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杨梓楠后,沈子天更多时间都是在与爱格沟通,让他充分理解自己的规划。
内行也确实不同凡响,爱格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首部封神宇宙电影的周边产品开发完成。
三个片头广告被dd海外版、脸谱网、水果公司瓜分,广告费根据票房的30%由三家分摊。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路,以票房一倍的价格,将版权交由dd视频和脸谱网视频进行网络播放,取消了光碟和付费频道的授权。
与尼克服饰合作,推出了授权Ip服饰,交由dd商城独家销售,预计收益可以达到票房收入的20%左右.
与迪斯尼合作,推出授权Ip的手办、玩偶,交由迪斯尼和dd商城进行销售,预计收益也可以达到票房收入的20%左右。
桑星一如既往的也获得了Ip授权,推出彩壳版手机,这回有内行负责谈判,又是全球发行,直接定价为票房收入的10%,不高不低的一个价格。
经过爱格测算,首部封神宇宙电影的票房可以达到三十亿美元以上,周边收入八十五亿美元左右。三部电影下来,保守营业额也能在三百亿美元以上!
当然,宣传费用每部需要十亿美元,这个钱直接被dd和脸谱分掉,其他渠道一概不花钱了。毕竟,全球不含华夏凭借网络宣传,可以有五亿多人的影响力,已经足够了。从影院主协会那里,还扣回来15%票房分成,每部大概能节省两三亿美元。
随后的一个月,爱格与三大主创团队不断沟通,建立了一套内部管理机制的基础版,并对沈子天承诺,半年内会完善管理办法,让“第一传媒”迅速走入正轨!
虽说一开始并未指望“第一传媒”多赚钱,但这种在全球“薅羊毛”的机会,还是令沈子天对爱格十分满意。许诺给爱格2%的期权,按照“第一传媒”的盈利预期,这绝对是一笔高额分润,让爱格迸发出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很快,五月份宇宙大电影《封神》美版《创世》,首映到来!
由于沈子天和谢汝霖两个外行,在另一个外行汪林的配合下,收购了大概全球三分之一的大型院线。又财大气粗的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旗下院线只要场地够大,就都是应用了昂贵的ImAx大屏技术,改造成本花了几百亿美元。
特别是国内的三十多个“力天影院”,当时沈子天就给了一个标准——全球最牛!民华地产那边自然不敢多嘴,所以,直接建成的都是座位数六百到一千的ImAx厅。光全套放映设备,三百多个厅花了五十多亿美元!
至于拍摄设备,同样因为两个外行不懂,购买了大量的ImAx摄像机。原本只租不卖的ImAx,在财大气粗面前,迅速妥协。全套设备几百万美元,直接买了一百多套。两万多美元一份的胶片,更是堆积如山。
“第一传媒”从股市上搞来的钱,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上面!
为了此次上映,公司直接制作了四万份拷贝,自家院线用了一万来份,其他分给了全球中大型影院,光这一块,又花掉了十亿美元。
好在,首映当日,《封神》美版《创世》全球观影人数达到了六千余万人!影票均价十美元一张,票房收入六亿多美元!
之所以有如此成绩,还因为全球大部分院线除了这部电影,根本没有其他电影可放。所有电影早就退避三舍,留下这个档期给《创世》。
这项数据一出,举世震惊!
而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超长时间、极度炫酷的特效场景、史诗级的宏大场面,让这部电影口碑爆棚!
在得知两位大老板根本不在意成本之后,导演组毫不客气的、大量采用ImAx摄像机进行拍摄,占到了整个片长的80%!其结果,就是影片色彩亮丽、场面恢弘!
这部《创世》,核心内容就是神话背景之下,一个全新世界的诞生过程。皮克影业为了打响被收购的第一枪,也是下了苦工,真正实现了沈子天要求的“真人与特效完美融合”。这对观众来说,是全新的观影体验。
上映一周,票房收入已经突破三十亿美元!而订票观影势头,随着口碑传播、媒体自发宣传、dd和脸谱网推波助澜并未下降。所有影评人都预测,这部电影最终票房收入可以达到五十亿美元以上!
特别是ImAx版,为了追求最佳的观影体验,有不少影迷一心等着抢票、而不去看普通版。
宇宙电影观影潮席卷全球,让所有人见证了资本强势介入的威力。首部电影参与的工作人员达到了六千多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正式职员,光人工支出就花了近五亿美金。
三个导演组九人导演团队,动用了三十多台各种规格的摄像机,仍用了半年时间拍摄,做到了精益求精。
而一千余人的特效团队,历时半年才完成后期制作,做到了帧帧完美。这种全新的制作方法,是用真金白银收购来的。光配套设备供应商,就收购了五家。
从直接成本来看,因为启用的主角都是签约演员,拿票房分润为主,并不算高。设备属于一次性投入,至少也能用个三年左右,分摊一下也不算高。因为大量使用了ImAx,胶片及拷贝花了十亿美元,竟然成了大头。至于零零散散的音乐音效、服装道具、影棚搭建等,因为资源丰富、排片密集,也都算是小钱了。
用二十亿美元的直接投资,拿回超五十亿美元的票房、一百四十亿左右的周边收入,堪称暴利!
这样的成绩,让影视圈集体失声,大家都知道,“第一传媒”今年还有两部宇宙电影即将上映。随着首部电影的口碑发酵,后两部的成绩至少可以做到票房相当。特别是片尾长达三分钟的彩蛋,将影迷的胃口吊得十足!
而这,只是宇宙电影的开始,之后每年都会有三四部!这还让其他家影视公司怎么活?就算现在自己也启动同类型的电影拍摄,从立项筹备到资源准备,至少要有一年的时间。就算成功上映,宣发绕不开dd和“脸谱网”吧?院线绕不开“第一传媒”吧?
以这两家的风格,院线必定拿走50%票房,宣发就算用独家网络授权置换,那一倍票房的周边收益必定被切走。这不是彻底沦为“第一传媒”的“打工仔”了吗?
进退两难……
以往的美丽国电影机构,每年总要有三、四百部电影上映。赶在《创世》上映前,突击上映了一百多部。五月份,全体让路。
到“第一传媒”第二部宇宙电影上映,还有两个月时间。第三部上映,中间有三个月的空档。而不出所料,“第一传媒”旗下院线,全部给自家电影安排了三个月的排片。相当于要占去、剩下时间三分之一的市场。留给其他电影的时间,只有五个月、三分之二的份额,保本,成了今年定档影片的最高追求。
更严重的后遗症,是今年的拍片计划,大部分被取消了。老牌影视公司都需要消化一下,“第一传媒”宇宙电影带来的冲击。
更何况,这“第一传媒”可不止拍了宇宙电影,借着势头,零零散散的还有几部其他类型的电影,也会在今年上映。
全方位的降维打击……
参加了庆功宴后,沈子天将后续工作扔给谢汝霖和爱格,心满意足的返回国内。结果已经无需关注了,三部宇宙电影加上关联剧集,弄不好一年时间就把之前的投资收回了。
更何况网游《封神》3d版已经发布,凭借电影的东风,配套推出了不少电影同款装备、道具。光电影上映这个月,营业额就有一百多亿美元。
一个月后,dd视频和“脸谱网”视频都会上映网络版、剧集版,带动的会员销售,肯定不会比买版权的费用低,亏钱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左兜换右兜”。
“这个收割力度,感觉不比薅毛差多少啊!妥妥的现金流啊!”沈子天接连好久,都是心情舒畅!
回到国内不久的沈子天,又收到了一个令他狂喜的消息——暴血投降了,希望获得dd的入股,并协助发行《wow》!
原本暴血是闷头憋着大招的,想用自己潜心研发的3d游戏,彻底击败已经是2d霸主的《封神》。就在暴血偷偷摸摸筹备发行的时候,《封神》3d版抢先几个月公测,直接一闷棍,打得暴血真如口吐鲜血一般,久久没有回过气。
一方面,冒风险与《封神》3d版硬刚,暴血心里实在是没底。虽然也学着推出的是免费游戏、付费道具模式,但还处于游戏迷阶段的暴血,资本实力与dd没法比,经济体系全凭自己摸索以及抄袭《封神》。至于游戏可玩性,看过《封神》3d版万人大服、全新机制、全新场景后,信心更加不足。
另一方面,如果不发行,继续优化开发,谁知道《封神》3d版会不会也继续升级?这么耗下去,也是死路一条。
原本定好的发行计划,被一拖再拖。
直到了今年五月份……
网游《封神》同Ip宇宙电影热映,让暴血彻底失去了希望。只好“打不过就加入”,给dd发来了收购要约。
实际上,暴血准确的说是一个独立的游戏开发部门。一直以来,都是被威迪集团控制。游戏迷的暴血,和玩资本的威迪本身也是矛盾重重,毕竟像沈子天这样支持游戏迷的老板太稀少了!
沈子天兴奋的安排汪林去谈收购事宜,要求就一个——只要暴血和《wow》全部Ip,不要其他附加条件!
拿下暴血后,只要将《封神》的后台体系导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推出全新的《wow》。自己和自己打架,必定会进一步让其他网游无路可走!这一手“左右互搏”,实在是垄断网游市场的最佳法门!
更何况,回头再来一个《wow》宇宙电影,也将是一个收割机器!
自从《封神》3d版上线后,游戏部门的重心就转入到智能手机端游戏开发上去了。根据首富的“赛班”和水果公司的智能手机系统底层逻辑,进行练手级开发。古哥那边的通告称,已经收购了智能手机系统“安桌”,并且开始进行优化开发。
根据与古哥上市时签的“股票包销协议”,dd这边可以拿到“安桌”的全部研究成果。为了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沈子天让陆婉华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系统”开发,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国资公司。将所有“安桌”相关技术置入到新公司,并组建了研发团队。
至于成果,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权当买了一份保险。
好消息接二连三,让沈子天知道,这是之前的种种布局、逐渐开始开花结果了。自己构建的这艘大船,已经扬帆,自己也该想想下一步如何更好的反哺国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