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痕少年 > 8,离别叙情

无痕少年 8,离别叙情

作者:李和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射手病公子高云峰,和宋承祖一行人,一起离开了旗牌镇。和方老伯依依不舍的道了,别。

然后,向着无痕少年宋承祖拱了拱手。

神射手高云峰说,“七弟,你我兄弟二人,就此别过。我和二小姐再走一段路程。然后我们各奔东西。前路多艰险,请贤弟多加小心。切不可大意失荆州。大哥不在你的身边,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无痕少年宋承祖也对着高云峰拱了拱手,“盟兄,我等是众人一起前往。而大哥,你要一人独行。我们之间还有商有量。但是大哥要独自面对群狼。这一次去颖州之行,后面有如狼似虎的三班衙役追赶,前面是颍州薛家不知长短。还请大哥小心应对。一旦颍州的事情有了眉目,请把个飞鸽传书,也知道哥哥平安,兄弟我就放心了。”

神射手高云峰说了一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去也。” 说完就和二小姐送宋怡楠一起打满而行。

赵云峰在前边快马奔驰,宋二小姐和丫鬟秋菊两个人的枣红马,也是翻蹄亮掌,紧追不放。

天气仍然是呜呀呀乱云飞舞,零星的雪花飘飘然落下,木两旁的大树上全部都是冰雪,树挂。三批快马经过,卷起一阵狂风,让树上枝丫乱颤,压在枝头的雪片冰花,被震动的纷纷落下。前面快马滴大马蹄声响,身后是劈了啪啦一片雪片飞扬。

病公子,神射手高云峰,一只手抓着缰绳,另一只手拿着马鞭子,侧身俯仰,两腿夹着马的肚子。不时用脚蹬子磕着马的肋下。这一匹青膘马,有五尺多高,八尺多长,膘肥体壮,身上的毛油黑发亮,马中俊逸飘飞,马尾打着呼哨响。四个蹄子更是踏雪无痕,就像是在地上飞奔一样。长期的训练,让这批老马懂得人情世故。高云峰的动作,也让这匹老马知道主人急切的心情。虽然高云峰手里拿着鞭子,只是上扬指天,并没有一次落下。肋下的动作,分明是让这批老马加油。

青膘马听懂了主人的意思,四条腿在空中甩开,犹如神助一般,又像射出的一支利剑,片刻之中,已经在雪地上穿出了一丈之地。

后面的两批枣红马,身上坨的是两个美娇娘,看到青膘马飞驰在雪地上。它们两个也不落后,前蹄子儿紧挠,后面的马蹄紧登,四个蹄子落地的一瞬间,全身又飞腾在空中。也是使尽了全身的力气追赶。

高云峰骑在马上,身上的斗篷已经被气流吹的哗啦啦乱响,耳边的空气更是呼啸作声。坐下这一匹青膘马飞驰而过,后边卷起雪地里的雪花又重新飞扬。白皑皑的雪地上,一批青膘马在前。上面骑马的是一个魁梧的汉子,后面两批枣红马在后,上面起码的是两个妙龄少女。三匹马所过之处,一条雪龙腾起,在浩瀚无际的,纯洁的雪地上,形成了令人赞叹的景象。

马有两色,人有男女。阴阳调和,个彩纷呈。马飞雪花动,人走雪花杨,人马骑奔驰,雪地如原驰蜡像。

高云峰坐在马上,全神贯注,心中却一点儿都不平静。

自从和无痕少年宋承祖姐弟二人相遇以后,陈年往事,历历在目。

想当年,高云峰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拜师学艺,行走江湖。学得一身好本事。很快,就已经在江湖上成名。提起了病公子高云峰,江湖谁不称一声神射手?手中的24枚石子儿,犹如长了眼睛一样,更像是一个丰富经验的郎中。要打哪个穴位,不偏不倚,但是百发百中,而且是劲力,恰到好处。

24枚石子。分八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三枚石子,叫做轻轻点水,只是投石问路。对于一般的武林人士,只用这一手轻轻点水,就可以将对手置之于死地。

第二个层次,也是三枚石子儿。叫做封目夺喉。对于武功上乘的江湖老手,这三枚石子射出去,两枚石子儿分左右,各取对方的双目。一只石子儿,直奔咽喉。这三枚石子儿如果射出去,任何武林高手,都会知道其中的厉害。

第三个层次三枚石子儿。叫做上天言好事,这是值取人性命的。和前两个层次不同,这一次叫做连珠射法。第一枚石子儿直接取人的额头,随后的两枚是直接本人的太阳穴。你躲过艾媒还可以。躲过这三枚的石子儿,不是神仙,也是神人。

第四个层次,一直到第八个层次。也都是每个层次三枚石子。但这都不是要取人性命的。而是通过石子,采取点穴之法。或是让人倒地不动,或是让人麻木不行,也可能是让你哑口无言,也可能是让你四肢僵硬。

自从出世以来,病公子高云峰,走遍了江湖,与成名的英雄较量,赢得了一片喝彩之声,一时间,所到之处,风声鹤唳。是朋友为之欢欣鼓舞。是贼人却是胆战心惊。少年成名的高云峰,却是一个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英雄少年。怀着一腔热血,背负着一身的功夫,出墙扶住,惩治奸恶,在武林之中玉树临风。

就是这样一个武林中成名的大侠,却有着平常人没有过的悲惨的童年。病魔缠身,差一点儿要了他的性命。就在他奄奄一息,让父母几乎已经放弃了他的时候,机缘巧合,遇见了一位行路的道人。

这位行者,双手合十口称,善哉,善哉!求高云峰的父母,把这个孩子给自己。并且承诺一定化险为夷。

高云峰的父母看见自己身上的骨肉,已经命在旦夕。不得已,答应了行者的要求。这个命悬一线的儿子高云峰,交给了这个行者道人。

道人把孩子抱回了道观。每天用浆汤喂养。除了按摩,针灸以外,还在一个子时的深夜,用针刀打开了高云峰的胸膛,缝补了心包的缺陷,治愈了他气胸的毛病。并且每天针灸,按摩,草药伺候,幼师以气攻之法,用真气灌注全身。

经过七年之功,终于把疾病缠身的高云峰,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少年。行者道人,还把自己一身的绝技,就是使用暗器的功夫交给了他。从开始收他那一天开始,除了治病以外,就是交给他的心功心法。

首先是练就了一身的轻功。为了调理病中高云峰的气息,师傅经常带着他在山野间慢跑,一边跑着,一边教导他吐纳之气,调理身体的气息,采集天地精华,吐故纳新,形成内力以后储存于丹田之中。慢慢高云峰的丹田,也形成了气海。可以随之而动,随便调动哪一支气息,都可以在身体中穿行。以此打通全身的血脉,修复病体。

真气的训练,也是用气功治愈他的伤疤,不仅是补充身体内在做开胸手术时,失去的元气。还练就了一股真气,无论是动还是静,都可以让这股真气,贯穿全身的血脉,与大自然相接,随时吸纳新鲜的精华,补充先天的不足,巩固治疗的效果,逐渐达到,强身健体。

高云峰的师傅并没有让他像其他武林高手那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而是根据他身体的状况,巧妙地安排了他在气功上的精进。人身体的最关键的发动机就是心脏。而先天不足的高云峰,却是心包有缺陷,同年发病,形成了气胸。虽然经过手术以后,缝补了缺陷。却也由于开胸,丧失了人体的元气。

人之根本在于心,人之根基在于元气。这两点对高云峰来讲,都是缺陷。所以他的师傅才让他随遇而安,随机而动。而不是像其他练武的人一样,早起来练功,日常习武,子夜吐纳精气。

这种训练的方法,比常人要练习的时间更长一些。习武之人都讲究,要有慧根。一个孱弱的病体,别说什么慧根,如果不好好的调理,就连性命也保不住。勉强保住了性命,更不可能练武功了。

所以高云峰的师傅,以气功入手,并没有交给他其他的武功招式,而是用24枚石子儿变成了他进攻的利器。投掷暗器都是精巧之功。首先要对人体的穴位,骨骼,血脉特别的了解。所有的暗器都是针对人的穴位而设置的。目标相当明确。技法十分的精巧,百炼成熟,熟能生巧。巧则用功。功在一时,效在一招。

别说用石子儿搞穴位,就是把石子儿准确的投资到一个目标之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首先,石子儿很小。投出去以后,受风的阻力和推力影响都很大。风的侧力影响准确度。风的阻力影响劲道。如果要想把一枚石子头的既有劲道,又有准确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要给这个石子儿一个气息,让石子的气息和自己全身的气息连接在一起。射出去的不是子儿,而是灌注了你自己身体中的真气的延长的手指。虽然石子儿和自己的身体并不是一体。但是经过训练,必须把石子儿变成自己像手指一样听话的器官。首先就要把石子儿和自己的身体练就成一体。这个训练的过程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这里边有新法意念的功夫,还有气功的技巧,更有实实在在的技法。三者合二为一,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一枚石子,能够达到效果都很难。同时射出三枚石子,你就知道有多难了。要把三枚石子变成杀人的利器,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少年高云峰,就是在这种难上加难的训练中,既要练气功,强身健体,修复病灶。又要把石子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形成一体。听其使唤。如果高云峰没有练习成千上万次,连石子都不会射出去。练就了百发百中,指哪儿打哪儿。那需要多少次呢?是无法计算的。

奔驰在雪地上,高云峰根本没有时间回想自己那悲惨的童年。

面对着复杂的形势,在行军之中,必须想到到了颖州之后的克敌之法。

经过一个时辰的飞奔,高云峰和宋二小姐来到了岔路口。

一条路,是去颖州方向的。另一条路,却是奔京城方向的。

高云峰勒住了马缰绳,青膘马昂起了它的头,在原地盘还了几圈才停下来。马蹄指地上发出了哒哒的声音。

后面的两匹马随后也到了。

宋怡楠甩蹬离鞍下了马,和秋菊一起,走到了高云峰的面前。

“大哥,看起来,我们要分开了。” 经过几天的相处,宋怡楠对这个大哥有点儿恋恋不舍。

高云峰笑了笑说,“二妹,我们已经跑了一个多时辰了。现在已经到了,岔路口。我们两个人休息休息,也让这三匹马休息一下。然后再分手也不迟。”

宋怡楠笑着说,“好呀!”

于是两个人把自己的马缰绳都交给了丫鬟秋菊,然后两个人找了一个小山坳,这里背风向阳。

“今日一别,你我前途都很危险。二妹,回去以后,见到了恩人替我问好。” 高云峰说。

“大哥的处境比我要艰险的多。” 宋怡南说。

“其实我要比你好一些。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京城里的人肯定会对宋家多加关注的。对宋员外下黑手的人,对宋二先生也不会手软。所以,你要比我危险的多。而且你们在明面儿上,奸人在暗处。防不胜防。所以你们要多加小心。” 高云峰分析宋二小姐的处境。

“这么多年在京城就没有安生过。家父早已经习以为常了。虽然这次大伯伯一家出了这样悲惨的事情。也确定了那些奸人,确实是在京城。但是他们还不会明目张胆的和我们作对。只能够耍一些阴谋诡计罢了。家里的防范也很到位,这么多年了,已经练就了一张紧密的网。所以还请大哥放心。” 送二小姐给高云峰吃了一颗定心丸儿。

“宋家在京城的实力,我是有体会的。如若不然,几年以前,我也不可能从那里全身而退。宋二先生的手段,我是很佩服的。不过你要提醒个人,这一次和往次不同。他们可以对宋员外一家下这么大的黑手。想必是早已经有了周密的安排。对,你们一家也会采取了更加严密的措施。切不可掉以轻心。” 高云峰还是有些担心。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这有什么呀?这么多年腥风血雨,都已经平平安安的过来了。不就是几个因损坏的小人在作怪吗?难道我们宋家还怕他们不成?不管他们是在朝的官员,还是江湖的恶人,或者是北国番帮的坐探。找他们几方面勾结在一起。就是虎穴龙潭,刀山火海,又有何惧哉。” 宋怡楠,豪情万丈。

“二妹的胆量,真的是令我十分的敬佩。这一次,恐怕不是一方面的奸贼恶鬼。根据我的判断,一定是内外勾结。这里面不仅有在朝的官员作祟。还有江湖人士,帮凶。背后有没有北国番帮?或者西夏的奸贼。在我们没有查清楚以前,都要十分的小心。一定要严加防范,不要失手于万一。” 高云峰说。

“大哥请放心。这一次,你确实要闯薛家这个虎穴龙潭了。无论如何,我们现在都能够判断,这些恶人的手,已经伸向了颖昌的薛家。虽然他们是一个武林世家。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从大伯伯被害的情形,可以判断。这一定是薛家,也出了内奸。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内外勾结才是最大的危险。更何况,并不知道哪一个是内奸。所以你去了以后,不要轻易的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只和薛家的当家人联络。” 二小姐也十分的担心高云峰此行。

“我这一次去颖昌薛家。从头到尾都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在这一种混沌不明的情况下,如果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一定会遭到奸人的暗算。所以我也给他来一个无间道,不让内奸有任何怀疑,或者下手的机会。如若不然,不但打听不到实情,还把自己放在了漩涡之中。这一点,我还是知道的。” 高云峰透露了自己的打算。

“大哥,颖昌薛家就靠你挽救了。而且我大哥还在他们家里。既然他们用我大哥和他们家大小姐造谣来做这件龌龊的事情。估计他的处境也会很艰难,或者已经受到了暗算。大户人家就怕这种男女之间的是是非非。很容易被人进引上道。所以既要挽救他们一家人,也要想方设法把我大哥保全性命。我们宋家,就拜托你了。” 宋怡楠一边说,一边给高云峰鞠了一个躬。表示自己郑重相托。

“都是自己人,二妹,你何必要这样?” 高云峰也还了礼。

“我大哥是我们老宋家长门长孙,在外人眼里一定是万众瞩目的。在对我们起了坏心的恶人眼中,一定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要想把它保存下来,将来承受的压力肯定不小。即使像大哥这样在江湖上成名成家的人物也不会很容易的。” 宋怡楠说。

“宋大少爷的处境,一定会是很不妙。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不仅要保全性命,还要让他全须全尾的。从这一次劫难当中摆脱出来。他们一家人都已经惨遭不测了,他是唯一幸存的人。用什么办法保住他?不受伤害都不为过。在这一点上,我会尽力周旋的。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他受到任何一点儿伤害。二妹,请你相信我。” 高云峰强调说。

“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大哥,万事还是要小心为妙。” 宋怡楠说。“哥哥,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潜入到颖昌薛家的门下。以你的情况,投奔去学武是不可能了。有没有什么故交旧好?能够你一臂之力的吗?” 宋怡楠还想进一步的与高云峰探讨。

“我与那里没有任何的交往。不过我这个生面孔,也就操作自由了。我本身是一个教书先生,以这样一个身份,最好是不过的了。你看看我脸带病容,谁也不会想到,我是过去打探消息的。瞧准机会与颖昌薛家的掌门取得联系,说明情况。也好,打探大少爷的行踪。这对于我来讲驾轻就熟。” 高云峰说。

“哥哥外表的这个神态,倒是一个很好的掩护。” 宋怡楠说。

“我在青云镇,一呆就是好几年。我这穷酸秀才的模样,和私塾先生的身份。也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是一个精壮的汉子,还会让人家猜疑。我老人家这副尊容,别人连猜疑都懒得猜疑了。就这样,我安稳稳稳的在这里过了好几年。白天是教书的先生,晚上按照宋元外的安排,做了不少的事儿。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我。所以我还是以这样的身份潜入颖昌薛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高云峰说。

“哥哥,一个习武之人。怎么当铁门教书的先生?经史子集可是通晓吗?” 宋怡楠问。

“哈哈!想当年我师傅教我的时候,平常一直给我治病。叫我的都是一些轻功,气功,调理身体。也没有学什么武术的招式。闲来无事,就抓一把石子儿扔来扔去。被师傅看见以后,就把这个小家伙当做了我的武器。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这些经史子集。还在弱冠之年,考了乡试,当了秀才。如果我不志在于此,也可能中举下场,考个进士,当个翰林也不是什么难事。十年寒窗苦,一朝跳龙门呐。” 介绍自己在学习经,史,子集方面的情况。

“看起来,哥哥不仅是一个行走江湖的大侠。骨子里更是一个文弱书生,饱读诗书。你这样的人,做什么都可以做成。别说下场,考个进士了,没准儿一个不小心考个状元。也未可知呀。” 宋怡楠半开玩笑的说。

“妹妹真会开玩笑。所以我以诗书线上的身份,你觉得他们会有任何的怀疑吗?” 高云峰说。

“看起来,你真的就是驾轻就熟了。” 宋怡楠感叹道。

“当朝善词,有一首集贤殿大学士晏殊的词。我唱与你听。” 然后,高云峰使腔带调,吟诵起来。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曲歌吧,宋怡楠拍手称快。

“看起来,哥哥也是一个文人雅士。这样的长短句,哥哥可是有自己做的吗?” 宋怡楠说。

“妹妹,还用这个词牌,哥哥,继续给你吟诵一首。” 高云峰清了清嗓子,然后按照刚才的曲调,即席创作了一首《浣溪沙》。描写的却是此情此景。

《浣溪沙》

一段路程走一回,黄天厚土漫天雪。兄妹别离几时回?昔日病魔已治愈,无可奈何容憔悴。小妹嘱托莫徘徊。

“哥哥,大才。” 宋怡楠高兴的说。

“妹妹,谬赞了。” 高云峰谦虚的说。

“时间不早了,妹妹就此分别。哥哥,保重。” 宋怡楠依依的惜别。

“此去京城路远。山高水低路漫漫,妹妹和秋菊姑娘要多加小心。如果可能的话,到了京城飞鸽传书于我,你让我安心一些。如果京城有什么变故,也请妹妹通知我一声。能施以援手,在下在所不辞。妹妹就上路吧。” 高云峰深情的嘱托。

望着宋怡楠远去的背影,高云峰原地站在那里。

小别离总是有些伤感,高云峰刚才和宋承祖分别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

但是现在与宋怡楠分别,却有些许的不舍。却又想起了当朝宰相晏殊另一首词,与此时此景甚是贴切。于是放声高吟诵。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 《玉楼春》

唱罢了,仍然意犹未尽。

瞬时又想了一首《西江月》。

《西江月》

天色低沉依旧,人间别离愁肠。望眼欲穿送红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心凉似水,地上却铺银装。几时盼得供采桑?阅尽人间欢唱。

百转千回,高云峰吟唱了一遍又一遍。既有离别之情,又有相聚之望。看上去已经失去了踪影。却还是影影绰绰,笑脸浮现,似是在面前。虽然在这广褒的雪地上,却心里存在着兄妹的温情。一句句的嘱托,一点点的关怀,让高云峰难以释怀。

唱了几遍以后,只能够上马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