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不明不清 > 1128 各种算账

不明不清 1128 各种算账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的皇帝很与众不同……”面对使节的侃侃而谈,塔巴尔帕夏不由自主放下了羊腿和小刀,内心受到了很强的触动。

大明帝国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十来年,越来越多关于它的消息随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向西快速扩散。

据说这一切的变化都来自一位高瞻远瞩、能文能武、非常善于赚钱的皇帝。刚刚登基时并不被朝中大臣重视,国家也面临着各种难题,内部党派林立国库空虚、外面强敌环伺危在旦夕。

但依靠一系列的巧妙操作,对内清除了敌对份子,对外震慑了虎狼邻居,把朝政和军队全都牢牢把控在手心里,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这一阶段的大明帝国皇帝,与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四世非常相像。两人都是突然上位,得不到太多旧势力的支持,经过艰苦奋斗和高明的政治手段才把控了大局。

但在这之后两位皇帝却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穆拉德四世对内采取了大清洗和高压策略,从皇族继承者到有功之臣,凡是让他感觉到有威胁的人统统都会被除掉。

而大明帝国皇帝据说是位仁慈的君主,即便面对造反谋逆者也很少举起屠刀,更不曾滥杀无辜。

在对外方面,两位皇帝的做法也截然相反。穆拉德四世碍于财力物力匮乏,不得不选择了收缩,暂缓圣战,把战略重心从欧洲一侧转移到亚洲。

大明帝国皇帝则在稳步向北、西、南全面扩张,先在陆地上打通了连接波斯的商道,又在海洋上把军事基地推到了科伦坡。

还半商量半强制的向很多国家派驻官员长期驻扎,奥斯曼帝国也接到过相关的申请,自然是想也不想的断然拒绝了。

目前的形势很明显,从波斯向东,沿途的国家都在大明帝国势力覆盖之下,包括雄心勃勃的俄罗斯。听说其也在东扩时遭到了迎头痛击,不再敢轻易向东派遣探索队。

这一点在克里米亚汗国得到了证实,近些年俄罗斯帝国越来越频繁的向南探索,试图在黑海沿岸找到合适的落脚点。

从总体上看,大明帝国皇帝要比穆拉德四世更成功,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比如性格、学识、国际大环境,包括运气。但其中有两个特点非常鲜明且独特,钱和信仰。

首先,大明帝国皇帝比奥斯曼苏丹更会赚钱。在这位比商人还商人的皇帝带领下,大明商人把生意做的到处都是,且拿出手的全是稀罕物,让人无法拒绝。

正是有了这些收入,大明帝国才能维持军事上的强势,让更多地区和国家不得不遵从其意志,扩大了影响力,反过来促进商业交流,赚取更多钱。

假如穆拉德四世能赚到这么多钱,维也纳估计早就被打下来了,波斯人也肯定被征服了。就是因为钱粮的不足,帝国在欧洲的圣战才久久无法获得彻底胜利,结果亚洲这边还总是不太平静,牵扯了太多精力。

其次,大明帝国皇帝是个异教徒,比欧洲人还异。他既不信基督教也不信伊斯兰教,而是在所有控制区内推行诞生于华族的独特教派,并严格限制其它任何宗教的发展。

同时他还坚决反对民族性,任何加入大明帝国的地区和国家都不能再有民族不同,而是要改换为国家认同。不管之前是什么民族,之后只有一个身份,大明国民。

为了信仰和民族,这位皇帝采取了很极端的手段,并付出了极大代价,由此也导致扩张速度非常缓慢,还无端树立了诸多死敌。

假如穆拉德四世能具备大明皇帝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绝对不会这么费劲。奥斯曼帝国将会像沙尘暴般的快速席卷亚洲、非洲和欧洲,所过之处统统皈依穆斯林。

至于说什么民族,根本无所谓,只要承认苏丹的统治权、按时缴纳税赋,爱是什么民族就是什么,想说什么语言就说什么,何必费尽心思去改变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明皇帝的做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他在位三十多年间,凡是被纳入大明领土的地区和国家还没一个有过反复。

不管之前是敌对还是路人,也不管是强占还是主动归附,成为大明帝国领土之后都安安稳稳,极少出现某位族群领袖振臂高呼,还一呼百应。

反观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就有点乱糟糟了,从非洲开始一直到欧洲,各种各样的叛乱年年有,事后总结起来,好像都离不开两个字,民族。

由此可见,大明帝国皇帝还真不是瞎搞,更像有的放矢。完全同化的办法虽然在扩张速度上慢一些,成本上高一些,却能一劳永逸,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日后的反复。

假如奥斯曼帝国在击败了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后也采取同样的方式治理,今天苏伊士城的叛乱很大可能就不会发生。

“帝国失去了一座重要港口,由此会让更多心怀觊觎者看到希望,导致叛乱频发,这些麻烦不是增加点税收就能弥补的。”

但做为敌人,他还不能显露出情绪上的变化,也不能轻易同意对方的观点,同时还要站在奥斯曼帝国和苏丹的立场上计算得失。

“不是失去,而是更好的管理。苏伊士城依旧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大明帝国和日月银行没有任何土地上的要求,也不会在背后支持皮雅利贝伊提出非分要求。

我们只想在苏伊士城获得货物进出的方便,同时还可以保证不将烟草等货物向奥斯曼帝国商人出售。关于皮雅利贝伊与苏丹之间的关系,我建议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

实际上当苏伊士港可以接纳大明帝国商船停靠之后,对您和您的苏丹来讲并不是坏事。这一点您可以咨询曾经去过沙廉港和科伦坡港的奥斯曼商人,比较一下两地的变化。

不是一点点税赋,而是很多!通过这条通往地中海的商路,苏丹能获得与威尼斯人抗衡的筹码,进一步巩固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东侧的权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