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书记的开诚布公,让沈子天也明白了,自己已经渐渐要步入曾经担忧的境地了。不管是老爷子的授意也罢、还是杨父的意见也罢,自己要想和杨梓楠有个良好的环境,就需要有所融入。也许,杨家人也想着是介绍政治资源给自己,对自己有所帮助呢。
希望自己能做到“亲近政府、远离政治”吧!
装作一番思索,沈子天道:“我们公司那位刘总,未来是要在沪海建立物流产业园区,而物流的上游,汽车制造算是重要的一环。我记得好像金陵在汽车工业方面,有雄厚的基础。具体情况,回头我让刘总跟刘书记您做个交流吧!”
对于dd公司在沪海的大手笔,刘书记知之甚祥。如果可以给物流产业园区,做货车制造的配套,可是一块大蛋糕!连忙笑呵呵地将自己的名片递给沈子天,请他转交刘东。今天过来,得到了一个意向,已经算达到目的。很多事,自然不用再说。
随后,在老爷子的主持下,终于吃上了这顿饭。老爷子在饭桌上,也不再对沈子天不理不睬了,而是跟沈子天聊起了当初在东北从军的经历。时不时地,还冒出几句东北话,让沈子天给翻译。
晚宴在还算热闹的氛围下结束了,老爷子也没客气,打发走了刘书记和张真夫妇。带着沈子天和杨家三口,来到了书房。
用过茶,老爷子看着沈子天,说道:“你小子不简单啊!年纪轻轻,就支撑起如此大的产业!不过,这个我不知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相反,你今天对小刘的态度,分寸感极好!”
停顿了一会,似乎是回想起自己从政时的经历,继续说道:“今天叫小刘来,就是想看看,你要怎么应对。你没有让我失望!你表现出来的审慎,不像个二十岁的孩子,而是像个老政客,说着似是而非的话,留有巨大的余地。这很难得!以后,类似的事情,你一定会遇到很多!记住,拒绝别人,从来不是最好的选择!”
看似老顽童的老爷子,早已将智慧与人生融会贯通,一番话,就看穿了沈子天所有的顾虑、疑惑,甚至是心理年龄!沈子天自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沈子天带着崇敬的心情回答道:“爷爷您说得非常对!公司过大,我觉得确实不是好事!目前,业务分拆方案正在完善,未来不会让人只知道dd、只记住dd!我所掌握的财富,都会在各个渠道,最终输送给老百姓。只有这样,才是财富最好的归宿!”
老爷子哈哈大笑,连声称好!随后便起身送客,没有再多说。
这场晚宴,让沈子天与杨家的关系,更加紧密,扫除了与杨梓楠之间最后的障碍。回去的路上,杨梓楠紧紧地握着杨子天的手,感觉两人似乎成了一家人。
随后的几天,杨梓楠带着沈子天,与张珍夫妇一起,逛遍了金陵城。几人的关系,也突飞猛进。等杨梓楠大伯过来,在老爷子那里,又做了一番深入的交流,沈子天的金陵之行,也算圆满结束了。
礼尚往来,沈子天也该带着杨梓楠去见见自己的父母了,并准备留杨梓楠在家里过年。
杨父杨母自然乐见其成,准备了礼物,让沈子天带给父母。沈子天与杨梓楠的关系,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变成了两家人的关系。
返回京城,没有了章白的“乌龙事件”,自然一切顺利!
沈父沈母也是带着多位亲戚,热热闹闹地将杨梓楠接回了家。对于这名比明星还要耐看的准儿媳,东北人那种近乎疯狂的热情,彻底爆发出来。
整个年过得,热闹非凡!甚至一度让沈子天有了逃离的感觉。
幸好杨梓楠的性子极佳,对于这种热情的“摆弄”,毫无原则地配合,让沈父沈母对她亲近得不得了。一留再留,硬是到了正月十四,才让沈子天送杨梓楠回家。
而沈子天这一送,直接到了开学,两人才回京返校。
在沈子天深陷家庭漩涡不能自拔期间,公司年会在刘东和宫小京的组织下,顺利举办。这回直接安排在科技园,更加的方便。
也没有像第一次年会那样,暴发户般的弄回一堆现金。虽然视觉上震撼少了些许,但近千名员工,同时收到年终奖到账的短信,也是让众人兴奋不已!
抽奖活动,则直接改为抽电脑、抽手机,甚至还安排了抽家属区房子首付的环节。运气最差的员工,也都有一部手机的奖励,算是让众人过了个“肥年”。
同时,年前燕京政府就传来了消息。为了传闻中,dd有意将投资重心转移至沪海,表示了诚挚的关切、与真诚的挽留!在同等条件下,更是提供了十宗地块供dd选择,并且表示一路绿灯、特事特办!
基于燕京良好的态度,dd公司大笔一挥,也制定了一个两百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直接将沪海模式,全盘复制了过来。不过,启动周期会晚于沪海。
没办法,晶圆厂金教授那边实在是没有能力启动两个大型项目。
更何况,“薅毛”的钱,最快也要下半年才能到位……
过年期间,沈子天接到了章白的电话,幸好,此时沈子天身在南京,刚好客气地推掉。
不过,章白似乎非常看重沈子天所表现出来的实力。一再强调,等年后,请沈子天务必赏光,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彻底把沈子天搞郁闷了。
估计是逃不过这一劫,沈子天只好答应了这一场聚会,想着聚过会马上就换手机号。
不知不觉,到了开学时间,将杨梓楠送到学校,沈子天也没在学校逗留,直接赶回办公室。沪海的最终方案尘埃落定,金教授被邀请到燕京,与沈子天见面。
来到科技园的金教授,不断地被刷新着认知!原本一直认为,弯弯在科技领域的先进性,不是大陆可以比拟的。可参观了科技园的“数据中心”后,再也不敢这么想了。
沈子天自打“数据中心”建好后,就不断想办法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得益于首富的入股,再加上境外公司的背景,dd在这方面还真是没有被卡,只不过麻烦一点而已。
所以,科技园“数据中心”已经完全可以说“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准”!
金教授来到了办公区后,再次被折服!
毕竟弯弯的风格,更接近于小日子国,古板、严谨,甚至是苛刻。金教授哪见过这种后世流行的科技公司的调调,自然是大开眼界。以至于见到了年轻得不像话的沈子天,也再不敢存有任何轻视之心。
沈子天对于金教授还是非常尊敬的,是他为将来的华夏埋下了上游高科技的火种。虽然,作为技术型管理者,在后来一系列内部问题上,没有很好地解决,以至于吃亏、倒霉,但也算情有可原。毕竟从建厂之初,就留下了祸根。
现在,沈子天重金投入,直接将未来因股权分散、导致的种种后遗症解除。更从法律上,将弯弯未来的“薅毛”手段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次与金教授见面,主要是给他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让他安心。
一番寒暄过后,沈子天直说道:“金教授,这次请您过来,主要是给您讲下未来的发展目标问题。”
金教授连忙道:“沈总请安心,晶圆厂,在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上游产业。我们,不用担心盈利的,我相信,您的投资是非常正确的!”
听到金教授表决心的话,沈子天摇头笑道:“金教授,恰恰相反,这次请您来,还真不是找您要投资回报。甚至是相反,我希望晶圆厂投产后,务必以技术研发、技术升级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我不求您和您的团队,为厂子赚多少钱,而是看有多少专利、技术升级,以及在国际中的地位、对相关产业有多少带动和促进!”
这番话,让金教授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之前,刚到沪海,四处碰壁。所有人都觉得,晶圆厂投资大、见效慢,都纷纷打退堂鼓。要不是沪海政府的积极,自己可能都要带着团队离开了。没想到,dd竟然将原来拼命精减至十亿美元的投资,一下子提到了五十亿,现在竟然说不追求回报,只要求技术!
沈子天看着惊呆的金教授,继续说道:“您放心,我们这笔投资只是第一笔,以后还会继续加大投入。所以,请您不要有顾虑,对于相关产业的优秀技术人员,要下大力气去挖、去培养。我只希望,以后咱们的晶圆厂可以与世界一流水平持平、甚至超越!”
金教授终于回过神来,激动地说道:“我真没有想到,沈总竟然有如此魄力,我明白您的要求了!请放心,给我们三到五年,我有信心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这种由生产逆向推进研发,自然是十分困难。但没有办法,在高端科技制造这一块,国内基础太薄弱了。不建厂、不投产,就留不住人;不在实践中摸索,就会被封锁。所以,之前国家哪怕吃亏也要合资建厂,实在是不得已,全当交了学费。
随后,几人又交流了一下未来的技术方向。在这方面,沈子天虽是外行,却有着应用层面十多年的先知先觉。双方一交流,反而对于技术方向更为精准。此时,金教授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年轻人反而是dd的掌舵人了。
沈子天最后对金教授承诺,所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奖励与技术进步挂钩,而不再以利润为标准。“沪海实业”那边,由dd负责沟通,只要技术进步,那么晶圆厂就永远由金教授作为核心管理者,投资方绝不插手。
心头大定的金教授,满心欢喜地回沪海监督建厂的准备工作去了。沈子天也放下了心头一件最重要的事——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由低端消费品代工,向高端科技上游产业发展。
光刻机技术,其实国内七十年代就有涉足,无奈,整体配套环境太差。研发的投入也远远高于直接买进,最后被搁置。
现在,沈子天又重金征集相关科研成果,请出此方面的专家聚集到晶圆厂。有进口的设备供拆解研究,相信很快就能有所建树。
此时,光刻机的重要性,尚未有智能手机市场爆发后那么重要。技术封锁也相对容易突破,有样品、有团队、有技术积累。沈子天相信,用不了多久,在光刻机领域,国内会迎头赶上!
剩下要做的,就是要布局下游的电子产品制造了。
刘东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美丽国一家拥有“一流技术”的显卡公司,因为其“二流的产品力”和“三流的配套”,已经有些难以为继了。目前正在和弯弯一家显卡厂商接触,打算出售。
这无疑是进入电子产品生产领域的绝佳机会!沈子天赶紧让美丽国的助理进行接触,原则就是一条——全力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