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他怎么混进娱乐圈的 > 第140章 :网络信息收集部

他怎么混进娱乐圈的 第140章 :网络信息收集部

作者:醒醒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这一小筐烟,张秦川多多少少是有点感动的,现在的女人真好啊。

有时候男人抱怨女人不理解、或者有些成家的男人,会被老婆管的服服帖帖的,什么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什么睡前要洗漱、这样那样的。

忙了一天回到家还要做饭,还要伺候媳妇。

他妈的,就没人想想,哪个男人是愿意吸烟、喝酒的?

可能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体验这些东西的初心,是有一点点好奇在里面的,但等到上了年纪,这些东西对一个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出门交际不需要让根烟拉近感情?

陪客户吃饭不需要喝点酒以示诚意?

面对各种怪罪,公司的压力、家里的压力都压在身上,不抽根烟缓解一下能行吗?

真的喜欢你的女人,她会主动强迫一个男人,这不能干、那不能干吗?

有的还打着所谓的“为你好”的标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教。

真正喜欢男人的女人,她只会讨好或者说心疼男人,而不是强迫男人不能这样、那样的。

像秦兰这样的东北娘们,还是很疼人的,不管她以后混的好不好,起码在张秦川看来,就这个脾气,起码不会混的太差

拿起一盒在这边比较少见的“老巴夺”,张秦川点上烟,看了眼坐在旁边,把手放在书桌上,用手支着下巴,默默看着自己的秦兰。

“你说,要是你有钱了,如果你想帮助他人,你最先想到的地方是哪?”

“我?什么叫有钱了?”

“就是就像我这样的,不愁吃喝,手里有点小钱,千把万的。”

秦兰盯着张秦川看了老半天,这才笑道:“呦,你这是准备衣锦还乡了?还帮助他人,人有钱了就回老家呗,古人都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这你还问我啊。”

“哦?”

秦兰不提还好,她这么一说,张秦川反而愣住了。

她说的这个老家,可不是长安,而是东北吉省。

那里现在相对来说还相当穷,特别是张秦川老家那个朝鲜族自治州,更是穷中穷。

以前张秦川刚回国的时候,就没考虑过回东北发展。

不是他不爱老家了,从小在那边长大的,就算再难再穷,多少也有点感情了。

早些年因为下岗潮,很多老一辈的职工下岗了,工作都没了,生活方式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很多其他的地方也变了。

很多老一辈的为了生计忙碌,不能像以前那样白天上班,下班去接孩子,这样一来,对于下一代的管教,自然而然的就落下了。

因为经济环境的原因,大批东北人南下打工、闯荡,再赶上网络发达,这名声就受了点影响。

反正这种问题很复杂,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

但对于东北的孩子来说,老话说的好,过了山海关,哪怕是要饭,都能一路要回家。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但凡真的落难了,逢人喊声大哥大姐给口饭吃,很少有人会拒绝的。

但要是想靠要饭南下,这就不一定了。

所以,当年像张秦川这样“年纪小的小孩子”,他就算想南下,也下不来,还不如靠关系去韩国。

这些都是民风方面的,但如果涉及到产业,那就更复杂了,这些年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投资不过山海关。

这句话哪怕是张秦川在韩国,他都听说过。

那边治安环境有那么一点问题,大背景嘛,也有一点点问题,所以对于外地投资人来说,相当不友好。

稍微赔点钱全身而退,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严重一点的,倾家荡产的才是常态。

当然,现在这个时间段,也不是单纯只有东北大环境不好,其他地方相对来说,也好不到哪去,就拿北河省来说,张秦川是在那边拍的《征服》。

但《征服》的主角原型,可是真有其人的,那哥们才被抓多久啊?

再想想长安这些年发生的事儿,大家都只能说相对安稳,暗地里糟心事都不少,东北只不过上面的保护伞大了点而已。

所以张秦川不是不想回老家发展,他只是单纯的不敢。

那边的大哥可是真有枪的,没点人脉关系,贸贸然回去,骨头渣子可能都剩不下来。

再加上现在他在长安混的这么滋润,再一对比老家的环境,他甚至还有点抵触。

不过要是把规模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再依托老家的人,好像也不是不能尝试一下,总不能一直不回去吧?

长久来看,也不是个事儿

想到老家,张秦川有些惆怅的抽了口烟,老家有啥可以发展的吗?

那么穷的地方能拍啥呀?

治安环境也不好,混混也不少

咦?

想到这儿,张秦川右手下意识敲了敲桌子,混混多么熟悉的词汇,《征服》都拍了,现在他对这一块很有经验,趁着《征服》的风头,就不能自己蹭自己的流量?

再拍一部类似《征服》但风格不同的电视剧行不行?

把题材定到韩国,但拍摄地放到国内拍。

张秦川的东北老家,别的没有,但到处都是朝鲜文的招牌啥的,只要他不特意点出来这是在自治州拍的,普通观众绝对看不出来那里不是韩国。

而只要不出国,剧组的经费就能节省很多。

在老家取景,然后联合老家的警方,反应一下社会治安的问题?

这有没有搞头?

然后顺便给老家带去点经济项目啥的,拉动一下经济?

张秦川越想越觉得这个项目有搞头。

对于老家来说,都穷成那样了,如果自己带着影视项目和经济项目回去,那还不得被当成座上宾对待?

有了身份地位,先在老家立下旗杆,这根基不就有了吗?!

谁说根基不能弄两个的?

这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以后在长安有个根据地,在老家也得有个根据地。

只要在老家站稳脚跟,以后两个地盘之间还能相互照应,至于更进一步的,张秦川暂时还没想好,先走一步看一步把项目搞起来再说吧。

“你果然是我的福将!”

张秦川丢下笔,按灭烟头,一把抱起秦兰,这小姑娘别看两人这么久不联系了,就今天她这个提醒,就值了!

眼下心情大好之下,还什么新项目,赶紧抓紧时间干点别的,都说小别胜新婚嘛!

“厂长?您回来啦?”

三天后,东方影视制片厂,张秦川的办公室内。

贾科长敲开门,一脸谄媚的看着张秦川欲言又止的。

“我昨天就回来了,咋了?啥事?”

张秦川头都没抬,正在本子上规划他的新项目。

“那什么厂长我听说你这次去燕京,还去了趟总局?”

贾科长搓搓手,脸上的表情略有些羞涩。

“嗯,有屁快放!”

“哈哈,厂长您为了咱们厂也是殚精竭虑啊,我的事儿让您费心了,总局那边怎么说?”

张秦川抬起头,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眼贾科长,什么让我费心了,什么怎么说?

贾科长看着张秦川的表情,心里一咯噔。

在他看来,现在他都“归顺”张秦川了,既然张秦川在总局有关系,又要自己拍戏,那他这次去燕京,最起码也要帮自己走走关系,给自己提前解封吧?

不解封怎么当导演拍戏啊?

但现在看着张秦川的表情,自己好像想岔了?

“厂长,您这次去总局,没帮我解封吗?”

“解封?解什么封?”

张秦川根本就没往那事儿上想,一时半会儿没弄明白贾科长想表达什么。

“不是您不是想让我拍电视剧嘛?那我现在在国内正在封禁期呢,不解封我怎么拍戏啊?”

贾科长话都有些结巴了。

“不解封就不能拍戏了?你当不了导演还不能当副导演?等我做好剧本之后,你拍你的,最后导演挂我的名字不就好了,又不耽误卖钱。”

张秦川很随意的回了一句。

“哎?”

贾科长嘴皮子一哆嗦,这话听着简单,但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当导演拍出来的电视剧,他才能拿到分红,但副导演可不算啊!

“不是厂长,我当我当副导演不就没分红了嘛?”

“我知道啊,等你解封了,以后拍的不就有分红了吗?!”

“???”

听到这句话,贾科长人都傻了。

微微回想了一下当初签下的合同,感情那么优厚的合同,还有文字陷阱啊?

那自己这离解封还有一年多时间呢,这段时间但凡是他拍的电视剧,都没分红,都算是白打工呗?

卧槽!

张秦川你好黑的心!

心里一股恶气油然而生,贾科长刚准备爆发一下,对面的张秦川突然抬起头,两人四目相对,看着张秦川极具压迫力的眼神,没等他说话,贾科长瞬间怂了。

以前在他没签合同之前,张秦川要是打他,那属于双方的各人问题,他还能拿着这件事去外面找其他大佬卖卖惨、让人家给评评理,多少算是有个退路。

但他现在“卖身契”都签了,已经算是东方影视制片厂的正式员工了,这种情况下,张秦川再打他,那可就是处理内部问题了。

也就是说,以后没人管他了!

一想到这儿,贾科长嘴唇都是哆嗦的,太欺负人了、太欺负人了!

“还有事没了?没事就回去吧,别耽误我写东西,忙着呢。”

张秦川瞪了一眼贾科长,收回目光,刚准备继续写东西,突然又想起一件事。

“对了,你回去收拾收拾,下个月陪我去趟南边,咱们厂上部电视剧被那个啥金鹰奖提名了,到时候颁奖典礼需要我带队过去,你跟着也去见识见识咱们国内的颁奖典礼。”

“啊?我?”

还一脸气愤的贾科长听到这个安排,又有点愣。

主要是他以前真没参加过什么国内正规的颁奖典礼,因为他刚出道没多久就犯事了,以至于突然要去金鹰奖,贾科长甚至还有点胆怯。

这种感觉,就像还在监狱里住着的犯人,突然被管教带着出监狱去逛商场的感觉,有点好奇、胆怯、慌张、还有点期待。

“厂长,我还没解封啊。”

“解不解封,又不影响你跟着去参加颁奖典礼?!”

张秦川直起腰,非常有气势的用右手食指点了点贾科长。

“记住了,你以后可不是下三滥野鸡导演了,跟着我,咱们就是官军,什么是官军,懂吗?就算没解封,那也是官军!”

“”

贾科长呆呆的舔了下嘴角,官军好小众的词汇,他差点没听懂。

也就是说,他哪怕是被封禁,但现在只要跟着张秦川,明面上就算没啥事了?

这就是有靠山的感觉吗?!

好像还挺不错的。

就是这个身份,来的太心酸了点,官军下手也狠啊

“大哥!”

贾科长走后没多久,小刘夹着一份文件夹,站在张秦川面前。

“哈哈,坐!”

对待小刘,张秦川的态度可比刚刚对待贾科长要和善多了。

贾科长现在还处在身份接受期内,需要严格管理,好让他认清事实,但小刘是他的老小弟了,态度就不用那么严苛了。

“这是我写的计划,你拿回去研究研究。”

“什么计划?”

接过张秦川递来的几张草稿纸,小刘下意识的扫了一眼。

《关于成立新的网络信息收集部门的设想》

下面描述的是,张秦川想要在公司成立一个新部门。

这个部门的主要人员全部外招,最好招一些应届的电脑专业或者文学专业的大学生。

主要职责为,平时负责收集各类和影视相关的新闻、政策、花边新闻、甚至绯闻等等信息。

一切和公司有关,或者间接有关的,都要收集好,然后汇总,最后交给张秦川查看。

剩下的还有什么成立一个网络小组,紧跟时代潮流,在网上也要搜集信息,顺便还要搜集一些报纸上的,关于公司的、关于公司拍摄影视剧评价之类的反馈。

反正这个即将新成立的新部门,与其说是网络信息收集部门,在小刘看来,更像是个古代的情报部门。

怪不得都要大学生、年轻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