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 第322章 制衡恭亲王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第322章 制衡恭亲王

作者:叫baby起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慈禧看了看恭亲王然后说道:“内蒙古和外蒙古就拱手相让了?”

“太后并不是拱手相让,我们首先将两地的财富进行搜刮,然后告诉百姓,这一切都是因为李经孝造反害得,让他们痛恨李经孝,即使李经孝占领了这里,一时半会也得不到人心。”

“另外我们可以安排不少人在腾龙军控制区域捣乱,阻碍他们的发展。”

“李经孝之所以发展这么快,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制度,我们虽然不用照着学,但是也要敲打贵族。”

“他们不吐出一半的财富帮助我们大清作战,我们大清完了,他们一个也别想好过。”

“我就不信这些贵族身上有这么干净,不害怕腾龙军打过来。”

“腾龙军怎么对待他们这些人的,应该也不用我多说,是继续抱着自己的钱等死,还是选择支持我大清帮他们保命,自己做个决定。”

“实在是不配合的,休怪我们学习腾龙军……”

说到这里恭亲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慈禧点了点头,现在他们都只剩下几个省苟延残喘了,就没必要再抱着天朝上国面子不放。

“恭亲王言之有理,准奏。”

“太后,目前荣禄大败,我们必须重新选出一个能够力挽狂澜,带领我大清逆袭的将领来。”

慈禧听完也表示认可,他将目光看向了下面武将,一个个的全部低着头,不敢看慈禧。

就连兵部尚书沈桂芬都低着头。

慈禧被这些人气的也没脾气。

一个个怼天怼地的时候,个个是高手,一说到国家生死存亡大事上,都成了哑巴。

现在需要将领挺身而出时,没有一个将领说话。

恭亲王趁机提议。

“太后,依我看,应当立即恢复左宗棠官职,让他统领三军,继续体抵御腾龙军。”

慈禧点了点头,然后突然看到武将角落里有一人竟然没有低头。

那人也看到了慈禧,他挺身而出。

“微臣彭玉麟有事上奏。”

“彭爱卿有何事上奏。”

“微臣很赞同恭亲王的提议,我大清目前掌控的几个省,只剩下黑龙江、吉林、盛京等地还算富裕。”

“内蒙古和外蒙古,人烟稀少,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可以利用他现有的价值,补充自己。”

“尽可能将人口迁徙到黑龙江和吉林等地。”

“人口就是兵员,就是财富。”

“这点腾龙军做的很好,我们可以借鉴。”

“我们虽然放弃了内蒙古和外蒙古,他腾龙军肯定不会放弃,还是没有落入外部势力手中,总有一天我们要拿回来。”

“目前只是战术转移,不得已而为之。”

“我大清当务之急应图自强,需从清吏治、严军政、端士习、苏民困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好,我以为我大清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文臣武将,除了左宗棠还有你彭玉麟。”

“今日起,升彭玉麟为兵部尚书,降沈桂芬为兵部侍郎。”

“彭玉麟今日起,我要你学腾龙军,先从我兵部改革。”

“给我创建出一支新的大清新军。”

“我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这支新军必须听命于我大清最高统治者,第二这支新军要能打赢腾龙军,不输洋鬼子,”

“嗻,谢太后隆恩。”

沈桂芬:“微臣遵旨。”

彭玉麟字雪琴,还是李经孝的半个老乡,出生于安徽。

彭玉麟也是以军事和画作出名,是有名的书画家,还被人称为雪帅。

最初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打过不少仗,和左宗棠一样出自湘军。

慈禧这么提拔彭玉麟,是她知道彭玉麟是真的有大才。

大清到了这一步,也必须改革,再不改革迟早玩完。

现在改革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还有慈禧从九门提督上退了,她必须要找个新的人上位,能够分恭亲王的权。

恭亲王和左宗棠走的太近了,一个是新军统帅,一个是首席军机大臣。

一文一武关系这么好,他慈禧能不怕吗?

恭亲王还是纯正的爱新觉罗后裔,最亲的一批人。

无论从哪一点来说,慈禧都得防着他。

接着慈禧又下了一道命令。

“传哀家懿旨,恢复爱新觉罗·奕譞九门提督职位,命他好好办事,不要想东想西,现在是我大清危难时刻,不得使性子。”

“一切以大局为重。”

小李子让人记下来,准备去传旨。

爱新觉罗·奕譞前面就是九门提督,只是后来他儿子做了皇上,他就请辞了众多官职,只留下醇亲王世袭爵位。

荣禄也是后来才坐上九门提督。

现在荣禄的九门提督一职被撸了。

这个重要岗位必须换新的自己人。

爱新觉罗·奕譞就是不错的选择。

他儿子是光绪帝栽湉。

他老婆是慈禧亲妹妹叶赫拉那.婉贞。

恭亲王如果有野心,想夺地位,肯定就要动光绪。

他恢复醇亲王官职,就等于说给了光绪一个保命符。

现在他和光绪是一条船上的,保护光绪就是保护她自己。

这下她在兵部尚书和九门提督都安排了自己人。

就是抵挡恭亲王和左宗棠的。

恭亲王继续说道:“臣还有事启奏。”

“恭亲王你继续说。”

“太后,自康熙爷开始,我大清就养着所有宗亲,所有黄带子都靠国库养着。”

“康熙爷那时候黄带子才几千人,他养着肯定没有什么压力,到了我光绪年,根据宗人府统计,黄带子已经有了好几万,翻了几十倍。”

“再过几年只会越来越多。”

“臣建议,取消黄带子特权,停止继续供奉。”

“允许他们经商。”

“只留下少数最亲,还有爵位的黄带子允许有特权。”

“这些最亲的过了三代也停止供奉。”

“京城那些黄带子天天仗着宗亲身份,为非作歹,他们杀人不偿命,放火杀人无恶不作。”

“官员还那他们没有办法。”

“这些人养着除了消耗我大清国库,还会败坏我大清民生。”

恭亲王这话得到了很多朝堂大员的支持,尤其是户部。

每年这里面的开支太大了,还没有任何意义。

慈禧点了点头。

“恭亲王,这件事我准了,现在我大清也不比晚年,该省还是要省。”

“另外我决定迁都到大清的陪都盛京。”

“京城已经不适合继续作为我大清国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