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寒门宗妇 > 第一卷 第155章 “打秋风”的亲戚

寒门宗妇 第一卷 第155章 “打秋风”的亲戚

作者:雨山雪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10 19:5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止戈院内,燃灯照明,余几分闷湿的静。

陆曜横臂遮目,半倚在贵妃榻上,玄色锦袍松松垮垮褪了半肩,露着肌理分明的锁骨,呼吸匀长,闭眸假寐。

陈稚鱼令愿柳去厨房端了碗酸梅汤来,玉勺轻搅,琥珀色的汤汁晃出细碎涟漪,浅浅啜了一口,喉间那股翻涌的滞涩才稍稍压下。

她抬眼便望见他,长睫在眼下投出淡淡阴影,明明近在咫尺,偏生方才归途中他那句低哑的那句话。

此刻倒像隔着层水汽,朦胧得抓不住,掌腹无意识抚上小腹,那里依旧平坦,却似有若无地缠着一缕说不清的牵绊。

怔忡片刻,她终是抬手扣住自己的腕脉,三指轻搭,凝神细听。

起初只觉脉象如常,待静下心来,那丝极细微的滑脉便若有似无地缠上来,像初春刚冒头的草芽,怯生生又带着股韧劲。

陈稚鱼眼皮狠狠一跳,呼吸猛地一窒,忙撤了手,隔了半晌再搭上,反复探了三遍,那脉息愈发清晰,不知是她心理作用还是脉象无疑,此刻竟有如珠走盘之相。

好看的眉峰瞬间蹙起,眼底翻涌着惊涛骇浪。

她行医问诊也非闹着玩的,望闻问切更是从未出过差错,此刻引以为傲的本事却像生了锈,让她指尖发颤,竟生出几分茫然无措来。

医者不自医,原来不是妄言。

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胀得发慌,分不清是惊是惧,是慌是喜。

贝齿轻咬着下唇,直到尝到一丝淡淡的腥甜,那紧蹙的眉头才慢慢松开。

静默半晌,她对着空蒙的窗棂吐出一口气,唇边缓缓漾开一抹极浅的笑,带着点劫后余生的恍惚——

若是真的,便是桩天大的好事。

若是假的,那就只当是她一个人在心里演了场兵荒马乱,过后拂袖,依旧是那个冷静自持的陈稚鱼。

这些时日,他总像不知餍足的兽,夜里缠得紧,锦帐之内往往是烛火燃尽又重燃,他低哑的喘息混着她的轻吟,在寂静的夜里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他们从未刻意避忌,便是有了,原也该是寻常事。

可目光落回榻上那人身上,陈稚鱼忽觉心绪纷乱如麻。

真有了这孩子,她该如何是好?

哪怕此事早已做了准备,可真当这一天到来,她也还是会无端心悸,无知无措……

她尚不知如何做一个母亲,她有些害怕,也有些期待。

原对母亲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或许只有自己生过孩子,感受过那样的感觉,才能知道,当年她的母亲生自己,是何样感觉?她的内心,期待多过惶恐,欢喜大过畏缩。

柔色的琥珀眼眸望着陆曜沉睡的侧脸,指尖在腕间轻轻摩挲,只觉这止戈院的静,藏着这般汹涌的波澜。

他想要孩子,若这时候来了,他会很高兴吧。

……

华灯初上,陆家后花园里早已悬起串串朱灯,烛火摇曳,将空旷的庭园照得如同白昼。穿过后园月洞门,便是府中自设的戏台,今日特意从“梨园”请了班子来,听说那班底唱念做打样样精湛,编排的戏目更是新奇有趣,最擅暖场,断不会让这良夜冷了场。

戏台之上,先时排定的《麻姑献寿》《郭子仪上寿》已依次演过,锣鼓声歇,戏班管事便捧着戏录册子下来,请诸位贵客点戏。陈稚鱼捧着册子,先敬给身旁的罗老夫人。老夫人眯眼瞧了瞧,点了出《牡丹亭》,笑道:“听听那痴情儿女的故事,也好。”

册子传到江舅母手中,她略一沉吟,点了《小姑贤》,想来是偏爱这等家常和睦的戏文。再往下传,陈握瑜翻了两页,没多言语便递了出去,后面便有人点了《打龙袍》,一时众人各随心意,倒也热闹。

待册子流转到云婵面前,她眼波流转,指尖落在《西厢记》上,轻轻一点;沈木兰性子爽朗些,直接点了《女将神》,要瞧那巾帼英雄的风采。

此时戏目已足,陈稚鱼将册子合上,转首便见江舅母正望着自己笑,她心头微动,也笑着凑过去,听舅母说些家常闲话。

江舅母瞧她面色红润,眉眼间带着几分柔意,便想起方才进园时的情景——远远望见陆家公子牵着婉茵的手,脚步都依着她的快慢,缓步徐行,直到走近灯火明亮处,才不着痕迹地松开。

那般默契亲昵,可不是装出来的。江舅母暗自点头,心里便踏实了几分。夫妻情分如何,人前的模样作不得数,倒是这些暗处的细节,才藏着几分真章。

台上丝竹再起,咿咿呀呀的唱腔漫开来,将满堂宾客都裹进戏文里。

陈稚鱼与江舅母坐得近,借着这戏声掩护,倒有了更多闲话说,句句都离不了寻常日子的温暖。

江舅母凑近了些,用帕子掩着口,声音压得极低:“自你嫁进京城,咱们娘俩也有许久没说过私房话了。一直想问自你成了亲,在陆家过得如何?”

陈稚鱼心头一热,那些积压在心底的话——初来时的伶仃,偶尔的委屈,还有藏不住的甜蜜、酸涩,一时间如潮水般涌上来,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抬眸望进舅母眼底,那笑意里藏着的忧虑,像根细针轻轻刺了她一下。

小时候手指被草叶划个小口子,都要举着哭兮兮地跑到舅母跟前求安慰。

可如今才真正懂了,那句“报喜不报忧”,原是嫁人后才学会的功课。

她勾了勾唇角,微微侧过身,发髻上的缠丝流苏钗随着动作轻轻晃,碎光落在舅母手背上。

“刚来那阵子,总有些水土不服,夜里头常想家,不过日子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她声音温软,带着几分温软:“嫁进陆家,才真真切切有了个归宿,舅母您也瞧见了,夫君待我极好,未叫我受半分委屈。”

江舅母静静听着,目光却不着痕迹地飘向上座的陆夫人,今日的陆夫人满面春风,瞧着一派慈和,可在她眼里,自己虽不及京中贵人那般识人通透,却也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人多了,怎会看不出那温婉笑意下的深城府?

“夫妻情分,原是要用心经营的,你自小讨喜,我倒不担心你与姑爷处不好。”江舅母顿了顿,语气沉了些,“只是陆家是深宅大院,里头人多眼杂,关系盘根错节,你与府中其他人,可都能平和相处?”

陈稚鱼指尖微微一顿,目光掠过席间正静心看戏的方夫人,心绪稍定,缓缓道:“但凡人多的地方,总要多费些心思周旋,在哪家都是一样的。舅母不必太过挂心。”

话未直说,却已是答案。江舅母心中暗叹一声,不再追问。

孩子终究是长大了,嫁作他人妇,冠了夫姓,便不再单单是陈家的外甥女。纵是她心里头再担忧,想为她分些忧愁,可有些事,早已不是自己能插手的了。更何况,她如今顾虑重重,多半是怕自己忧心,才拣着轻省的说。如此一来,便是有什么法子,也只能暂且压在心底了。

台上的戏正唱到热闹处,锣鼓点子敲得震天响,将这席上的低语轻轻掩了去。

云婵坐在席间,台上正唱着《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水袖翻飞,唱腔婉转,可她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这类戏文,她自小在府中见得多了,实在算不得什么稀罕物。她的心,早飞到场中诸人身上。

满座宾客,大半是她认得的,却没几个入得了眼。唯有那个叫陈稚鱼的,还有她身边那群瞧着便透着寒酸气的亲戚,让她心里像爬了只虫,痒得难耐。

头一回见陈稚鱼,便在那人手里吃了暗亏,那股子气憋在胸口,怎么也顺不下去。兄长虽再三告诫她收敛,可在云婵眼里,一个破落户出身的女人,也配让她忍气吞声?这亏吃得不明不白,总得寻个由头,好好回敬回去才是。

此时见陈稚鱼正与那江氏凑在一处低语,江氏的目光时不时扫过来,瞧着便小家子气,云婵心里冷笑——这两人,指不定在嚼什么舌根。

她与陆夫人离得近,说话便也方便,只将声音压得极低,像一缕轻烟,悠悠飘进陆夫人耳中:“小姑掌家这许多年,偌大的陆家上下井井有条,其中辛苦,婵儿都看在眼里。”

陆夫人闻言,眉梢微挑,转头看她,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笑意:“婵儿倒是长大了,也懂得体恤小姑了。”

云婵却没接这话,嘴角的笑意淡去,神色陡然凝重起来,眼底浮起几分真切的关切,仿佛真在为陆夫人忧心:“婵儿是想说……小姑如今,怕是要多留个心眼才好。”

陆夫人脸上的笑意霎时滞了滞,眸色微沉:“何出此言?”

云婵悄悄吸了口气,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衣袖里:“以陆家如今的门第,往来皆是世族勋贵,偏生有些人……出身寒微,原是沾不上边的,如今借着亲眷的由头凑上来,难保不是奔着好处来的。”她顿了顿,目光若有似无地瞟过陈稚鱼与江舅母那边,“婵儿是怕,小姑心善,回头被那些打秋风的缠上,平白添了麻烦。”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