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亮剑搞援助 > 第六百零九章 你小子还真是有点东西!

赵刚点头道:“那军官的事情,你就自己向总部请示吧,但是我估计最近各部队都在扩编,能分给咱们的军官应该不多。”

“不一定。”王德厚却是摇头道,“分配营连级军官,总部肯定是优先考虑咱们新一团。”

王德厚在总部当作战参谋的时间有点久,对总部还是比较了解。

最近一年八路军扩编了不少的主力部队,特别是129师的主力部队,都是以万为单位扩编。

这样的情况下,中层军官特别是团、营级军官就很缺乏,一名从抗大毕业的优秀的团、营级军官,各军区都在抢着要。

但是王德厚却知道,总部那边对新一团的发展很重视。

只要李云龙开口,总部首长一般都会把优秀的军官往新一团塞,甚至还把主力团的团长邢志国,都派到新一团来当副团长。

因为总部首长很清楚,只有新一团强了,发了更大的财,总部才能发更大的财。

但是新一团发展的速度也不宜太快,需要有所控制。

“这倒是!”邢志国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那军官的问题解决了。”赵刚道,“按照咱们新一团每营2000人的编制,咱们新一团又得扩编七个营!”

眼下新一团最缺的是营级军官,而且是那种优秀的营级军官,比如营长、副营长和教导员。

至于连级军官,新一团倒不是很缺,可以从副连长和排长升任。

经过进攻第36师团和这次反扫荡战斗,有不少的连排级军官立功。

“咱们现在新一团共有二十二个营,其中十一个步兵营,再加上七个步兵营,那就是十八个步兵营。”

李大团长神色极其满意的说道。

一个步兵营2000号人,装备清一色的外国半自动火力。

每个步兵营的兵力,跟其他兄弟部队的主力团差不多。

但是每个步兵营的火力,至少是其他团级主力团的四五倍以上,弹药管够。

这也就是说,这一波扩编下来,李云龙的手里光是主力步兵团就有十八个!

赵刚、邢志国和王德厚闻言,不禁心头越发火热。

新一团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距离第二次打太原不远了。

“部队发展起来了。”李云龙却又忽然摇头道,“但是我总感觉步兵营的火力还是不够。”

就这火力,还不够?

赵刚与邢志国和王德厚忍不住面面相觑。

赵刚笑问道:“你小子不会是火力不足恐惧症又犯了吧?”

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个词还是赵刚从陈峰那听来的。

问题是现在新一团的火力很强悍,李云龙怎么可能还会有火力不足恐惧症?

“我是感觉咱们的火力还是有点不足。”

李云龙点了点头,也没有否认:

“你们算一算,咱们现在步兵营是11个,扩编之后步兵营是18个。”

“但是咱们的炮兵营只有3个,外加一个团部直属重型榴弹炮连。”

“11个步兵营的时候,这些步兵营作战的时候,可以靠炮兵营提供火力增援。”

“但是咱们有18个步兵营之后,炮兵火力就有点不够用了,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这么一说,赵刚、邢志国还有王德厚顿时就明白了。

邢志国说道:“团长,你的意思是,给咱们每个步兵营,配一个单独的山炮连?”

李云龙赞许的看了邢志国一眼,说道:

“没错,鬼子的步兵联队,一般会配一个炮兵中队,装备九二式步兵炮和75毫米山炮,像甲种师团的步兵联队还有速射炮中队。”

“咱们各步兵营的单兵和迫击炮火力,是要远比鬼子步兵联队的迫击炮和掷弹筒火力强悍。”

“但是缺乏攻坚能力和75毫米火炮压制。”

“我打算给各步兵营都配一个山炮连。”

虽然李云龙说是山炮连,但是赵刚、邢志国和王德厚都清楚,各步兵营下辖的这个山炮连起步就是4门75毫米山炮,上不封顶。

邢志国说道:“但是咱们现在没有那么多山炮。”

扩编完成后足足18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按照最低配4门山炮,那就是72门山炮,这已经是一个山炮旅。

“先这样计划着。”李云龙道,“咱们有陈老板,还怕弄不到72门山炮?”

“这倒也是。”邢志国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团长,咱们不是在大同机场和太原武宿机场附近,藏了一些山炮和炮弹吗,要不要去弄回来?”

经邢志国这么一提醒,李云龙也想到了那批山炮。

“暂时不弄回来。”李云龙目露思索,而后说道,“过一段时间派炮兵去给炮做一做保养,防止山炮生锈就好,说不定咱们18个步兵营的18个山炮连,就靠这批山炮和炮弹了!”

邢志国赞同道:“华北方面军肯定会补充飞机,冈村宁次那个老鬼子,肯定会将飞机优先装备给第一军,到时候咱们发财的机会就来了。”

众人眼神中浮出一抹期待,干掉一架日军飞机的价格是3门75毫米山炮。

如果再干掉一些鬼子飞行员,那就更赚。

李云龙点头:“关于咱们新一团未来的发展,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又献了几条策,完善了关于新一团今后的发展计划。

而后,李云龙看向赵刚,问道:“老赵,关于晋西北根据地的建设,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这一块以后肯定是要交给赵刚去干的,像李云龙、邢志国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军事上,王德厚也可以辅助赵刚。

赵刚说道:“关于根据地的建设,我觉得主要在三个方面。”

李云龙问道:“哪三个方面?”

“经济、农业和工业建设。”赵刚说道,“经济建设就是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兴办像烟、茶和酒厂,让货币流通起来,农业建设很好理解,就是大力发展农业,农业是咱们根据地的根本,虽然陈老板提供了粮食,但是咱们自己也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加上陈老板提供种子和肥料,明年咱们晋西北根据地一定会丰收,最后就是工业方面的建设,咱们晋西北根据地,也可以把兵工厂、钢铁厂、洋灰厂等工业给搞起来。”

李云龙闻言,神色极其满意:“哈哈哈,老赵,你小子还真是有点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