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沈子天说,未来公司的家属区,能值那么多钱,小秘书叶卓然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声问道:“老板老板!是真的吗?咱们的房子那么值钱吗?”
沈子天笑道:“怎么,成财迷了?”
看到刘婷和保安们也都一脸关注,等着自己具体说下,沈子天无奈地摇头道:“看来还得加大你们的福利啊!城市化和房地产是未来十几年,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但房地产这个行当太特殊,太多空子能让人钻营了。所以,房价就会像股票那样,被一部分人给炒起来。再加上,各种资本推波助澜。不管房子的实际价值如何,只要用资本捂住地、囤住房,那么,定价权就会被他们掌握。”
杨梓楠也来了兴趣,跟着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沈子天笑着说:“城镇化是大势,不可阻挡。我们这边资本雄厚,随行就市跟着拿地、开发就好。我们不需要杠杆,成本自然比他们低。等他们把泡沫吹大了,杠杆高得扛不住了,我们就去接盘好了。趁着这几年地价还不高,多囤一些地,建一些房子屯着,当他们控制不住野心的时候,低价放一批帮他们降降温。”
几人都是似懂非懂,不过叶卓然还是精明些,小声问道:“老板,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买几套房子啊?”
沈子天看着这个聪明的家伙,说道:“你们的钱,如果够的话,不要怕贷款,只要不影响生活,都可以去燕京、沪海、粤州买房。”
又看向刘婷,说道:“别总想着当扶弟魔,攒点钱、买买房子,到时候你才会知道,这才是你傍身的根本!”
刘婷的情况,叶卓然没少跟沈子天说。刘婷在家行三,上面两个姐姐,他父母为了要个男孩,没少折腾,终于又有了一个弟弟。要不是刘婷从小要强,学习又好,根本没机会上大学,估计早早就被父母嫁了换彩礼了。
就是这样,上大学那几年家里就没少反对,更是一分钱没出。要不是刘婷考的是师范类的,又拼命勤工俭学,早就辍学了。
直到进了dd,工资加上年终奖,让刘婷彻底翻了身。结果,也不知道是自尊心作祟,还是想打父母的脸,每个月,都几乎把所有的工资打回老家。毕竟作为沈子天的助理,吃穿住用行,刘婷几乎一分钱不用花。
今年又得了五千美金的年终奖,要不是陪沈子天去蓉城,估计也被带回家留给家里了。2001年年初,五千美金已经够付燕京一套房子的首付了。“首付三万月供八百”,是目前燕京三环普通住宅的房价标准。两年后这个广告语变成了“首付五万月供八百”,这就是世纪之初的燕京房价。
刘婷被沈子天说得低下了头,心里也是知道老板是为自己好。不过自己从小就压抑着,从来没有得到过家人过多的关注。哪像现在,每次回家,家里人恨不得把自己供起来!二十多年了,自己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看到刘婷的表情,沈子天算是知道,自己如果不管,刘婷还是会继续把自己的一切,都填到那个无底洞去。
自己亲自选的秘书,肯定不能放任不管的,沈子天真有点恨铁不成钢。拿出电话,直接给陆婉华打了过去。告诉陆婉华通知行政部,刘婷的工资每月只给发五百元,其他的,等到年底领了奖金后,一起结算。不过不许打给刘婷,等沈子天安排。
看到老板直接给自己拿了注意,刘婷虽然有些委屈,但也有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刘婷哪能不知道,家里对她态度的改变,基本都是因为那每月打回家的四五千元。可刘婷就是陷进了那种“出人头地”、带来的快感之中!
看到自己的两个姐姐,因为自己带回去的、公司给买的化妆品,爱不释手的样子;看到弟弟拿着自己淘汰下来的手机,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看到父母握着自己递过去的年终奖时,低眉顺眼的样子,刘婷真的很快乐、很享受……
师范专业的刘婷,是学过心理学的,她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不正常,也知道自己的那种快乐中,更多的是一种报复的快感。但就像“中毒”了一样,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每到领了工资,总想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让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好言好语一番。
现在好了,老板直接帮自己“戒毒”了,自己再也不用担心控制不住自己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从之前每月的四五千,变成了四五百后,会变成什么样……
“唉!这一年半,自己前前后后的,也给家里汇了有十万元了吧。去年的年终奖,还拿回去三万,现在手边的美金还能值四万多。算了,先留着吧,万一父母闹起来,再砸他们一次!”刘婷在这盘算着。
搞定了刘婷这不省心的事,沈子天也懒得考虑自己是不是管得太宽。这两名秘书,自己还打算一直用到毕业的。
等自己毕业了,看她们的意愿吧。如果想转岗,毕竟跟了自己四年时间,耳濡目染的,做事能力没有任何问题,任何岗位历练一番,都可以胜任。如果不想转岗,自己也落得省心,毕竟已经是得心应手了。
经过了一番开导,又有刘婷这个插曲,张薇心态好了许多。开始介绍起了自己的老家,这让沈子天想起了,初次遇到张薇时,这单纯的小姑娘告诉自己家住石盘村的事,不免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出了荣城机场,当地工作人员已经在出口等待。一行人分别上车,先是前往酒店稍事休息,便踏上了去往石盘村的旅程。
张薇已经提前通过村委会,给阿婆留了言。听说孩子的贵人要来,阿婆早早地就开始收拾、准备。
赶到石盘村,已经是晚饭时间,一行人在院门口停好车,迎来了周围不少村民的指指点点。一群孩子,围着小轿车看个不停。
刘婷拿出当地工作人员准备的小零食,分给孩子们,惹来一片欢呼。
阿婆听到门口的动静,连忙推门走了出来,看着打扮新潮、美艳动人的孙女,一时竟有些发憷。直到张薇冲过去,抱住了阿婆,阿婆才笑着抚摸着孙女的头发说道:“女娃子好苏气哦!”
张薇害羞得低下了头,随后,连忙给阿婆介绍众人。好在,阿婆也是一生好强,为了拉扯张薇,没少四处求告,倒也不认生。看着孙女那年轻得不像话的老板,又看到老板身边,如画上人物一般的女朋友,阿婆一面招呼着,心下也稍安。
“老板不是为了娃的身子才帮忙的,自家娃娃虽也苏气,但可比不上这女娃,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阿婆心里嘀咕着。
蓉城冬天也能保持在零度以上,屋内的灶上烧了热水、又点了火盆,一进屋,热气腾腾的。
土坯的房子,虽然破旧,但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招呼众人坐下,阿婆和张薇拿了几个装满热水的点滴瓶,塞给众人取暖。随后,张薇去了里屋,不一会,穿着一身旧袄子走了出来。拢了一下头发,红着脸去帮阿婆准备晚饭。
这时,村里的头面人物——村长,带着自家的孩子,端着几碗做好的菜,过来打招呼。不过,村长的土话比阿婆还要重,幸好村长家的孩子看着也是个学生,普通话好了不少。
张薇考入民大,这可是村里的大事!
民大在民间的传言,一直是毕业就当大官的。张薇可是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孩子,而且还是民大,这可是了不得的事。这半年时间,阿婆在村里真是扬眉吐气,县里的领导都来慰问过。
再加上,阿婆从燕京回来后,还带着张薇的三个月工资五千元。虽说财不外露,但寡居多年、带个小女娃讨生活的阿婆更清楚,嫌贫爱富可是人之常情。如果不适当的展示“獠牙”,很容易被人欺负。
村子很小,只要刻意跟几个婆娘闲扯几句,自家孙女刚上大学就进了大公司、赚了大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五千块,几乎是村里人全家全年的收入,而这,只是张家女娃子预支来的、三个月的工资,着实让村里人羡慕了好久。
连带着,阿婆的日子过得更加的舒心,没人欺负不说,还时常有村里人送点零嘴、帮着干点零活。
张薇之前电话,特意跟阿婆提了,公司给分了房子,希望阿婆能搬去燕京。这可让阿婆有了苦尽甘来的幸福感,暗地里没少抹眼泪。心道这么多年拉扯这个没爹没妈的孩子,终于是得了济,可算是熬出头了!
本来张薇的一丝顾虑,也在阿婆的支持下烟消云散。而这个消息,自然又传遍了全村。原本,不少村里人还怀疑这老太婆吹牛,领了高工资就算了,哪会一来就给分房子?那可是首都!
结果,今天一溜烟来了四辆看着就高级的小汽车,乌泱泱一群人进了张家,就不由大伙不信了。那么多光鲜亮丽的城里人,光给孩子那些零嘴见都没见过,大包小包的,没少往张家倒腾。
这老太婆,还真没吹牛啊!
村长一早也听说了,张家女娃子今天回家,还带着老板一行人来家里做客。有些见识的村长,可是知道那几辆挂着黑牌照的小轿车,就是传说中的“大奔”。连忙让自家婆娘炒了几个硬菜,带着自家儿子过来打个照面。
知道张薇回家,跟着的人多,阿婆早早就借来了两面圆桌。村长爷俩这一来,勉强也坐得下。沈子天一向随和,跟谁都能聊,通过村长儿子的翻译,也算是和村长能正常沟通了。看到村长的儿子,时不时地看向在厨房忙碌的张薇,沈子天一阵好笑,觉得村长这一家子还是有眼光。
沈子天不知道的,村长其实早就有让张薇成为自家儿媳妇的打算。可自打张薇考上了民大,这个心也就息了,毕竟民大在体制内,确实是群星闪耀,断不是自己这个小村长家能轻易染指的。
虽然说话间不那么顺畅,但村长的眼光还在。顺着傻儿子的目光一看,村长心底自然知道这大老板笑的含义。在桌下,狠狠地踩了儿子一脚,又递过去一个严厉的眼神,总算让儿子专心的当着翻译。
沈子天也从村长这,又多多少少的知道了一些张家的秘辛。
石盘村辖于蓉城,张薇的爸爸是在蓉城打工时,跟张薇妈妈好上了。回村结了婚,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返回蓉城打工。结果,这一走就是天人永隔,出了车祸。
张薇妈妈去处理后事,把孩子扔在了家里留给阿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除了让人捎回来一小部分赔偿金,带着剩下的大部分钱,消失了。
阿婆寡居多年了,这一下,唯一的儿子没了,儿媳妇带着赔偿金跑了,只留下一个还不到一岁的女娃相依为命。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幸好,张薇非常懂事,人又聪明。从小就帮阿婆干活不说,还知道拿着爸爸以前留下来的书,找识字的婆姨给她读。当时,大家都当是新鲜事,传了很久。
阿婆也是硬气,坚持供着张薇念书,不到六岁就给送去了小学。张薇不负众望,小学就跳级,又在县高中老师的建议下,多复读了一年,考上了民大。细算起来,张薇今年才只有十六岁。
村里人都传,这是张薇死去爸爸的保佑,让这孩子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