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519章 孤城落日(上)

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519章 孤城落日(上)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4: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排长,你说咱们还能活着回太行山吗?再过一个月,山上的果子可都要熟了,好久好久没吃过山葡萄了,小时候没了爹娘,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不用打猎,我就能填饱肚子。”

衡阳城内,一处已经塌了一大半楼房的地下坑道里,阿东躺在曹老板怀里,轻声呢喃着。

一旁的罗大虎满脸担忧的看着自己曾经无比坚强的年轻班长,没有说话。

现在的罗大虎,已经不算是新兵了,这个由北到南穿越了半个中国的中年人没有想到,他只加入军队60天,就变成了一个老兵。

因为,在这60天里,他几乎每天都在战斗,从一个除了有把子力气什么都不会的农民,变成了一个会用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甚至连迫击炮都会操作的老兵。

他不得不会用这些武器,因为,会用的都死了,不会用,会死得更快。

当然了,对于罗大虎来说,他认为自己能活下来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他在战场上成长的有多快,更多的是运气。

因为,他所在的4班,比他强横的多了去了。

比如绰号叫鹰眼的中士精准射手,参军3年,曾经在380米外裸眼射杀过日军,他的枪把上刻着4个正字,那代表着这名精准射手在有确定记录的情况下射杀过20名日军,日军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中击杀的并不算在内。

根据这样的算法,鹰眼至少杀过50名日军,可就是这样可怕的神射手,也死了。

他死在黄茶岭,是50天前日军又组织了将近3000人对黄茶岭进行板载冲锋时,他躲在一个弹坑里连续射杀数名日军被日军后方的掷弹筒发现,组织了至少6具掷弹筒对他藏身的弹坑覆盖式攻击。

日本人疯了啊!对一个步兵火力点,就用了至少30发榴弹。

他和他的步枪被榴弹炸碎了,还是罗大虎给他收的尸,因为遗骸碎成数块,阵地上又没有袋子,只好用自己和班长阿东的军服给他包裹着给背到后方坑道里。

那个时候,因为日军又调来一个重炮旅团,日夜不停地对城南阵地后方实施炮火封锁,很多来支援的担架队以及伤兵就那样消失在可怕的炮火里。

为了减少损失,指挥部不得不下令,除了伤员外,所有牺牲官兵遗体都得就地掩埋。

而营长李九斤为了不让弟兄们连死了还要被日军炮火摧残,更是下令将所有遗体放到坑道深处,等啥时候要撤离阵地时,再将坑道给炸塌,将牺牲弟兄遗骸深埋于地下。

10天的战斗,那个原本用于藏兵的坑道里,密密麻麻的停留了不下300具遗骸。

那其实还是少的,据说在张家山、虎形巢一带的预10师阵地上,每到夜间就会响起挖掘的声音,那不是在挖战壕,而是挖坑埋人。

预10师至少阵亡了2600人,据说因为阵亡这太多,很多杀红眼的伤兵都拒绝被送回城而继续留在前线。

那个曾经在野战医院用枪威胁澹台院长的上士班长两条腿都炸飞了,仍然拒绝离开,最终在一线阵地告破,当日军步兵跨过半截‘残尸’向前搜索时,一动不动的半截‘残尸’身下突然响起轻轻的‘丝丝’声。

那是3枚手榴弹引线燃烧的声音,也是他的同袍在走之前给他留的最后武器。

他把这三枚手榴弹留给了自己和3名日军步兵。

还有擅长刺刀搏杀的大熊,那是个来自冀南的大汉,和罗大虎算是老乡,身高体壮,单手就可以拎起12.7毫米重机枪,提着一杆捡来的三八式步枪就跟拎着一根豆芽菜一样轻松。

第一次和冲上阵地的日军白刃战时,罗大虎亲眼看到他用一杆三八式步枪连刺杀日军5人犹有余力,甚至在来不及拔出枪,抱着一名日军在地上滚动数圈后,拿手将那个体格强壮的日军给生生掐死。

但就是这么一个强悍的老兵,竟然也死了!

日军重炮突然不顾就在阵地外200多米的己方士兵,悍然对阵地开炮,大熊当时正在一线开枪射击,第一轮15发炮弹正好命中他所在的战壕区域。

几近190斤的身躯虽然藏在战壕里,但一颗就在距离他不到20米位置爆炸的重炮炮弹激起的气浪轻易的就将他强壮的身体卷起抛向战壕外。

给他收尸时,他身体外部奇迹般地没任何损伤,只是胸脯是软绵绵的,已经有足够战场经验的罗大虎知道,那是炮弹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已经将他的胸骨尽数击断,里面的心脏和五脏六腑更是被巨大力量给撞烂了。

两名战斗力强大的老兵战死,并不是终结,而只是开端。

虽然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战场的残酷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3营在黄茶岭足足和日本人打了28天!哪怕斜后方的张家山等主阵地相继被日军占领,3营仍然又坚持了10日。

这期间,4班由满编的20人先变成18人,再变成15人,最后变成9人。

罗大虎不知道自己打退过日军多少轮进攻,甚至到最后他已经懒得看时间,连在黄茶岭坚守了多少日都已经不记得了。

因为,不断扑面而来的死亡早已成为这片战场上的主旋律,不管是阵地上还是阵地之外,到处散落着尸体和人体组织,生命和呼吸竟然成了稀有之物。

罗大虎麻了,他甚至希望早点死去,但老兵不断牺牲,他却奇迹般地在这样犹如地狱的战场上活了下来。

他用步枪射杀过日军,也用鹰眼留下的手枪射杀过鬼子,还用三棱军刺捅破过日寇的胸脯。

那是个日本人,也是个年轻人,不过十七八岁的年龄,罗大虎还清楚的记得,当那名日军踩着同伴的尸体冲上山岭,却被自己用三棱军刺一家伙捅进胸脯子时候的眼神,有惊讶有不甘也有释然。

或者,对于那头青年鬼子来说,对于这样血腥的战场,也早就没有继续活下去的念头了吧!

死亡,对于血战近一月的中日双方官兵们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罗大虎当然不知道黄茶岭一战,3营击杀日军多少人,这个数字甚至直到战后日方也没有公布,那直到冰原之战后,因为在四行团3营基础上建立的那个步兵旅在长津湖一战动天下,连带着把衡阳之战黄茶岭的统计数据被米国人给翻出来。

自7月9日至8月6日3营残部突破封锁线重归衡阳城,黄茶岭上的四行团3营先是打残了27师团,接着又打残了第3师团,共击毙日军9368人,失踪497人,伤1.3万人。

据说看到这个数据的米国司令官瞠目结舌良久后,把情报官痛骂了一番,如果他早能知道那个步兵旅曾经在对日作战战场上有如此辉煌战绩,就不会仅以骑一师和其对战了,至少得再加上陆军第二步兵师或者第七步兵师。

要知道,根据第11军战报记录,在黄茶岭,第11军投入了一个重炮旅团24门150毫米榴弹炮,两个炮兵联队62门75毫米山野炮,大半个战车联队31辆97式坦克,步兵更是合计超过24个步兵大队轮番攻击。

一个师团打光了,那就再换一个师团上,而山岭上加上支援的总计也不超过1800名中国步兵。

第11军战报记录的是他们近乎全歼了黄茶岭上顽固的中国守军,只有少量中国人在炮火的支援下突破封锁线不知所踪,但只有罗大虎这些撤回衡阳城的3营官兵才清楚,加上屠运生独立连,他们撤回衡阳城内的有597人。

经过连绵的战斗,3营也已经被彻底打残了,除了少量60迫被带回,所有榴迫炮及81毫米迫击炮、150毫米重迫、20毫米机关炮、12.7毫米重机枪,所有超过40公斤以上的重装备,全部在撤离黄茶岭之前被炸毁破坏。

3营进入衡阳城进行最后的巷战之时,已经变成了一个标准的轻步兵营。

一向开朗乐观的3营长李九斤在进入衡阳城看到亲自来迎接的团长唐刀后,竟然刚行完军礼,就抱着身体笔直挺立的唐团座嚎啕大哭。

年近40的中年人,在28天的苦战血战里,没有皱一下眉头;亲自下令炸毁那些带不走的武器装备时,没有半点迟疑;亲手点燃引信将坑道炸毁,将800战友埋葬,没有掉一滴泪

但在看到唐刀的那一刻,却哭得像个孩子。

“团长,我的3营没了啊!我3营的弟兄们快死光了啊!我的心,好疼啊!我特良的受不了了。”李九斤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模样,哪怕是最坚强的军人,也不忍再看。

“怪我,怪我,李老弟,全怪我预10师没有守住阵地,预10师对不住你们,让你们孤军奋战。”来接李九斤和3营的葛有才师长抱着痛哭流涕的少校营长,同样泪流满面。

但李九斤和3营能怪预10师吗?

怪不了。

预10师已经倾尽全力。

他们3营是被两个日军师团轮流攻击,可预10师则是被4个日军师团轮番攻击。

18天时间,日军陆续从衡阳城周边又调来3个师团参与围攻衡阳,使得攻击衡阳城的日军高达7个师团。

而在衡阳城外围,仅留下4个师团以及5个独立混成旅团不足7万人,为防止中国军队主力营救衡阳城,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紧急从关东军处借调了2个步兵师团乘着火车抵达潭州。

在这半个月里,中方在衡阳外围拥有大军超过30万,而且还拥有足够的制空权,完全有能力打一场兵力悬殊的围歼战。

但他们都在干什么呢?仅有第27集团军的4个步兵师在李玉堂的带领下朝日军发起进攻,另有第62军3个步兵师在其军长黄涛的带领下孤军深入杀奔衡阳。

只是,不足7万人的中国军队,在连破日军3道封锁线之后,已然是拼尽全力。

第62军151师抵达衡阳西南郊的雨母山,距离衡阳城仅7公里,和日军激战的枪炮声衡阳全城可闻。

但也仅仅只是在那里了,已经抵达衡阳前线亲自督战的横山勇亲自下令,暂停对衡阳的攻击,以三个师团之力合击来援的中国军队。

仅一日,第151师战死两名团长及官兵2000余,全师不得不后撤防止被日军合围。

那也是衡阳城距离援军最近的一次,等两个关东军师团抵达,衡阳外围日军已经重新达到14万人,中方彻底失去了救援衡阳城的机会。

30万大军只能在外围眼睁睁看着十几万日军重兵围着衡阳城狂攻,攻破衡阳城外围所有防线,攻破衡阳城最后一道防线--城墙,破入城中。

包括西方记者、米国军人在内的所有关心这场战事的人们,绝大部分都以为这场被称之为‘东方莫斯科’的城池防御战要落下帷幕。

没人会相信城内已不足8000的中国守军能抵挡住十几万日军的进攻。

因为当时衡阳守军最高指挥官发给军委会的电报中是如此写的:“敌人已攻破我城外所有阵地,预10师7000之军,补充3轮,亦只有2000之众,不足日常一团;第3师战前8000余,补充3轮,尚余3000;第190师已然仅剩800人,衡阳警卫团于反攻张家山一役,伤亡殆尽,不足200名伤兵;四行团苦战之下,全军亦不足3000;我衡阳全城可战之兵尚有8000,不知何时可等来援兵。

然我衡阳之军,决意以死报国,以报作育至意,来生再见!方、赵、孙、唐、周、容、葛同扣!”

或许此时对于衡阳之战尚有信心的西方人只有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一人。

他对洛克菲勒公司远东公司总经理劳拉小姐所说的:“衡阳外围虽丢,仍有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衡阳城,巷战历来为军事最凶险之战,方军长和唐团长都是最强悍的指挥官,他们麾下尽是最精锐的中国军人,我以为,日本人没法攻克这座城市,哪怕他们愿意为此承担超过10万人的伤亡!”

在很多人看来,那不过是安慰劳拉小姐的话语,根本不存在可能性。

但史迪威上将却说道:“在战前,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以说举世罕有匹敌,用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族,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对手不易有隙可乘。

日本高级将领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这放在战争中,已经是极其难得的品质。

当时一个日军士兵的作战能力约相当于七八个中国士兵,如果说中国士兵那个方面稍微强一点,可能中国士兵‘不怕死的精神’稍微占优,但日本士兵在这方面同样在全球百分之九十五的军队之上。

日本军队,哪怕放在全球范围内,在战术层面上都难以找到对手的军队。

我以为,中国绝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哪怕他们的对手是侵略者,是非正义的,因为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史迪威这个评价简直已经不是高,而是推崇了。

但仔细想想,这貌似就是事实。

“不过,1937年七七事变后,做为驻中国大使馆武官,我有一次路过一道山岭看到一幕场景后,我就改变了我这种观点。

远远眺望,我发现远方山顶上有个长长的东西像一只百足虫一样在缓缓移动,等走到近处一看,原来是一列货车,被日军的战机轰炸后车头损坏,结果,一个步兵团的中国士兵竟然用纯人力,从两侧推着这列货车,像一只蜗牛一样缓慢前进!”史迪威上将继续说道。

“我默默的看了很久,直到那列重达数千吨的货车在我的眼前逐渐消失,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中国人的这种精神,必将让他们走过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并最终征服日本!”

“而如今,不正是如此吗?七年过去了,日本并没有征服这个国度,而且他们还变得越来越虚弱。

就像现在一样,他们用超过6倍的兵力,却依旧攻不下一座古老的小城。

我个人认为,他们不仅无法攻克这座由最精锐中国军人防御的小城,而且这一战将会成为历史的转折点,日本陆军自此一战后,在中国战场上将再无任何大型攻势,基本变为防御,并直到战争结束。”

史迪威上将在他的办公室里,掷地有声的对着满面愁容的劳拉说道。

而他这席话,也被记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语录中。

因为,他几乎百分百预测了战争的结局。

为何说没有百分百,那是因为他并没有说日本会无条件投降,他也没法知道自己的国家会制造出两颗大胖子炸弹。

此时,衡阳城内的罗大虎当然不会知道还会有一名西方名将会对他们有如此强烈的信心。

他只知道,衡阳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他所在的4班,不,应该说是3排,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刻。

他加入3排前,3排有官兵84人,现如今还能联系上的,已不足3个小组16人。

他的班长阿东,其实只剩半个人了。

阿东的左臂,在10天前被一门步兵炮的弹片齐整的从肘部切断,简单包扎后继续作战。

昨日,他的右腿再度被一枚榴弹轰中,仅剩一点皮肉和筋连着,他自己咬着牙一刀将之剁掉。

原本黝黑的脸,现在苍白的就像雪,早已哭不出半滴泪的罗大虎,此时唯有担忧。

他怕,他怕自己再没了战友,在此之前,他已经亲眼送走了16名战友了。

ps: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风月心中尽是不舍,但故事终有结局,不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