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80:从赶山打猎开始暴富 > 第264章 人情冷暖,果树苗圃定植

李居安的三层自建楼在附近几个屯里传开了。大爷和二大爷坐着牛车下地,拄着拐杖抬头瞧漂亮的小高楼,眼里羡慕不是假的。二大爷问大爷,造这么个漂亮房子,得花上多少钱,这得万元户才能有本事盖出来吧。

大爷想了想,比了个手势,严肃说道:“3000,3000块就能拿下来。”

二大爷揣着手,眼睛都瞪大了,3000块就能盖下来?他咋就不信呢。兄弟俩打小互相不服谁,拌着嘴到大,二大爷说道:“三千块,哥你也给我盖一栋呗。”

大爷瞪他说道:“瞧好吧,咱们水浇地那片这一阵也要盖房子,给你瞧瞧啥叫水磨地板,光溜着嘞。”

两个大爷互相酸溜溜说了会儿,二大爷离开前,瞅着这片旱地,说道:“弄那么多树有啥用,还不是旱地。旱地能种出啥东西来啊,最多也就弄弄树得了。回头还不如种点粮食庄稼的,还能管饱。”

两个大爷没找到李居安,倒是在旱田里找到个小工。小工说是张工底下木匠的小侄儿,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眼睛大大的皮肤黝黑,瞅着很机灵。

二大爷问他:“孩子,你在这嘎哈啊。”

小工叫张卫,说道:“李哥雇我种树。这片果苗今个得栽下去,回头还得引水浇地。”

大爷和二大爷放眼一瞧,这是片苹果树林。满地都是苹果树苗。

在兴安岭地区,适合种植的果树种类丰富,苹果树、梨树、桃树、柿子树、葡萄树、樱桃树、枣树、杏树等,都合适种植。但很多树对土壤水份要求高。

这片旱地,李居安找宋德生联系了果苗厂家,买了果苗。在选购果苗前,他知道土壤酸碱度十分重要。若是酸碱度不合适,种的树也长不好。这片地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这种土壤深度能达到60-100厘米,合适种苹果、梨等果树。

若是选种蓝莓,得是酸性土壤,pH值4.0-5.8,若是想种石榴,pH范围4.5-8.2广的很。他找张工寻了两个小工,年纪都不大,20不到的模样,来帮忙一道栽苗木。通过添加有机物料如腐熟的农家肥、秸秆等来改善土壤结构。

二大爷抬头张望了两下,远远的还真瞧见李居安和另外一个小工,在给果木定植。

李居安和小工,先挖好定植穴,这穴的大小和深度得根据苗木根系大小。他用铲起挖穴,穴深60-80厘米,直径80-100厘米。然后他和小工将苗木放入定植穴中,确保根系能舒展开,然后填土并轻轻压实。

李居安和小工说道:“你婶家还有尿素不,明天带来些,氮肥也行,咱们去化肥厂问问。”

苹果树萌芽期施氮肥,中后期施磷钾肥,每3个月定期施肥一次。得通过修剪过密的枝条保证通风和透光性,在开花后授粉也很重要,能提高座果率。

小工婶家就是果树种植户,对这方面很有经验。小工咧嘴笑着说道:“得嘞李哥,没问题,但这片没多少蜜蜂,要是这片果树能在生产大队那片就好嘞。”

李居安问他,为啥得是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分田到户后,社员都回家种地去了。

小工说道:“生产大队那片有旧蜂场。别看已经没多少人管了,值班室也没人,蜂场也被破坏的差不多,但蜂多啊。”

李居安眼前一亮。他去年采山得到椴树雪蜜,那可是卖了不少钱。若是果树林能增加一个养蜂的小型养蜂场,可以给自家果树授粉,增加座果率。多出的蜂蜜卖给南方客商也是个收入。

谁会嫌收入低,能多加利润自然要多加利润。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呐。

大爷和二大爷走过来的时候,刚好听见李居安在和两个小工商量苹果树苗圃怎么经营。

“引流得挖渠,也得有排水,还得更换支撑杆,防止树倒,防治病虫害。”

经营果树苗圃,除了引流灌溉,‌排水系统也很重要。果园应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和根腐病等问题。所以李居安决定采用明沟排水,这比暗管排水更省时省力。

张卫家里有人是农药厂的,适当的农药可以对‌病虫害防治。新植苗木还得按照“前促后控”进行管理。根据果树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进行及时灌溉和追肥。

大爷和二大爷本来打算过来瞧李居安是怎么盖房。他们就不信了,这块谁都不要的旱地,李居安还能把这块地倒腾出什么花样来。结果他们看见漂亮的小高楼,还有满眼刚定植好的‌苹果树,眼睛都瞪直了。

兴安岭很合适苹果树,能够抵抗零下40℃的霜冻,适合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二大爷心里酸溜溜的,说道:“李居安忙着呢啊。”

李居安一瞧两位大爷来了,用裹在脖颈的毛巾抹了把脸,跑过来笑着喊道:“大爷,二大爷,进屋坐坐呗。妈在里头沏了茶。”

两位大爷看了看他,发现这半大小子几个月来确实不一样了,虽然外貌看起来没什么改变,但气质上浑身透出一股精气神,瞧着利落了很多。

两人点点头,跟着李居安进了小楼。这一进小楼,水磨地面把两位大爷看得都浑身不自在,他们脚底落了泥,那么干净的地板叫他们犹豫着不敢踩。

母亲宋兰花砌了花茶,喊来李晓赶紧拿来一袋花生米,请大爷和二大爷坐坐。

二大爷瞅着刚打出来木椅子,看着做工啧啧称奇,揣着手说道:“这木工活儿做得挺巧的,花了不少钱吧。老张那木工铺门口排队的全是人,那一条街看过去,都是农村找他打木柜子,木椅子的人啊。”

李居安说道:“没花钱,林家的小儿子帮我打的。”

这么巧的木椅子,和地灯,做得还很时髦,没花钱这件事大爷是不信。大爷问他:“咋就没花钱了?没花钱,人家凭啥给你做啊。”

母亲宋兰花一边织着毛线衣,一边乐呵呵说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林家那孩子我瞅着就喜欢,他爱吃鱼,多教他蒸鱼块也是应该的。那孩子吃了蒸鱼块就特别勤快,就爱打些木工送过来,他自个说是练练手艺,但我瞧着做的细致的很。”

大爷的脸色很精彩。他在城里住久了,好久没感受到乡里屯里的人情暖意,什么都用钱衡量。他这么一琢磨,心里也回过味儿来,直点头说道:“林家那孩子是个好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