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异世界征服手册 > 第二百三十七章 穿不透的冰棺

异世界征服手册 第二百三十七章 穿不透的冰棺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冰棺外部的阻隔带已经被清除,不存在任何物质或者关卡方面的阻挡。

所以抬棺出土的这一道流程,意外的成为了整个挖掘项目中最轻松的一部分:

魏凡一个人单手扛着冰棺,沿着挖掘好的通道直接来到了地面,连起重设备都没用上。

至于那具剩下半截下巴的骷髅,则被勤务人员严密的专盛到了另外一个封闭的箱子中,一同被运回了地面。

待所有专家组成员离开后,张亚青带人开始对密室进行了全方位的清检。

一个小时后。

张亚青返回地面,对林子明报告:

“林上校,我们已经对密室进行了严密检查,人力、仪器和神念都运用上了,保证不存在任何遗漏。

除了咱们先前已经发现的一个伴随在骷髅边上的空间袋外,密室内只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瓷罐。

瓷罐里装着一些应该是骷髅生前服用的丹药,其中有几颗药丸保存还算完好,不知道是因为药衣本身的保护性强,还是因为密室内氧气浓度不高未被氧化。

这些瓷罐已经被我们严密分存,和骷髅放到了一起。”

林子明微微颔首,正准备说句辛苦了。

结果他忽然注意到张亚青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便主动问道:

“亚青同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张亚青迟疑了一会儿,说道:

“林上校,是这样的......

我们还在骷髅的身体左侧发现了几个下沉的凹槽,差不多三四厘米左右,看上去应该是某种瓷砖大小的板材垒压的痕迹。

但我们在周围并没有发现符合的目标物,因此我们猜测......那东西如果真的存在,很可能被放在了空间袋里。”

听到这番话,林子明脸上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几秒钟后拍了拍张亚青的肩膀:

“这个情况我会多加注意的,张连长,这次你们辛苦了,十来天都没怎么休息了吧?

看你这黑眼圈...套个皮套都能去演滚滚了,赶紧下去补补觉!”

张亚青闻言挠着头嘿嘿一笑,随后立正敬礼:

“是!”

看着转身离去的张亚青,林子明笑着摇了摇头,同时下意识捏了捏手中的空间袋。

张亚青的意思其实很清楚:

能让疑似莫家三祖的骷髅放置在密室中的东西,如果不是基础的生活、修行用品,那么剩下的可能无外乎两种:

价值很高的已知物品,或者来历未知的不明之物。

因此如果在空间袋中发现了符合条件的东西,那么还是可以适当给予一些重视度的——先前魏凡曾经简单探查过空间袋,里头的零碎东西很多。

要是没有张亚青的提醒,说不定兔子们就会因为什么原因把符合条件的那个东西给忽略了。

等张亚青离去后半小时,完密室中的物品也全部被分类封好。

随后林子明亲自带队出发,将它们通过直升机运送回了生命实验基地。

抵达基地后,几件物品被迅速归类送检。

疑似莫家三祖的骷髅被送去分析起了生前年龄和死亡时间,冰棺则被运送到了植生实验室中,与空间袋和几瓶残缺丹药瓷瓶、药丸放在了一起。

此番负责检测的依旧是王蔷带领的科研团队。

在继L17修炼体系的研发以及妖兽晶是固态灵气的解析结论出来后,王蔷团队在整个基地的地位已经拔高到了前十的序列。

属于那种别人见面会主动打招呼说句“王研究员”或者“王博士”的情况——别以为薪火营地里就没人情世故,这东西只要有人类集群在就不会少,营地内没有的是各种黑幕和排资论辈的潜规则而已。

加之王蔷背后有个国内生物学top3级别的林立随时可以提供技术支撑,所以目前有许多项目都是由王蔷团队负责进行解析。

这可不是林立以权谋私,而是王蔷他们通过自身的成绩获得了组织上的信任。

几件东西被送到实验室后,首先被分析的自然是冰棺。

这可是整个项目的最核心,但凡有点智商都能看出来这玩意藏着大秘密。

“啧啧...睡美人啊.....”

解析设备调试阶段,王蔷看着冰棺中漂亮的不像话的女孩,悄悄用手捅了捅自己的师姐李妍:

“妍姐,你看这姑娘的皮肤好好诶,跟自带美颜滤镜似的,没有眼袋也没有法令纹,嘿嘿...好想上去摸一摸啊。”

李妍赞同的点点头,随后忽然想到了什么,走到冰棺的下半部分区域,目光从小女孩的双腿开始缓缓往上移。

过了一会儿,她略显失望的收回目光,切了一声:

“切,明明是裙子却看不见庞次,这冰棺的机制这么严谨的吗?”

王蔷:“.......?!”

随后李妍干脆利落的一揽短发,指着边上冒着绿光的SIMS仪器说道:

“ok,离子质谱仪调试好了,咱们开工吧。”

王蔷见状只好将喉咙口的那口槽压下去,专心仪器进行起了最后的校准环节。

这次王蔷她们团队选择的仪器依旧是SIMS、也就是二次离子质谱仪。

Ar 离子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轰’下任何固体体表碎片的——目前最尖端的Ar 离子束甚至能作用于气体,将37.9%浓度的氢气轰下来一部分。

先前提及Ar离子的时候,曾经有鲜为人同学发出过疑问:

那就是“Ar是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不得也不失电子,不能形成离子——这是初三化学的原话。”

这怎么说呢......算是初高中教材的局限性吧,初中概念确实只要知道Ar不能形成离子就行了,不需要太过严谨。

实际上Ar离子是可以制备的。

只要将电场中阴阳两极间电位达到临界电离电压后,通过其中的气体分子分发生电离,其气体分子的最外层电子就会被剥离出来。

其中一部分射向阳极,另一部分由于洛伦兹力的作用环绕磁力线运动而被束缚在靶附近。

这部分环绕的电子在加速运动中获得了极大的动能后继续与气体分子碰撞,就可以撞击出更多的电子和Ar正离子了。

其实初高中教材中有很多解释不全面甚至错误的地方,除了Ar离子外,化学选修三教材46页上还提过“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而实际上臭氧却并非如此。

有譬如某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钓鱼佬,就特别喜欢告诉告诉非理工科的熟人两件事:

1角速度不是标量

2角速度不是矢量。

然后就看着他们一脸懵逼的样子(σ???)σ......

咳咳,言归正传。

视线再回归实验室。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蔷开启了离子质谱仪,对准冰棺发射出了Ar离子束。

然而四十多分钟后.....

看着质谱图上的一片空白,王蔷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无法解析冰棺样本,微观密度超过了妖兽晶,甚至有可能是目前已知分子结构最坚固的物体。”

实话实说,质谱仪的失败在科研小组的预料之中。

毕竟目前质谱领域的离子束本身就还处于发展阶段,并不算一个完备的领域,最优的离子束已经争论了二十年了,几乎三四年就会一变。

哪怕在本土中,也有很多是离子束无法分析的样本。

譬如超硬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或者夸克-胶子超流体的物质,目前离子束也基本轰不开。

所以冰棺无法被解析,不代表它就是传说中的暗物质。

暗物质那是你根本找不到它,而冰棺只是肉眼看的到但暂时无法解析它的微观结构。

随后李妍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要不......咱们上中微子试试?”

中微子,它是目前已知穿透力最强的粒子。

这玩意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具体的概念已经在光门的囊泡理论时提及过,这里便不再赘述。

这里只再提一个冷知识:

就在你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于两千万记的中微子从你的身体内以几乎是光速的速度穿过了。

中微子和Ar离子不一样,目前中微子束的捕捉率只有千万分之三,所以基本上是不用指望它能够解析出什么信息再传递回来的。

李妍提出中微子尝试的原因只有一个:

确认冰棺是否能阻隔中微子!

如果中微子能被这么‘薄’的一具冰棺阻隔......

那么便可以说明冰棺之中不存在原子空隙,性质无限等同于一个完整的‘最小粒子’。

甚至于某种意义上接近......

光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