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594章 奇迹(上)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94章 奇迹(上)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广德县城不是遭贼了,是造‘兵灾’了。

雷雄领命率领独立营主力于广德城以西三公里的位置建立阻击阵地,脑袋可不是一般地大。

看着唐刀给他画的各种坑道图纸,他一度怀疑唐刀是不是想把他连带着独立营主力给累死。

唐刀带走了两个步兵连,留给他总共就不足900人,光靠这900人想在24小时内挖几道战壕说不定还行,但若是还要向唐刀所说的那样,在山上挖好可防重炮航弹的坑道,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人力的问题很快就得到极大缓解,冷锋带着一连很快回返,甚至还带了两个川军步兵营向雷雄报道,人手骤然增加了小一千人。

但两千人的人手,依然不足。

到了下午的时候,在界牌前线的唐刀通过二连携带的野战电台给雷雄发报,说前线的川军决意在前线死战,为老鼠山阵地争取36小时的时间。

雷雄也是个极为果决的人,知晓这36小时来之不易,那都是川军145师的官兵们拿命换来的。

人手不足是吧!那就招募。

从广德城撤退的百姓其实都没跑远,基本就散在这附近的大山里,都还想着躲过这场战争之后再返回家园,在老鼠山附近侦察的特种小队早已汇报过,附近5里的大山里,有不少百姓搭着窝棚躲着,他们可不知道这里即将会成为战场。

或许,是广德整条防线战斗最为激烈的战场。

原本郭守志的意思是派出几个步兵班,去周围几座山里劝说这些躲避战火的百姓离开,跑得再远点儿,不定什么时候这里将会被炮火覆盖。

雷雄却是计上心头,咱现在不是人手不够嘛!这些百姓完全可以派上用场。

当然了,不会搞什么强迫征用劳工,而是雇佣制。

独立营营部原本用以发给各立功授奖士兵的一万现大洋就放在用木头搭建的临时营部之前。

派出去的近百士兵在山中通知,凡是来参与阵地构筑劳作的百姓,24小时的劳动时间,管吃管喝,青壮年2块现大洋外加一斤米面,妇女孩童1块现大洋外加一斤米面。

这个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好,这个时代的劳动回报,就算是在北上南这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一个工厂的工人累死累活一个月也不过七八块大洋,更何况是广德这种位于皖南山区的小城,普通家庭两块大洋过一个月或许都有多的。

虽说是构筑阵地,指不定啥时候就开始打仗了,但酬劳惊人不说,还有一斤米面可以拿,妇女孩子都有,粮食这种物资对于逃难的人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不过3小时,老鼠山阵地上就涌来了超过6000人,加上原有的近2000官兵,老鼠山这个并算不上有多大的阵地上是人声鼎沸。

一万多大洋是发出去了,原本充足的后勤物资少了不少,但浩浩荡荡的人群却给了雷雄足够的底气。

不过,他所下的第一道军令不是就地挖掘坑道,而是,全部军民进行伐木。

把扼守着广德至芜湖那条简易公路的老鼠山面向广德城方向的树木灌木全部砍伐掉。

人多力量大,不过数个小时的时间,老鼠山区域几座高地面朝东方的坡地上就成了光秃秃的一片,别说藏人,就是山腰上藏只兔子,站在山顶上也清晰可见。

在伐木的同时,所有能被看见的活物更是成了人们补充能量的食物,不管野兔、野鸡还是可爱的小松鼠,都成了汗流浃背军民们补充体能的蛋白质。

战争状态下,人的生命都危如残烛,更提不上什么动物保护了。

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情况,只能出现于和平和盛世。翱翔天际的和平鸽,放在战争年代,不过是一盘菜。

当军民们把木头和灌木横扫一空,再把野草一把火给点了,朝东的山坡上是一片黑沉沉的死寂。

雷雄伐木的理由有两条,首先、他没理由给即将扑来的日军留下任何遮挡物,那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其次,建立坑道和防炮洞,需要用大量的木头来支撑。

山上以杂木居多,光靠伐断的这些依然不够,那就拆现成的。

已经空无一人的县城就是最好的木料提供地,生命受到威胁的数千军民犹如蝗虫过境,用了小半夜时间,就把广德小城内但凡是有点用的木头或是钢铁给拆了个干干净净,比遭了匪患还要更凄惨。

就这样拆除自己的家园,百姓们心里当然有抵触,但雷雄有句话却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大家若是心疼舍不得不拆,阵地就建不成,那我军就必得以广德城据守,炮火之下,我全军和广德城将尽成灰烬。”

那意思是,这会儿拆只是拆了门窗拆了梁,可若是我等被迫只能用广德的小城墙当防线,那广德城可就啥啥都剩不下了。

百姓们只是平常人,他们躲进山里是害怕日本人杀人放火,可并不代表他们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总想等着战争过去好回归家园,听这么一说,那还不如听了长官命令拆了的好,这样好歹还能留点砖墙啥的,总比剩一堆废墟来得强。

有了这个念头,拆得比士兵们还积极,生怕‘穷凶极恶’的雷长官带着兵就进驻到广德城内。

而挖战壕建坑道的干劲儿比先前更是足了几分,可不仅仅只是看在有银洋有米面拿的份上。

那是要给老人孩子留一个栖身之所的愿望支撑着。

很朴素的愿望,可惜,在残酷的战争中注定只是个梦想。

在日战区,哪怕是活着,也是屈辱而卑微的。

但这种不切实际的心理却是对老鼠山构筑阵地是极其有效的。

其实到晚间的时候,唐刀骑着向川军中将借来的坐骑特地回了一趟正在风风火火开干的‘大工地’。

整个老鼠山,有三座山,就像是个品字型,将那条蜿蜒前进的简易公路给围着。

不攻下这三座山,日军的步兵或许还能玩一把翻山越岭去芜湖,但他们的大炮和辎重却只能停在远方晒太阳。

而纯粹的轻步兵走出皖南大山能干嘛?去给金陵城周边的中国军队送人头吗?

其实日本人自己心里也清楚,此次对中国作战,日本强大在什么地方,不是说军队多由老兵组成战斗力有多强,而是,中日两国目前的工业和经济实力。

已经学了西方世界近百年的日本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日本国内有了成型的工业体系,可以造飞机坦克大炮甚至是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这种大家伙。

而彼时的中国呢!没有重工业,甚至连轻工业都乏善可陈。

所谓的降维打击,不过是日军比中国军队多了一种武器---火炮。

没了战争之神,日军其实也就那个逼样,就算强,也强的有限。

所以,这三个被唐刀命名为1号、2号、3号的高地,是想西进的日军必攻之地。

独立营的官兵们历经了松江之战和嘉兴前线的防御战,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老兵了。

可是,山地防御战还是他们的头一遭,不说是小白,但若是说精通可就太扯淡了。包括雷雄在内,都还用的是老一套,沿着山势构筑战壕,对于生命反斜面坑道战还是停留在唐刀这两天不断提起的印象中。

所以,唐刀必须得走上这一趟,否则,等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攻上来,别说他手里就2000多人,就算再多上几倍,也不够日本人杀的。

三个高地,都是先按照传统的方式在山顶之下的五十米区域建立一道战壕,而后,在棱线上,再建立一道战壕。

当然,相对于两条主战战壕,更重要的,却是位于棱线之后的坑道。

因为射角的关系,日军的火炮最多只能给战壕里的军人造成伤害,对于藏在山脊后步兵球用没有,可日军还有轰炸机,从空中掉落的航弹可不管你是山前还是山后。

这时候,就得看坑道的了。

那才是开发于十几年后那场冰原之战中最经典的反斜面坑道战的精髓,正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坑道,保护了中国军人不会被米国牛仔飞机投下的数不清的炸弹给炸死。

两道防御战壕,都各有数处交通壕通往山顶和山后的坑道。

已经开工建设的山前战壕和山后坑道基本还是按照唐刀的意思在挖掘。

不过,当唐刀沿着整条防线视察完一圈回来看到三个高地山顶主阵地上士兵们热火朝天刚挖掘出来的战壕雏形,不仅脑袋直摇。

虽然不是一条直线,但军人们为了省工省时,还是选择了最简单的弧线战壕。

可那又有什么用?如果日本人动用重炮,只要一枚炮弹落入战壕,气浪就会席卷数十米,一个步兵班甚至半个步兵排就会完蛋。

这样的战壕,只会成为军人的噩梦。

他们对野战工事的理解还是太少了,如果他们看见十几年后的中国军人在五圣山上那纵横交错不熟悉的自己人都会迷路的战壕,肯定会很羞愧的。

再如何赶时间,也不能粗制滥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