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 202、【烧炉玻璃才符合身份】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202、【烧炉玻璃才符合身份】

作者:汉家枫竹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1:08: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殿地基里面掺了许多石灰,这需要的量很大,几乎消耗了方长所有的存货。

云中山里有许多大木,不过这几座屋子并不算太高大,方长只是伐了些直且长的回来,作为前面台阶上的廊柱。

其实正殿的门窗,方长已经造好,不过还放在工棚里,它正需要自己现在制作的东西来配合。虽然弄成雕花窗,贴上自制的竹纸当窗纸也行,但方长反正在山间无事,便随心所欲起来。

炉子的造型很别致,借鉴了冶铜窑炉的反射之类保温措施,用了不错的烟道,但却有一内一外两个炉室,一个是使用陶瓷烧制的大型坩埚,另一个则是靠外的普通炉室。

特殊的炉体结构,能够让炉室温度超越火焰温度,从而炼制之前难以融化的东西。

他准备尝试着烧些玻璃。

原料已经选好,从山中采来的大块石英石、大块大理石,用锤子砸碎。从冬天所挖出洞里取来的含碱卤水,用多种步骤提取出不算纯的纯碱,和石英石大理石按照比例放进陶瓷锅中后,他便在窑炉中生起火来。

虽然各项原料融点很高,但是作为混合物的玻璃,本身并没有固定熔点,且会在较低的温度融化。

实验几次后,终于灵觉中知道自己会此次成功。

这炉煅烧了许久,方长赤手拽开滚烫的观察口,发现陶瓷坩埚中的原料,已经混合在一起,只是较为粘稠。

他轻轻关上了观察口,继续对炉体保温,使里面温度上升。因为接下来的步骤,玻璃溶液流动越佳越好。

工棚里储藏了大量金属,其中就有铜矿的伴生矿,锡和银。

方长挑了许多锡块,拿到炉边,放进另一个较大、已经加热但空置的炉室里,静静地看它融化。

金属锡的熔点很低,甚至远低于木柴火焰的温度,因此它是人类应用较早的几种金属之一。

唯一的问题是,这散发着烟气的窑炉,有些破坏这崖上画风。方长准备回头弄个小院,将工棚和几座窑炉围起来。

工具已经做好,类似长长的青铜马勺。

再次拽开观察口,方长在窑炉内,快速舀出通红的玻璃汁,倒在已经融化成银白小池的锡汁中。

由于比重问题,玻璃漂浮在锡的表面上,形成均匀的一层。又由于玻璃开始融化的温度,远高于目前锡汁的温度,因此玻璃层开始渐渐冷却凝固,却又能持续加热锡汁,使其维持液体状态。

“当初发明这个方法的人,一定是天才。”方长心中暗道。

待玻璃层凉下来凝固住,他伸出手,轻轻捞出滚烫的玻璃板,在手中观察。或许是哪种原料不太纯净,制作好的玻璃板有些绿颜色,还有细小气泡稀疏地分布其中。

但方长已经很满意:

“真不错!”

回头切割一下,便能装在大殿门窗上。

他继续打开观察口,舀出玻璃汁倒入锡上。由于修行有成,他的手很稳,对于重量的感受很细致,观察能力又入微,于是造出的玻璃薄厚十分一致。

而且放在锡汁上面,玻璃冷却的速度均匀,不容易破裂。

崖上窑炉的烟气依然在冒出,方长将一块块平板玻璃,轻轻在旁边戳好。

他拥有的木炭再次见底。

………………

春暖花开时候,也是播种的好时节。

方长每次下山后,遇到售卖种子的人时,总要掏钱买上一些。所以他手里的作物种子,比他栽种过的,要多得多。

去年的收获他也留下了种子,包括种过一季的瓜果蔬菜,包括高粱和谷子。

高粱已经屯了不少,等今年丰收后,或者可以自己酿些酒。

除了粮食蔬菜瓜果之外,方长还买了许多花种。

之前他就将一半的田地,种上了花。

春日里,他扛着锄头铁锹,在清理田地,准备新一年的播种。花朵已经被移栽到了别处,今年还可以种上一些。

正在忙碌时,他看到后山方向有动静。

却是许久不见的刘阿牛。

他并不似寻常牛,正在双脚直立,挎着个草编袋子朝这边走——只是因为没穿衣服,有些不雅。

远远地他也见到了田中方长,于是面色一喜,加快脚步跑过来。

“师父,您回来了!”

阿牛已经是自己的记名弟子,不过方长看了看他头顶气色,微微掐指,发现这段师徒缘分,距离缘尽结束已经不远了。

方长拄锄站在田地里,笑着看刘阿牛奔过来。

“怎么从这边上来?”

“我体重太大,身形还夯笨,即使可以这样行走,也怕踩坏了崖边的栈道,所以从后面绕过来。”阿牛说道。

方长没有问他去了哪儿,不过心地实诚的阿牛说道:

“我这段时间在云中山里转悠,大致于仙栖崖北面的广阔地方,去造访了下故旧,同时在山里散心觅食。”

“现在见树抽了绿枝,想着崖上田地需要人耕钟,便回来准备给田里翻地播种,没想到师父您也已经回来了,这可真是好事儿。”

方长点点头,笑道:

“既然你回来了,那便先不急,回去歇息一天,明日再说。”

而后他扛起锄头,带着阿牛回到屋子处,放好工具和阿牛聊了半日,有时问问他这段时间的见闻,有时候解答些对方修行上的小问题。

“师父,俺去年就寻思,崖上空地如此广阔,土地又肥沃,何不多开上几亩田?也好多种些东西。”

“好啊。”方长自无不可。

第二天一早,师徒二人在崖上,用灰划了线,便开始犁开地面松土。

开田难度不大,但是后续耕种是精细活计,一块新开的荒地,要耕种上两三年才会成为熟田。伺候土地也有多种做法,山下人间由于人丁滋生,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精耕细作之法,就为了在有限的田地上,种出尽可能多的粮食。

“去年的熟田种谷子高粱,还可以种点麦子,今年新开的田种豆子,可以肥田。再给您留下两块,一块种蔬菜瓜果,一块种花。”

对于耕种,阿牛有很多想法,娓娓道来。于农事之道上,多年劳作被耳濡目染,且身体力行之下,他比方长更为专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