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明不清 > 791 分化成功

不明不清 791 分化成功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了这两座城池,明军不光严重威胁到己方后路,还能在前线某处突然出现,打个措手不及。

而善使火器、防御能力强的明军,配上速度快、迂回能力强的蒙古骑兵,战斗力不仅增加一倍,再打下去局面会非常不利。

无奈之下林丹汗只好偃旗息鼓,忿忿不平的退军而去。但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还得再来一波舆论攻势。

有关蒙古右翼与明军结盟,背弃了蒙古正统之类的流言很快在草原上飘散开来,确实在蒙古右翼内部引发了一些议论。

尤其是鄂尔多斯部,马上宣布脱离蒙古右翼,扬言要去漠北将土默特和喀喇沁部背叛蒙古的事情告之更多蒙古人,号召漠北蒙古各部共同讨伐。

这一招不能说不高明,但凡事都要有个度。此次蒙古内战明明是林丹汗试图吞并右翼蒙古,土默特和喀喇沁正窝着一肚子气,结果还被说成了叛徒,更没地方评理。

然后卜失兔大台吉就急眼了,你们说我是蒙古的叛徒是吧,那老子还就叛到底了,公开不再承认林丹汗的蒙古汗位,同时向总参谋部建议由土默特和归化城陆军联合西进,一起将鄂尔多斯部彻底赶出河套地区。

袁可立和李如樟一商量都觉得这是好事儿,占据不占据河套先不聊,经此一战土默特部就没路可选了,必须牢牢和大明绑在一起,顺便也逼着喀喇沁部尽早表态。

有了这个两个蒙古部落当盟友,从宣府到兰州的上千里边墙彷佛多了层厚厚的盾牌,再也不用担心兵力不足。而省下来的军费可以训练更多新军、制造更多火枪火炮,是包赚不赔的好买卖。

二月底,林丹汗退兵,三月初,土默特一万骑兵和归化城的三千大明陆军开始沿着阴山南麓西进,直逼鄂尔多斯部的驻地。

察沙克大台吉也是個狠人,听闻有大军来攻,其中还有大明陆军,二话没说,带着部曲收拾家当马上西撤,毫不抵抗就把后套和阴山西麓让了出来。

至此为止,河套北部和阴山南麓已经全部落入了土默特部手中。鉴于归化城的存在,卜失兔主动提出由土默特部向西迁移,堵在阴山西麓,将后背交给驻扎在归化城的大明陆军。

“臣亲自写信与顺义王,告之陛下南巡未归,此事并无定论,只是权宜之计。”该不该答应卜失兔的请求呢,袁可立不敢擅作主张,把最终决定权留给了皇帝。

“……可知鄂尔多斯部去了何地吗?”

洪涛起身走到地图前大概复盘了一下袁可立讲述的局面,拿起一根银针在后套黄河转向南的位置扎上个红色小布片,然后眼神继续向西扫视。

以头脑中相关地理方面的记忆判断,红布片大概在后世的巴彦淖尔附近,从这里再往西一直到哈密,沿途几百公里都是戈壁荒漠,鄂尔多斯部该怎么生活呢?

“臣问过卜失兔大台吉,他给出了唯一的去处。”闻言袁可立也起身走到地图前,同样拿起一根银针,先找到甘肃镇的甘州,然后向上量了一扎长的距离,按了上去。

“此处名为亦集乃,为西夏黑水城所在,是十二监军司之一黑水镇燕监军司治所。元朝于此置亦集乃路,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沿途设有多处驿站。

亦集乃有弱水和黑水河与甘州相通,附近有居延海,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即可耕种亦可放牧,实属漠南一宝地。

太祖、成祖都曾北征此处,英宗也派遣大将任礼率军在此大败东蒙古阿古汗,一战灭敌数万,重伤阿古汗,安边墙数十载。”说起这段历史,袁可立的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眼神里闪现出些许渴望。

“看似大胜,实为大败。若是阿古汗不死,也不至于让瓦剌一支独大……可曾问过卜失兔为何不继续向西追击?若是让鄂尔多斯部占据了这么好的草场,用不了几年就会卷土重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啊!”

结果祖先的荣耀非但没引起皇帝的共情,反倒出言奚落,就差点说出自作自受了。见到在场的群臣全都满脸尴尬,皇帝才话锋一转,继续询问战况。

“卜失兔说鄂尔多斯部在亦集乃待不长,当地位于东西蒙古势力交界处,既不属于东又不属于西,任何一支蒙古部落想占为己有都会受到对方驱赶。

而大举进攻亦集乃反倒会引起西蒙古瓦剌各部的怀疑,索性堵住鄂尔多斯部东归的路径,任其与瓦剌各部纠缠,坐享其成。

臣已经急令西北都司,提醒其多派侦骑关注北方动向。另外还通知了孙承宗,让他派遣一卫新军北上凉州,充实当地防卫。”

袁可立让皇帝说的有点尴尬,赶紧又拿起一根银针,找了半天也没不知道该往哪儿扎,最后还是便宜了凉州。

“礼卿条理清晰,进退有序,朕很欣慰。就这么办吧,再多派一卫新军与西北都司混编,重点守住肃州,防止瓦剌蒙古趁虚而入。”

汇报到这里,洪涛已经基本掌握了这几个月的北方战况变化。不得不说袁可立是个帅才,在全局考量调度方面很有天赋。

从北出富峪城吸引林丹汗和皇太极注意力,到不急不慌吊着白洪大台吉,逼迫其不得不同意在元中都建城,再到决定与卜失兔联手攻击鄂尔多斯部,一举将鄂尔多斯部驱逐出河套地区,每一步都走得不慌不忙,应对有序。

最后也没被眼前的胜利所迷惑,果断调派新军北上巩固甘肃镇堵上了唯一的漏洞,更能体现出其大局观。

不过古人的天赋再好也架不住有人直接知道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的正确答案,所以在甘肃镇的问题上,还要帮他再补上一手,肃州!

自己对这片地区不是一般的熟悉,即便相隔了几百年,但山川大河应该是没怎么改变的,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