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明不清 > 960 十年之后5

不明不清 960 十年之后5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权在握了,该干点什么呢?很简单,开始全面改革,从吏制到军制再到经济模式和教育体系一起改,把不适合的统统取消,把该添加的全加进去。

按照皇帝一贯以身作则的风格,此次改革变化最大的应该就是皇家。没错,经过近三十年的改进,以往庞大且臃肿的内宫体系确实不再适合目前的需求。

洪涛的做法还是那么直接,一声令下,把臃肿的内官部门砍得稀里哗啦十不存五,再把需要的功能往剩下的部门一塞,既满足了皇室的基本需求,又减少了近一半的太监宫女。

具体来讲就是裁撤了四司、五厂、八局、十一房、镇守和部分六局一司,外加尚宝监、司设监、直殿监、都知监,将本来属于这些部门负责的工作,按照功能分配到剩余的八个监中去。

有些工作真不对口咋办呢?洪涛也有办法,单独成立了一个叫做办公室的部门,下辖蹴鞠队、壁虎、皇家学院、报纸、文书房、中书房、皇产司等机构。

由王承恩统领,内置若干出自蹴鞠队和壁虎的秘书,专门替皇帝处置各种生活琐事,同时也是皇帝的私人情报收集体系。

另外原本属于总参谋部的统计司,也被正式归于皇帝直辖,功能还是差不多的功能,只是改了名字叫顾问处,由王大头负责。

有了壁虎和顾问处两个情报收集系统,历经了二百多年的东厂终于完成了使命。但在临终前也没得到善果,成为了皇帝彰显政治清明的工具,被毫不留情的甩进了垃圾堆。

按说皇帝对自己都这么狠了,朝廷和各级地方官府岂不是更要被大刀阔斧的消减裁撤,结果却令很多人意料不到。

皇帝对朝廷各部门并没一刀切,而是很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不同措施。有些部门确实遭到了毫不留情的裁撤,六科言官一个没留,监督功能一部分交给了都察院,另一部分则由民间替代,比如各地的报纸。

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也都并入了礼部和兵部,光禄寺也没了编制,皇家的吃喝完全由尚膳监负责,没必要再增加一道中间环节了。

随着新学逐渐壮大,与科举形成了互相抗衡的态势,有一個部门就变得非常尴尬了,国子监。原本它就被科举压了一头,现在又被新学后来居上,好像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自打皇帝把海户司、北行宫两个皇家机构合并,变成了皇家学院,国子监赖以生存的蒙荫功能也被剥夺得干干净净。

以后功臣的子女如果觉得科举和新学太难,可以走皇家学院的路,但有一条,必须趁早,如果过了7岁,那对不起,连蒙祖上荫的机会也没了。

翰林院和太医院倒是保住了编制,但全都降了一级,成为了两个新部门的下属机构,教育部和卫生部,分别由马经纶的孙子马保国、蹴鞠队出身的御药房掌事韩平担任尚书。

教育部顾名思义,统管全国的科举、新学体系,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卫生部的工作和疾病息息相关,目前以普及宣传防治血吸虫、疟疾、天花、肝炎等传染病为主,顺便做一些医学研究和医药制造。

除了这两个部门之外,在这次大改革中,还把属于工业部的化工司单独拿出来成立了化工部,化工司郎中毕懋康有幸担任第一任尚书。经过这么一顿折腾,现在朝堂里除了12个部和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之外,还多出来海关、日月银行和盐业公司三个平级部门,全部都是向皇帝负责,谁对谁都没有统属关系。

在这些功能性部门之外,还有个内阁也没动,继续做为皇帝的辅臣角色。新任内阁首辅袁应泰,资历、能力、功绩全都当之无愧,只是两位内阁大学士有点别扭,原陆军都督李如樟和原税务部左侍郎席尔瓦。

皇帝对钦点这两位入阁也给出了解释,叫做一文一武。李如樟军旅生涯了一辈子,如今快七十了,身体和精力都无法再堪重负,可当做军事专家,在一边出出主意还是很有必要的。

席尔瓦也一样,他曾经担任过日月银行副总理,又在税务部干了这么多年,对大明的经济可谓是了如指掌。大决定、大策略他拿不了,帮着皇帝拾遗补漏肯定够用。

最主要的是内阁的职务没有固定工作量,也不用对任何决定负责,非常适合经验丰富,还能鞠躬尽瘁的老臣。

说是给皇帝当参谋,实际上就是彻底退休之前的一种恩赐或者叫福利,免得突然从高位下来难以适应。

随着中央朝廷的大动作,地方官府也相应有了些变化,主要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方面。南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广东、福建、江西、浙江,这是原本的两京十三省。

后来南直隶变成了江淮省、辽东镇变成了辽阳省、陕西行都司和内蒙古西部变成了甘凉省,再加上青海、吕宋、安南和内蒙古三个特区,行政区域变成了一京四特区十六省。

可这还没完,随着帝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叶尔羌王国、沙廉和科伦坡以及恩鸟港也都被统治了至少十多年,叫省吧,行政上没啥联系。叫特区吧,又无法完全实施帝国政策,甚至语言都不通,长期居住的基本都是帝国军队。

那该怎么称呼呢?这次洪涛没另辟蹊径,很干脆的借鉴了欧洲人的词汇,称作总督区。于是又多了西域、科伦坡和科萨三个总督区。

在总督区内不执行大明帝国律法,而是由大明律法、大明军法和当地风俗习惯混合起来的总督法。也算是一种初步融合,循序渐进。

相比起政务上的大变革,这次对军事的变动相对要小一些。陆军重新划分了辖区并做了大范围换防,总共有东北、北方、西北、四川、西南、华中、华南、南洋、内蒙古、青海、西域11个都司,40个卫,22万兵力。

海军增加了印度洋舰队,把总体战舰规模攒到了百艘,同时还拥有近百艘武装货船和8个陆战卫50000多兵力。

同时陆军和海军也都单独成立了情报机构,由海军和陆军参谋部管理,并接受总参谋部征调。分别叫陆军统计司和海军统计司,皇帝把统计司改名为顾问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此,撞名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