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 第146章 也该干点正事了!

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146章 也该干点正事了!

作者:花是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

战地医院营帐里,小护士来来去去忙忙碌碌。

单薄的白纱轻轻垂下,形成简单的隔断间。

那些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白纱上,点点暗红鲜血。

就在李长明怀疑是不是雨三湾偷吃了他的午饭的时候,一声惨叫响了起来。

“啊!”

这一声惨叫,是远处一位小护士正在处理伤口,那受伤的战士发出来的。

小护士手生,颤颤巍巍地说道:

“对不起,对不起..”

“我轻点,我轻点..”

可是缺少药物,要处理战地伤口,那就是鲜血淋漓。

鲜血淋漓,代表着疼。

那沾着药水的粗糙棉花轻轻一碰,战士便痛得嗷嗷叫:

“啊啊啊!”

惨叫声中,小护士抿着嘴看着被汽油弹溅射灼烧的丑陋伤口,眼眶红红。

她害怕极了。

但是战士惨叫后,反而扬起笑容,满脸苍白地看着那小护士说道:

“没事儿,喊一喊,哥就不痛了。”

小护士眼眶红红,看着受伤的战士哭泣着说道:

“哥..”

“你说咱们这是为了啥呀...”

为了啥?

战士听到这似曾相识的话语微微一愣,慢慢抬起头来。

没想到这一位战士,正是李长明的哥哥李长顺。

而跪在地上为李长顺处理伤口的小护士,是李长明的妹妹李长清。

李家三人,老大李长顺加入了汽车连,只要执行任务,就是迎着满天的炮弹到处跑。

老二李长明,风风火火来来去去,一场战役打完顺着另一场战役。

最小年纪的李长清,成为了一位前线卫生员。

看着妹妹李长清那通红的眼睛,李长顺似乎想到了什么。

脸上点点灼烧痕迹的他伸手摸了摸李长清的短发,唏嘘回道:

“傻瓜..”

“哥是在为咱家啊..”

“一点疼,不算啥。”

营帐里,惨叫依旧,鲜血依然。

白纱微微晃动。

阳光在环境简陋的营帐中形成丁达尔效应,数不尽的细微尘土轻轻飞扬。

隔着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的白纱,双眸红红的李长清嘴皮颤抖。

十六岁的她不能明白李长顺的话语意思。

镊子夹起沾着药水的棉花,轻轻点在那暗红翻涌的丑陋伤口。

点点,淋漓血肉。

那么,就此,简单聊聊华夏志愿军于半岛战争的医疗体系。

此时的华夏志愿军医疗体系是抄的。

抄苏连老大哥的。

基础有着如下步骤:

一、前方治疗:即为最简单的清创处理,骨折、消毒、缝合、包扎等等。

二、转后治疗:工作由医务员、看护、卫生员共同完成。

卫生员需提前做好准备,随时背上药箱跟着伤员转移。

说来。

或许会有人以为,志愿军后勤卫生员等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医疗人员..

其实正好相反。

此时志愿军的医疗系统里..

比如十六岁的李长清,书都没读多少天,字都不识得几个,便光荣报名入队。

像李长清这样没有文化教育,没有受过系统医学教育的卫生员、看护并不在少数。

大多数的后勤医务人员,均是入队后就地学习人体解剖、包扎、战伤处理等医学知识。

而文化水平较高的医务工作者是技术工种,更是珍稀兵员。

同理..

志愿军很缺医术高超的战地医生。

战火纷飞,前线艰辛。

志愿军的医务人员同样面临重重困难。

一张张淳朴青涩的脸庞,积极学习、积累护理经验,奋战在战地医院和前线医疗单位中,为伤病员提供救治和医疗服务。

另外。

伤员的转运模式就更为简单了:

汽车兵拉着物资、补给、弹药去前线。

卸下补给,返回时刻,运载伤员。

由于没有制空权,所以转运时间多为晚上。

时间的限制,让汽车兵的车不可能停着、闲着,也不可能空着。

几乎没一会。

就有汽车兵走进营帐,对着李长顺问道:

“怎么样?手能使吗?”

李长顺的肩膀是溅射烧伤,伤势自然不浅。

但是不浅也没有办法。

相比那些断手断脚、牺牲无土的战友,这点伤已经是小伤了。

李长顺听到汽车连的战友询问,没有犹豫回到道:

“能使!”

“走!”

李长顺要出发了。

他手臂的伤口只是随意清理了一番,就再度穿上衣裳。

一头短发的卫生员李长清见此,赶忙拎起药箱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匆匆而来,匆匆离开。

他们没有发现病床一角的李长明,李长明也没有发现来去匆匆的他们。

唯有那轻轻飘荡的白纱,在欢送一场离别。

51年,志愿军后勤保障部共8万余人,11个汽车团,仅3000辆汽车。

3000辆汽车,送上一线的供应补给,只有25%。

3000辆汽车,顶着满天炮弹,扛起前线三十余万志愿军的全部后勤。

当时负责志愿军后方勤务的洪司令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多运一袋粮食过江,就是你们的荣誉。’

正是一位位不停接轴转的后勤人员,搭建了华夏志愿军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现在。

汽车兵李长顺再次启程。

十六岁的卫生员李长清随车远去。

李长明伸手握了握拳头,感受着手指间的力量,双目渐渐锋芒。

圣诞节过完了。

治疗得差不多了。

他也该干点正事了。

大战,在即。

前方,便是临津江。

临津江,三八线唯一天险。

志愿军想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米军,必须冲破天险临津江。

于此,临津江战线地形全面铺开。

如果说长津湖是个“Y”字。

那么临津江就是一个“一”字写完,再写上一个“W”字的联合体。

如今,你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老兵了。

如果换做是你,你会选择在“一”字部位冲锋突破。

还是选择在“W”字部位冲锋突破。

下一篇章。

半岛战争第一阶段第三次战役:

突破临津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