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痕少年 > 15,夜探梁山寺

无痕少年 15,夜探梁山寺

作者:李和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北风依然在呼啸。

地面上卷起的雪片,迎风砸在脸上,仍然是一种冰凉刺骨的感觉。

马上的两位年轻的男女,不知疲倦的奔驰着。

宋怡楠试探过薛强的功夫以后,知道此人的武功在自己之上。从心底里对这个异性的哥哥也产生了好感。虽然想问题,还有些稚嫩。自己想问题,又何尝不稚嫩呢?姑娘比小伙儿,但优势就在于心细。自己在有些问题上,细节想的多,范围想的广,也就不足为奇了。

宋怡楠扭头看了看,旁边的薛强,在凛冽的寒风中,一手提着马的缰绳,一手拿着马鞭子,身体斜侧着向前,俯在了马背上。头上高高的牛心发籫,已经落满了白雪,由于在夜里奔驰的时间过长,那些积攒的雪,已经变成了冰。在月光下熠熠发光。看着从雪地里飞扬的雪片,依然像他的脸上扑去,竟然对他没有任何一点儿的影响。对这个年长自己哥哥,产生了一点儿温度。

宋怡楠突然的觉察了到自己的心有点儿变化,脸上马上就燃烧起来了。面容温度的升高,打在脸上的雪片,瞬时化成了雪水。这些晶莹剔透的雪水,顺着她的脸颊滴落在她的胸前。好在身体的外面还披着一个斗篷,这些雪水还不至于滴落在自己的衣衫之上。而随着风飘扬的斗篷,瞬时间将这些水滴散发掉了。

脸上的温度稍微的下降了一些,心跳也平复了,宋怡楠勒住了自己手里的马缰绳。枣红马的速度降了下来,但是高高的昂起了头。飘逸的马鬃,擦过了脸颊。宋怡楠喊了一声“吁——”,枣红马心领神会的停了下来。

薛强发现宋怡楠停下了,赶紧的拨转马头,往回走了几步,正好和宋怡楠打了一个对面儿。

“妹妹,累了吗?” 薛强问宋怡楠。

“我的这匹马,跑的时间太长了。本来不是我的坐骑,是中途我弟弟给我买的。我怕时间跑长了,他会出现问题。所以缓一缓。” 宋怡楠说。

“那么我们就慢慢的走一程。等马缓过劲儿来,再向前赶路。” 薛强说。

“你觉得我们跑了这么长时间,距离颖昌府还有多长路,还需要多长时间?” 宋怡楠问。

“我们跑了将近上百里。距离颍昌府也就有二三十里了。正常的时间,半个时辰就到了。现在已经是半夜,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摸进去,我觉得这种事时候。” 薛强说。

“我们利用这段时间,说一说次到底是怎么样?我从来都没有来过。你人熟地熟,帮助我介绍介绍吧。” 宋怡楠说。

“好,这样也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省得到了以后我再帮助你介绍了。梁山寺,我是很熟悉的。小的时候,经常和我娘到庙里进香。长大了以后,经常到梁山寺来与和尚们切磋。主要是比功夫。梁山寺的住持,元觉大和尚一直比较喜欢我。我的功法也得到了他的指点。每年我们家里都要捐献一些香火钱。所以寺里的人,对我们都很熟悉。” 薛强说。

“和尚的功法和你们家传的功法能够融入到一起吗?” 宋怡楠问。

“所谓功法,不外乎是心法和气功。二者合一,就衍生成了功法。虽然各家练功法的门道不同,原理却是一致的。如果说武术的招式和套路,各家有各家的特长。修炼功法却是基本雷同。所以和尚传授我的功法,和我们家传的功法,没有什么冲突。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练习功法,我倒觉得收获很大,相得益彰。所以我比家里其他兄弟的功法要深厚的多。我想这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薛强说。

“功法的练习,哪里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功夫好,练招式好学,功法却难成。你这一身的功力,如果不是,你有慧根,比起别人来,悟得又深。你怎么会比别人功力强大了那么多呢?看你使你们家传统的拳法。一招一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所具有的威力,却是常人不能比的。这就是得益于你功法大成。” 宋怡楠说。

“你说的有道理。妹妹,除了练剑以外,平常都做些什么呢?” 薛强问。

“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所以我必须勤奋。除了练剑以外,还要读一些经,史,子集。但是我很少读女儿经。有的时候,还要写几首诗,填填词。” 宋怡楠说。

“本朝重文轻武。朝堂之上,诗词歌赋。最讲究的就是填词了。妹妹有什么好的词,能否说与我听?虽然我是一介武夫。有的时候,也喜欢这些东西。” 薛强说。

“过去的东西,有什么好说的呢?不如今夜此情此景。月亮作证,也让星星看看热闹。在这茫茫的雪地里,你我各填一阙词。怎么样?” 宋怡楠向薛强发出了邀请。

“好呀!以雪景为题怎么样?” 薛强有了一个美好的提议。

“指定词牌吗?”

“不用。喜欢什么样的词牌,就用什么样的词牌。”

宋怡楠沉思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来说,“那我选《清平乐》。”

“我选一个简单的。《忆王孙》” 薛强说。

宋怡楠笑着对薛强说,“你来听。

《清平乐》

北风呼啸,雪片纷纷掉。银装素裹风景好,月色浓时正高。

两马齐驱快跑,哥哥功夫独到。马踏飞燕凌空,雪中分外妖娆。”

“好词。好一个雪,中分外妖娆。妹妹可算是出口成章了。这一点,哥哥真的应该是甘拜下风。既有雪中景,又有景中人。雪景描绘生动具体。还不忘夸一夸我这个一介武夫,这一身的三脚猫的功夫,被你写的让人遐想。惭愧,惭愧。” 薛强从心中佩服。

“哥哥,这回可看你的了。” 宋怡楠说。

“请妹妹听好。

《忆王孙》

踏雪奔驰故园回,不顾路旁景色宜。白日睡梦顶暮晖。心内急,一步踏进家门去。” 薛强填了一首小令。

“好,好一个一步踏进家门去。哥哥的词,实在是太直白了。不过一看哥哥就是真急了。我们快快的赶路吧。” 宋怡楠说完,坐下的枣红马奔驰而去。

薛强紧跟其后。

薛强在前面骑着马一路奔驰,但是走着走着,却发现前面有几匹马,也在赶夜路。他马上勒住马的缰绳,让马缓步而行。很快,宋怡楠追上了他。

宋怡楠看到他缓缓而行,就问,“怎么突然间放慢了速度呢?不是已经快到了吗?”

“你看看前面,好像有几匹马,也在赶夜路。我们不知道马上到底是什么人。看起来这些人很不简单。” 薛强对宋怡楠说。

宋怡楠顺着他指的方向向大陆的远方看去,夜幕中确实黑压压的有几匹马,也跑的飞快,好像是在赶夜路。

宋怡楠奇怪的问,“这些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薛强说,“我们拐过这条路以后,就已经是直接奔梁山寺。这些人半夜三更赶往梁山寺,会不会是连凤学说的那件事儿了。”

“难道这么巧吗?这些人就是敢赶往梁山寺,去向他们的上司去汇报吗?” 宋怡楠猜测着。

“很有可能。”

“那我们怎么办?”

“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让他们发现我们。然后我们静悄悄的跟着他们。等到了凉山寺的外围,那里是一片树林。我们就把马拴在树林里,神不知鬼不觉的,跟着他们进凉山寺。这样也不用,我们在寺里边找他们了。梁山寺一共七个跨院儿。面积很大,房子很多。如果没有这些人引路,我们可能还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够找到他们。这可是省了我们很多的功夫。”

“就是这个主意。”

“你看前面就到了这片树林,穿过了树林,就到了梁山寺。现在我们两个人,赶紧的进入树林。”

两个人一边窃窃私语,一边打马进了树林。

这是一片黑压压的松树林,林子长得比较茂密。如果在这里隐蔽起来,外边的人,是根本就察觉不到的。薛强对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很是熟悉,所以就在树林里找到了一条小路,然后两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了树上。为了让马安静下来,薛强特意从马背上取出了草料袋。放在马头的下面。

两匹马已经跑了,很长的时间,一看主人为自己的草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吃起来了。

薛强对宋怡楠说,“这条路可以直接穿行到山门的侧面,直通塔林。我们顺着这条路走,很快就会到寺庙的后面,已躲过了眼线。”

“这里你很熟悉,一切都听你的。” 宋怡楠说。

因为薛强穿的是白衣白袍,夜里让人看见很扎眼,所以他从包裹中拿出了夜行衣,套在了自己的身上,衣服的颜色和这漫漫的黑夜融为一体。

宋怡楠本身穿的就是深色的衣服,所以等到他套上衣服以后,两个人就静悄悄地沿着小路直接进入了塔林。

塔林和森林是相连接的。塔林里面也有很多高大的松树。塔林在寺庙院墙的外侧。是原地的大和尚安放的地方。深夜进入塔林,如果没有点儿胆量是不敢进去的。

北风依然在摇曳着树木,松林中传来阵阵的松涛。偶尔有一两只猫头鹰发出渗人的叫声。给塔林无形当中形成了恐怖的气氛。

兄妹两个人,一前一后,快速的行进,在塔林的小路上。很快就来到了寺庙的院墙旁边。高大的寺庙院墙,足足有两丈多高。院墙的旁边,正好有几棵高大的松树。松树的枝叶已经伸进了寺庙里面。

薛强带着宋怡楠,在一棵松树的旁边停了下来。

“妹妹,并没有发现我们。我们走的这条路,是一条超近的小路。我们借助这一颗松树,进入寺庙里边。等到这些人从外面进来以后,我去盯着他们。你就留在大雄宝殿的房脊之上。帮助我周围的动静。如果你发现有不利于我的情况发生,你就学两声,猫头鹰的叫声。这样我就会倍加小心。” 薛强说。

“好,你找到了他们,还有什么行动吗?” 宋怡楠问。

“到时候只能够见机行事了。如果可以下手,我就果断的下手。能够静悄悄的进去,静悄悄的出来。那就是我们两个人的福气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和他们遭遇,我是不会动手的。主要是把他们的情况摸清楚。以便于我们采取下一步的对策。” 薛强小声的告诉宋怡楠。

“好,两个人进去以后,就按你说的办。” 宋怡楠答应着。

薛强听着宋楠楠说完,点了点头。然后,他提起一口丹田之气,来了一个旱地拔葱。“蹭”的一声,一下子跃起了两丈多高,稳稳的站在了树枝之上。然后沿着探进寺庙里的树枝,跳上了寺庙的院墙。在院墙上蹲了下来。

宋怡楠也提了一口丹田之气,和薛强一样,来到了寺庙的院墙之上。

两个人蹲在院墙之上,观察寺庙里的动静。

在寺庙的西跨院,你有几个火把,发出耀眼的光亮。这说明,这个院子里还有人在活动。

正在这个时候,寺庙的大门开了,都进来几个风尘仆仆的黑衣人。

薛强判断,这些人就是刚才自己前面骑马的那些人。所以视线随着他们移动。清楚的看到这些人直接奔西跨院而去。

夜深人静,有一点儿动静,都会引起别人的警觉。所以薛强指了指这些人,又指了指自己。然后一个鹞子翻身,从院墙上翻了下来,离地还有三尺的时候,一个转身,轻轻的落在了地上。

等到宋怡楠也从墙上下来以后,两个人贴着院墙,来到了寺庙最高的大雄宝殿的下面。

薛强对着宋怡楠,用手向上指了指。

宋怡楠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宋怡楠也是来了一个旱地拔葱,一下子飞跃到了大雄宝殿的房脊之上。然后,俯下身来,强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房顶。

薛强点了点头,贴着墙根儿,直接奔向西跨院儿。

薛强到了西跨院儿的院墙旁边,又飞身上了房。

薛强上了西跨院儿的正房以后,发现西跨院的院子里灯火通明。几个夜行人,直接进了正房。

薛强悄悄的揭开房脊上的两片瓦,看到了房间里所有发生的事情。

只见一个身材清秀的中年汉子,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对面站着那几个夜行人。薛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之声。

“大人,我们拦截镇远镖局的人。几乎全部都得手了。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把他们监视起来了。只要他们不向城里闯,我们就不会动他们。等到大人您一声令下,我们在动手。” 其中一个黑衣人说。

“好,就这么办。兄弟们,辛苦啦!” 大人说。

清秀的中年汉子对坐在上面的大人接着说,“郑大人,不知道梁指挥使大人什么时候能到?”

郑大人说“梁大人,还在汴梁城。大相公已经把这边的消息,已经上奏给当今了。朝堂之上的事,谁也说不准。朝廷最后拿什么主意?还要看大相公与太尉大人两个人较量的结果。这两家人,都是太尉的人。虽然太尉打人,对大象不压制了这么多年。毕竟是领兵打仗的出身,文韬武略一点儿都不在于大相公之下。虽然大相公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置,却也要听朝廷的。当今不下旨,大相公也是枉然。虽然我们禁军,授太尉的节制。但是这些年,大相公在我们身上可是没少下功夫。一旦有了消息,还怕解决不了吗?高偏将,我劝你,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少打听这么多事儿。有些事儿,知道的太多了。就是心病。”

高偏将连忙称是。

郑大人又问,“文中,你还有别的事儿吗?没事儿,就好好的休息,养足了精神,一旦有事儿可别耍赖呀。”

高文中唯唯诺诺的答应了一声,然后从屋子里退了出去。和他一起的另外一个偏将也跟在他的后面,两个人一起出了房间。

正房里,只剩下郑大人,一个人了。

薛强把瓦片重新又盖上,然后在屋顶上,眼睛瞄着高文中走去的方向。

薛强一个鹞子翻身,从房顶上飞跃下来。紧紧的跟着高文中他们两个人。

夜里很静,薛强把两个人的窃窃私语听的清清楚楚。

高文中说,“志怀,看起来我们在这里要待上一阵子了。天气实在是太冷啦!兄弟们,把守各个关口,这冰天雪地的,也真够受的。”

“哥哥,不是我说你。吃粮当兵,不受这份儿罪,怎么办呢?我现在最担忧的还是,这样卷入两个朝廷大员的纷争,一边是大相公,一边是太尉大人。真能够有我们什么好果子吃吗?你可知道?虽然大宋朝武将没有兵权,而且重文轻武。但是我们还是太尉大人的麾下。一旦大相公这边有什么闪失。我们这些人,何以相处呢?” 志怀说。

“刘志怀,当兵吃粮听差办事儿。你说的那些,都是上边儿的事儿。谁胜谁负,对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用呢?梁指挥使是大相公的人。他要替大相公办事儿,我们这些人能不办吗?还是小心谨慎的好。” 高文中说。

“文中兄,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你,我吃的是皇粮浜的,是大宋朝的兵。又不是大相公的亲兵,一文一武,对着干。就像你说的那样,我们何以自处呀?” 刘志怀说。

“刚才我就是试探一下郑天明,他可是梁指挥使的左膀右臂。这一次看起来他是铁了心了,要大干一场。现在杀人越货的事儿,还轮不到我们。现在出头露面的都是长威镖局。我们禁军的人,只不过是一个监军的作用罢了。叮嘱一下手下的兄弟,千万手上别沾血。以免以后会秋后算账。” 高文忠说。

正在这个时候,贴着墙根儿走的薛强,听见后边有人登登的,跑了过来。想赶紧伏下身去,把自己隐蔽好。

只见一个兵丁,急急忙忙的在追赶高文中和刘志怀。

兵丁追上了以后,对他们两个人说,“高大人,刘大人,大事不好了。正大人,请两位大人赶紧的回去议事。”

高文忠和刘志怀,转回头跟着这个兵丁往回走,又进了刚才的正房。

等到三个人进了房间,薛强提起了一口丹田之气,运用水上漂的功夫,飞身又上了房顶。在刚才偷听的位置,又揭开了瓦片。屋子里传来了,几个人的商讨之声。

郑天明急切的说,“文中,志怀,我现在得到消息。我们监视镇远镖局的人回来说。这些标局都接到了不知道什么人的消息?都已经改变了路线。现在这些人的动向还不清楚。现在就差连凤学监视的薛强了。在没有查清楚原因以前。请大家切勿急躁。主要是跟踪。而且要射卡口。离这里50里以外,不能够让薛家的队伍回来。一定要把他们控制在外围,不然真的动起手来,我们可就被动了。那些人可不是一般的人,都是成名的江湖人士。必须在解决完厂里的事情以后,在解决外围的事情。你们两位有何高见?”

刘志怀想了一下说,“连凤学盯着的薛强。在各路的镖队当中,武艺是最强的。我分别派出了三波队伍。第一波是一个有经验的镖师。我觉得还是心里没有把握。让他们的正负总镖头,也是常威镖局武功最上乘的人物,带着人,亲自去监视他了。绝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说明这个削强,就是个草包。我们跟踪了他这么长时间,他还毫无觉察。武功再好有什么用?嘴巴子没毛,办事不牢。还是太年轻了。”

高文中却说,“志怀,听郑大人的话,一定要多加小心。薛强这个人,虽然是刚刚的出道。但是在年轻一辈当中,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据说就受过梁山寺的,元觉大和尚的指点。你忘了梁指挥使大人怎么嘱咐我们的吗?这个大和尚身上内功深厚,武艺超群。有道是名师出高徒。所以要千万得小心。”

郑天明对刘高两个人说,“两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现在我的手下,就是你们两个人指挥了。赶紧的,回去休息休息。明天一早你们到各个卡口巡查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如果有变化,速来报我。”

刘志怀对郑天明说,“大人,末将要提醒一下。梁山寺的元觉大和尚和他的徒弟们,虽然已经被我们控制起来了。还要严加防范。他们和薛家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旦走漏了消息,我们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啦。”

郑天明点点头,然后说,“高大人,明天你多加防范。把看呀,这些和尚的人增加一倍。志怀说的事儿,我们还真是要小心了。两位大人抓紧的休息,明天早早的去巡查吧。”

说完话,高文中和刘志怀又从正房里出来了。

郑天明也从书房里进入了卧室,宽衣解带,躺在了床上。

在房上的薛强,听说元觉大和尚已经被他们看押起来了。心里为之一阵。按照他们三个人议论的时候,说的方向,薛强从一个房顶越过另一个房顶,很快就来到了东跨院儿。这里原本是和尚们的起居室。

薛强一个千斤坠的功夫,从房顶稳稳当当的落在了院子中间。走进各个房间的窗户,用手指头,蘸了点儿吐沫,捅破了窗户纸。找了好几个屋子,都没有找到元觉大和尚。薛强这才反应过来。元觉大和尚一定是被这些人单独看押了。那么这些人把他看押在什么地方呢?还是到住持的房间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