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 364、【阳寿】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364、【阳寿】

作者:汉家枫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8: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长回应道:“在下名叫方长,来自中原宁河府。”

三人起身重新见礼,再次坐下。

城隍踟蹰了下,伸手拽过旁边的小碗,吃完了那两块油炸臭豆腐,而后叫过差役,递过去让其洗刷,才松了口气。

他有些自嘲地说道:“方上仙莫要见笑,我只是有些喜好此物罢了,但是平常不好自己去买。文敏知道此事后,偶尔过来时候便带上一份,让我满足下口腹之欲。”

方长点点头笑道:“此为常事,这几年我走过了不少地方,每至一地,但有闲暇总要去品味下当地美食。从这方面来说,我与厉城隍乃至梁主簿,是同道中人。”

既然提到了旁边的梁文敏,三人间的话题便自然到了他身上。

他正在府城里面任主簿之职,不过义军们新势力初定,又没有过多沿袭前朝旧规,官职权责划分尚未明确,所以他还兼职了许多之前有的和之前没有的事情,常年在外面巡视。

作为府里经济最为活跃,并且占据了较大税收比重的地方,这处集市是他经常来的地方,故而也常有机会来城隍处探访。

方长好奇问道:“梁主簿和厉城隍是如何相识的?按理说,凡人和神祇之间,应当没有多少直接接触的机会才是。”

梁文敏眼神有些陷入回忆,他缓缓讲述道:

“我其实就是本地人士,年少时候是个浪荡子弟,平日里呼朋唤友,游手好闲,还时常惹事。”

“后来遇上些事情,结果是‘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那些狐朋狗友一个伸手的都没。受到此打击,方才知道之前的天真,顿觉之前所为可笑,遂有了模糊志向,于是向周围乡里所称颂的贤人去请教。”

“得到指点后,我借着以前上私塾的底子,卖力气赚钱买书来读,又四处寻人请教,几年后竟有所成,于是参加科举,得了个末流功名,补为小官。结果,由于我太过清廉,被同僚、上官、手下同时排挤,事情做不下去。”

“后来久困,干脆辞职不干,回乡里来。只是骤然失了生活目标,变得有些厌世,终日里纵情山水田园。前年秋天,我正在自家那几亩田里干活时候,恰逢厉城隍外出巡游,看到我与众不同,因好奇上来搭话。”

“结果我那天福至心灵,简单闲聊后,叫破了厉城隍身份,恰好性格相投,便成为朋友,经常互相拜访。后来此地起兵灾时候,也是厉城隍庇护了我,让在下免于蒙难。”

“后来义军前来,涤荡宇尘,还了此地一片太平。我见他们行事规矩,便报上自己曾经经历,投身做了个主簿,每日间忙碌倒也过得很充实。每过一段时间,我便来此处拜访下厉城隍。”

方长点点头,赞道:“浪子回头金不换,梁主簿这番经历,也算是传奇事情了。不过,阁下身为凡人,来拜访的时候,是如何进来的?”

“点上一束香烛,城隍便知道我来了。”梁文敏笑道:

“如今有了这些见识,神仙之事,已经不再是秘密,甚至自诩有几分眼光。但依然没想到,在小摊上碰到的人,竟然是仙家当面,之前丝毫不能识别出来,是在下走眼了。”

旁边厉城隍则插言道:

“正常,方上仙修行已臻化境,甚是神异,便是我也是先意识到来人不凡后,才察觉到异样。”

有阴差候在门口,见里面几人将杯中茶水喝完,便拎着壶上前添了一圈,再次退下。

方长端起茶杯品了下,放下杯子说道:

“今日前来时候,看到城隍庙里面也有兵灾痕迹,外面街道上更甚。听描述,此处之前很是混乱?”

梁文敏苦笑了下,用本地软绵的口音说道:

“可不是嘛,短短几个月,府城上面的旗帜变换了六七次。自从之前州府官员忽然作风怪异,后来干脆起兵互相攻打之后,但凡手里有些恶徒的,皆聚集起来携裹百姓,妄图割据一方。”

“那些来来往往旋起旋灭的‘大王’们,各个无恶不作,有的四处掳掠,有的贪财暴敛,有的荒淫无度,下面的兵士们更是不堪,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刚刚说了,我还是在城隍庇佑下,才免了杀身之祸。”

城隍舒了舒身子,叹道:

“我在这里任职已经有三百余年,从未见过如此混乱的景象,只是我职权所限,没法太过干涉俗世事情,着实让人痛心。”

“还好现在的义军打了过来,将那些草头王们一扫而空,又纪律严明、行事有度,俨然新朝气象。按照书里所说,这是改朝换代的势头,往往在王朝初期才会有这种法度井然之貌。”

“也不知道义军们以后会不会得天下,他们能否将这份法度长久保持下去,也是未知之数。不过,此事甚难啊……按照经验,世事终究会败坏下去,或许有某些规律在其中,可称之曰道。”

旁边梁主簿道:

“我如今已经在义军中任职,接触的更多些,如今这里的户口赋税,只有以前的四成,估计还要数年才能恢复。义军中确实纪律森严,又吸收了许多仁人志士,如今这幅样子很好。”

“按照以前历朝情况,吏员还是会多以本地人为主,主簿之职甚至可以传家。不过上面正在商议,使用异地为吏之策,若是施行,估计会让败坏速度慢上许多,毕竟地方败坏往往自吏治始。”

“只是如此一来,我或许不久之后就会被调到远处,不知道能常来此处探望的时光,还有多久。”

厉城隍安慰道:

“路途不怕遥远,我们大可以使用书信往来交流。我们神祇长生,时间多得很,梁主簿你也尚有六十一年阳寿,只不要不出大意外,我们之间的朋友缘分还有很多年。”

城隍庙里面,虽然存放着治下所有人的阳寿,但那只是理想值,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准确的。毕竟这个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注定不变,人们的行为不是,行事结果不是,阳寿自然也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