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 第262章 儒法道的作用

淳于越虽然已是操劳不已,可听到子婴这般说还是期待无比。

他相信,小公子给自己的活计,必然不会太差。

见淳于越这般态度,子婴倒是开口笑了。

实际上,现在淳于越这般忙碌,本不应该再劳烦他。

奈何,这等差事,只能让淳于越去办。

为了让淳于越更能接受,斟酌了片刻,子婴开口道:“淳老,你认为这天地之间有多大?”

“啊?”

期待半天,没想到小公子开口是这句,说到天地之大,看来这差事便小不了。

想到这里,淳于越便回道:“小公子倒考到我了,天地方圆,地大物博无穷尽也,小公子不是派人出海,竟也寻得那等奇异之人。”

奇异之人,自然指的是黑人,子婴的护卫队,一直属于秘密武器,只在雍城大营训练。

除了琅琊港的百姓见过外,倒是没在各城池招摇过市。

知晓的人,实际并不多。

见公子这般问,淳于越已是猜晓,估摸这事,便和这天下有关。

闻言,子婴笑道:“淳老果然博识,这天下自然之大,往西便有数个与我大秦国土相当的国家。”

“啊?”这一下,淳于越倒是真的惊住了,“真有此等国家?”

“自然。”子婴微微颔首,“这些个国家面积广袤,只是未和我大秦接壤。”

“嘶……”

淳于越深吸一口气,古语有云,君子当周游列国,乃用自身学识,以安天下。

他正是抱着这番目的,这才游历诸国,留在了大秦。

期待有一日,可以将儒家的学识,传遍大秦,让秦王用自己的思想,治理这个国家。

现在,这个目的已是达到,可却有人和你说,这世界之外,还有更多的国家……

而且是和一统六国,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之后的大秦,一般大的国家,这等说法,冲击力着实不小。

更重要的,便是陛下要求,子婴打下多少国家,便要把那些个先人的智慧,编入这《大典》之中。

若真是这般,自己这事,得做多久?

“小公子想说的,便是让老臣日后多操劳一番,把这些个国家的文化瑰宝,编入《大典》之中?”淳于越试探性地问。

“是也不是。”见淳老一脸懵逼,子婴解释道:“这些个国家的文化,自然要编入《大典》,这才能彰显出千古一帝的雄心,只是,我要劳烦你的倒不是这件事。”

当初要编纂这部《大典》时,淳于越便觉得,和《吕氏春秋》有点类似,干劲倒不是很足。

可眼下,一听小公子所说,要把整个世界的文化瑰宝,全部编入这部《大典》之中,这可以说比造纸术这等发明,更加流传甚广。

可不是这件事,那又是那件事?

子婴并未直接回答,继续问道:“淳老,你觉得我大秦的子民,较之匈奴那等蛮夷之辈,区别在哪?”

这个问题颇为难答,可淳于越思索了下,还是回道:“自然是我秦人先辈,积累下来的历史文化,已是刻入我等的骨子里。”

淳于越这话,倒是有点夸张,诸子百家,各显神通。

各类学说,都有信仰者,而现在,儒学和法学却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可若是说,要刻入骨髓里,没有几代人,是实现不了的。

奈何,这等盛世本就是淳于越的梦想,自然会这般说。

对于这个答案,子婴很是满意,笑道:“那是自然,凡是能聚拢这般多子民,建立长盛的国家,骨子里都有所信仰的东西,西边那几个国家,便都有这些,孔雀国信仰佛教,而罗马则信仰多神教,塞琉古国却是信仰密特拉教。”

子婴一口气,便说出了三个国家的名字。

直听得淳于越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世界上,还真有与大秦面积相当的国家。

“而我大秦……”子婴继续开口,可话说一半,却是停住了。

淳于越眸光一亮,立马接过话茬:“信仰儒学!”

子婴却是摇头道:“儒学尚未到这般高度,我大秦之人,便是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法治国。”

“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法治国……”

淳于越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脑袋急速运转,似是在思考这话的深意。

而三楼之上,身后的那批学子,此刻,已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公子子婴的名号,大秦之人谁人没听说过?

三岁灭楚,四岁灭齐……

这等丰功伟绩,彰显了一位天才战神的称号,可今日听闻子婴和夫子的对话,却让这些人大为震撼。

这位年仅十岁不到的小公子,不但打仗无敌,竟连这学识高度也颇为高深。

不……看着淳于越一脸思索的模样,身后的众学子觉得,子婴的学识竟还在夫子之上。

这短短的三句话,便阐明了,秦人未来的三个学识方向。

儒学虽然受宠,可法学依旧为大秦的基石,而道家本就是拥有不菲的群众基础。

良久之后,淳于越这才回过神来,眼眸明亮,颤声道:“公子这一番所言,当真振聋发聩,淳于越受教了!”

说完,淳于越便退后三步,拱手行了一礼。

而身后的众学子,也学着淳于越的样子,对子婴行礼道:“弟子受教了!”

想必,要不了多久,这三句话便会传遍各大郡县,成为那些个还在奋斗学子的座右铭。

子婴上前扶起淳于越,笑道:“淳老,这不过是设想,眼下,最为薄弱的便是儒学啊。”

儒法道三门学科,法家在大秦根深蒂固,而道家则是信徒众多,传播颇广。

唯有这儒家,只在旧齐传播,反倒是最为薄弱的一个。

淳于越汗颜道:“公子说的是,淳于越必当竭尽所能,让儒学应尽其用。”

儒学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理论,用来治世当真绝妙,现在虽是最弱,可再过几代,便真的刻入秦人的骨髓里。

看淳于越已是理清这等关系,子婴便说出了此次的目的:

“淳老,我要让你做的,便是把儒法道这思想,传播到其他国家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