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他怎么混进娱乐圈的 > 第98章:石庄瓜贵计划

他怎么混进娱乐圈的 第98章:石庄瓜贵计划

作者:醒醒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火烧挺好吃,就是这个驴肉汤有点咸,可以参考一下羊肉汤那种,做的时候不放盐,谁喝谁自己加。”

放下碗,对着面前的早餐,张秦川给了一点点建议,大锅饭嘛,众口难调,再加上现在天热,一大早吃太咸也不好。

“行,我记住了厂长。”

“牛主任,小刘,还有你们几个,吃完来一趟会议室,其他人吃完饭回去继续收拾。”

拿起湿巾,站起身一边擦手一边交代。

食堂里摆着七八张圆桌,一桌少则四五个人,多则六七个,现在公司吃饭的模式就这样,早餐随意点,午餐和晚餐都是四菜一汤,有主食

会议室一角,立式柜机出风口,白花花的冷气对着地呼呼吹。

张秦川坐在会议桌最前面,总共也没几个人,吃完早餐后,每个被通知到的人,都陆陆续续进到会议室,各自找个就近的位置,等待会议开始。

随着牛主任最后一个进来,张秦川抬头看了一眼,人齐了。

“咳该收拾的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演员都被我送到监狱里了,咱们还有几天清净时间。”

“哈哈哈”

牛主任忍不住笑了一声,其他几个人表情也放松了。

张秦川开了个小玩笑,表情收敛起来。

“他们去体验生活,咱们这边也不能闲着,要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等他们回来了,就正式开拍。”

毕竟是第一次拖家带口的带着这么多人来外地拍戏,张秦川也没啥经验,厂里的其他人就更没经验了,大家全靠摸索。

把演员都送进监狱先去体验一周生活,剧组这边用这一周的时间,好好准备一下前期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瞎子,现在天气热了,你做好防中暑工作,找个复印店,做个表格,以后每天中午和晚上,你亲自上门,每个人都要当着你的面,灌他们喝一瓶藿香正气,喝完再让他们签个字,到时候我要检查。”

瞎子,是在坐的人里,最显眼的一个,就是那天假眼掉地上,吓崔贞媛的那货,懂点医术,以前会简单的缝个针,包扎止血啥的。

“知道了大哥。”

“?”

张秦川眼睛一瞪。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知道了大厂长!”

瞎子摸了摸鼻子,看了眼周围人向他投来的怪异目光,有点不习惯

“牛主任!”

“厂长您说!”

“你带队去一趟市局,联系一下李副局长,就说咱们想先认识一下到时候配合咱们拍摄的各个片区的派出所的警察同志,到时候让李副局长那边派个人,带着你们”

说到这儿,张秦川挠了挠额头,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他第一部要拍警匪片。

这玩意主要是好做基调,也就是主旋律。

除了这些之外,警匪剧从大方向上来说,属于现代都市剧里面的一个细分类。

而现代都市剧,都是近些年的,不管是布景、还是服装道具,这都可以很随意。

直白点说就是省钱,好糊弄。

要是拍古装什么的,不管投资多少,衣服、背景什么的,就得占去资金大头了,要是舍不得花钱

陈导的剧组就是现成的榜样,观众又不是瞎子,角色服化道太烂、太不上档次,一看就不是大制作,如果剧情再不行,那就废了。

而拍摄古装剧,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点,那就是场地,也就是取景地。

这东西不能在城市里拍,而是是去各大影视城,或者去山里、景点拍摄。

就不说拍摄条件好坏了,光是租场地,也要很大一笔费用。

而都市剧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特别是警匪剧,在城里就能拍,而且不限制场地,大都市可以拍,小县城也可以拍,这个就看具体故事背景了。

这样一来,双方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而且警匪片比普通的都市剧还有一点好处,比如像张秦川这样,从一开始就走警察这边的关系,那到了当地,肯定是有相关警察部门配合拍摄的。

比如在市里拍摄,什么时候,哪一条街需要清场,或者提早告诉周围群众不要围观,有了警察帮助,那效果就不一样了,能给剧组省去很大的麻烦。

以前在长安拍第一部剧的时候,他就是这样操作的,当时没钱,等最后卖剧有钱了,才买车捐车的。

现在,他手头上有钱了,又来到了外地,这个操作模式就不能像在长安的时候,那么随意了。

第一步

张秦川下意识的想拜拜码头,虽然认识李副局长,人家也给下面打过招呼了,但老话说的好,阎王好说,小鬼难缠,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有道理的,真到用人的时候,还得看各个片区的民警和交警。

既然以后必然要用到人家,不如主动出击,先把底下的关系打点好。

考虑到这儿,张秦川准备先试试水,来一个防御型送礼。

这个名字虽然有点怪,但目的性极强。

国内的这些剧组,以前怎么样,张秦川不知道,但通过这段时间他针对性的搜集资料,他发现一个现象。

如果某个类型的剧,突然火了。

蜂拥跟风拍摄这种电视剧类型的剧组,会呈指数的翻倍增加。

比如以前平平无奇的警匪剧,要是突然火了呢?

《12·1枪杀大案》第二轮已经卖给那十个省市电视台了,虽然这里面很多都是市级电视台,影响力有限。

但数量能弥补差距。

算算时间,这些电视台有的已经播出了,有的也正在播出,等这段时间一过,警匪剧这个题材,不夸张的说,小火一把的概率很大。

就这还没算现在准备拍摄的这部《征服》,如果拍完开播后,会不会更火的因素。

有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到时候会不会有剧组也模仿他张秦川这种模式?

比如也挑一个地方扎根?

也走当地警察的关系?

想想,这种事儿不无可能啊

不管这种事以后会不会发生,就先假设它会发生,那以后张秦川再去其他地方拍摄的时候,还会受到像现在这样的待遇吗?

人家如果有自己人的时候,就算能配合他,也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热情了。

这是用脚后跟都能想象到的结果,物以稀为贵,当这样的剧组变得不再稀少的时候,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出来混的都知道,市场是有限的,竞争者是灭不完的,想要长久,混字很关键,除了产品本身要硬,剩下的就是靠关系、靠渠道。

国内地方这么大,不像韩国那样竞争那么激烈。

所以张秦川就准备先把路堵一堵,把架子搭起来,把门槛定高,让以后想模仿或者学习他的人,不是断了他们的路,而是把他们模仿的难度升高,尽可能的减少潜在的竞争对手

“牛主任和小刘配合,牛主任你这边负责打探地址,记住了,咱们口头上说的是想和到时候需要和咱们配合的警察同志先接触接触,但你这边要搞清楚,石庄市里有多少个片区,多少个派出所,有多少警察。”

“小刘你这边,去卖西瓜,再定一些网兜,就那种伸缩的,小孩子踢球练球的时候,拎着装足球那种网兜,到时候把咱们的卡车清出来一辆,我要整个石庄,所有警察,最少人手两个西瓜。”

迎着牛主任有些懵逼的目光,张秦川敲了敲桌子,一脸严肃道:“这是咱们给所有市里警察同志的慰问品,就算咱们拜码头了,我只给你们三天时间,不计成本!”

牛主任迎着张秦川的目光,话音刚落,牛主任瞬间坐直了。

一人发两个西瓜,当慰问品。

现在市面上西瓜看似不贵,批发价几分钱一斤,市面上卖的也就几毛一斤,算算好像也没什么。

但任何东西就怕量上去。

这不是给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二百人,一个市的警察,能有多少?

牛主任自己都不知道。

而且现在还有三天时间限制,这样一来,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他仔细统计精确人数。

那这礼物该怎么送?

只能挨家挨户、一个派出所一个派出所的扫过去。

大量采购西瓜,只能多,不能少,用这种笼统的模式,不顾损耗先把事情办了。

这样的事,就算剧组现在有这么几十号人,单听听计划都头疼,但真要是做好了,好处也是很大的。

多的不说,一个给全市警察送上西瓜慰问的名号

那剧组未来一两个月内,在本地拍戏,还怕出麻烦吗?

这事儿做成了,既好听,又不会显得很市侩,送烟送酒还能说一说,送西瓜有啥的?

就算是普通人看来,给警察送个西瓜,这算啥大事?

牛主任暗暗沉思,这活儿,花的钱不会太多,就是费精力、废人手、麻烦。

做好了名气大,搞不好还会上个本地新闻或者登报。

西瓜送的光明正大,不用偷偷摸摸,这里面的核心逻辑很简单,他张秦川是民,是普通百姓,而他送礼的人是警察。

站在民的角度来说,不认可你的工作,怎么会给你送东西?

既然送东西,还是以慰问的名义,这就代表了认可!

这样一来,哪怕是收西瓜的警察,也不会排斥这样的行为,到最后,这就不是送西瓜的事儿,而是送的西瓜形状的锦旗!

双方都会因此得利,一方获得认可,一方得名,还顺势增进了双方的感情和关系。

这叫警民鱼水情!

还得是厂长啊!

“好了,除了瞎子去做防暑工作,剧组其他人,这几天全力配合,咱们先把这件事办完,我想了想,这次计划就叫《石庄瓜贵》!”

“哈哈哈。”

刚刚还有点严肃的气氛,随着张秦川的这个计划名出来,又引来一片笑声。

“笑什么笑!让你们记住计划名,是为了提醒你们,不要逮着一个市场狠买,分开买,要是包送的,就让他们帮咱们送上门,咱们的人跟着就行,别好心办坏事引起连锁反应,把西瓜价格哄抬上去,到时候好事没办成,再挨批评。”

张秦川拍拍手,又扫视了全场一眼,心里冷哼一声,以后要是有人敢学他,那就学吧

喜欢送西瓜?没有这么多人帮他们送,舍不舍得花这个钱去送。

好,即使都舍得,那就算做完了这些,也有他张秦川珠玉在前,别人和他做同样的事儿,只能算模仿者,没有新意!

效果相比起现在这样,就会差很多,还会显得很刻意。

哼哼也别说什么有没有下限,做什么事儿,得看后果,这件事虽然张秦川内心里没安啥好心,但那是对其他同行来说,对警察,他是真心实意的送慰问品的,这个他问心无愧。

初期就搞这个,等《征服》拍完卖出去了,再送车,双管齐下,看以后的人怎么办

“立定!”

“啪”

“向右转!”

“哗啦”

口号声短促、洪亮。

脚步声却多少有些松散。

几个穿着蓝白条囚服,怪模怪样的人,排着队在小厅里站好,每人身后有一个塑料低板凳,前面的墙上挂着电视机,旁边还有一块电子表,此时的时间是2002年5月23日,晚上18点50分,距离总台新闻开始还有10分钟

“坐!”

“哗啦”

稀碎的坐下声,几个人老老实实的坐在小凳子上,腰杆笔直,双手放在腿上,目视前方。

刘义军用余光往旁边一撇,那位带着帽子的警察,怎么越看越面熟?

他进来五天了,和周围几个人也不熟悉,只知道大家都是被导演强行送进来体验生活的。

但因为不熟悉,还有“环境”原因,平时聊得就很少。

这几天,刘义军越想越不对劲。

因为从他进来那一天开始,从头到尾他就没见过张嘉一!

他妈的,那狗日的去哪了?

现在

刘义军猛地眼睛一亮,右手一抬,大声道:“报告!”

“讲!”

站起身,仔细打量了一眼站在角落里的那个警察,刘义军指着他道:“他为什么不和我一样体验生活,烂怂的你别低头,我知道是你!”

同样是拍戏,同样是体验生活,刘义军对这个不反对,但他不爽的是,有人比他舒服,这个人他要是不认识,也就算了,但关键是这个人他不仅认识,还很熟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