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异世界征服手册 > 第三百零八章 天宫之内(二)

异世界征服手册 第三百零八章 天宫之内(二)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潘,你说这空间究竟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力开凿出来的?”

听到李百安的问题。

潘建伟院士先是一愣,旋即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了然。

其实不仅是李百安,潘院士自己也曾经仔细的考虑过这个问题。

只见他斟酌了一番,说道:

“李老,我个人认为这处天宫——包括整个空间在内,完全由人力开凿的可能性不大。

我倾向于这处空间是原先就存在的天然区域,当然了,最开始空间可能处于那种极为混乱的初始态,没有物质,只有边界。

后来上古的修行者或者张道陵对这块区域进行了改造,最后才落成了天宫。

因为空间结合能这概念,和传送阵在性质上其实是类似的。

有一就代表着能生二,二生出三,最后生出万物。

能凭空完整的创造这个空间的文明,明显已经处于了‘三’与‘万物’的门槛。

理论上来说只要能量足够,制造空间基本上和复制黏贴没多少区别。

但根据我们这段时间的收集到的信息.....

本土除了青城山外,似乎并没有再发现其他的异空间入口,甚至连灵气和y粒子都没发现。

要知道,连几千万年前的恐龙都有化石呢。”

正如潘院士所说。

过去几天内,在确认了青城山上空存在有天宫的消息后。

核心层在极其重视天宫“爆破”的同时,也再次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第二轮采样收集。

同时比起第一轮的目标广泛,这次的目标则要明确并且精细的多:

那就是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

华夏虽然地府广袤,面积高达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但抛开诸多城市主体以及两河流域,有名有姓的山其实也不算很多,统计起来并不是很难——起码对于国家力量来说确实如此。

加之如今导束设备已经清晰的刻录了y粒子的信息,理论上哪怕有一颗y粒子都能被检测到。

如今距离林子明等人来到青城山已经过去了八天,第二轮名山采样也进行了大半轮。

然而无论是小有名气的闽省太姥山、赣南齐云山。

还是三山五岳中的庐山、黄山。

亦或是传承悠久的武当、龙虎,都没有发现灵气与y粒子的影子。

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名山大川之中,存在大量道统天宫或者地宫的猜测。

至于国外的可能性......

说实话其实不高。

因为无论是灵气这个体系还是张道陵这尊人物,都是属于再正统不过的华夏文化形象。

西方那些巫术圣光啥的就不说了,哪怕是隔壁霓虹的高天原,和华夏自古流传的修行概述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果说“仙”和“强大修仙者”只是同一个概念在认知领域出现的差异称谓的话,那么霓虹那些鬼神可就完全不是一个画风了。

另外。

古代时期的华夏先民对于外邦其实有着一股源自传承带来的优越感,化外蛮夷就是古时候留下来的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华夏本土发现的遗迹很多,那么不排除国外还真有那么少数几座类似‘海外仙岛’的神秘之地存在。

但眼下本土名山翻了足足一大半,却只找到了青城山的一座天宫,那么国外存在遗迹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不高了。

就像一个人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富裕,那么他可能经常去接济一下流浪的穷苦人。

但如果他自己月月贷款都还不了,你让他每天下班去给流浪汉买个汉堡?

现实生活中不排除有这种人存在,但真没多大普适性。

况且就算国外真的可能存在天宫,兔子们也做不到去人家的地盘上收集不是?

如今本土半圈搜下来,也就只剩下秦岭、昆仑、太行这几座山脉没搜索完毕了。

可以这样说。

眼下的青城山天宫,就是兔子们唯一掌握的孤本!

或许是打开了话匣子的缘故,潘院士难得又多说了几句:

“其实天宫的问题不仅只有您提到的疑问,此外还包括了大量的未知状况。

例如产生y粒子的微生物生在哪里?

它们是怎么出现的?

天宫又是如何破碎的?

这些情报都非常重要,但咱们目前都一无所知。”

看着一股脑儿把疑问撒出来的潘院士,李百安也面色沉重的叹了口气。

还是那句话。

在接触过大莫界的修行概念后,兔子们对于本土发现这种修行遗迹其实是没太大抵触感的。

反正哪怕有上古修行者曾经存在,他们也只是强大的人类个体,而非先天仙神。

在这种前提下。

哪怕你强大到一指碎山河,那也是由弱小的个体慢慢成长而成的,而非先天的固有阶级。

但另一方面。

天宫所衍射出来的问题不仅是本土曾经有过超凡文明存在这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它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些倒塌的残垣断壁绝对不是一个健全文明应该具备的情况——这是任何一位鲜为人都能做出的判断。

就算空间只是张道陵后来借用的,那他也总不该留下一堆烂石头在那边吧?

因此究竟是青城山这一处天宫因为某些原因出了变故,还是它背后代表的那个文明出了事儿?

前者还好说,但要是后者......

那就有些细思恐极了。

当然了。

路要一步步走,眼下兔子们才刚进天宫呢。

最起码要先把天宫内的基础信息给收集清楚,才能进行下一步环节。

而就在二人交谈间,检测器也正好来到了天宫边缘。

这次考虑到天宫内可能出现各种复杂的情况,兔子们特意准备了温感型的探测器。

也是某种当前航空前端的技术储备,与祝融车有些类似。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是218k,也就是-55℃左右。

其中最低的冬天时可以达到-133℃,最热的夏日白天将近27℃。

天宫内的温度不过零下七十多度而已,和火星的条件比起来简直是毛毛雨。

因此这种温感探测器在天宫内不但行动的很挺松,采样的精确度也非常高。

此时此刻。

探测器抵达的是天宫左侧区域的边界。

这处边界的地面上同样倒落着不少残垣断壁,不过比起天宫主殿,这里的建筑明显要低矮的多。

例如在探测器当前位置的左前方,可以看到一个早已干涸见底的池塘,内中堆积着大量的尘土。

别看这些尘土不太起眼。

只要能搞清楚天宫内物质的变化规律,通过技术手段未尝不能还原判断出底层堆积的年代。

随后潘建伟院士亲自上阵,控制着探测器来到了池塘边。

看着视频中灰暗的边界,潘院士又看了眼主控台上的数个按钮。

随后他略微迟疑了几秒钟,按下了一个紫色的按钮。

片刻后。

探测器咔的一身,顶部的露(防和谐)出了一个类似枪管似的东西。

然后.....

滋——

喷起了水。

.......

注:

求月票,现在去码第二章,今天能码多少发多少

还差108票啊啊啊啊啊,我想抽奖啊啊啊啊啊啊啊!!!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