱一匹?”

要是成本和布帛一样,或者差不多,意义并不大。

子婴没有回答,望着旁边的项羽。

项羽也是明白什么意思,于是竖起了五根手指头,冷声道:“五根竹子。”

“什么?”淳于越愣了愣神,没听清楚,便重复了一句,“五个珍珠?”

珍珠这东西齐国倒是产的多,可价值就不低了,还不如用布帛来书写。

“淳老,材料是五根竹子。”蒙毅倒是听清楚了,便回道。

“五根竹子?”淳于越一呆,这院子里晾晒着的,竟然只要五根竹子就可以造好了?

珍珠珍贵,可这竹子却并不稀罕,咸阳往北的山岭上,可到处都是。

而五根竹子便可以造出这般多的材料,那这成本得多低?

见淳于越不信,子婴便拉着他去一旁的盆里瞅了瞅,那里还是项羽刚削好打碎的竹浆,还未晾晒成型。

捞了一把在手里细细揉捏,又放在鼻子上闻了闻,淳于越这才相信,这玩意真是竹子做的。

“淳老,若是把做竹简的材料,换做这东西,你说得剩下多少空间?想想你那三大屋子的书简。”子婴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说道。

“三大屋子……”淳于越呆呆地想了想,那三大屋子的竹简可是他从齐国千辛万苦带过来的,若是真换了这东西,单是面积得减少多少?

手上这东西的价值,他立马知晓了,连忙问:“这东西有个名字吗?”

"这个东西叫纸,是我从竹浆晾晒成型后发现的。"

子婴随便编了个理由,毕竟,眼下这造纸术还很粗糙,可已经可以取代竹简来书写了。

“好东西,好东西啊!!”淳于越心中大喜,作为读书人,自然知道这纸的价值,顿时眼睛亮了起来。

“当然是好东西。”子婴笑道,“所以淳老,你那套修生养息虽然有点道理,可我觉得还是得靠格物才能推进发展,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一说到自己的信仰,淳于越却笑不出来。

他浸淫儒学一辈子,虽说没有造出这纸来,可也是桃李天下,自认为儒学才是劝人遵循长幼尊卑,维稳社会的好学识。

他斟酌了下,便说道:“这纸是好东西,你的格物也是不错,促进发展,可这毕竟是小道。而儒学,是劝人向善,引导人学习律法,遵守规则,此乃大道,不可放在一起比较。”

子婴差点没哭出来,便说:“这道理我都懂,儒学必然是治国安邦的好学识,我想说的,是你别逼我天天背那些之乎者也。”

“此话当真?”一听得子婴心中所想,淳于越却是跳了起来,没想到大王长孙也认为儒学适合治国,若是等子婴当了大王,那不就是儒学翻身的时候了吗?

“自然是真的。”子婴不假思索道。

毕竟,往后的社会也论证了,儒学确是治国经典,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淳于越心中大喜,自己本以为得花个几年,才能教导子婴认可儒学,可没想到这般简单。

他拿着手中的纸,激动的不知道该如何,想了下,便大喊道:“大喜啊!大喜啊!!大王,有大喜啊!!”

说着,便拿着纸,状若疯癫地跑了出去。

众人愣愣地互相望了一眼,也不知道淳老是激动子婴认可儒学,还是激动这纸张的问世?

子婴也懒得管,再度躺在椅子上,对着项羽道:

“不管他,继续吧。”

项羽闻言,拿着蒲扇又比划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