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136章 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呀!萧和:敲掉甘宁,破了他铁板!

“都督就送到这里吧,咱们有缘再会,都督保重。”

文士话不多说,拱手一拜,转身飘然而去。

周瑜却已恍惚失神,沉浸在了那文士的“良策”中,眼神澎湃如潮。

回想当初,孙权继位之初,多少人对其心存不服,甚至那一帮淮泗骄兵悍将,还想违背孙策遗命,拥立骁勇善战,更像孙家子弟的孙翊为主。

若非他带兵入秣陵,与张昭一文一武力挺孙权,孙权焉能坐稳那江东之主的位子?

可以说,孙权这个江东之主,就是他一手扶上位的。

当年既能扶他上位,今日为什么就不能把他拉下来,另立新主呢?

周瑜拳头悄然握紧,心思已动。

“什么另立新主,他这说的都是什么浑话…”

同样神色震骇的鲁肃,蓦的清醒过来,口中忍不住抱怨起来。

扭头看了一眼周瑜那副样子,鲁肃却心头咯噔一下。

周瑜,这明显是动了心啊。

情急之下,鲁肃急道:

“公瑾,你不会是真为他说动,想要另立什么…”

鲁肃话没敢说完,忙是环顾四周,只怕旁边有耳目听到。

周瑜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从神思中回归了现实,眼神忽然变的深邃起来。

“子敬,或许我们真该为江东,为孙家换一位新的掌舵人了。”

鲁肃咕咚咽了口唾沫。

他担心之事还是成真了,周瑜果然动了废立之心!

“公瑾,我等身为臣子,岂能有这等形同谋逆之心,你的这个想法很危险呀,还是速速打消才是!”

鲁肃不加思索的便是一通反对劝说。

周瑜却冷哼一声,不以为然道:

“当年仲谋这个江东之主,就是我周瑜立起来的,我既然能立,自然便有废他的资格,我何来谋逆之说?”

鲁肃语塞。

“当年我所以立他为江东之主,一者是因伯符遗命,二来是因绍公子尚且年幼,主少国疑江东必生内乱。”

“现下绍公子已成年,气度勇武皆有乃父之风,这江东基业原本就该属于他,我们为何就不能拥立他为江东新主?”

周瑜回过头来,理直气壮的目光直视鲁肃。

鲁肃额头滚汗,眼珠飞转如梭。

憋了好一会,方道:

“若依父子相承的法理,绍公子继承伯符公子开创的基业,做这江东之主的位子,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现下我江东连遭败绩,实力大损,外有刘备大军压境,内有曹军已入江东,可谓是危机四伏。”

“这种情况下,若是擅行废立之举,只怕会令人心离乱,令江东危局雪上加霜,给了曹孙可趁之机呀。”

周瑜心头一震,紧握的拳头蓦然松开。

孙权虽令他大失所望,配不上雄主二字,却也绝非庸主。

这么多年来,孙权可是培植提拔了不少心腹,在军中已经颇有些根基。

况且近月以来,孙权跟江东豪姓又打的火热,又是联姻又是委以要职,得到了陆氏等众大族的拥护。

倘若贸然行废立之事,孙权必不会束手就擒,定然会调用现有力量反抗。

但凡事有不顺,江东势必陷入内乱。

介时柴桑前线军心大震,必会为刘备趁势所败,到时他折腾了半天,岂非为刘备渔翁得利,趁势鲸吞江东?

“公瑾啊,当以大局为重,就算要行废立之事,也当在刘备退兵之后才行呀。”

鲁肃进一步又劝说道。

这番话言外之意,我不反对你周瑜废立,可你也要选对时机才是。

周瑜权衡良久后,一声无奈的叹息。

“子敬你提醒的是,此事绝不能影响柴桑战事,只能往后放一放了。”

鲁肃松了口气。

周瑜脸上又浮现悔意,叹道:

“早知他无明主资质,当年我就该扶立绍公子为江东之主,那时的局面再困难,又岂会难过现在?”

“子敬啊子敬,你我若再放任不顾,伯符留下的基业,就算不为大耳贼所得,也要被他卖给那些江东豪姓了。”

“若叫那班鼠目寸光之徒执掌了大权,你我的雄心壮志,只怕皆要付渚东流矣。”

鲁肃身形一凛,仿若为周瑜点醒,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两人一时沉默。

“公瑾,公瑾啊——”

一个熟悉的哭腔声响起,打破了二人沉默。

周瑜猛一抬头,惊见孙权在陆逊周泰的陪同下,竟是满头大汗,跌跌撞撞的冲了过来。

周瑜和鲁肃对视一眼,眸中皆露疑色。

他卧病数月,回秣陵养了这么久的病,都不见孙权前来探望,怎么今天突然前来?

还是这么一副天塌了的样子?

周瑜按下疑心,只得上前拱手参拜。

孙权箭步上前,将周瑜扶住,满脸懊悔道:

“公瑾啊,我错了,我悔不该不听你的忠言逆耳,我不该错用了那吕蒙啊…”

孙权紧紧抱住周瑜,莫名其妙的就是一通忏悔自责。

“主公,你这…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周瑜是一头雾水,全然不知所以。

孙权羞于启齿。

一旁陆逊,只得默默将柴桑剧变,如实道了出来。

周瑜和鲁肃神色大惊,倒吸一口凉气,骇然的目光看向了彼此。

这个结果,太过于震惊,全然超出了他二人的意料!

周瑜虽被吕蒙抢了都督之外,但对吕蒙的能力,还是信得过的。

何况水军方面与刘备旗鼓相当,步军方面还有三万精锐的曹军,能弥补江东军陆战不济的短板。

五万对五万,隔江对峙,不说优势在我吧,至少也能打个五五开吧。

周瑜是推演了无数次战局,最差也就是交战不利,放弃柴桑退往鄱阳湖以东保存实力。

可他万万没料到,会是这样的惨烈结局。

柴桑城倒还是没丢,五万联军却折损大半,还赔上了韩当和曹洪两员大将!

“不应该啊,以那吕子明的将才,不该败到如此地步?”

回过神来的周瑜,不禁质疑起来。

陆逊叹了口气,却道:

“吕都督为速破刘备,打算叫义公老将军诈降刘备,好对敌军用火攻,谁想…”

陆逊又将吕蒙计策被破的详情道了出来。

“萧和,必是那萧和识破了吕蒙计策!”

鲁肃不等他说完,便是跌足抱怨道:

“那萧和何等神机妙算,我们几次三番为其识破计策,落得三败夏口,吕子明怎么就不长记性,他何来的底气竟还敢与那萧和斗智?”

陆逊干咳几声,低下了头来,面露一丝惭愧。

毕竟吕蒙那一计,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孙权的脸则更加挂不住,吕蒙的计策,可是他这主公拍板的啊。

“萧和,又是那山野村夫么…”

周瑜眉头深凝,拳头再次握紧,眼眸中透露着抓狂恨怒交加的复杂神色。

孙权则干咳几声,向着周瑜一拱手:

“公瑾啊,局面到了这般地步,我江东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放眼江东,唯你有周郎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吾今日前来,正是为请公瑾你出山,重任都督之职,统帅我江东将士,为吾抵挡大耳贼啊!”

周瑜明白了,孙权这是来请自己出山,去收拾吕蒙留下的拦摊子去了。

回想起孙权种种不堪所为,回想起濡须那一次争执,孙权对自己的那副嘴脸,周瑜心中就一阵的恶心。

面对孙权恳请,周瑜选择了默不作声。

孙权知周瑜还在负气,心下还在怪怨自己当初那些刻薄之言,不肯出来替他收拾危局。

眼珠转了几转后,孙权一咬牙,扑嗵跪在了周瑜面前。

“公瑾啊,兄长交给我的这份基业,我就快要守不住了。”

“你是兄长至交,又是兄长托孤之臣,岂能坐视兄长辛苦开拓的基业,就此落入大耳贼之手?”

“权恳请你看在兄长的份上,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助我保住兄长留下的这份基业吧!”

孙权是流泪满面,一通慷慨悲壮的恳求。

孙权身为主公,为求自己出山竟不惜下跪,更左一句右一句搬出了孙策。

台阶都铺到了这份上,周瑜心知是没办法不下了。

一声无奈叹息后,周瑜忙是俯下身来,将孙权双手扶了起来。

“主公乃君,瑜为臣,主公跪我周瑜,当真是折煞我也!”

周瑜转而向孙权一拜,毅然道:

“主公放心,瑜绝不会坐视伯符开创的孙家基业,为那织席贩履之徒所夺!”

“我周瑜哪怕剩下一口气,亦将与那大耳贼死战到底!”

孙权长松了一口气。

一旁鲁肃,看着慷慨激昂的周瑜,回想他刚才所说的废立之事,眼眸中不禁掠过一丝隐忧。

柴桑城。

环城四周,一座座围营,正在拔地而起。

五万刘军尽数过江,将这座江东西面门户,围成了水泄不通。

中军大帐内。

一座柴桑城沙盘已堆起,刘备与众谋臣武将围于四周,共商破城之策。

“吕蒙被围城中,料想孙权必会请周瑜出山重掌兵权,收拢败兵,于鄱阳湖以东构筑防线,以步步为营阻挡我军兵临秣陵。”

“曹操亦不会坐视孙权覆灭,必会再次向淮南一线增兵,以救孙权。”

“我们不能拖太久,必须要速破柴桑,大军尽快杀往秣陵!”

法正这一番分析,听得刘备及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黄忠一指沙盘上的柴桑城,傲然道:

“既是如此,那主公就下令攻城吧,我军十倍于敌,一人一口唾沫也将柴桑城给他淹了!”

众将士气正盛,尽皆慨然叫战。

“主公,这柴桑城乃江东门户重镇,城池高厚,粮草充足。”

“吕蒙末将不予评价,那凌统却乃一员猛将,还有那甘宁,不光智勇双全,其麾下八百锦帆兵,个个皆乃以一当十之辈。”

“末将以为,即使我军十倍于敌,仅仅只是强攻的话,未必能轻易攻破柴桑。”

“当然,这柴桑城最后我们定然还是能破的,但只怕却要付出不小的死伤。”

丁奉站了出来,给众将小小泼了一瓢冷水。

作为曾经的江东武将,丁奉对柴桑城虚实,对凌统甘宁这些旧日同僚实力,自然是最有发言权。

刘备微微点头,说道:

“承渊言之有理,我军虽十倍于敌,却万不可滋生轻敌自负之心。”

“吕蒙有智计,这凌统甘宁又骁勇善战,这三人若齐心协力死守柴桑,我们确实不可小觑。”

大帐内,气氛渐渐冷静了下来。

“伯温,依你之见,吾当如何速破柴桑城?”

刘备的目光,转向了一直不作表态的萧和。

萧和沉顿些许后,别有意味一笑:

“主公说的没错,倘若吕凌甘三人铁板一块,决心死守柴桑城的话,我们想要速破还确实不易。”

“既是如此,那咱们就略施手段,先把甘宁这铁板上最结实的一块给他敲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